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597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docx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及其应用资料

1.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

定义:

能操作细小到0.1~100nm物件的一类新发展的高技术。

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等都可归于纳米技术范畴。

应用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与技术(二级学科)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也称毫微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一种技术。

  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诞生了一门以0.1到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或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因此,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射程物质的技术。

利用纳米技术将氙原子排成IBM.

  纳米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

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

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

这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三个研究领域。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

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

2.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电子学、纳米材科学、纳机械学等。

纳米科技(英文:

Nanotechnology)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目的在于研究于纳米尺寸时,物质和设备的设计方法、组成、特性以及应用。

纳米科技是许多如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领域在技术上的次级分类,美国的国家纳米科技启动计划(NationalNanotechnologyInitiative)将其定义为“1至100纳米尺寸间的物体,其中能有重大应用的独特现象的了解与操纵。

  纳米科技是尖端科技,却早就存在身旁。

举例来说,就是莲花表面的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

莲花表面的细致结构和粗糙度大小都在纳米尺度的范围内,所以不易吸附污泥灰尘。

莲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是自然天成,这比人类的任何清洁技术还高明。

这种莲花表面纳米化结构,自我清洁的物理现象,就被称作莲花效应(lotuseffect)。

  纳米科技是学习纳米尺度下的现象以及物质的掌控,尤其是现存科技在纳米时的延伸。

纳米科技的世界为原子、分子、高分子、量子点和高分子集合,并且被表面效应所掌控,如范德瓦耳斯力、氢键、电荷、离子键、共价键、疏水性、亲水性和量子穿隧效应等,而惯性和湍流等巨观效应则小得可以被忽略掉。

举个例子,当表面积对体积的比例剧烈地增大时,开起了如催化学等以表面为主的科学新的可能性。

  微小性的持续探究以使得新的工具诞生,如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

结合如电子束微影之类的精确程序,这些设备将使我们可以精密地运作并生成纳米结构。

纳米材质,不论是由上至下制成(将块材缩至纳米尺度,主要方法是从块材开始通过切割、蚀刻、研磨等办法得到尽可能小的形状(比如超精度加工,难度在于得到的微小结构必须精确)。

或由下至上制成(由一颗颗原子或分子来组成较大的结构,主要办法有化学合成,自组装(selfassembly)和定点组装(positionalassembly)。

难度在于宏观上要达到高效稳定的质量,都不只是进一步的微小化而已。

物体内电子的能量量子化也开始对材质的性质有影响,称为量子尺度效应,描述物质内电子在尺度剧减后的物理性质。

这一效应不是因为尺度由巨观变成微观而产生的,但它确实在纳米尺度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物质在纳米尺度时,会和它们在巨观时有很大的不同,例如:

不透明的物质会变成透明的(铜)、惰性的物质变成可以当催化剂(铂)、稳定的物质变得易燃(铝)、固体在室温下变成了液体(金)、绝缘体变成了导体(硅)。

  纳米科技的神奇来自于其在纳米尺度下所拥有的量子和表面现象,并因此可能可以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和制造许多有趣的材质.

应用:

纳米科学技术的应用

  纳米技术目前已成功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医学、药学、化学及生物检测、制造业、光学以及国防等等。

本词条为纳米技术应用的总纲,包括如下领域:

1、纳米技术在新材料中的应用2、纳米技术在微电子、电力等领域中的应用3、纳米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4、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学中的应用5、纳米技术在化学、环境监测中的应用6、纳米技术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7、纳米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8、纳米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衣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

化纤布挺括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食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

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

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住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0倍。

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洗。

含有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行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

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

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医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微型药物输送器,可携带一定剂量的药物,在体外电磁信号的引导下准确到达病灶部位,有效地起到治疗作用,并减轻药物的不良的反映。

用纳米制造成的微型机器人,其体积小于红细胞,通过向病人血管中注射,能疏通脑血管的血栓。

清除心脏动脉的脂肪和沉淀物,还可“嚼碎”泌尿系统的结石等。

纳米技术将是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纳米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十分巨大,美国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纳米技术市场估计达到14400亿美元,纳米技术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

纳米复合、塑胶、橡胶和纤维的改性,纳米功能涂层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将给传统产生和产品注入新的高科技含量。

专家指出,纺织、建材、化工、石油、汽车、军事装备、通讯设备等领域,将免不了一场因纳米而引发的“材料革命”现在我国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公司有近100个,建立了10多条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生产线。

