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6268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电路焊接实训指导书Word下载.docx

三、实训器材

万能表

四、实训内容

1、万能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基本办法

1)、使用前

⑴、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面板左端的“0”刻度,若不是则调整机械零位调整器,使指针指到左端的“0”刻度。

⑵、把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2)、使用

⑴、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选用“适当”的量程。

⑵、要改变量程必须中止测量,然后旋转量程选择开关。

绝对不容许在测量时转动量程选择开关。

⑶、读测量值时,表笔保持与接触点的接触。

视线应垂直指针、面

3)、使用结束

⑴、拔下表笔。

⑵、把量程选择开关转到交流电压最大量程档。

⑶、若万用表长期不用,还应该取下表内电池,以防止电池漏液损坏电表。

2、用万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

1)、准备

把量程选择开关旋到直流电压V(DCV)适当量程。

适当是指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使指针偏转最大。

在知道被测量值的可能范围时,只要使量程大于可能的最大值。

若不知被测量的范围,则先选用直流电压最大量程进行试测。

然后根据试测值选用适当量程。

2)、测量

把两支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压元件的两端,使万用表与待测元件并联。

红笔接电势高点(或电流流入点),黑笔接电势低点(或电流流出点)。

3)、读测量值

选用DCVA(或V-A)刻度线(一般是从上往下数第二条刻度线)。

满刻度值就是所选的量程值,其余刻度值按比例确定。

若指针没对准刻度线(位于两条刻度间),选读靠近的刻度值;

若指针恰在两刻度间中点,取读左、右刻度都可以。

3、用万用电表测量直流电流

基本方法同测直流电压,但有以下几点区别:

⑴、选用直流电流mA或μA档的适当量程。

⑵、断开待测电流处的电路,使表笔接断开点两端,把万用表串联入电路。

红笔接电流流入点。

4、用万用表测交流电压

基本方法与测直流电压一样。

仅有以下几点区别:

⑴、量程选择开关选用交流电压V(或ACV)量程。

⑵、表笔接触测量点时,不必考虑电势高低。

⑶、选用相应的刻度线。

5、测电阻值

⑴、把量程选择开关旋到电阻(Ω)档适当倍率。

适当的标准是使测量时指针在面板刻度的中间区域。

较靠近左端或右端,则所选的倍率都是不适当的。

若指针靠右端,应该减小倍率;

若指针靠左,改为大倍率。

⑵、进行欧姆调零。

把两支表笔直接接触,指针应偏转到Ω刻度(面板最上一条刻度),右端“0”刻度。

若不是,则应旋转欧姆零位调整器,使指针对准右端“0”刻度。

欧姆零位调整中两支表笔始终要接触。

2)、测量:

把两支表笔接触待测电阻器的两端。

注意:

⑴、待测电阻不能与其他元件连接。

⑵、人体不能同时接触电阻两端,以免使人体电阻与待测电阻并联,使测量不准。

⑶、发现倍率选用不适当,先要中止测量,再改变倍率,并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

3)、测量值=指针示数×

选用倍率。

 

实训二、电子元件的认识

一、实训名称:

电子元件的认识

1、通过实训,能从外观上识别电阻、电容、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等常用电子元器件。

2、学会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阳极与阴极,并会判断质量的好坏。

3、学会用万用表判断电阻、电容质量的好坏。

4、学会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及类型。

三、实训器材:

万能表、电子元器件

四、实训原理:

1、实验前必须查阅有关资料,弄懂万用表定性的判断R、C(电解电容)的好坏及C的大小(定性)的原理。

2、弄清判断D的阳极及阴极的原理,弄懂判断T的三个电极、类型的原理。

3、查阅有关资料(如《电子元件》、《电子技能基础》、《国内外晶体管手册》及本书附录等,图书馆类似的资料较多,不必局限于上述几本),了解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主参数、标注方法、识别方法。

4、作业:

(1)读出下列电阻的含义

A、RJ710.1255.1kI

B、色环电阻,色环从左到右的颜色依次是棕红红金

(2)读出下列电容的含义

A、CJX2500.33±

10%

B、473

C、CD1125V47uF85℃

D、100V4n7J

(3)、查出下列二极管的含义及参数

A、2AP9

B、2CZ23

C、2CW18

D、IN4007

(4)、查出下列三极管的含义及参数

A、3AX31A

B、3DD15D

C、C9013

D、S8050

五、实训内容:

从类别、外形、图形符号、文字符号、主要参数、极性识别、好坏辨别等几方面认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集成电路等常用电子元件。

色环电阻的识别与测量

一、实训目的

根据色环电阻的色环读出电阻阻值和误差

二、实训设备:

不同色环色阻若干只

三、实训原理:

普通色环电阻(误差±

5%以上)只有四个色环,第一、第二个色环代表数值,第三个色环代表倍率,第四色环代表精度。

精密色环电阻(误差±

2%以内)有五个色环,第一、第二、第三个色环代表数值,第四个色环代表倍率,第五个色环代表精度。

各色环颜色代表的数值如下:

  倍率环就是数值后面加零的数量,例如倍率环的颜色是橙色,即是103就是数值后面加3个零。

置万用表档位于电阻档的适当档位,指针校零后即可测量阻值

四、实训器材

焊接有30个以上不同数值色环电阻的线路板每个学生1块万用表1块

五、实训内容和步骤

a)老师提供给每个学生一快焊接有从R1~R30共30个以上不同数值色环电阻的线路板,由学生写出板上每个色环电阻的数值与误差,用万用表测量每个电阻的阻值并记录下来与色环读数比较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b)交换学生手上的线路板参照上述步骤继续练习

c)学生交互检查或开展色环电阻识别速度竞赛

附:

电阻识别、测量技能训练表

由色环写出具体阻值

由具体阻值写出色环

色环

阻值

棕黑黑

棕黑红

0.5Ω

2.7Ω

红黄黑

绿棕棕

橙橙黑

棕黑绿

36Ω

5.6Ω

黄紫橙

蓝灰橙

220Ω

6.8Ω

灰红红

黄紫棕

470Ω

8.2Ω

白棕黄

红紫黄

750Ω

24Ω

紫绿棕

1kΩ

47Ω

橙黑棕

棕黑橙

1.2kΩ

39Ω

紫绿红

橙橙橙

1.8kΩ

100Ω

白棕棕

红红红

2kΩ

1MΩ

要求:

一分钟能正确识别10个为合格,15个为良好,20个为优秀

实训四:

常用仪器、仪表的测量

(1)掌据万用表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各档的使用方法。

(2)学会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外电路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3)学会用示波器进行定性的测量外电路的波形,定量测量波形

的峰峰值、周期及频率。

二、实训仪器与器件

(1)电子工作台(含元器件)

(2)万用表。

(3)交流毫伏表。

(4)示波器。

三、实训内容与步骤

1.万用表的测量

万用表电阻档的测量

(1)用1Ω档测量一只标称值为5.1Ω的电阻

(2)用lOΩ档测量一只51Ω的电阻值。

(3)用IOOΩ档测量一只680Ω的电阻值。

(4)用lkΩ档测量一只8.2kΩ的电阻值。

(5)用lOkΩ档测量一只lOOkΩ的电阻值。

(6)步骤及方法:

a.从元件柜中按以上要求选出五只电阻器。

b.万用表选档并调零。

c.按1的顺序分别测出五只电阻器的实际值(注意:

换档必须重新调零)。

d.准确读数。

从表盘的第一条刻度读数:

实测值=指针指的数*档位数。

e.将以上测量值填入表1—1中。

标称值

档位值

实测值

误差原因

5.1Ω

51Ω

680Ω

8.2kΩ

100kΩ

f.分析误差原因。

万用表直流电压档的测量

(1)用万用表的直流50v档测量通用电学实验台C组12v输出电压值

(2)用万用表的直流lOV档测量通用电学实验台E组5v输山电压值。

(3)方法及步骤:

a.接通万用表直流50v档,红表笔与C组的红接线柱相接,黑表笔与C组的

黑接线柱相接。

b.准确读数:

从表盘的第二条刻度0-50数字中读数,指针指的数,就是实

测值。

c.接通万用表直流1OV档,用上法测量E组中的电压值。

(4)将以上测量值填入表1-2中。

输出电压

C组

E组

表1-2

万用表交流电压档的测量

(1)用万用表交流50V档测量实验台B组中15V输出电压值。

(2)用万用表交流250V档测量实验台F组中220V输出电压值。

(3)测量步骤:

a.接通万用表交流50V电压档。

b.将实验台B组电压调到15v。

c.将万用表与B组输出端相接。

d.准确读数:

