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1855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docx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串联谐振电路

学号:

1028401083姓名:

赵静怡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

2、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3、理解电路品质因数Q和通频带的物理意义及其测量方法

4、测量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5、深刻理解和掌握串联谐振的意义及作用

6、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等仪表的使用

7、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FunctionnGenerator、Voltmeter、BodePlotter等仪表的使用以ACAnalysis等SPICE仿真分析方法

8、用Origin绘图软件绘图

二、实验原理

RLC串联电路如图2.6.1所示,改变电路参数L、C或电源频率时,都可以是电路发生谐振。

2.6.1RLC谐振串联电路

1、谐振频率:

f0=

,谐振频率仅与元件L、C的数值有关,而与电阻R和激励电源的角频率w无关

2、电路的品质因素Q和通频带B

电路发生谐振是,电感上的电压(或电容上的电压)与激励电压之比称为电路的品质因素Q,即

定义回路电流下降到峰值在0.707时所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介于两截止频率间的频率范围为通带,即

3、谐振曲线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随频率变化的特性称频率特性,他们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频率特性曲线,也称谐振曲线

4、实验仪器:

(1)计算机

(2)通路电路板一块

(3)低频信号发生器一台

(4)交流毫伏表一台

(5)双踪示波器一台

(6)万用表一只

(7)可变电阻

(8)电阻、电感、电容若干(电阻100Ω,电感10mH、4.7mH,电容100nF)

三、实验内容

1.Multisim仿真

(1)创建电路:

从元器件库中选择可变电阻、电容、电感创建如图2.6.2电路.

2.6.2Multisim串联谐振

(2)当电阻R=100,200,300欧时,用Multisim软件仿真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在同一张图中画出谐振曲线,说明R对Q值、带宽的影响。

2.6.3不同Q值值电流的频率特性曲线

(蓝线为300Ω,绿线为200Ω,红线为100Ω)

将2.6.3放大后: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电阻R的减小,品质因素Q在增大,曲线尖峰值越险峻,其选择性就越好。

但是电路通过的信号频带越窄,即通频带宽越窄。

(3)利用谐振的特点设计选频网络,在串联谐振电路(R=100ΩL=4.7mHC=100nF)上输入频率为3.5kHz、占空比为30%、脉冲幅度为5V的方波电压信号,用Multisim软件测试谐振电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电阻上电压)的频谱、测试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波形,说明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设置仿真电路图如上,输入信号的频谱由对节点1的傅里叶分析得到;输出信号的频谱由对节点3进行傅里叶分析得到。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由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频谱可知,输出信号已经出现223.488%的失真,失真已经较大。

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波形图:

从波形图可以更直观的看出,输入的方波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失真。

2.测量元件值(阻值、电感及电感的直流电阻),计算电路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Q和-3dB带宽的理论值。

R阻值和L电感的直流阻值之和(Ω)

C电容(nF)

L电感(mH)

100

94

4.7

理论值计算:

电路谐振频率:

f0=

kHz

品质因素:

-3dB带宽:

kHz

3.在电路板上根据下图2.6.1焊接电路,信号电压有效值设置为1V。

设置有效值为1V:

将信号发生器与交流毫伏表对接,调节信号发生器AMPL键,注意观测交流毫伏表的电压值。

当信号发生器的峰峰值为1.4V时,交流毫伏表的有效值为1V(如下图)。

所以将交流毫伏表的峰峰值固定在1.4V。

4.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电路的f0值。

(1)维持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令信号源的频率由小逐渐变大,测量R两端的电压UR,当UR的读书为最大为710mV时,读得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0=7.57kHz

(2)根据电路发生谐振时,输入信号和电阻电压相位一致的特性,将这两路信号分别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并把示波器设定在X-Y模式。

调节输入信号发生器的信号频率,可以在示波器上看到一个急剧变化的椭圆,当椭圆变成一条直线时,此时电路发生了谐振,输入信号的频率就是谐振频率

5.测试电路板上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谐振频率、-3dB带宽。

(随频率变化,测量电阻电压,按下表记录所测数据)

频率f(kHz)

5.40

6.10

6.70

7.20

7.58

8.00

8.50

9.10

9.80

10.80

电压UR(mV)

470

560

620

680

710

680

630

600

540

480.00

归一化电压(V)

0.662

0.789

0.873

0.958

1.000

0.958

0.887

0.845

0.761

0.68

(UR/URmax)

RLC电路响应的谐振曲线的测量

随着频率的变化,将电阻两端的电压比上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值,得到的归一化电压。

归一化电压和频率为坐标的曲线,即为频率特性曲线。

从图中可以计算B=10.4337651-5.63205182=4.8017kHz。

通过上图计算,得到的数值与之前计算的理论值有41.82%的误差。

误差分析:

1、在测量电阻上电压时产生误差

2、由于滑动变阻器可调,所以在测量过程中,100Ω的电阻值可能会产生偏差

3、仪器中的系统误差

四、实验总结

本次试验,让我进一步了解了Multisim软件的使用,知道怎样用ACAnalysis和傅里叶分析进行谐振曲线和频谱的绘制。

同时,了解了谐振点的两种测量方法和串联谐振的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首次接触交流毫伏表,通过本次试验的测量,我初步掌握了交流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友情提示:

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

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