纳米布料、服装已批量生产,象电脑工作装、无静电服、防紫外线服等纳米服装都已问世。

加入纳米技术的新型油漆,不仅耐洗刷性提高了十几倍,而且无毒无害无异味。

纳米技术正在改善着、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纳米科学技术

  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

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

  纳米科技

  纳米科学技术是在0.1nm~100nm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与特性的高技术学科。

纳米科学技术涵盖纳米物理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制造学,纳米显微学,纳米计量学,纳米化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医学。

纳米科学技术是现代物理学与先进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是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紧密联系的新兴高尖端科学技术。

  纳米抗血栓中药

  用亲脂型二元纳米协同界面包覆的中药成分将使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心脑血管疾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并将使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走向世界。

因为这样的纳米中药将具有普通中药数百万倍的物理活性(治疗效果),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因脂肪堆积而造成的血管栓塞和组织病变部位,并因亲和而与脂肪溶合,同时释放出治疗的有效成分,从而使药物的靶向性提高数百万倍。

  纳米孔膜

  利用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技术平台制备的纳米孔膜,将彻底解决油漆、涂料的潮解脱落问题,并可方便地大规模生产带有呼吸作用的纳米防水涂料和带有反渗析作用的纳米超滤膜,这将给人类的日常生活,甚至给海水淡化技术带来革命性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

  纳米修复材料

  利用纳米技术还可以新原理和新结构在纳米层次上构筑特定性质的材料或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制作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并能在材料破坏过程中进行纳米级的损伤诊断和修复。

目前,纳米材料在仪器、化妆品、医药、印刷、造纸、电子、通信、建筑及军事等方面都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纳米自洁表面处理和涂料

  如果将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颗粒组合在大楼表面或瓷砖、玻璃上,大楼就不会被空气中的油污弄脏,瓷砖和玻璃也因不会沾上水蒸气而永远透明。

任何粘在表面上的物质,经阳光的照射,都会在纳米涂料的催化作用下,变成可以蒸发的气体或者容易被擦掉的物质,建筑物不再总是脏乎乎的,家庭里的卫浴设备也不必每天清洗了。

将这种纳米颗粒放到织物纤维中去,做成的衣服不会沾上灰尘,省去不少洗衣服的麻烦。

氧化物纳米颗粒最大的本领是在电场作用下或在光的照射下迅速改变颜色。

平常人们戴的变色镜的变色速度较慢,用纳米材料做成的变色镜就不一样了,变色速度很快,用它做士兵的防护激光镜是再好不过了。

  新型纳米光源和太阳能转换器

  用纳米氧化物材料做成广告板,在电、光的作用下,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最大用处是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可以做成超小型激光光源,它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光能,把它们直接变成电能。

这种技术一旦实现,太阳能汽车、太阳能住宅就会成为现实,到那时,人们居住的环境将更加美丽,空气更加清新。

  纳米传感器

  半导体纳米材料做成的各种传感器可灵敏地检测温度、湿度和大气成分的变化,这在汽车尾气和大气环境保护上已得到应用。

纳米传感系统能进行病症的早期诊断,利用纳米材料还能制作耐用且人体友好的人工组织和器官、复明和复聪器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纳米导向药物和皮肤护理保健品

  如果在人体外部加以导向,可利用纳米药物阻断毛细血管来饿死癌细胞,药物治疗的效果会大大提高。

纳米颗粒还可以用于人体的细胞分离或细胞染色,也可以用来携带DNA进行基因缺陷治疗。

如果把纳米药物做成膏药贴在患处,药物可以通过皮肤直接被吸收,而无须针管注射,少去了注射的感染。

把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药物或食品,如维生素等做成纳米粉或纳米粉的悬浮液,这种就极易被人体吸收。

  纳米加工技术

  为了纳米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首先要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在纳米尺度上对材料进行自由地剪裁和安排,这一技术被称为纳米加工技术。

实际上,一方面纳米加工技术是纳米材料应用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纳米加工技术中也包含了许多人们尚未认识清楚的纳米科学问题。

