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1511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写字教案.docx

一年级写字教案

第一课时:

正确的执笔与坐姿

一、教学目的:

1.知识: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上写字课能学到有关写字方面的知识及写好字的方法。

2.能力:

认识书写工具,知道如何使用和保管;认识田字格。

3.情感:

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田字格,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

2.难点:

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及执笔姿势。

三、教具准备:

铅笔、书法书,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一)概讲,使学生初步了解写字课。

教师可用诵俗的语言,浅显的道理从以下几方面给学生讲上写字课的意义。

a、祖国的语言非常美.学好祖国的语言,写好汉字,会有多方面的收获。

b.学写字非常有用,人际的交流,学习知识和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写字。

c.写字课上能学到很多写字方面的知识,学习如何写好字的方法。

(二)认识书写工具及田字格。

a.教师出示几种典型的铅笔、钢笔及毛笔,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书写工具,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用铅笔写字。

b.简单讲述铅笔的使用及保管方法,对学生选用什么样的铅笔,教师可提出具体建议。

c.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田字格,认识每一条虚线及各部位,能说出名称。

告诉学生开始学习写字要用田字格。

d.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儿歌,说儿歌,记住儿歌的内容。

教师可用范读的方法教学儿歌。

能说出横中线、竖中线。

说儿歌。

2.学习新课:

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

a.概讲,使学生明确能否写好字与讲授新课写字的姿势及执笔的姿势有直接的关系;还要明确写字的姿势对人的健康,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b.引导学生观察挂图或看教材中的照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

坐姿:

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两脚与肩同宽,放平稳),头和上身稍向前倾斜,胸部离书桌一拳左右的距离,左手按住本或纸,右手握笔。

执笔姿势:

大拇指与食指握笔,中指托住笔,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弯曲。

笔杆向后倾斜,靠在食指根部与虎口之间。

握笔时,手指离笔尖约一寸远。

c.指导学生仿照图片体会动作,学生可以互相纠正姿势,教师可选姿势正确的学生上前给全班同学做示范。

学生认真听、看。

按照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去做。

3.书写练习与指导:

教师布置学生用铅笔在纸上练习画一些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达到练习握笔、运动腕力的作用。

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可巡视,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及执笔姿势。

认真地进行书写。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正确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并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说出正确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第二课时:

笔顺规则

1、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

2.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外到内;培养学生良好的笔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要牢记“先横后竖上到下,先撇后捺左右分,从外到内记得住,进了屋子再关门”的写字规则。

3、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4、教学过程:

1.先复习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表扬班里表现好的同学;

2.讲述新课:

a,先给同学细讲解书上的笔顺规则要求,b领读笔顺规则儿歌,c,讲书上的例字和笔顺。

3.书写练习与指导:

巩固练习其他的例字,让学生拿出米字本书写,老师检查笔顺是否正确,并纠正他们的写作姿势与执笔方法。

4.小结:

展示书写认真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

第三课时:

拼音练习

1、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听说读写会声母、单韵母、复韵母47个拼音,并能完全掌握。

2、教学重、难点:

1.单韵母中的e,i,u,ü的书写,

2.声母中的b,p,d,q的书写,

3.复韵母的书写格式。

3、教具准备:

铅笔、书法书,拼音本,多媒体。

4、教学过程:

1,复习写作姿势,执笔方法,笔顺规则;

2,讲授新课:

a:

先在黑板上正确的书写拼音,告诉学生应注意的细节;b:

让学生共同把拼音背出来,检查学生是否背的正确。

3,书写练习与指导:

让他们在书本和拼音本上正确书写;老师检查。

4,小结:

展示书写认真的同学,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课程一(长横、短横)

1、教学目的:

1.知识:

教学生认识“横”的形态,初步掌握“横”的写法。

2.能力:

教给学生观察范字的方法,是学生会在田字格中找准笔画位置,正确书写。

3.情感:

初步了解运笔过程。

(起笔、行笔、收笔)。

2、教学重难点:

1.学习“横”的写法,体会运笔过程及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2.掌握用笔的轻、重。

3、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铅笔、书法书。

4、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写基本笔画“横”。

什么叫基本笔画?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几个基本笔画组成的。

打个比方,人的面部是由五官构成的,面部长着眉毛、眼睛、鼻子、嘴、耳朵。

认真听。

一个汉字就相当于人的面部,字的基本笔画就相当于人的眼、鼻、嘴等。

五官长得得端正,人就长得漂亮,基本笔画写得规范,字就显得美观。

因此,写好基本笔画是很重要的。

2.讲授新课:

认识“横”的形态.a概讲:

汉字当中出现的“横”的样子有很多种.“横”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它们的形态也不相同。

b板书三种“横”。

边板书边说出“横”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两种“横”:

“长横”、“短横”。

c指导学生看课本,能看着范字说出“横”的名称,还可以结合插图提问。

d教写课本上的生字“一二三”。

讲解“一”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一”在横中线上,两头离竖中线一样长;“二”字的短横在上半格,长横在下半格。

3.书写练习与指导: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写生字,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及写字姿势。

4.小结:

老师总结学生学习新课和书写练习的情况,鼓励、表扬认真学习及书写较好的学生。

对学生错误的坐姿及执笔姿势进行讲评。

第五课时:

课程二(垂露竖、悬针竖、斜撇、直捺)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的书写垂露竖、悬针竖、斜撇、直捺。

2,使学生能正确的书写课本上的生字。

2、教学重、难点:

1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区别,

2斜撇与直捺的书写。

3、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铅笔、书法书。

4、教学过程:

1.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2.讲授新课:

a将垂露竖、悬针竖、斜撇、直捺写在黑板上,细讲给学生它的运笔、特点及书写要求,让学生分别在本子上练习书写;b分别将书本上的四个生字正确的写在黑板的田字格内,告诉学生“十”在书写时应注意先横后竖,“木”在书写时应注意先撇后捺,“禾”在书写时应注意两撇中的第一撇短,也比第二撇要平。

3.书写练习与指导: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写生字,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及写字姿势。

4.小结:

老师总结学生学习新课和书写练习的情况,鼓励、表扬认真学习及书写较好的学生;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

课程三(点)

1、教学目的:

1.了解点有左点、右点、长点之分点的写法。

2.比较三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点的写法。

3.学习书写这三种点及带有“点”笔的几个字。

二、教学重、难点:

1.点的写法,比较左点、右点、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2.学习书写带有“点”笔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三、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铅笔、书法书、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及写作姿势与执笔方法;

2、教授新课:

a老师出示三种点,它们是一家三兄弟,长得很相象。

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得清?

——学生观察后说不同:

左点、右点和长点。

b老师分别在黑板上教写这三种点,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

c分别教写书本上的四个生字“下、上、土、个”。

3、书写练习与指导: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写生字,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及写字姿势。

对写的规范的学生的练习进行投影展示。

4、小结:

老师总结今天所学的新课,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并布置作业。

第七课时:

课程四(竖撇)

1、教学目的:

1.练习掌握竖撇的写法,

2.练习并掌握课本上的四个生字。

2、教学重、难点:

1.竖撇先竖后撇,由粗到细,

2.观察“大、天、八、入”的结构,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及掌握。

3、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铅笔、书法书、多媒体。

4、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强调写作姿势与执笔方法。

2.讲述新课:

a在黑板上书写竖撇,给学生讲解竖撇的运笔、特点与要求,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在练习本上让学生练习,b让学生拿出他们的小手与老师共同在黑板上书写“大、天、八、入”,细讲“八与入”的区别。

强调生字的笔顺。

3、书写练习与指导: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写生字,纠正不正确的书写。

对写的规范的学生的练习进行投影展示。

4、小结:

老师总结今天所学的新课,和同学共同复习巩固今天所学内容,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并布置作业。

第八课时(课程五)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点”的写法,体会运笔过程及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难点:

初学写字,掌握用笔的轻、重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电脑、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点”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点”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图示: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图示: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图示:

  5、指名说一说右点、左点、竖点、长点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点,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点的字。

  1、出示范字。

  右点:

  左点:

  长点: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九课时(课程六)

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弯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捺画和竖钩的书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难点:

平捺的“一波三折”及竖钩的角度,教师可用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电脑、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弯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弯钩”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5、指名说一说竖弯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弯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弯钩的字。

  1、出示范字。

  竖弯钩: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十课时(课程七)

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折,横折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折角处的按笔、转笔学生不易掌握,教师要重点强调,板书时示范动作要夸张、明显。

教学难点:

横折钩的笔画比较复杂,教师要加强书写指导。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电脑、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横折”和“横折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折”和“横折钩”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

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

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5、指名说一说横折和横折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折和横折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横折和横折钩的字。

