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2250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docx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别说我小

小班社会:

别说我小

别说我小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

2、鼓励幼儿用儿歌表达自己的成长。

活动准备:

爸爸妈妈、穿衣、洗脚、擦桌、扫地、给花浇水的图片、

重点难点:

结合图片说儿歌,感受成长的快乐。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与幼儿讨论,你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说你小吗?

为什么?

他们说你小,你承认吗?

你能够做什么?

2、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是什么?

你能够做到吗?

让幼儿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小了。

3、老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4、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儿歌,体验成长的快乐。

5、幼儿集体、分组个别相结合说儿歌。

5、鼓励幼儿回家将儿歌说给家人听,激发幼儿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做更多的事情。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

小班数学活动:

瓢虫找家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

提问:

瓢虫宝宝长什么样?

(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

(斑点)有几个斑点?

(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

(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

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

“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

什么地方不一样?

(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

“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

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

“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

宝宝去抓害虫吧。

”(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

“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

(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

(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小班音乐碰一碰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刚入园时,他们不仅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倾向,还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一些缺憾,如退缩、拒绝、远离等,与同伴之间还没有达成很好的沟通。

为此,我特地设计了《碰一碰》这个音乐活动。

《碰一碰》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词浅显易懂,歌曲容易学唱。

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歌词进行动作的演绎,体验与同伴碰头、碰肩、碰手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碰”的动作,初步学唱歌曲《碰一碰》。

2、根据身体部位的区别来创编不同的相互触摸的动作。

3、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培养初步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碰一碰》音乐磁带,录音机。

2、兔妈妈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兔宝宝和妈妈在甜美的睡觉,大公鸡叫了,大家揉揉眼睛,伸伸懒腰。

兔妈妈说:

兔宝宝,起床以后要刷牙、洗脸,做一个干净的宝宝,好吗?

生活动作模仿――刷牙、洗脸。

2、学习歌曲,参与游戏。

(1)、兔妈妈说:

我的宝宝可真干净呀!

妈妈要和宝宝们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

游戏的名字叫“碰一碰”。

宝宝们,我们可以和谁碰一碰呀?

碰哪些地方呢?

我们来试一试。

(引导幼儿和同伴做动作)

(2)、兔妈妈说:

妈妈还会唱《碰一碰》的歌呢,你们想不想听呀?

A、  教师清唱一遍

B、  提问:

刚才宝宝们听到了什么?

碰了哪里?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B、  幼儿学唱:

宝宝,愿意和妈妈一起唱吗?

(集体学唱两遍)

C、  示范游戏:

让妈妈找一个兔宝宝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还有的宝宝就给我们拍拍手好吗?

(播放《碰一碰》音乐,进行游戏)

D、  宝宝们一起来碰一碰吧!

(引导全体  幼儿进行游戏)

D、  刚才兔宝宝们还想了许多好玩的动作来碰一碰呢,我们也来做一做吧!

(鼻子、屁股等)

3、活动结束。

兔妈妈:

宝宝们今天都学到了“碰一碰”的本领,妈妈知道宝宝们肚子都饿了,我们到外面去找吃的东西吧!

听着音乐跳出去。

小班综合彩色的礼花

综合创新活动:

彩色的礼花

活动设计组织者:

小一班  夏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地想像、讲述小纸条放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像什么。

  2、鼓励幼儿尝试动手,让纸条变成小礼花,亲身感知“一朵一朵”“一丝一丝”、“许多许多”、“越来越多”,等词的含义,丰富幼儿的词汇。

  3、在撕、剪小礼花的活动中,要求幼儿自己做的礼花大小差不多,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目测力。

  4、让幼儿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把小纸条(纸条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剪刀若干。

  2、一个大篓子,四个小篓子(颜色也分别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形式,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小朋友,听听箱子里有什么声音?