从表盘的第二条刻度0-50范围读数

e.接通交流250v电压档,用上法测量F组的电压。

f.将以上测量值填入表1—3。

表1-3

B组

F组

直流电流档的测量

(1)测量内容:

测量图1-2中的电流I

(2)测量步骤:

a.接通万用表直流电流50mA档。

b.按图1-2连接电路,经检查无误后,断开回路某一处,分别测量RL在不同

值时的电流值。

c.准确读数(读数方法与测量电压的方法相同)。

d.将测量值填入表1-4中。

测量时,红表笔接电流流入的—端,黑表笔接电流流出的一端。

图1-2 

电阻串联电路电压测量

表1-4 

RL

万用表档位

测量值I

计算值

200Ω

300Ω

四、实训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误差。

(2)写出实验内容(四)的步骤与测量方法。

(3)总结以上仪器、仪表在使用中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实训思考题

 

(1)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在路电阻值时,为什么一定要关闭电路中的电源?

(2)毫伏表在使用时应先接黑线,后接红线;

使用完毕后应先拆红线,后拆

黑线。

为什么?

实验五:

晶体三极管的万用表的测量判断

(1)学会用万用表判断晶体三极管的类型和管脚。

(2)掌握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质量的方法。

(1)万用表。

(2)各种型号的三极管若干。

三、实训原理

1.先判断基极和管型

三极管内部有二个PN结,即集电结的发射结,图1-3所示为NPN型三极管。

与二极管相似,三极管内部的PN结同样具有单向导电性。

因此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挡判断其基极B和管型。

例如测NPN型三极管,当用黑表笔接基极B,用红表笔分别搭试集电极C和发射极E,测得阻值均较小;

反之,表笔位置对换后,测得电阻均较大。

但在测试时未知电极和管型,因此对三个电极脚调换测试直到符合上述测量结果为止。

然后,再根据在公共端电极上表笔所代表的电源极性,可判断出基极B和管型。

图1-3图1-4

2.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在判定基极和管型的基础上,对余下的二个管脚,任意假设一个为集电极,则另一个就视为发射极,用手指代替图1-4中的Rb将C极与B极捏在一起,但两电极不可相碰,万用表两表笔分别与C、E相连接,连接极性需视管型而定,图中是NPN型三极管,故黑表笔与假设的C极相连,红表笔与E相连。

然后观察指针偏转角度,再假设另一管脚为C极,重复测一次。

比较二次指针偏转角的大小,大的一次,表明IC大,管子处于放大状态工作,则这次假设的C、E极是正确的

3

四、实训内容与步骤

1.判断基极和管型。

测量已知晶体管三极管各极间的正反、向电阻值。

填入表1-7中。

A、B间阻值

B、C间阻值

A、C间阻值

类型

A

B

C

质量

表1-7

1. 

判断无标志三极管的管脚和类型。

要求判断2-3只无标志晶体三极管,数据填入表1-8中。

测量时假设三个脚分别为A、B、C。

晶体管型号

B、E间电阻值(kΩ)

B、C间电阻值(kΩ)

C、E间电阻值(kΩ)

正向

反向

反向

正 

NPN型

PNP型

表1-8

五、实训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中所结三极管的类型。

(3)总结万用表在测量三极管时的使用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六、思考题

1.三极管电流放大原理。

2.能否用双手各将表笔测量端与管脚捏住进行测量?

这将发生什么问题?

3.为何不能用R×

1或R×

10k挡测试小功率三极管?

实训六晶体二极管简单测试

1.学习使用万用表检测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的好坏及判别管脚。

2.加深巩固对元器件特性和参数的理解。

二、实训器材

万用表:

500型一只

二极管:

1N4001—1N4007型一只

三极管:

9012(PNP型硅管)、9013(NPN型硅管)各一只

质量差和坏的各类二极管、三极管若干只

电阻:

100K一只

三、实训原理内容及步骤

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是电子电路和电子设备中的基本器件,为了能正确的加以选用,必须了解它们的特性、参数以及测试方法,这里介绍使用万用表检测的方法。

使用万用表对器件进行检测时,一般应使用该表的R×

1K或R×

100档,用其它档位会造成晶体管损坏。

还应注意,指针式万用表欧姆档红表笔正端(+)接表内电池的负极,而黑表笔负端(-)接表内电池的正极。

(一)利用万用表测晶体二极管

1、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R×

1K、R×

100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两端。

如图1—1所示。

如果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呈现低电阻,表针偏转大,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小于几千欧,若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呈现高电阻,表针偏转小,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将达几百千欧以上。

