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834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docx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

液氯充装工艺操作规程

1.产品概述

1.1物理、化学性质

1.1.1物理性质

液氯是黄绿色油状液体,是气体氯在一定压力温度下液化而得。

分子式:

Cl2    分子量:

70.9

沸点:

-34.6℃   熔点:

-103℃

密度:

1468kg/m3(0℃) 1425.7kg/m3(15℃)1557kg/m3(-34.6℃)

在标准状态下,一升液氯可汽化为463升的气氯,1Kg液氯在0℃时汽化后的体积约为317升。

氯气在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使人窒息的气味,是一种剧毒气体,比空气重。

氯气临界温度为143.9℃,临界压力为76.1大气压,因而在143.9℃以下只要施加一定压力,就可以变为液体。

氯气容易被液化,压力增加,则液化温度随之提高。

例如在常压下,氯气在-34.5℃可液化成液体,若在3.66大气压时,0℃即可液化成液体,若在3.75大气压时,30℃即液化成液体。

氯气溶于水,但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变小。

氯气在一个大气压下,9.6℃时,与水生成Cl2﹒8H2O的结晶物。

氯气溶解在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受热光分解成盐酸和初生态氧。

Cl2+H2O→HClO+HCl

次氯酸分解(受热、光)

热光

HClO  HCl+[O]↑

1.2化学性质

氯是卤族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氯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金属、非金属及许多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潮湿的氯气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但是干燥的氯气在常温下对钢、铁、铜、铸铁、铝等其它金属几乎不起作用。

氯与氢的化学反应非常剧烈,当氢气在氯氢混合气体中含量大于4﹪时,在直射阳光和高温下会发生爆炸性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5-87.5%。

氨与氯作用能生成爆炸性化合物氯化氨。

氯还能与乙炔、松节油、乙醚、烃类及金属粉末发生爆炸性反应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与金属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如:

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与铝反应生成三氯化铝。

高温

2Fe+3Cl2  2FeCl3  2Al+3Cl2=2AlCl3

b、与无机化合物的反应如:

与氨气反应生成三氯化氮、氯化铵和氮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

12NH3+6Cl2=NCl3+9NH4Cl+N22NaOH+Cl2=NaClO+NaCl+H2O

c、与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如与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化苯。

日光

C6H6+3Cl2   C6H6Cl6    C6H6+Cl2→C6H5Cl+HCl  

d、氯气和氢气燃烧可制得氯化氢,经水吸收后得到盐酸。

燃烧

Cl2+H2   2HCl

氯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或日光的作用下,能生成剧毒光气。

Cl2+CO→COCl2

氯气与乙炔在光的照射或受热时生成氯乙炔而发生爆炸。

日光

CH≡CH+Cl2  CH≡CCl+HCl

1.2产品标准

我厂生产的液氯产品,执行国家标准:

《工业用液氯GB/T5138-1996》,其品质量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氯含量,﹪(V/V)≥

99.8

99.6

99.6

水份含量,﹪(m/m)≤

0.015

0.030

0.040

1.3.产品用途

液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之一,主要用于轻纺工业中的纸浆及织物的漂白;冶金工业中的制备镁及其它稀有金属,并广泛用于矿石精炼;化学工业中制造含氯溶剂、塑料、增塑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医药工业、农业生产中的含氯农药的生产、除草剂的生产及城市自来水的消毒;国防工业用来制造氯酸钾,做为炸药的氧化剂;氯磺酸做烟雾剂等等。

1.4产品的包装、运输、贮存

1.4.1液氯的包装

出厂的液氯产品,均采用钢瓶包装,所使用的钢瓶必须符合国家劳动总局《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在用的液氯钢瓶,必须每两年定期检验一次,检验不合格或超过使用有效期的液氯钢瓶以及非专用钢瓶,不准用于液氯产品的包装。

1.4.2液氯的标志

液氯钢瓶体外刷绿色,并有醒目白色“液氯”字样,生产和使用液氯的管道、槽、罐等容器刷绿色标志。

汽车运输液氯钢瓶时,车辆前后有醒目的“危险品”标志。

1.4.3液氯的运输

液氯钢瓶的运输,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4.3.1汽车运输液氯钢瓶时,车辆前后应有醒目的警告标志。