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出示一把小彩条,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二、引导幼儿和小彩条玩变魔术游戏,激发  

幼儿大胆想像、讲述的愿望。

1、  游戏“小纸条变魔术”,引导幼儿边说边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头发上,像什么?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屁股上,像什么?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耳朵上,像什么?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脖子上,像什么?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腰上,像什么?

(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地想像、分别讲述小纸条跳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像什么)

2、  请小朋友把小纸条跳到老师的篓子里来。

三、引导幼儿开动脑筋,尝试动手把小纸条变成小礼花。

1、“小朋友过新年时,在家里放礼花了吗?

”“我们把小纸条变成礼花好吗?

”“请你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相互讨论、讲述,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

每个小朋友自己变的礼花要差不多大,不能有的很大,有的很小。

3、鼓励幼儿动手操作,用撕、剪等方法将一根根小纸条变成一朵朵、一丝丝小礼花。

四、实际演示,帮助幼儿亲身感知“一朵一朵”“一丝一丝”、“许多许多”、“越来越多”,等词的含义,丰富幼儿词汇。

1、  教师在一个大篓子里放入一朵一朵小礼花,请幼儿说说篓子里的小礼花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学说“一朵一朵”“一丝一丝”等词语。

2、  教师在大篓子里慢慢倒入一小篓子礼花,请幼儿说说,“现在篓子里的小礼花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理解并学说“许多许多”

3、  教师不断地往大篓子里倒礼花,请幼儿说说,“现在篓子里的小礼花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理解并学说“越来越多”

五、师生一起玩“放礼花”的游戏。

六、请小朋友把小礼花送回家。

引导幼儿根据小礼花颜色的不同,放入相应颜色的篓子里。

《来来来,来上幼儿园》主题

一、主题的制定与执行    9月是小朋友开学的第一个月,也是他们从各个家庭来到幼儿园,开始他们的“社会生活”的时间。

在这个小小的社会里,有的孩子怡然自得,有的孩子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常与人发生冲突,有的以不便应万变,有的因为找不到妈妈而号啕大哭。

 我们通过“来来来,来上幼儿园”主题中的一连串的活动,希望让孩子用眼睛、用手、用口、用耳,尤其用心去接触与感受幼儿园里的人、事、物与气氛,通过探索渐渐熟悉集体生活,减少不安全的感觉,也逐渐学习遵守集体中的纪律,愿意与人交流,建立同伴友谊,顺利地跨出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二、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 在主题刚进入的时候,我们以认识幼儿园的环境为目标,开展认识我的物品,熟悉我们的教室,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增进与老师、同伴的感情。

 熟悉环境以后我们将重点放在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的问题上,结合一日活动以及英语活动,加强幼儿互相之间的交往,增进对同伴的认识,能互相打招呼。

通过谈话“你喜欢幼儿园吗?

”、“怎样做个好宝宝”等活动,培养幼儿爱上幼儿园,懂得要讲礼貌、讲究卫生、自己吃饭、听老师的话等,才是好宝宝。

“玩具分享日”获得与同伴相处,一起玩的乐趣。

 幼儿互相熟悉之后,我们开展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如“小花找朋友”,幼儿在同一活动中可以获得语言、社会、科学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快乐小帮手”则培养幼儿责任感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动物学校”激发幼儿大声念儿歌的兴趣和运用身体动作、声音模仿动物的兴趣,知道动物的特征。

   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是我们主题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温馨时光”是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工作内容;“红绿灯”让幼儿知道玩游戏应注意的事项,“有礼貌的好宝宝”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建立良好的生活礼仪;“跟着老师走走”可以增进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午餐的约会”是与同伴一起享受共进午餐的时光;“幼儿园的一天”熟悉幼儿园的一天的生活作息规律,感受时间的变化;“小朋友散步”感受音乐的不同形式,增进对幼儿园的生活的快乐感受。

通过这些活动,小朋友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安静下来了。

他们都不哭也不闹了,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在活动中,家长也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向老师了解所学内容。

