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595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docx

论余华《七天的缺失》

论余华《第七天》的缺失

摘要: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七年磨一剑”之作,在问世之前,人们对这部小说产生了极大兴趣、人们都在好奇余华这次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阅读盛宴。

所以《第七天》甫一上市,几乎销售一空。

但是人们却对这部作品出现了褒贬两极分化的现象。

批评的人认为,余华这部作品盲目地深刻,可以提高现实主义价值,实际上却是新闻段子的大集合。

这么说或者有失偏颇,但也不能说《第七天》这部作品不存在上述问题。

本文在表现手法,结构语言,爱情和女性性格的矛盾面着手,探讨余华在创作《第七天》时所缺失的优势和深刻。

关键词:

余华;第七天;缺失

ThelackoftheoryofYuHua's"TheSeventhDay"

Abstract:

“Theseventhday”isa"seven-years-work”ofYuHuaafterhefinished“TheBrothers”,beforetheadventof,peoplehashadtheenormousinteresttothenovel,peoplearecuriousaboutyuhuathefeastwillbringreadershowtoread.Sowaslistedontheseventhday,almostsoldout.Butthisworkappearedinpeopleismixedpolarizationphenomenon.Criticsbelievethatyuhuathisworkblindly,canimprovetherealisticvalue,infactisalargecollectionofnewstexts.Sayorinappropriate,butcan'tsay"TheSeventhDay"thisworkdoesnotexisttheproblem.Basedonthetechniqueofexpression,structurelanguage,loveandwomenparadoxicalcharacter,discussesYuHuaincreation"TheSeventhDay"missingtheadvantagesandprofound.

Keywords:

YuHua;TheSeventhDay;thelackof

 

目录

一、浅尝辄止与节制性地表现手法………………………………………………1

二、结构与语言的尝试………………………………………………………………2

三、爱情处理的模式化与不合理……………………………………………………4

四、女性角色性格的自相矛盾………………………………………………………5

参考文献………………………………………………………………………………8

 

余华的《第七天》,短短十万余字,讲述了一个人死后七天里的所见所闻,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一群灵魂的喜怒哀乐,生活困苦。

情节设置上荒诞离奇,形形色色的非正常死亡原

因令人不胜唏嘘。

《第七天》甫一上市就引发购买狂潮,有的地方甚至在短短几天内出现脱销的现象。

但是人们在消费作品的同时,对这部号称“七年磨一剑”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颇有微词。

私以为,余华对这部作品非常之不用心,从构思到完成大概只有短短几个月,字里行间透露出“懒惰又强打起精神”的情绪。

本文就我们就余华《第七天》中的表现手法,叙事结构,语言,爱情与人物性格等方面探讨一下这部作品。

一、浅尝辄止与节制性地表现手法

在《第七天》里,余华设置的大背景是人死后的世界,场景在“火葬场”“死无葬身之地”“事故地点”等地方切换。

主人公杨飞是一个刚刚去世的灵魂,怀着对前世的麻木,对死后世界的旁观态度,行走在阴阳两界,像记者一样,替读者追踪采访一个个离奇的故事。

由于特殊的死亡的设定,《第七天》一上来就笼罩了一层墓气,冤死的人们,死后变形的脸,变形的声音。

离奇古怪的阴间,火化自己需要排队,排队需要拿号,就好像阳世在银行排队存钱。

但是随着剧情展开,我们发现在《第七天》的死亡世界,其实与阳世无异。

一样的社会处事原则,一样的等级划分制度。

如排队等候火化时,分平民的椅子、贵宾的沙发和市长的权贵房间,市长还没到时,所有人包括贵宾都不可以烧,要等市长来了烧完才可以烧别人。

俨然和现实一模一样。

而我们从前所信奉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去元知万事空”的精神,在这里被全部推翻。

生前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会在死后继续占优势。

在《第七天》里,阴间与阳世一致,灵魂不是恐怖吓人的存在,死亡也不代表恐惧,只是一种属性。

就好像有的人属于南方,有的人来自北方一样。

死亡所代表的悲剧意识,在这里被抑制,被弱化。

但是我们知道,古往今来,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死亡代表着悲剧,而悲剧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

可以说“死亡”是直通悲剧的捷径。

但是在《第七天》里,死亡的悲剧性被弱化,那么这部小说靠什么来打动读者呢?