正向偏置时,黑表笔所接的那一端是二极管的正极。

图2—1

2、判别二极管好坏

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相差越大越好,若测得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则表明二极管内部断路。

如果测得正、反向电阻均为零,此时表明二极管被击穿或短路。

(二)用万用表测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一样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时才能发光。

发光二极管在出厂时,一根引线做得比另一根引线长,通常,较长引线表示正极(+),另一根为负极(-)。

1、判别发光二极管的极性

10K档。

测量方法与测量普通二极管一样。

2、判别发光二极管的好坏

(三)利用万用表测晶体三极管

1、用万用表判别管脚及类型

(1)基极及管型的判别

测试三极管时,可将三极管的结构看作由两个PN结所组成,而PN结的反向电阻都很大,正向电阻很小。

因此可用万用表的R×

100或R×

1档进行测试。

先将黑表笔接三极管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接其余两各极。

如图2—2所示。

若测得电阻都大时,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型管子的基极,若测得电阻都小时,则黑表笔所接的是NPN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图2—2

(2)判别集电极和发射极

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基本原理是把三极管接成单管放大电路,利用测量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β值的大小来判定集电极和发射极。

以NPN为例,如图2—3所示。

基极确定以后,用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电极,用100KΩ的电阻一端接基极一端接黑表笔。

若万用表指针偏转较大,则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集电极,则红表笔所接的一端是发射极。

也用手捏住基极与黑表笔(不能使两者相碰)以人体电阻代替100KΩ电阻的作用。

图2—3

2、用万用表粗测三极管质量的优劣

(1)测c—e间电阻及估测穿透电流ICEO

按图2—4(a)所示,将基极悬空,将万用表正向接在晶体管c、e两电极上,红表笔接e,黑表笔接c这是表针指示应很小(一般指针基本不动)即为穿透电流ICEO。

穿透电流愈小管子质量愈好。

若测得R太小,表明ICEO太大,管子工作不稳定。

(a) 

(b)

图2—4晶体管参数测试

(2)用比较法看晶体管的放大能力

在测量ICEO接线的基础上,在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上一个100K的电阻比较一下,如图2—4(b)所示,其读数与测Iceo时的读数相差愈大,表示β值越大。

1、为什么分别用万用表的R×

1K和R×

100Ω档测量同一个管子,所测得的正向电阻不相等?

2、能否用双手分别将表笔和管脚连接的二端捏住进行测量?

这样会产生什么影响?

3、简述二极管的测试方法,如何判别二极管的好坏?

4、简述三极管的测试方法,如何判别三极管的好坏?

实训七:

组装收音机

组装一台收音机(S-202T调频调幅电视伴音收音机)

收音机组装材料、万能表、电烙铁、焊锡、松香等;

1、调幅(AM)工作原理:

中波广播信号520-1620KHZ,通过L3与C0-3组成的输入回路选择后,送到CXA1691BM集成电路(IC)10脚,与本振信号混频.本振信号是由IC内电路与5脚外接B1、C8、C0-4构成本振回路产生的。

混频后IC14脚输出各种组合信号,由B2和CF1组成455KHZ中频选频回路,将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455KHZ),然后从IC16脚输入到中放进行放大,再经过检波回路,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送入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输出,由C23耦合到喇叭上。

从IC23内输出另一路与外接C16送入IC22脚内AGC电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

2、调频(FM)工作原理

调频信号64—108MHZ从ANT拉杆天线输入,经L1与C1送入Q1预选放大,又经C2耦合到L2与C3组成的输入回路,得到64—108MHZ范围的选择,再经C4到IC12脚。

输入高频波得到高频放大,由L4,C0-1组成高放回路,选择接受FM电台节目。

FM本振回路由L5、C0-2组成。

C0-1和C0-2是同轴可变电容器,目的是本振信号频率跟随FM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始终相差10.7MHZ。

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组合由陶瓷滤波器CF2选择,使得FM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10.7MHZ),再输入IC17脚进行中频放大,又经过鉴频回路的附加回路B3,将音频信号解调下来,从IC23脚输出。

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后,输出到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经C23耦合到喇叭上。

鉴频输出的10.7MHZ偏移,通过IC内部AFC回路,到IC21脚输出,通过C15,R3送入IC16脚来实现的。

六、实训步骤:

1、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察元件是否齐全;

2、认识识别各种元器件以及认清起作用;

3、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