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738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docx

软件产品测试最终版复习资料

1.软件工程: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得到的最后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2、基准配置又称为基线配置,是经过阶段评审后的软件配置成分

3、软件工程强调生命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

4、软件工程的七条基本原理(1983年,由B.W.BOEHM提出):

(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2).坚持阶段评审。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5).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

(6).开发小组人员应少而精。

(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5生命周期应该知道严格的六类计划:

(1).项目概要计划。

(2).里程碑计划。

(3).项目控制计划。

(4).产品控制计划。

(5).验证计划。

(6).运行维护计划。

6、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细分三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细分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综合测试)和软件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7、软件维护通常有四类维护活动:

a.改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8、软件设计文档包含:

构架、数据流示意图、状态变化示意图、流程图、注释代码。

9、软件测试文档: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软件缺陷报告、归纳、统计和总结。

10、开发进度表:

Gantt图表

11、软件产品组成:

帮助文件、用户手册、样本和示例、标签、产品支持信息、图标和标志、错误信息、广告和宣传材料、软件的安装说明、软件说明文件、测试错误提示信息。

12、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包括程序、相关数据及其说明文档。

13、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任务:

寻找BUG;避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

衡量软件的品质;关注用户的需求。

14软件测试的目的:

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第二提供信息,第三软件测试包括软件产品的测试还有软件开发过程。

15、软件与工业产品相比具有的特性: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具有抽象性;软件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软件在实用过程中没有磨损,老化的问题;软件对硬件和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软件的开发至今尚未完全摆脱手工式的开发方式生产效率低;软件是复杂的,以后会更加复杂;软件的成本相当贵软件工作的牵涉到很多社会因素

16、软件危机是计算机软件在它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概括地说,主要包含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如何开发软件,怎么满足日益发展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17、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不准确;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软件产品的质量靠不住;软件常常是不能维护;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在上升;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18、软件危机的内在原因:

软件生产本身存在着复杂性;软件开发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19、符合下面任一个就是软件错误: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经标明的功能;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或者用户认为软件使用效果不好

20、软件测试使用人工和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21、软件质量的衡量:

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把一个工作做正确;符合一些应用标准的要求;质量本身是软件达到最开始所设定的要求;质量代表它符合客户的需要。

22、软件测试的总目标是确保软件的质量

23、TMM测试成成熟度的5个级别:

Phase0:

.测试和调试没有区别

Phase1: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表明软件能工作

Phase2: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表明软件不能正常工作

Phase3:

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把软件不能正常工作的预知风险减低到能够接受的程度

Phase4:

测试不是行为,而是一种自觉的约束不用太多的测试投入到产生风险的软件上

23、测试工程师服务对象有四类人:

软件用户、项目经理、程序员、技术文档工程师市场开发人员和技术支持工程师

24、软件测试能做好的三件事:

(1)证明

获取系统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可用的信心

尝试在非正常情况和条件下的功能和特性

保证产品的完整性

(2)检测

发现错误和系统不足

定义系统的能力和局限性

提供组件、工作产品和系统的质量信息

(3)预防

澄清系统的规格和性能

尽可能减少错误的信息

在过程中尽早坚持错误

确认问题和风险,并提前发现解决问题

25、软件测试的原则:

从用户角度是希望通过软件测试能充分暴露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考虑是否可以接受该产品。

从开发者的角度是希望测试能表明软件产品不存在错误,已经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需求,确立人们对软件的信心。

26、达到原则需注意的地方:

(1)应当把“尽早和不断地测试”作为开发者的座右铭

(2)程序员应该避免检测自己的程序,测试工作应该由独立的专业的软件测试机构来完成。

(3)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考虑到合法的输入和不合法的输入以及各种边界条件,特殊情况要制造极端状态和意外状态。

(4)一定要注意测试中的错误集中发生现象,这和程序员的编程水平和习惯有很大关系。

(5)对测试错误结果一定要有一个确认的过程,一般由A测试出来的错误,一定要由一个B来确认,严重的错误可以召开评审会进行讨论和分析。

(6)制定严格的测试计划,并把测试时间安排得尽量宽松,不要希望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高水平的测试。

