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1374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docx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作者:

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文章具体分析了福州市发展港口物流的区位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发展福州港口物流及提升福州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福州市;港口物流;区域经济;优势和机遇;发展策略

  

  一、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港口经济的强势崛起,港口的竞争已经从成本差异竞争转向服务竞争,物流服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港口是大量货物的集结点,为拓展现代物流提供“物”的前提;是联系陆向和海向腹地的中枢和各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与相关产业经营者和政府管理部门有密切的联系,具有发展成为生产要素整合平台的资源优势。

因此,选择建设港口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能使商品制造和供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港口作为发展物流的突破口,通过物流核心业务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进出口贸易,进而又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而物流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如货运、仓储、集疏运的发展,促进金融、通信、保险、维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产业重心转移,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

同时,由于现代物流极强的产业联动效应,使得传统工业也焕发出蓬勃生机,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

依托港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并形成清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是西欧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鹿特丹、安特卫普港依托港口兴建物流园区和国际航运中心等都是成功的典范。

  福州市五区八县中有六地具有优良港湾岸线,通过有重点分层次的港口物流的发展,以点带线,以线促面,能够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福州市发展港口物流的主要优势分析

  

  1.区位条件优越。

福州市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中段,距上海、香港分别为480、450公里,恰处在沪、深两大航运中心的辐射吸引均衡点位置,有利于新的货流集散地和航运生长点的形成;而东临的台湾海峡是东北亚与东南亚、太平洋北部与印度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经贸往来的航运交通要道和枢纽地带,是世界货运最繁忙的主航道,每天有200多艘大轮船从台湾海峡通过。

如果创造条件吸引部分大型货船停靠,货物运费可大幅下降,就可大大提高福州市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和规模。

  

  2.港湾得天独厚,后方陆域及腹地开发利用空间充足。

福州市跨江傍海,拥有海岸线1137公里,约占全省三分之一。

有众多的港湾,其中罗源湾、定海湾、福清湾和闽江口分布着大量深水良港资源,可兴建1~20万吨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区有100多个,部分岸线可供建设20~30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且深水岸线后方陆域宽阔,对发展港口堆存、仓储和滨海工业等极为有利。

其中罗源湾可建多个5~10万吨级泊位,该港区后方陆域基本不占耕地和农田,适于建设大宗散货物流基地;江阴港区水深港阔,避风条件好,深水岸线7.1公里,可供建设30个深水泊位,部分岸线可供建设20~30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该港区后方陆域纵深大,有充足的集装箱码头堆场用地和综合物流设施用地。

  3.对台优势明显。

福州市与台湾岛仅一水之隔,距基隆港仅276公里。

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两地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贸交往和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各方面的联系十分密切,具有无法替代的对台优势。

福州市可顺势有为发挥优势,积极构建对台经贸合作良好平台,积极开展与台湾各港口的物流对接。

  

  三、福州市发展港口物流所面临的机遇

  

  1.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及世界集装箱航运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主要的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21.8%上升到2000年的40%左右。

由于国际货物贸易量的90%以上是通过航运业来完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必将引起国际贸易派生的国际航运容量日益提高,这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拥有世界贸易总值50%以上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主宰着航运业的发展,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入大量半成品原料,进行制造和装配然后再出口,从而引起价值高、运货期短、可靠性要求高、适合于集装箱运输的货物需求的增加。

2003年国际集装箱贸易总量同比增长8.2%,而2004年增长幅度上升到11%。

  

  2.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持和两岸经贸发展势头强劲。

2006年初,“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继写进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后,又载人《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的决策,以港口经济的发展为突破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使福州市港口物流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好机遇。

  截至2005年底,大陆对台出口817.2亿美元,自台进口4141.2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当前台湾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面临新一轮升级换代,大陆的经济崛起,为台湾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面临难得的发展机缘,海峡两岸形成共同市场正成为不可改变的经济发展趋势,直接、全面的“三通”即将成为现实。

  

  3.中部崛起给福州市港口物流的发展带来机遇。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是重要的物资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和交通枢纽,“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必然加快在市场机制下的生产要素流动。

沿海港口不仅在区域间能源、原材料等物资交流中发挥优势,也将为中西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连接国际市场提供服务。

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大型产业基地的建设和产业振兴,以及依托沿海地区开拓国外市场,都需要就近找到一个出海口,福州市必须抓住机遇利用优越港口资源发挥好就近通道的作用。

  

  四、采取措施积极发展港口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发展临港工业,改善港口物流结构。

目前河砂占福州港吞吐量的比重高达67.9%,表明福州港口物流结构的不合理和区域经济的相对滞后。

实质性地改善港口物流结构和提升区域经济,必须发展临港工业。

临港产业的优势在于减少原材料或产成品运输中转次数,最大限度地降低运销成本。

依托临港区域布局是沿海地区发展大型、重化工业的主要形式。

如日本“三湾一海”、鹿特丹港等,中国沿海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崛起,都与临港工业发展密切相关。