  1、出示范字。

  横折和横折钩: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课时(课程八)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了,子,门,月”,使学生在基本笔画及笔顺规则方面受到综合训练。

2、继续培养学生动笔之前认真观察字帖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在写字时折角处的按笔、转笔学生不易掌握,教师要重点强调,板书时示范动作要夸张、明显。

教学难点:

“门”字的第二和第三笔收笔处要一般齐,“月”中间的两横靠左,不靠右。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电脑、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课:

(一)讲解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了,子,门,月”,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了,子,门,月”有什么特点。

4、教师分析讲解:

“门”字的第二和第三笔收笔处要一般齐,“月”中间的两横靠左,不靠右。

(二)学生练习书写“了,子,门,月”,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十二课时(课程九)

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弯”。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竖弯起笔稍顿往下,向右弯曲止笔稍顿。

教学难点:

弯曲的地方不要有棱角,要圆一些。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电脑、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比较导入,认识和学写竖弯。

1、提问:

同学们,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什么笔画朋友?

你认识他们吗?

(媒体出示竖折、竖弯、竖提)

2、谁能来说说你认识哪个笔画朋友?

3、引导学生观察竖提和竖弯,提问:

你觉得他们像吗?

他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4、学生发言后,教师让学生一起书空,初步感受折和弯的不同。

引导观察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讲解竖弯的写法。

竖弯是怎么样写的呢?

(媒体出示:

放大的笔画)先写竖画,一直往下写,然后像圆滑梯的弯角那样,向右边画个小圆弧,然后写短横。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转弯处运笔稍慢,帮助学生看清楚。

6、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弯,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弯的字。

  1、出示范字。

  竖弯: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课时(课程十)

一、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

2.框内横画,左接右离

二、教学重难点:

1、要让同学理解框内横画,左接右离,并且要记住,会写。

2、让同学们发现并记住“头”字的最后一笔是长点。

三、教具: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叫同学们上黑板写上节课学过的笔画和字,表扬写的好的同学。

2、新课呈现,“目、耳、头、米”老师写一笔,让同学跟着写一笔。

强调目和耳框内横画,左接右离。

3、让学们观察“头”字。

老师总结“头”字的最后一笔是长点。

4、书写练习与指导: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写生字,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及写字姿势。

对写的规范的学生的练习进行投影展示。

5、作业:

让同们课后找出框内横画,左接右离的汉字写在练一练的表格里。

第十四课时(课程十一)

一、教学目的:

1、让同学掌握口字的写法,主要知道部分口字是上宽下窄。

2、通过练习让同学能够熟练掌握口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同学理解口字的上宽下窄。

2、让同学记住,“从外到内记得住,进了屋子再关门”的写字规则。

三、教具准备:

铅笔、书法书,拼音本,多媒。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之前学过“从外到内记得住,进了屋子再关门”的写字规则。

2、新课呈现,出示“白、田、电”这三个字。

给同学们讲明白上宽下窄的道理。

3、练习与指导:

叫同学让黑板练习,老师进行纠正。

4、作业:

让同学们把书上的练习写完。

第十四课时(课程十二)

竖提、竖折

一、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提、竖折”。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同们认识并且掌握竖提、竖折的写法。

2、记住长的写法,注意出字并不是两个山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新课:

a.讲解“竖提、竖折”书写要领。

b.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c.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d.呈现:

“长、也、山、出”

e.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提”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f.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3、学生练习书写竖提、竖折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4、总结并布置作业。

第十五课时(课程十三)

(横斜钩、竖折折钩)

一、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斜钩、竖折折钩”。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横斜钩、竖折折钩”的写法。

2、能够区分横斜钩和横折弯钩。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新课呈现:

a.讲解“横斜钩、竖折折钩”书写要领。

b.老师示范书写飞、马、鸟,指名说笔画名称。

c.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讲解笔顺。

d.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折折钩”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e.教师分析讲解: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

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

3、学生练习书写竖折折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4、总结、布置作业。

第十六课时(课程十四)

撇折

一、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撇折”。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撇折”。

2、掌握带有撇折字以及在田字格占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讲解“撇折”书写要领。

3、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4、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5、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撇折”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6、教师分析讲解:

  下笔写短撇,个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

7、学生练习书写撇折,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8、学习书写带撇折的字。

9、出示范字云、公、车。

10、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并指出改正。

四、小结、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