(7)回归测试的关系性一定要引起充分的注意,修改一个错误而引起更多的错误出现的现象并不少见。

(8)妥善保存一切测试过程文档,

27、软件测试的对象: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程序编码等各段所得到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以及源程序。

所以软件测试贯穿整个软件定义与开发期间。

28、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1)V模型,单元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者的要求;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

局限:

他仅仅把测试作为爱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是针对程序进行的寻找错误的活动,而忽略了测试活动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活动的验证和确认的功能。

(2)W模型,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也就是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

有利于今早的、全面的发现问题。

局限:

无法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

对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决管理面临的困惑。

(3)H模型,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的整个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的进行。

29、黑盒测试的定义:

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或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是一种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黑盒子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测试者只知道该程序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或程序功能的情况下,依靠能够反映这一关系和程序功能需求规格的说明书,来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30、白盒测试定义: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

它依赖于程序细节的严密检验,针对特定条件和循环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在程序的不同点检验程序的状态,来判定其实际情况是否与预期的状态相一致。

31、最常见的程序覆盖有:

(1)语句覆盖。

它要求被测试程序的每一条可执行语句在测试中至少执行一次,这是最弱的逻辑覆盖准则。

(2)分支覆盖或判定覆盖。

要求程序中所有判断的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

当判断式中含有多个条件时,要求每个条件的取值至少一次为真。

一次为假(4)判定/条件覆盖。

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每个判定本身所有可能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

(5)路径覆盖。

设计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6)条件组合。

设计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条件结果的所有可能组合至少出现一次。

32、黑盒测试主要发现的错误:

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在接口上输入是否能正确地接受能否输出正确的结果、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33、白盒测试主要检查的地方:

对程序模块的所有独立的执行路径至少测试一遍、对所有的逻辑判定真假取值各至少测一遍、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的界限内执行循环体、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

34、两都比较

比较内容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规划方面

针对功能的测试

针对结构的测试

优势方面

能确保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进行测试

能够对程序内部的特定部位进行覆盖测试

欠缺方面

无法测试程序内部特定部位如果规划说明有误,则无法发现问题

无法检验程序的外部特性,无法对未来实现规格说明的程序内部欠缺部分进行测试

应用举例

边界值分析、等价值划分、错误推断法、因果图法

语句覆盖、判断覆盖、条件覆盖、判断/条件覆盖、路经覆盖

35、静态分析技术:

是一种不通过执行程序而进行测试的技术。

功能是检查软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没有冲突或者没有歧义。

工具有:

语法分析器、符号执行器

软件检视

36、动态分析技术:

动态分析技术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必须真正运行被测试的程序,通过输入测试用例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在动态分析技术中,最重要的是路径和分支测试。

路径测试度量程序的最主要的质量特性是复杂度。

分支测试需要程序中的每个分支至少被经过一次

37、软件测试的过程:

单元(模块)测试、集成(组装或联调)测试、确认(合格性)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38、软件质量是与软件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能力有关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软件质量可用六个特性来评价:

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一致性

39、全面质量管理含义:

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40、全面质量管理特点:

全员参加;全过程;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

(三全: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41、全面质量管理活的科学程序——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

42、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的最低级的测试活动,在单元测试活动中,软件的独立单元将在与程序的其他部分像个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在结构化语言编程中,要测试的单元是函数或子过程。

面向对像语言中要测试的基本单元是类。

第四代语言中测试的基本单元它被典型划分一个菜单或显示界面。

43.静态分析:

是对软件的源代码进行研读,查找错误或收集一些度量数据,并不需要对代码进行编译和执行。

44、动态分析:

是通过观察软件运行时的动作,来提供执行跟踪、时间分析以及测试覆盖度方面的信息。

45.对单元测试认识的误区

1).它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2).它仅仅证明了这些代码做了什么。

3).一个很优秀的程序员是不是可以不进行单元测试。

4).不管怎么样,集成测试将会被抓住对方的Bug。

5).它的成本效率不高。

46、单元测试的目的

1).保证局部代码质量。

2).保证代码整体结构良好。

3)单元测试使排除代码错误的成本最小化。

4).单元测试大幅度降低了后期测试和升级维护的时间成本。

5).单元测试自然的使开发流程变得“敏捷”,可以适应频繁变动的需求,因为整体结构良好的代码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自动回归测试又能保证修改不会引入新的错误。

47、单元测试工具分类:

代码检查工具、覆盖率测试工具、.内存检查、性能检查、质量分析工具

48、VisualUnit,简称VU,新一代单元测试工具,功能强大,使用简单,完全可视化,不需要写测试代码。

49、单元测试的内容

1).模块接口、;测试模块的数据流。

测试项目有:

(1)调用所测模块时的输入参数与模块的形式参数在个数、属性、顺序上是否匹配;

(2)所测模块调用子模块时,它输入给子模块的参数与子模块中的形式参数在个数、属性、顺序上是否匹配。

(3).是否修改了只做输入用的形式参数。

(4)输出给标准的参数在个数、属性、顺序上是否正确。

(5).全局量的定义在各模块中是否一致。

(6).限制是否通过形式参数来传送。

2).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模块的局部数据结构是最常见的错误来源,应设计测试用例以坚持以下错误:

(1).检查不正确或不一致的数据类型说明

(2).使用的未赋值或尚未初始化的变量

(3)。

错误的初始值或错误的默认值

(4).变量名拼写错误或书写错误

(5).不一致的数据类型

3)路径测试;对基本执行路径和循环进行测试会发现大量的错误。

根据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1)常见的不正确计算.

(2).常见的比较和控制流错误

4)错误处理测试

(1).出错的描述难以理解

(2).出错的描述不足以对错误定位和确定出错的原因

(3).显示的错误与实际的错误不符

(4).对错误的条件处理不正确

(5).在对错进行处理之前,错误条件已经引起系统的干预等

5)边界测试

50、进行单元测试的必要性

(1).即使在没有工具支持的情况下,单元测试能够节约时间

(2).有效的单元测试同时也是在审查软件的规格说明

(3).最优秀的程序员也会犯错误,也得惊醒单元测试(4).集成测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缺陷

(5).单元测试的成本效率高

51、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区别

(1)测试对象有所区别。

集成测试的被测对象是在概要设计中规划的模块及这些模块间的组合。

单元测试的测试对象是这些模块下实现具体功能的单元,一般是对应详细设计中所描述的设计单位。

(2)集成测试关注的是模块间的接口,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以及单元组合后是否实现预计的功能,集成测试组装的对象比单元测试的对象级别高。

52、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区别

两者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单元测试属于白盒测试,关注的是单元的具体实现、内聚的逻辑结构、数据流向等,系统测试属于黑盒测试,是站在用户角度上面看待系统,对系统进行测试,证明系统是否已经满足用户要求,其测试是基于需求规格说明书。

53、单元测试的用例设计思路

一个完整的单元测试不仅仅要进行正向测试,即测试被测单元是否做了它应该做的事情,同时还应该做逆向测试,即被测单元有没有做并不希望它做的事情。

(1).为系统运行设计用例

(2).为正向测试设计用例

(3).为逆向测试设计用例

(4).为满足特殊需求设计用例

(5).代码覆盖设计用例

(6).覆盖率指标完整设计用例

可使用的测试分析技术:

分支测试、条件测试、数据定义使用测试和状态转换测试

54、白盒测试的目的:

通过检查软件内部的逻辑结构,对软件中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再程序不同地方设立检查点,检查程序的状态,以确定实际运行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

55、白盒测试的特点:

依据软件说明书进行测试,对程序内部细节惊醒严密检验,针对特定条件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

56、白盒测试实施步骤:

测试计划阶段、测试设计阶段、设计执行阶段、测试总结阶段。

57、白盒测试方法:

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58、VU特点

使用VU,黑盒方面,可以轻松完成功能测试、边界测试、速度测试:

白盒方面,可以轻松完成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分支覆盖、路径覆盖、使用VU随时可以用回归测试检验修改是否引入新的错误

59、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规范导出法

规范导出的测试是根据相关的规范描述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每一个测试用例用来测试一个或多个规范陈述语句。

(2)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正式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基于被测单元的输入,输出所做的划分,对每一个划分中的所有输入、被测单元有等价的行为,划分也可以根据软件所存取的数据确定,包括时间、输入输出顺序、状态。

(3)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使用与等价类测试方法相同的等价类划分,只是边界值分析假定错误更多地存在于两个划分的边界上,相应地为边界上及其两侧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4)状态转移测试法

对于以状态机为模型或设计为状态机的软件,该测试是合适的测试方法。

测试用例通过能导致状态迁移的事件来测试状态之间的转换。

用这种方法可设计逆向的测试用例,如状态和事件的非法组合。

(5)分支测试法

在分支测试中,根据单元中的控制流分支或判断点来设计测试用例,通常用来达到一定的判定覆盖率

(6)条件测试法

条件测试中包含了许多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们都致力于弥补在遇到复杂逻辑条件时分支测试的弱点

(7)数据定义-使用测试法

(8)错误猜测法

它是基于经验和其他一些测试技术的方法。

60、六种覆盖方法

:

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

(1)语句覆盖

主要特点:

语句覆盖是最起码的结构覆盖要求,语句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每条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

主要特点、;判定覆盖又称分支覆盖,它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每个判定至少执行有一次为真值,有一次为假值,即:

程序中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每个判断的取真、假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

主要特点:

条件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的每个条件获得各种可能的结果,即每个条件至少有一次为真值,一次为假值、

(4.)判定条件覆盖

主要特点:

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次。

每个判定本身设计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

(5).组合覆盖

主要特点:

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列,使得每个判定中的条件结果的梭鱼哦肯能组合至少出现一次。

(6.)路径覆盖

主要特点:

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61集成测试(组装测试)其测试对象包括单元间的接口以及集成后的功能和性能,依据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62集成测试的含义(组装测试):

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应根据概要设计的要求将软件中的各单元组装成子系统或系统,在单元的组装过程中,应对单元进行整体上测试,发现并清除各单元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集成到一起的各单元能作为一个整体完成预期的功能。

63集成测试应考虑:

a将各模块组装起来的过程中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b各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的父功能c某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d全局数据结构是否存在问题e单个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放大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64接口的分类:

函数接口,消息接口,其它接口。

65集成测试的优点:

a针对性强,较易发现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和位置。

b能有效的模拟几乎所有的实际执行的流程故能更有效的发现软件中的错误c发现错误的修复成本要远远小于系统测试阶段的错误修复成本。

66、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区别:

集成测试的的集成过程中对功能和性能的测试,它主要依据是软件的概要设计说明书。

系统测试是对全部模块集成完毕的软件进行功能、性能及其他特性的测试,检测其与系统中其他元素能否协同工作,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它主要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相关行业标准。

67灰盒测试:

一种介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之间的测试策略,它基于程序运行的外部表现,同时又结合程序内部逻辑结构来设计测试用例。

68灰盒测试的优点:

a能够进行基于需求的测试和基于路径的覆盖测试。

B可深入被测对象的内部,便于错误的识别分析和解决c能够保证设计的黑盒测试用例的完整性防止功能或功能组合的遗漏d能够减小需求或设计不详细或不完整性对测试有效性造成影响。

69集成测试的策略:

a一次性集成(大爆炸集成)b自顶向下集成c自底向上集成d混合式集成e核心系统先行集成f高频集成g基于消息的集成h基于使用的集成、、

70一次性集成:

又称大爆炸集成,是一种非增值式集成方式;

71一次性集成策略:

首先对每个单元进行单元测试然后一次性的将所有单元集成在一起,对它们进行测试,发现并清除在单元连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最终要求的软件系统.