三、家长工作 在活动中,教师从自己情感出发,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真挚、无私、理智的爱。

开学初,我们对进行了全面的家访和电访工作,并发放了“幼儿家庭生活调查表”、“我上幼儿园”等调查表,及时了解了每位幼儿入园前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教育环境。

第二周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本学期的班务计划及注意事项。

家长在与幼儿活动中也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改革,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给我们提供了自己能给予的最大的帮助,与我们及时交流幼儿的情况,积极配合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的主题活动有声有色。

四、回顾与反思在活动中,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贫乏,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比较严重。

部分幼儿还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比较固执、任性,有时喜欢争抢玩具,社会性发展还很弱,缺少与同龄人分享的经验。

家长很关心幼儿,但是缺乏家庭教育和生活引导的科学方法。

教师有必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与家长交流育儿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还需加强谦让、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本主题家长工作:

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

    您们好!

    第一次上幼儿园,孩子可能有既好奇又担心的心理。

在“来来来,来上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将带领孩子认识幼儿园环境,通过探索渐渐熟悉集体生活,愿意与人交流,建立同伴友谊,喜欢这个丰富多彩又富有童趣的地方,顺利地跨出“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在开展此主题的同时,希望家长多多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每天送宝宝来园。

2、请家长使用接送卡接送宝宝。

3、在家里注意帮助宝宝提升生活自理的能力,尽量提供机会让宝宝得到锻炼。

如:

自己吃饭、穿衣裤、穿鞋子、上厕所等。

4、给宝宝的衣服绣上名字,另在书包里放两套衣服,以便换洗。

  你的朋友:

小*班老师

叠起来的章鱼

一、活动名称:

叠起来的章鱼

二、适宜对象

小、中班幼儿(3——5)岁

三、价值指向:

1、探究物体往高处稳稳地叠加方法。

2、幼儿大胆操作,不断尝试,体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四、材料设计:

(一)把纸芯对半切开,从下往上2·5厘米竖向均匀地画出八根线。

(二)沿着线用剪刀小心地剪开。

(三)在画纸上用黑笔画出眼睛,剪下来。

(四)把吸管剪成小段,贴在章鱼的脸上。

(五)涂上颜色,内侧也同样涂上颜色。

(六)等颜料干了以后,给章鱼安上眼睛,完成。

五、玩法提示:

(一)提供章鱼,让幼儿往高处叠加,看谁叠的又高又稳。

(二)提供章鱼,让幼儿往高处叠加,并说出自己叠加了几个。

六、指导要点:

活动中让孩子们去操作尝试探索,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的差异,逐步增加难度(让幼儿探索叠加的方法——让幼儿探索如何叠得又高又稳——让幼儿说出自己叠加的个数),让幼儿操作游戏。

在孩子们操作游戏时,教师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就会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各种能力。

小班故事教案拔萝卜

教学目的:

通过讨论、表演故事使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准备:

老爷爷、老婆婆、小孙女的服饰;大萝卜服饰;小狗、小猫、小耗子头饰;活动图片一套

 

活动与指导:

  1、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故事。

  2、讨论:

⑴老公公一个人拔萝卜,为什么拔不出来?

⑵最后通过什么方法拔出了大萝卜?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游戏:

请幼儿分别穿上故事人物的服饰,戴上故事人物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4、提示:

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孙女,小孙女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

”嗨哟,嗨哟“拔呀拔,终于拔出了萝卜。

 

 

附故事:

拔萝卜

  老公公种了个萝卜,他对萝卜说:

“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甜呐!

长吧,长吧,萝卜啊!

”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萝卜。

他拉住萝卜的直子,“嗨哟,嗨哟”拔啊拔,拔不动。

老公公喊:

“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

”“唉!

来了,来了。

  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

“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

老婆婆喊:

“小姑娘,小姑娘,快来帮忙拔萝卜!

”“唉!

来了,来了。

  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

“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

小姑娘喊:

“小狗儿,小狗儿,快来帮忙拔萝卜!