  当前福州市的临港工业基础薄弱,应充分发挥福州市口岸优势,扩大腹地,将腹地的农业、林业、矿藏等资源引入福州市发展临港加工业,使这些资源获得增值;抓住台资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引进台湾大型临港工业企业落户;主动接轨长三角、珠三角,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有选择地接受区外产业、技术转移;应重点抓好石化、能源、汽车、环保产业和船舶修造业等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大型产业,避免与周边临港产业的同质性,并引导发展各具特色,上、下游产品配套关联的临港工业产业链,从而提高港口物流的质量和数量。

  2.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与海岸线合理利用,并积极构建绿色物流。

福州市港湾多为口小腹大型,港湾内外海水交换慢,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开发时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福州市《2005年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指出,福州市大部分近岸海域的海水继续保持清洁与较清洁水质,但无一类海水水质,特别是罗源湾等内湾以及部分江河入海附近海区海洋生态状况较差。

临港工业一般是重大型工业项目,必须从环保的角度遴选评估项目,优先发展高科技、低污染的项目,严格控制沿海近岸的工业污染,构建生态型临港工业带,才能确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福州市港口物流企业应加强对物流设施建设的环境控制,避免物流设施建设和使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噪声干扰和空气污染;缓解区域的交通压力;开展共同配送,鼓励物流企业进行国际环保体系认证,使港口成为循环经济的中心环节。

  3.充分利用对台优势,积极开展和台湾物流业的合作。

台湾地区现代物流业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在整体上比较领先,服务体系方面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较高水平。

尽管台海局势复杂不定,福州市不应该消极等待,要积极利用试点直航的优势,着力推进榕台物流业全面对接和直接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港口物流水平。

要发挥保税区的作用,全面服务两岸贸易的服务需求,为全面直航做好准备,为两岸物流提供路线最短、成本最低、时间最快的通道服务。

  

  4.集约利用港口资源,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发深水码头。

当前国际大宗原材料远洋运输已经发展到船舶专业、大型、集约化阶段,对港口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福州港建深水港条件好,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开发,导致10万吨级以上大型外港深水码头缺乏。

而闽江口内码头最大靠泊能力不超过2.5万吨,制约了国际干线航班的开辟,致使货源流失,有将近60%的集装箱往厦门港走。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集中力量,推进集装箱码头建设;重点加快工业基础好、港口条件好的港区码头的优先建设。

现阶段必须前瞻性规划并合理适度开发港湾,加快罗源湾港区、江阴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积极扶持江阴港口集装箱业务的发展,保证江阴集装箱码头沿着成规模、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打出品牌,使之尽快加入到大港的竞争和合作中去。

  口岸岸线是稀缺资源,福州港正处于新一轮港口快速建设时期,必须加强岸线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开发港湾和岸线资源,集约利用临港陆域土地资源。

  

  5.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港铁联运,延伸港口腹地。

长期以来作为福建“王牌”优势的港口的腹地只囿于本省境内,而可作为福建港口的纵深腹地的湖南、江西等省,正面临被长三角、珠三角“分割”的局面。

加快福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西进使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成为福建港口物流延伸的广阔腹地已是迫在眉睫。

目前,福州港不论是闽江口内港区还是规划发展的深水港区,其后方疏运条件尤其是铁路疏运条件都不理想,除马尾老港区外,其他港区都没有铁路进入,极大制约了福州港腹地范围向江西等内陆省份的延伸。

公路方面,要尽快改造各港区与高速公路衔接段的疏港公路,为进出港区构建畅通、便利的通道。

  连接福州市的出省福银高速公路已通车,向莆铁路即将开工,连接江阴港区、罗源狮岐港区、连江可门港区等3条疏港高速公路的规划方案均已出台。

关键是加快落实具体规划,并尽快建好疏港高速公路和铁路,使之成为江西、湖南等内陆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

在有限条件下应优先建设通到江阴港区疏港通道,特别是铁路,并加快推进港铁联运。

铁路运输能力强大,拥有基本覆盖全国的设施、信息、经营网络,对于大批量、中远距离的物流运输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对于开拓中西部腹地,促进中西部经贸和外向型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而言,铁路是福州市实现现代港口物流向内陆地区有效延伸、构建强大集装箱海陆多式联运系统最有效的载体。

  

  6.整合港口物流资源,建设先进信息网络,提高港口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各部门、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不统一,使企业活动不能在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上运作,资源配置效率低。

因此,要对现有的口岸信息系统、海关及检验检疫信息系统、保税区信息系统等各种口岸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建立面向货主,与经贸、口岸、航运等联网的开放式物流信息系统,实现港口物流全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无纸化和智能化,使得现代物流企业将包装、运输、装卸、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并完善口岸环境,为用户提供报关、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增值服务,使物流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通过提供一体化和高水平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的运输需求,提升福州市港口物流水平,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如芳.整合港口资源发挥港口优势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港口经济,2005,

(2).

  [2]刘庆,徐勇.加快福州港口建设的对策[J].福州党校学报,2005,(4).

  [3]张兆宜.砂石出口大限将至数百家砂石企业焦灼[EB/OL].

  [4]周启蕾,等.中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