比如说,在一个粗细为几纳米的孔或线里,原子的扩散就与宏观世界里的扩散大不一样。

一般而言,原子运动的自由程为几个微米。

在这个长度上,原子发生碰撞、进行热扩散的作用可忽略不计。

可是在纳米孔或线内,原子的扩散主要是靠与孔壁的碰撞来完成的。

再举一个例子,一般认为物体之间相互运动时的摩擦力主要来源于物体表面的不平整性,即物体表面越光滑,它们之间的摩擦力越小。

在纳米世界里,材料表面很小,相互之间距离很近,以至于两块材料表面上的原子会发生化学键合而产生对相互运动的阻力。

因此,在纳米世界内,所有的加工技术都必须在原子尺寸的层面上考虑。

  纳米电子元器件

  纳米加工技术可以使不同材质的材料集成在一起,它具有芯片的功能,又可以探测到电磁波、光波(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信号,同时还能执行电脑的指令。

如果将这一集成器件安装在卫星上,可以使卫星的重量大大减小。

当前人们已经在考虑用“小鸟”卫星部分地代替现有的卫星系统。

如果在卫星上用纳米集成器件,“小鸟”卫星将更小,更容易发射,成本也更低。

  纳米碳管的应用

  各国科学家正在努力研究的碳纳米管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材料。

它是石墨中一层或若干层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笼状“纤维”,内部是空的,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个纳米。

  这样的材料很轻,但是很结实。

它的密度是钢的1/6而强度却是钢的100倍。

用这样轻而柔软、又非常结实的材料做防弹背心是最好不过的了。

如果用碳纳米管做绳索,是唯一可以从月球上挂到地球表面,而不被自身重量所拉断的绳索。

如果用它做成地球到月球的电梯,人们到月球定居就很容易了。

纳米管的细尖极易发射电子,用于做电子枪,可以制成几厘米厚的壁挂式电视屏,这是电视制造业新的方向。

  纳米材料超高物理活性应用

  想象一下只包含几百个或几千个原子、分子的“纳米颗粒”,按照一般的经验,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2纳米左右,由此可以估计出在尺寸为1纳米的立方体“颗粒”中,每一边上只能排列5个原子,总体可容纳125个原子,但是其中有98个原子在表面上。

我们知道,表面上的原子只受到来自内部一侧的原子的作用。

因此,它们很容易与外界的气体、流体甚至固体的原子发生反应,也就是说十分活泼。

实验发现,如果将金属铜或铝做成几个纳米的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燃烧、发生爆炸。

有人认为用纳米颗粒的粉体做成火箭的固体燃料将会有更大的推力,可以用做新型火箭的固体燃料,也可用做烈性炸药。

另外,用纳米金属颗粒粉体做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过程,大大提高化工合成的出产率。

  纳米高强度材料

  如果把金属纳米材料颗粒粉体制成块状金属材料,它会变得十分结实,强度比一般金属高十几倍,同时又可以像橡胶一样富于弹性。

人们幻想在下一个世纪,总有一天会制造出如此神奇性质的纳米钢材和纳米铝材。

用这种材料制造汽车、飞机或轮船,会使它们的重量减少到1/10。

到那时,一辆摩托车的重量会变成只有20~30千克。

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陶瓷材料具有硬而脆的特点。

硬是指它可以当做刀具用来切削金属,脆是指它经不住冲击。

陶瓷的另一个长处是耐高温,在10000℃的高温下也不变形。

现在,用纳米陶瓷粉制成的陶瓷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塑性。

这个问题一旦被彻底解决,会在汽车发动机上大显身手,彻底甩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使发动机工作在更高的温度下,汽车将跑得更快、飞机会飞得更高。

  纳米单电子元器件

  把自由运动的电子囚禁在一个小的纳米颗粒内,或者在一根非常细的短金属线内,线的宽度只有几个纳米,就会发生十分奇妙的事情。

由于颗粒内的电子运动受到限制,原来可以在费米动量以下连续具有任意动量的电子状态,变成只能具有某一动量值,也就是电子动量或能量被量子化了。

自由电子能量量子化的最直接结果表现为,在金属颗粒的两端加上电压,当电压合适时,金属颗粒导电;而电压不合适时,金属颗粒不导电。

这样一来,原来在宏观世界内奉为经典的欧姆定律在纳米世界就不再成立了。

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当金属纳米颗粒从外电路得到一个额外的电子时,金属颗粒具有了负电性,它的库仑力足以排斥下一个电子从外电路进入金属颗粒内,这就切断了电流的连续性,这使人们联想到是否可以发明用一个电子来控制的电子器件,所谓单电子器件。