”“汪汪汪!

来了,来了。

  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

“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

小狗儿喊:

“小花猫,小花猫,快来帮忙拔萝卜!

”“喵喵喵!

来了,来了。

  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

“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

小花猫喊:

“小耗子,小耗子,快来帮忙拔萝卜!

”“吱吱吱!

来了,来了。

  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

“嗨哟,嗨哟”拔呀拔,大萝卜有点动了,再用力地拔呀拔,大萝卜拔出来啦!

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大萝卜抬回家去了。

小班艺术扮家家

艺术:

扮家家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乐的节奏。

2、创编动作,表现做家务的情景。

3、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1、音乐CD。

2、布置好的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想象音乐表现的家庭情景。

指导语:

歌里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2、学习歌曲。

1)、教师演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与幼儿共同大声演唱歌曲。

3、引导幼儿回忆在家里看到爸爸妈妈是怎么做家务的,请个别幼儿表演。

指导语:

你看到爸爸、妈妈平时会做哪些家务活呀?

你能表演给我们看看吗?

4、与幼儿讨论:

如果玩“扮家家”这个游戏,需要哪些人及材料。

将幼儿进行分组,一个人当爸爸,一个人当妈妈以及娃娃家材料。

5、播放音乐,老师与幼儿一同玩“扮家家”的游戏。

两名幼儿一名扮演爸爸,一名表演妈妈。

教师可以以孩子角色进入,也可以去娃娃家做客,观看孩子活动情况。

6、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

指导语:

今天的游戏中你表演,你扮演了谁?

你做了哪些事情?

你是怎么照顾娃娃的?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目  的:

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了解玩具发声的各种方法。

2、初步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准  备:

各种玩具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近期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基础,从而生成新的主题活动。

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近期我班幼儿对于声音非常敏感,针对他们这一需求,故生成了“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活动中,幼儿发现玩具也会发出声音,但究竟怎么会发出声音则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预设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和尝试,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过程:

(一)启发提问,引起兴趣:

通过游戏,引出声音的主题。

  

(二)第一次探索:

1、  激发幼儿让玩具发出声音的愿望。

  2、  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发声方法。

  (三)交流讨论: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让玩具发出声音的。

2、  引导幼儿说出“开关”,了解开关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

1、  启发提问,激发幼儿帮助其他的玩具发出声音。

2、  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让玩具发出声音。

3、  引导幼儿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尝试。

  (五)讲评: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2、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的名称,如:

捏、拉、摇、敲……大家一起做动作。

过新年——小班科学活动系列方案与实施

过新年——小班科学活动系列方案与实施

设计思路:

新年(元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目前,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到处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

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大一岁了,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为了给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认识新年——迎接新年——庆祝新年”三个环节入手,通过组织谈话、观看大人们的庆祝活动、学习歌曲和儿歌来加深幼儿对新年(元旦)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亲手布置活动环境、制作点心以及新年贺卡进一步为迎接新年做准备;最后以开联欢会的形式庆祝新年,体验新年到来的喜庆气氛。

具体预设方案如下:

(一)、认识新年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们来认识、了解新年,知道新年的象征意义。

2、知道过了新年又长一岁了,自己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了。

活动一、谈话:

认识新年

活动准备:

新日历一份;大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迎接新年的VCD片。

活动建议:

1、出示日历讨论:

“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有什么象征意义?

2、观看碟片:

大人们怎样迎接新年的到来?

(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馍馍、包饺子等)。

3、讨论:

我又长大一岁了,应该自己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儿了?

活动二、儿歌:

新年到

活动准备:

学儿歌所需的布娃娃及做好的小红帽,每人一套。

活动建议:

1、讨论:

新年要到了,我会给好朋友送什么礼物?

