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1960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docx

飞行方案设计大作业1

航天飞行动力学大作业

韩谨阳

2015300464

 

1、方案飞行2、弹道设计3、卫星摄动与机动

 

第一部分

飞行方案

卫星的摄动与机动

第三部分

 

弹道设计

第二部分

飞行方案大作业

一、问题描述

在已知导弹质量、转动惯量、发动机推力等参数的情况下,导弹分为三个飞行方案,即三个阶段飞行。

阶段一:

飞行距离在

,采用追踪法,其中方案高度与距离的关系、方案弹道倾角与高度的关系如下:

(1)

阶段二:

飞行距离在

,采用追踪法,其中方案高度与距离的关系、方案弹道倾角与高度的关系、导弹因燃料消耗而质量改变参数如下:

(2)

(3)

阶段三:

飞行方案

,而最终目标位置为

采用比例导引法

(4)

要求:

1)计算纵向理想弹道,给出采用瞬时平衡假设

时所有纵向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不考虑气动力下洗影响,计算飞行器沿理想弹道飞行时,你认为可以作为特性点的5个以上点处的纵向短周期扰动运动的动力系数,并分析其在特性点处的自由扰动的稳定性,以及计算在各个特性点处弹体传递函数

二、建立模型

基于“瞬时平衡”假设,导弹在铅垂平面内运动的质心运动方程组为:

(5)

因为阶段一不考虑导弹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因此阶段一的模型需要联立公式

(1)、公式(5);

其中攻角

可根据瞬时平衡假设

从而可得到导弹攻角与弹道倾角之间的关系

(6)

其中

(7)

其中假设公式

(1)的

中的

又因为阶段二需要考虑导弹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因此阶段二的模型需要联立公式

(2)公式(5)、公式(6)、公式(7)

最后一阶段,因为利用了比例导引法

公式(4)的k=2,可得导弹到达目标的相对微分方程为

而导引率

、其中k=2;

因为第三阶段的初始参数及终点坐标均为直角坐标系,由下图可知将

代入到公式(4),得到直角坐标系下的微分方程组

另外补充方程法向平衡方程:

三、算法实现

编程使用MATLAB软件,并运用欧拉方程解微分方程,即ode45函数;

四、程序源代码

*************************阶段一******************************

functiondy=jieduan1(t,y)

dy=zeros(4,1);

m=320;

g=9.8;

P=2000;

q=0.5*1.2495*((288.15-0.0065*y(4))/288.15).^4.2558*y

(1).^2;

k=-9;

dk=-0.5;

Hi=2000*cos(0.000314*1.1*y(3))+5000;

dHi=-2000*0.000314*1.1*sin(y(3));

delta=k*(y(4)-Hi)+dk*(dy(3)-dHi);

alpha=0.34*delta;

Xb=(0.2+0.005*alpha^2)*q*0.45;

Yb=(0.25*alpha+0.05*delta)*q*0.45;

dy=zeros(4,1);

dy

(1)=P*cos(alpha)/m-Xb/m-g*sin(y

(2));

dy

(2)=P*sin(alpha)/m/y

(1)+Yb/m/y

(1)-g*cos(y

(2))/y

(1);

dy(3)=y

(1)*cos(y

(2));

dy(4)=y

(1)*sin(y

(2));

end

******************************阶段二******************************

functiondy=jieduan2(t,y)

dy=zeros(4,1);

m=320-0.46*t;

g=9.8;

P=2000;

q=0.5*1.2495*((288.15-0.0065*y(4))/288.15).^4.2558*y

(1).^2;

k=-0.25;

Hi=3050;

delta=k*(y(4)-Hi);

alpha=0.34*delta;

Xb=(0.2+0.005*alpha^2)*q*0.45;

Yb=(0.25*alpha+0.05*delta)*q*0.45;

dy

(1)=P*cos(alpha/180*pi)/m-Xb/m-g*sin(y

(2)/180*pi);

dy

(2)=P*sin(alpha/180*pi)/m/y

(1)+Yb/m/y

(1)-g*cos(y

(2)/180*pi)/y

(1);

dy(3)=y

(1)*cos(y

(2)/180*pi);

dy(4)=y

(1)*sin(y

(2)/180*pi);

end

*******************************阶段三********************************

functiondy=jieduan3(t,y)

v=y(4);

k=10;

m=285.04-0.46*t;

q0=-atan(3050/6000);

g=9.8;

q1=0.5*1.2495*((288.15-0.0065*y

(2))/288.15).^4.2558*y(4).^2;

k1=10;

dk1=0.05;

dy=zeros(4,1);

r=sqrt(y

(1)^2+y

(2)^2);

q=atan(y

(2)/(y

(1)-30000));

elta=q-y(3);

dr=-v*cos(elta);

tht=q0+k*(q-q0);

dq=v/r*sin(elta);

dtht=k*dq;

delta=k1*(y(3)-tht)+dk1*(dy(3)-dtht);

alpha=0.34*delta;

dy

(1)=-dr*cos(q)+r*sin(q)*dq;

dy

(2)=-dr*sin(q)-r*cos(q)*dq;