在《第七天》里,余华描绘了大量的离奇事件,不管是“杀警察案”还是“夫妻睡梦中葬身房屋拆迁”,都会有似曾相识之感,我们在电视网络上每天都会看到形形色色的新闻,感受各种人间惨象,苦难悲情。

而余华在处理《第七天》

里的事件时,只是把这个故事讲给读者听,这其中的是是非非,对错曲折,余华不做过多评论,不愿掺杂过多个人感情。

余华只是希望把一个生冷的,未经过烹调的故事摆在读者面前,以期让读者感受原始的撕心裂肺。

但是余华忘了,一个作品吸引读者读下去的动力,正是被他抛弃的那些“佐料”,那些“细节”。

他所预想中的心灵震撼与情绪冲击,读者早在微博,网络各类新闻中感受过,所以当我看到《第七天》中形形色色的死亡时,并未感到心灵的震颤。

余华若想写出风格,写出深度,就不能对这些零碎的故事只进行类似新闻报道一样的整合。

从故事情节来看,也只有杨飞与养父的父子情一段尚算细致描写,不过也只有“细致”的程度,还到不了“细腻动人”。

大部分的故事中,感情上没有低谷,没有爆发,一直都是平淡的,刻意的,节制性的情绪,对人物的塑造是片面的,扁平的。

对故事背后的挖掘也是浅尝辄止的。

余华替《第七天》所选的材料,其实是很极端化的,并非体现人的本质,生活中不是人人都会碰到强拆活埋,也并非每个人平庸老实的男人都能娶到一个能干漂亮的老婆,几年后又背叛丈夫,和别的男人远走高飞,成为领导的情妇,自杀。

这种戏剧化的剧情,抛开创新层面说,每一个故事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但是余华显然在节约自己的笔端,对这些情节进行了节制化的处理。

这种选取极端化的材料,却只用简单的笔调书写的方式,无疑让读者有一种被勾起“窥奇”的心理,却又被告知不可深入探讨的巨大落差,恐怕这也是《第七天》中人们对余华的叙事手法如此诟病的原因。

余华早年的作品,字里行间的细腻的笔触仿佛要把读者融进去,这些作品选取的只是生老病死的普通事件,却轻易唤起我们的情绪,而不是用极端的事例比如含冤而死以及特别的贫穷和不公正。

二、结构与语言的尝试

我想余华最初开始预设《第七天》时,是想利用一个个独立的事件来反应中国的当下。

但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第七天,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一个类似《十日谈》的故事集。

名字虽然叫《第七天》,但是前面六天所赘述的笔墨很多,第七天只占了七分之一。

且第七天的故事内容和第二天,第三天也并无大异,并没有让人有渐入佳境之感。

唯一可以让我记住的,只有结尾那句“死无葬身之地”。

这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片尾点题”莫名其妙地抬高格调,让我想起了萨特的名剧《死无葬身之地》。

不知道这是偶然还是余华有意为之。

比起《第七天》这样宗教化的名字,不如叫《七日谈》或者《七天故事集》更为合适。

回首余华之前的作品,叙述结构从未如此松散。

其它的作品讲得都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或是一个人某个年龄阶段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有着连续的情感,逐渐地渐入佳境,一点点地苍老和绝望,情绪是厚积薄发的苍凉,深沉而感伤。

而到了《第七天》,却是短暂而剧烈的控诉,像是浏览新闻摘要那样,有人去世了,先是他的灵魂登场,然后给出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最后是这个人死前的前因后果以及并不如意的生平,一切的一切都是点到为止。

其实比起《七天故事集》这个名字,《近年新闻大事件摘要》更为贴切。

《第七天》这种组合故事的结构,比专注于写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编年史小说更容易组织材料,也更容易成书。

但是这种讨巧的结构读者却并不买账,可以说,余华这次的创新,是一次失败的创新。

浅显直白的语言一直是余华的一大特色,在余华早期作品中,语言虽不似莫言那样冲动华丽,却胜在细腻真实,贴近生活。

他的语言或许不像其他作者的作品那样,让人喜欢抄在笔记本上反复诵读,但是对于生活和人生的真实描写,总是让人触目惊心。

但是余华在创作《第七天》时,显然抛弃了以前的语言特色。

可以说,《第七天》的语言简直糟糕到无以复加,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余华写的。

在《第七天》中,大段莫名其妙的写景抒情着实令人费解:

“我感到自己像是一棵回到森林的树,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

”“每一个都是那里的孤苦伶仃者。

我们自己悼念自己聚集在一起,可是当我们围坐在绿色的篝火四周之时,我们不在孤苦伶仃。

没有说话,没有动作,只有无声的相视而笑。

我们坐在静默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为了感受我们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书中这种大段莫名其妙的抒情比比皆是,这些情节对于人物的刻画或情节的推进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显得刻意又做作,身为读者,我并没有被打动。

以余华的文学修为,还会写出这种可以拗口的修辞,只能说一个作家,如果他变懒了,想应付了事,那么即使如余华这样有一定功力的作家写出的作品也是令人不堪忍受的。

初看前几章时,碰到这种不明所以的大段独白尚可耐着性子逐字逐句读完,但看到后面,尤其是故事的叙述被大段不知所云的的文字打断时,常让人觉得莫名的烦躁。

而在痛陈社会的不公正与弊端时,近乎新闻报道搬地事无巨细也令人崩溃“我意识到四周充满欢声笑语,他们都在快乐地吃着喝着,同时快乐地数落起了那个离去世界里的毒大米、毒奶粉、毒馒头、假鸡蛋、皮革奶、石膏面条、化学火锅、大便臭豆腐、苏丹红、地沟油。

”这些字眼每天都能在网络上看到,所以我的愤怒,其实早已被冲得稀薄。

“但是当它们出现在小说里,和诗意抒情的文学语言交合在一起时,我们还是立刻被它们灼伤”。

文学讲究语言的艺术,或婉转细腻或慷慨激昂,语言直白乏味到如此地步,琐碎到如此地步,我不愿相信余华语言能力退化,只能认为他是懒惰在作祟。

而人物对白方面,过于话剧化的对白也大大削弱了情感的表现力与人物的塑造。

如“你的殓衣拖在地上,看上去像婚纱”,“你的眼神像是在悼念我”,“她的头靠在我的肩膀上:

‘可以让我靠一下吗?

’我说:

‘你已经靠在上面了。

’”《第七天》初问世时,打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宣传旗号,只能说,这种话剧式对白过于照顾“魔幻现实主语”的气氛,却忽略了语言和对白本来的职责:

它主要是为了体现人物的性格,煽起情绪,烘托气氛。

这需要贴近生活,细腻真实的描写,而不是你来我往味同嚼蜡地“念”对白。

“文学艺术中‘写现实’需要生活细节的质感,‘写荒诞’则需要理性层面的深刻。

二者是一种相互对立关系,不可兼得”。

但是余华却本末倒置,该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与语言时,却形式主义泛滥。

该深刻理性的地方如第一视角的自我独白与自我剖析,却不够精炼。

“在将现实转化为荒诞的过程中,《第七天》中的现实失去了质感,而荒诞也缺乏力度”。

三、爱情处理的模式化与不合理

爱情处理的模式化进一步说明余华在写这部作品时没有用心。

《第七天》主要描写了两对恋人的感情。

一对是主角杨飞和前妻李青,另一对是“鼠妹”刘梅和伍超。

我们先说杨飞和前妻,杨飞对李青最开始的印象是这样的“据说她在酒桌上落落大方巧妙周旋,让那些打她主意的成功男人被拒绝了还在乐呵呵傻笑,而且她酒量惊人,能够不断干杯让那些客户一个个醉倒在桌子底下,那些烂醉如泥的客户喜欢再次被李青灌得烂醉如泥。

”单就措词来说,这完全是都市言情小说为突出神秘冷艳的女主角形象的套路,难以置信余华会设定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女性形象。

又如杨飞与李青单独呆在电梯里时,杨飞说:

“我觉得你很孤独,你好像没有朋友。

”这种肉麻做作的话已经让人头皮发麻,更难以置信的是男主角接下来居然哭了,让人大跌眼镜。

这种对白和情节如果出现在郭敬明或者某网络写手的书中是正常的,但是出现在余华的书中就显得太贬低自己了。

显然余华段位要比他们高,会设置这种矫揉造作的情节,我只能理解为,或许男主实在太平凡了,余华为了体现一个普通人的一生,让杨飞的的性格,既不英雄气概,也不大奸大恶,这种中庸的性格不好塑造,没有什么吸引美丽的李青的地方,只能靠打心理战来俘获芳心。