2、出示“我”给布娃娃的礼物并示范表演儿歌。

3、幼儿通过操作手中的布娃娃学习表演儿歌。

4、分配角色表演儿歌。

活动三、歌曲:

新年好

活动准备:

大人们庆新年的图片以及歌曲磁带;课前排练大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活动建议:

1、看图片讨论:

大人们怎样庆祝新年的到来?

2、欣赏大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

3、跟大班哥哥姐姐学唱歌曲。

采用“一帮一”形式学唱。

4、为歌曲编配动作,随音乐载歌载舞。

此环节着重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认识新年”的活动中,我们运用了多种直观手段来丰富了孩子们感性认识。

孩子们虽然对“元旦”这个概念有点模糊不清,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与鼓励支持下,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理解,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特别是当谈到“我又长大一岁了”的时候,孩子们说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这个说:

“我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了。

”那个说:

“我能帮爸爸妈妈干好多事,能扫地板,还能洗手绢-----”还有的说“我不用大人抱”“我会给爷爷奶奶捶背”,有的孩子提出“我能帮老师收拾玩具,给小朋友分苹果”,还有的说“我能自己擦屁股了”------每个孩子的发言都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们对语言能力有欠缺的孩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与满足。

孩子们以稚气的动作和表情表演着,可爱又投入,有的甚至还细心地帮娃娃整理衣服和头发,真有个“大一岁了”的样子。

在学习歌曲“新年好”的时候,孩子们第一次和大班的哥哥姐姐合作,感到非常新奇、有趣,也非常高兴,学习兴致高、兴趣浓,学得很快,在学会此歌曲的基础上,我们又趁热打铁,增加了一个活动,学了英文歌曲“HayNewYear”,孩子们边唱边舞,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迎接新年

活动目标:

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布置活动环境以及制作小点心、贺卡以及染窗花,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快乐气氛。

活动一、装扮环境迎新年

活动准备:

彩色皱纹纸条若干,笔式胶水若干;让孩子们每人带气球一个。

活动建议:

1、讨论:

怎样使我们的活动室更漂亮?

2、示范粘贴彩纸的方法。

3、    幼儿围坐在桌子四周,动手和老师一起做彩带。

4、一起动手将吹好的气球系到做好的彩带上,然后挂到活动室上空,装扮活动室。

5、收拾好教室卫生。

活动二、制作点心迎新年

活动准备:

和好的面团一盆,面板三块,各种做点心的模子若干。

活动建议:

1、幼儿依次洗手坐好。

观察讨论模子上面的图案。

2、教师示范小点心的做法。

3、分发面板、面团,让幼儿自由选择所喜爱的模子制作。

4、将做好的点心拿到伙房烤箱中烘烤,幼儿洗好手后组织讲故事来等待。

5、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快乐。

活动三、制作新年贺卡

活动准备:

用即时贴剪好各色各式的花、小树、小草若干;裁好的彩色蜡光纸若干。

活动建议:

1、欣赏教师做的各种贺年卡。

2、幼儿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彩色蜡光纸。

3、自选所喜欢的图案进行装饰卡片。

4、请幼儿讲评自己的作品。

5、教师为每个孩子写上名字并收放好幼儿的作品以备后用。

活动四、染窗花

活动准备:

剪好的窗花几张;餐巾纸若干;调好的各色水粉五盘(红、黄、蓝、绿、紫)。

活动建议:

1、欣赏剪好的窗花与 教师染的窗花。

2、教师示范窗花的叠法和染法。

3、幼儿动手折叠和染纸。

4、小心打开染好的窗花,并放在桌上晾干。

5、写上孩子们的名字并贴到窗子上装饰环境。

6、孩子们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此环节重点是引导幼儿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发展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有了“认识新年”的基础,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又兴趣十足地参加了一系列“迎接新年”的活动。

家长们也大力地给予支持,当来园接孩子时,看到通知上要求每个孩子带一个气球时,马上领孩子到商店去买,有的甚至拿了一大包来。

由于孩子们年龄小,手指小肌肉群发育不完善,动作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