72自顶向下集成方式:

根据软件的模块结构图按控制层次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模块进行集成,也就是从高到低向下逐步集成,并在集成过程中进行测试,直至组装成符合要求的的最终软件系统。

73自顶向下集成的步骤:

a以主模块为被测模块,主模块的下属模块则用桩模块代替。

b采用深度优先或宽度优先的策略,用实际模块代替相应的桩模块,它们的直接下属模块则又用装模块代替与一侧模块或子系统集成为新的子系统。

C对新形成的子系统进行测试。

发现和排除模块集成过程中引起的错误,并做回归测试d若所有的模块都已集成到系统中,则结束,否则转b.

74.自顶向下集成方式的优点:

可以及早地发现和修复模块结构图中的主要控制点存在的问题,以减少以后的返工;能较早地验证功能或行性;最多只需一个驱动模块,减少了驱动模块的开发成本;支持故障隔离。

75、自顶向下集成方式的缺点:

需要开发和维护大量的桩模块;由于桩模块很难模拟实际子模块的功能,到组装后期易出错,会导致大量的回归测试;为了在效性地进行集成测试,软件系统的控制结构应具有较高的可测试性;易导致底层模块的测试不够充分。

76高频集成方式:

指同步于软件开发过程,每隔一段时间开发人员的现有代码进行一次集成测试。

77自底向上集成方式:

根据软件的模块结构图按控制层次从低到高的顺序对模块进行集成,也就是从最底层模块向最高层逐步集成,并在集成过程中进行测试,直至组装成符合要求的的最终软件系统。

78自底向上集成方式的步骤:

a为最底层模块开发驱动模块对最底层模块进行测试。

B用实际模块代替驱动模块,与直属其子模块集成一个子系统。

C为新形成的子系统开发驱动模块,对该子系统进行测试。

D若该子系统以对应为主控模块,即最高层模块,则测试结束。

否则转B。

79自底向上集成方式的优点:

a大大减少的驱动模块的开发,虽然需要开发大量的驱动模块,但其开发成本毕竟比装模块的成本小。

B设计复杂算法和真正输入输出的模块往往在底层,它们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的模块,最先对底层模块进行测试,减少了回归测试的成本。

C在集成的早期很可能实现对模块的并行测试,这提高了集成测试的效率。

D支持故障隔离。

80、自底向上集成方式的缺点:

需开发大量的驱动模块,帮带来了一定的测试成本;不能及早地发现和修复模块结构图中的主要控制点存在的问题;对底层模块的异常很难测试到。

81混合式集成方式:

结合了自顶向下集成方式和自底向上集成方式的优点,在对一个软件的集成测试过程中,综合使用了此两种集成方案。

82核心系统先行集成方式:

先对核心软件部件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在按各外部软件部件的重要程度逐个集成到核心系统中

83基于消息的集成方式:

对于许多基于状态机的系统如嵌入式系统面向对象方式开发系统,模块间的接口主要通过消息来实现因而验证消息路径的正确性在这类软件系统的集成测试中具有重要意义。

84、基于使用的集成方式:

先对各个类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测试独立的类再测试使用一些服务器类的类,逐步测试具有依赖性的类,直至整个系统构造完成,从而验证类间接口的正确性。

85、集成测试策略的选取:

一次性集成多用于系统规模小的测试项目;自顶向下集成、自底向上集成、混合式集成多用于采用结构化方法开发的软件项目;基于消息的集成方式用于嵌入式系统、面向对象系统;基于使用的集成方式用于面向对象系统中;核心系统先行集成和高频集成方式用于许多复杂软件项目。

86、按以下思路可确定集成模块:

确定当前主要希望测试的模块:

确定与该模块关系密切的模块;将该模块与关系最紧密的模块进行集成;再依次考虑集成模块的外围模块。

87、在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