单电子器件的尺寸很小,一旦实现,把它们集成起来做成电脑芯片,电脑的容量和计算速度将提高上百万倍。

  纳米激光器和高密度信息存储器

  实际上,被囚禁的电子并不那么“老实”。

按照量子力学的规律,有时它可以穿过“监狱”的“墙壁”逃逸出来,这种现象一方面预示着在新一代芯片中的逻辑单元将不用连线而相关联,因而需要新的设计才能使单电子器件变成集成电路;另一方面也会使芯片的动作不可控制。

归根结底,在这一情况下电子应被看成是“波”而不是一个粒子。

所以尽管电子器件已经在实验室里得以实现,但是真要用在工业上还需要时间。

被囚禁在小尺寸内的电子的另一种贡献,是会使材料发出很强的光。

“量子点列激光器”或“级联激光器”的尺寸极小,但发光的强度很高,用很低的电压就可以驱动它们发出蓝光或绿光,用来读写光盘可使光盘的存储密度提高好几倍。

如果用“囚禁”原子的小颗粒量子点来存储数据,制成量子磁盘,存储度可提高成千上万倍,会给信息存储技术带来一场革命。

1.纳米发展简史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

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实现根据人类意愿逐个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科技最早的梦想。

1991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碳纳米管,并发现其质量仅为同体积钢的1/6,强度却是钢的10倍,因此称之为超级纤维.这一纳米材料的发现标志人类对材料性能的发掘达到了新的高度。

1999年,纳米产品的年营业额达到500亿美元。

2.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

纳米(nm)nanometer是长度单位,1纳米是10-9米(十亿分之一米),对宏观物质来说,纳米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不如,人的头发丝的直径一般为7000-8000nm,人体红细胞的直径一般为3000-5000nm,一般病毒的直径也在几十至几百纳米大小,金属的晶粒尺寸一般在微米量级;对于微观物质如原子、分子等以前用来表示,1埃相当于1个氢原子的直径,1纳米是10埃。

一般认为纳米材料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00nm之间,二是材料此时具有区别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特性。

3.纳米材料的特性

广义地说,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他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3.1表面与界面效应

这是指纳米晶体粒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变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性质上的变化。

例如粒子直径为10纳米时,微粒包含4000个原子,表面原子占40%;粒子直径为1纳米时,微粒包含有30个原子,表面原子占99%。

主要原因就在于直径减少,表面原子数量增多。

再例如,粒子直径为10纳米和5纳米时,比表面积分别为90米2/克和180米2/克。

如此高的比表面积会出现一些极为奇特的现象,如金属纳米粒子在空中会燃烧,无机纳米粒子会吸附气体等等。

3.2小尺寸效应

当纳米微粒尺寸与光波波长,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它的周期性边界被破坏,从而使其声、光、电、磁,热力学等性能呈现出“新奇”的现象。

例如,铜颗粒达到纳米尺寸时就变得不能导电;绝缘的二氧化硅颗粒在20纳米时却开始导电。

再譬如,高分子材料加纳米材料制成的刀具比金钢石制品还要坚硬。

利用这些特性,可以高效率地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电能,此外又有可能应用于红外敏感元件、红外隐身技术等等。

3.3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的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连续态分裂成分立能级。

当能级间距大于热能、磁能、静电能、静磁能、光子能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会出现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从而使其磁、光、声、热、电、超导电性能变化。

例如,有种金属纳米粒子吸收光线能力非常强,在1.1365千克水里只要放入千分之一这种粒子,水就会变得完全不透明。

3.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

纳米粒子的磁化强度等也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过宏观系统的势垒而产生变化,这种被称为纳米粒子的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4.纳米材料的应用

4.1.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化工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控制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

大多数传统的催化剂不仅催化效率低,而且其制备是凭经验进行,不仅造成生产原料的巨大浪费,使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且对环境也造成污染。

纳米粒子表面活性中心多,为它作催化剂提供了必要条件。

纳米粒于作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效率,控制反应速度,甚至使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也能进行。

纳米微粒作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的反应速度提高10~15倍。

纳米微粒作为催化剂应用较多的是半导体光催化剂,非凡是在有机物制备方面。

分散在溶液中的每一个半导体颗粒,可近似地看成是一个短路的微型电池,用能量大于半导体能隙的光照射半导体分散系时,半导体纳米粒子吸收光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与空穴分离,分别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与溶液中相似的组分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