在《活着》中,福贵回忆第一次见到家珍的情形“家珍穿着月白色的旗袍,提着一盏小煤油灯,和几个女伴去上学。

我是在拐弯处看到她,她一扭一扭地走过来,高跟鞋敲在石板路上,滴滴答答像是在下雨,我眼睛都看得不会动了,家珍那时候长得可真漂亮,头发齐齐地挂到耳根,走去时旗袍在腰上一皱一皱,我当时就在心里想,我要她做我的女人”,这样含蓄撩人地表现家珍的美,不仅是福贵,让读者也忍不住心神一荡。

然而比起早年描绘女性之美时的清纯羞涩。

《第七天》中的女性形象更像是山寨大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小说套路:

她们都是惊人的美丽,但是仅仅告诉你美丽,对于她们如何美丽,如何颠倒众生,余华吝于多缀笔。

李青是这样,刘梅也是这样。

刘梅和伍超,他们的生活甚至不如杨飞与李青,他们二人生活得更贫穷,更没有尊严。

而二人的死亡更过于草率,仿佛是为了死亡而“死亡”。

其实余华对这段感情的叙述,对他们爱情故事的展开逻辑,处理得很不自然。

故事的推进,一个个事件的累加,发展得很是夸张。

鼠妹自杀是因为男朋友送了一个山寨的苹果手机给自己,让她在小姐妹面前抬不起头。

而后鼠妹给伍超打电话伍超又一直不接,其实那时候伍超因为父亲重病,没有接到鼠妹的电话。

而后鼠妹就想到了自杀,她把自己的自杀计划挂到网上,引来无数网友围观。

在网友的留言里,“有网友劝她别跳河,说是大冬天的,河水冰冷刺骨,应该找个暖和的地方自杀,说自杀也得善待自己”。

余华大概是想表现这个社会人的冷漠与无耻的好奇心,但是和大部分的情节一样,这个素材余华也不愿深入挖掘,不得不感慨余华真的是写什么都一笔带过。

自杀那天没联系到男友,于是鼠妹就自杀了。

自杀的原因处理得非常草率,鼠妹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掉下来死了,余华本人也说不清,这件事就这么模模糊糊一带而过,只是告诉你,“她死了!

”,但是死因不详。

后来伍超就赎罪,甚至弄到卖肾的地步。

“最后他要用那么极端的方法来赎罪,爱一定要在赎罪中才能够显现它的意义吗?

它才能够存在吗?

四、女性角色性格的自相矛盾

女主角李青的性格设定很有问题,在余华的设定里,李青表面上是一个在酒桌上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女孩,实际上厌倦了有钱男人的甜言蜜语和满嘴谎言,最后李青选择了和老实巴交,家境不富裕的杨飞结婚。

本来剧情发展到这人物设定除了浮夸以外上还算真实。

可是结婚几年后,李青就和杨飞离婚,和一个华裔富商走了。

未免和之前性格的铺垫矛盾。

余华给出的理由是李青是一个“有野心和才干”的女人,所以才会和能让她施展抱负的男人在一起。

结婚前的李青,余华多次提到她的孤独寂寞,渴望有人疼爱。

而她嫁给杨飞的初衷就是在电梯里杨飞为他流泪让她“突然感受到被人心疼的温暖”。

且不提杨飞一直就是李青寻寻觅觅的能给她温暖人,单就绝大部分女性结婚后在婚姻家庭生活中自觉肩负起的使命感来说,这也是有悖现实的。

结婚后,女人会更热爱,更珍惜这个家庭。

现代婚姻中,女性离婚的理由除了心理生理上的疾病外,大多数理由不外乎“丈夫有外遇”,“婆媳矛盾”,“生活不如意,没有钱”。

前两个理由对杨飞和李青来说不存在,而“钱”又是余华极力避免的,只给了一个“有野心有能力”这么一个莫须有的理由。

余华一开始极力描绘李青在酒桌上与有钱的男人周旋,如何的出淤泥而不染,这时我就有疑虑,一个人在一种环境呆的久了,她的身体,心理早已适应。

就算李青说她厌倦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如果要她突然停止这种生活,她会适应吗?