Yb=(0.25*alpha+0.05*delta)*q1*0.45;

dy(3)=(2000*sin(alpha)/m+Yb/m-g*cos(y(3)))/v;

y(4)=v;

end

***********************************main函数************************************

m

(1)=287.2204;%导弹质量

P=2000;%发动机推力

g=9.8;

k=5;

det

(1)=0.045;

a

(1)=0.6186;

sit

(1)=-0.000002024;

V

(1)=217.2867;%初始速度

x

(1)=24000;%初始位置

H

(1)=3071;%初始高度

H1

(1)=3050;

S=0.45;%参考面积

L=2.5;%参考长度

k1=-0.14;

k2=-0.06;

sit1

(1)=sit

(1);

p0=1.2495;

T0=288.15;

T

(1)=T0-0.0065*H

(1);

p

(1)=p0*(T

(1)/T0)^4.25588;

q

(1)=1/2*p

(1)*V

(1)^2;%大气密度计算公式

Cx

(1)=0.2+0.005*a

(1)^2;

Cy

(1)=0.25*a

(1)+0.05*det

(1)*180/pi;%升力系数

Y

(1)=Cy

(1)*q

(1)*S;

X

(1)=Cx

(1)*q

(1)*S;

SIT

(1)=(P*sind(a

(1))+(Y

(1)-m

(1)*g*cos(sit

(1))))/m

(1)/V

(1);

Q

(1)=atan(-H

(1)/(30000-x

(1)))+pi;

r

(1)=6708.2039;

R

(1)=-V

(1)*cos(Q

(1));

n

(1)=Q

(1)+pi;

SIT1

(1)=k/r

(1)*(V

(1)*sin(n

(1)));

mza=-0.1;%俯仰力矩系数对攻角的偏导数

mzdet=0.024;%俯仰力矩系数对舵偏角的偏导数

t=0;

i=0;

dt=0.01;

ms=0.46;%质量秒消耗量

whileH>0&H1>0%运用迭代法求解

i=i+1;

t=t+dt;

det(i+1)=k1*(sit(i)-sit1(i))+k2*(SIT(i)-SIT1(i));

a(i+1)=-mzdet/mza*det(i)*180/pi;

Cy(i+1)=0.25*a(i)+0.05*det(i)*180/pi;

Cx(i+1)=0.2+0.005*a(i)^2;

Y(i+1)=Cy(i)*q(i)*S;

X(i+1)=Cx(i)*q(i)*S;

m(i+1)=m(i)-ms*dt;

sit(i+1)=sit(i)+(P*sind(a(i))+(Y(i)-m(i)*g*cos(sit(i))))/m(i)/V(i)*dt;

V(i+1)=V(i)+(P*cosd(a(i))-(X(i)+m(i)*g*sin(sit(i))))/m(i)*dt;

x(i+1)=x(i)+V(i)*cos(sit(i))*dt;

H(i+1)=H(i)+V(i)*sin(sit(i))*dt;

Q(i+1)=atan(-H(i)/(30000-x(i)))+pi;

sit1(i+1)=k*(Q(i)-Q

(1));

H1(i+1)=H(i)+V(i)*sin(sit1(i));

SIT(i+1)=(sit(i+1)-sit(i))/dt;

r(i+1)=(H(i)^2+(30000-x(i))^2)^(1/2);

R(i+1)=(r(i+1)-r(i))/dt;

n(i+1)=acos(-R(i)/V(i))+pi;

SIT1(i+1)=k/r(i)*(V(i)*sin(n(i)));

T(i+1)=T0-0.0065*H(i+1);

p(i+1)=p0*(T(i+1)/T0)^4.25588;

q(i+1)=1/2*p(i+1)*V(i+1)^2;

end

plot(x,H);

holdon

[t,y]=ode45('jieduan1',[039.0564],[250007000]);

plot(y(:

3),y(:

4));

holdon

[t,y]=ode45('jieduan2',[39.0564115],[192.768-0.00991002998.71]);

plot(y(:

3),y(:

4));

其中每一段的初始值,均为上阶段的结束值

所以每一阶段计算结束后,需要再给出所有数据的结果,找到每一段距离相对应的数据,即为初始值。

 

五、结果分析

制出导弹三个阶段的飞行轨迹如图

(1)

(1)

(2)是第一阶段纵向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

图(3)时第二阶段纵向飞行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由图

(1)导弹在第一阶段,从初始高度7000m,开始下降飞行,在距离9100m时,开始变为登高飞行,距离达到24000m至目标30000m这一阶段为导弹的下降寻找目标阶段;

由图

(2)得,第二阶段的飞行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在第一阶段末尾阶段速度减小至192.768m/s;

弹道倾角先减小后增加,海拔高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由图(3)得,第三阶段为登高飞行,所以弹道倾角和海拔高度分别在0度和3050m之间振荡,而速度也基本在140m/s至150m/s之间徘徊;

六、特性点的动力系数、传函

分别取特性点1:

x=0时;

特性点2:

x=9100时;

特性点3:

x=24000时;

特性点4:

x=30000时

由纵向自由扰动的稳定性条件

即纵向自由扰动运动稳定。

根据以下公式:

得到以下值:

特性点1的传递函数:

特征点2的传递函数:

特性点3的传递函数:

特征点4的传递函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