光催化反应涉及到许多反应类型,如醇与烃的氧化,无机离子氧化还原,有机物催化脱氢和加氢、氨基酸合成,固氮反应,水净化处理,水煤气变换等,其中有些是多相催化难以实现的。

半导体多相光催化剂能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例如纳米TiO2,既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又能耐酸碱,对光稳定,无毒,便宜易得,是制备负载型光催化剂的最佳选择。

已有文章报道,选用硅胶为基质,制得了催化活性较高的TiO/SiO2负载型光催化剂。

Ni或Cu一Zn化合物的纳米颗粒,对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氢化反应是极好的催化剂,可代替昂贵的铂或钮催化剂。

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使乙烯的氧化反应温度从600℃降至室温。

用纳米微粒作催化剂提高反应效率、优化反应路径、提高反应速度方面的研究,是未来催化科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很可能给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4.2.在涂料方面的应用

纳米材料由于其表面和结构的非凡性,具有一般材料难以获得的优异性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表面涂层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

纳米材料为表面涂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使得材料的功能化具有极大的可能。

借助于传统的涂层技术,添加纳米材料,可获得纳米复合体系涂层,实现功能的飞跃,使得传统涂层功能改性。

涂层按其用途可分为结构涂层和功能涂层。

结构涂层是指涂层提高基体的某些性质和改性;功能涂层是赋予基体所不具备的性能,从而获得传统涂层没有的功能。

结构涂层有超硬、耐磨涂层,抗氧化、耐热、阻燃涂层,耐腐蚀、装饰涂层等;功能涂层有消光、光反射、光选择吸收的光学涂层,导电、绝缘、半导体特性的电学涂层,氧敏、湿敏、气敏的敏感特性涂层等。

在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高其防护能力,实现防紫外线照射、耐大气侵害和抗降解、变色等,在卫生用品上应用可起到杀菌保洁作用。

在标牌上使用纳米材料涂层,可利用其光学特性,达到储存太阳能、节约能源的目的。

在建材产品如玻璃、涂料中加入适宜的纳米材料,可以达到减少光的透射和热传递效果,产生隔热、阻燃等效果。

日本松下公司已研制出具有良好静电屏蔽的纳米涂料,所应用的纳米微粒有氧化铁、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

这些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纳米氧化物粒子,在室温下具有比常规的氧化物高的导电特性,因而能起到静电屏蔽作用,而且氧化物纳米微粒的颜色不同,这样还可以通过复合控制静电屏蔽涂料的颜色,克服炭黑静电屏蔽涂料只有单一颜色的单调性。

纳米材料的颜色不仅随粒径而变,还具有随角变色效应。

在汽车的装饰喷涂业中,将纳米TiO2添加在汽车、轿车的金属闪光面漆中,能使涂层产生丰富而神秘的色彩效果,从而使传统汽车面漆旧貌换新颜。

纳米SiO2是一种抗紫外线辐射材料。

在涂料中加入纳米SiO2,可使涂料的抗老化性能、光洁度及强度成倍地增加。

纳米涂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为涂层技术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也将推动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4.3.在其它精细化工方面的应用

精细化工是一个巨大的工业领域,产品数量繁多,用途广泛,并且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纳米材料的优越性无疑也会给精细化工带来福音,并显示它的独特畦力。

在橡胶、塑料、涂料等精细化工领域,纳米材料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如在橡胶中加入纳米SiO2,可以提高橡胶的抗紫外辐射和红外反射能力。

纳米Al2O3,和SiO2,加入到普通橡胶中,可以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介电特性,而且弹性也明显优于用白炭黑作填料的橡胶。

塑料中添加一定的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和韧性,而且致密性和防水性也相应提高。

国外已将纳米SiO2,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密封胶和粘合剂中,使其密封性和粘合性都大为提高。

此外,纳米材料在纤维改性、有机玻璃制造方面也都有很好的应用。

在有机玻璃中加入经过表面修饰处理的SiO2,可使有机玻璃抗紫外线辐射而达到抗老化的目的;而加入A12O3,不仅不影响玻璃的透明度,而且还会提高玻璃的高温冲击韧性。

一定粒度的锐钛矿型TiO2具有优良的紫外线屏蔽性能,而且质地细腻,无毒无臭,添加在化妆品中,可使化妆品的性能得到提高。

超细TiO2的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