难保她心里不会生出巨大的落差。

如果余华诚实地道出李青想离婚的理由实际上是她怀念以前灯红酒绿的生活,这个角色性格尚且不会这么自相矛盾。

其实李青所渴望的,所谓的“更大的施展抱负的空间”就是她潜意识里希望延续的从前的生活。

仔细想想,施展抱负与否,还是和金钱挂钩,其终极目的还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余华一直避免提到的“钱”的因素,其实一直都存在。

在《活着》中,女主角家珍的境遇和李青恰恰相反,出嫁前的家珍是米行老板的千金,出嫁后也当了几年风光的少奶奶。

后来福贵家道中落,家珍依然不离不弃,给福贵生儿育女,一辈子无怨无悔。

家珍临死前说“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一起过”,这么几句哈,足以击败任何做作的海誓山盟。

比起李青的朝秦暮楚,家珍的从一而终难能可贵。

在余华眼里,二十年前的妻子角色是家珍那样的,二十年后却变成了李青那样,可能老一辈人的爱情更能打动余华,而余华对现代年轻女性,更多的是怀疑和不信任。

“鼠妹”刘梅是余华在《第七天》里又一着力塑造的女性形象。

鼠妹这个形象是有很大缺陷的,她虚荣,见到小姐妹有一个苹果手机于是就眼红,没有钱买甚至想做妓女挣钱买;自私,多次害男朋友丢掉工作。

任性,一旦受到冷落就寻死觅活。

同时刘梅也是个世俗的女孩,她乐于把自己的伤口展现给网友看,好像祥林嫂那样,以期得到安慰,殊不知观众只是像看闹剧一样,对于死亡,如同儿戏,希望以死亡要挟男朋友,没想到自己真的死了。

可是余华这种冷淡的话剧化的语言特色没有表现出刘梅的人格缺陷。

而后从伍超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刘梅曾经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带着男朋友出门要吃的。

“我们一天没吃东西了,我们不是要饭的,我们不要钱,只求你发发善心,去旁边面包房给我们买两个面包。

那个商人模样的中年男人收起手机,看着她说,你这么漂亮,还缺两个面包?

她说漂亮不能当面包吃。

中年男人笑了,说漂亮确实不能当面包吃,可是漂亮是无形资产。

她说无形资产是虚的,面包是实的。

中年男人发出咦的叫声,对她说,你漂亮还聪明。

”后来中年男人送了四个面包给他们。

姑且先不论这段情节设置的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能有多大,刘梅时而庸俗虚荣时而文艺伶俐的形象,让我觉得实在不理解。

同样让我觉得不理解的还有中年男人对刘梅的评价,只是因为“无形资产是虚的,面包是实的”就认定她|“漂亮还聪明”,从前面的描述中,刘梅是歇斯底里的,不聪明的。

但是余华通过中年男人之口,仅仅通过一句话就又认定刘梅聪明,这和之前的刘梅的性格有很大的矛盾。

中年男人思维逻辑的简单,粗暴,恰恰代表了余华对这部作品中人物形象,逻辑设定的简单,粗暴。

对于这种幼稚,漏洞百出的情节,如何能让读者信服!

有人说“《兄弟》之后再无余华”,余华自《兄弟》之后颇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其实从《兄弟下》就可以看出一点由头。

现代社会诸多诱惑,易滋生懒惰心理,余华亦不能免俗。

《第七天》这种如此快产快销的作品也许只是余华的滑铁卢,也有可能是余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序曲。

余华毕竟是有能力的,希望余华不要辜负读者的期待,也不要辜负自《十八岁出门远行》到《兄弟》这几十年来积累的读者的信任。

 

参考文献:

[1]余华著.第七天[M].北京:

新星出版社,2013

[2]陈大仁.先锋浪潮中的余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张定浩.《第七天》:

匆匆忙忙代表着中国[N].新京报,2013年6月22日

[4]康烨.第七天,上帝无言——读余华新作《第七天》[N].文汇读书周报.第十版.文学.2013年7月19日.星期五

[5]刘卫东.挑战文学阅读的碰壁之作[J].文学自由谈.2014年第一期.74

[6]张清华张新颖等.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R].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六期

[7]荆墨.卑微生活的绝望与温情——读余华《第七天》[J].天津社会保险总第44期.文化走廊,68-69

[8]陆树.对余华的失望[N].商业2.0·豫商.2013年第7期

[9]霍俊明.《第七天》与当下小说的“现实”困境[N].文艺报.2013年7月17日第003版.文学评论

[10]李寅初.对于《第七天》,我真心希望是我错了[N].工人日报.2013年7月1日.第007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