1.4.3.2司机和押车人员应懂得处理液氯事故的知识和随车携带过滤防毒面具,检验氯气外漏的氨水及必要的工具。

1.4.3.3随车备有灭火器材。

1.4.3.4汽车装运液氯重瓶时,只允许单层放置并施加垫木防止滚动、碰撞。

钢瓶嘴应一致朝向汽车右侧。

1.4.3.5严禁液氯钢瓶与其它可燃物品、氧化物品、腐蚀物品同车共运。

1.4.3.6夏季运输液氯钢瓶时,要有遮太阳设施,严禁太阳曝晒。

1.4.3.7运输液氯钢瓶时,车辆行车路线不得穿过闹市区,禁止在居民点、生活区或路旁随意停车休息。

1.4.3.8液氯钢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撞。

1.4.4液氯钢瓶的贮存

液氯钢瓶应贮于专用的库房中,库房与其它工业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库房内应通风良好,有完美的消防设施和排气装置;库房内及周围30米内严禁烟火;装有液氯的钢瓶堆放不得超过两层,钢瓶内液氯存放不得超过三个月;液氯钢瓶禁止露天堆放,也不准在易燃棚架的简易库房堆放。

2.质量标准:

2.1原料氯气:

Cl2纯度≥98.5﹪ 含H2<0.1﹪ 含H2O≤0.015﹪

2.2硫酸:

含量≥98﹪

3.生产目的和原理

3.1液化及包装目的

氯气液化的主要目的:

(1)生产缓冲作用,根据各耗氯产品的生产量用氯气液化量的增减来平衡生产。

(2)缩小体积用钢瓶包装,便于远距离输送。

(3)把氯气进一步提纯。

3.2液化的原理

根据气体的性质,如果有足够高的压力和足够低的温度,任何气体都可以液化。

气体变成液体时,压力与温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压力一定,气体的液化温度也就一定,压力增大,其温度也相应提高,液氯的生产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使氯气液化的。

液氯的生产过程中,原料氯气中含有氢气,但含量很小,达不到氯与氢混合的爆炸极限,但在液化时,随着气氯液化量的增加,未凝氯气中的氢气含量相对增大,有可能达到爆炸极限,威胁生产的安全。

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未凝气体(尾气)中的氢气含量来控制原料氯气的液化程度。

因此,氯气液化过程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4.生产工艺流程

需包装的液氯,自液氯贮槽由液氯屏蔽泵输送至液氯钢瓶包装,包装时,连接钢瓶铜管中的余氯送至事故氯;流入钢瓶里的液氯经磅称称量至规定量,用吊车吊到堆放场待出售给用户。

用户返回空钢瓶内的残余氯气,被抽出到事故氯工序碱液循环槽内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5.工艺控制指标

5.1包装岗位工艺指标控制

5.1.1包装压力1.0-1.2MPa

5.1.2钢瓶充装系数:

1.25kg/L

5.1.3包装误差:

≤±5﹪

5.1.4钢瓶吊运:

每次1个

6.岗位操作法

6.1包装岗位操作法

6.1.1.包装前的准备工作

6.1.1.1穿戴好工作服、鞋帽等劳保用品,检查消防器材及防毒面具是否好用,所用工具是否齐备。

6.1.1.2检查本工段所有管线是否畅通,阀门是否灵活、严密,磅称仪表显示是否灵敏、准确,报警器是否好用。

6.1.1.3行车操作工要试运行天行车,确保运行正常,安全。

6.1.1.4检查各储槽液位,确定要包装的贮槽,并确认进料阀关闭,包装压力及纳氏泵的真空度符合操作要求。

6.1.1.5确认包装车间通风设施完好。

6.2.钢瓶充装前的预检

(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瓶,严禁充装)

6.2.1进厂钢瓶的外观检查

6.2.2检查钢瓶的漆色、字样,必须与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相符合。

6.2.3仔细检查钢瓶的标记及钢印,标记应清晰,易识别。

在用钢瓶不得超过钢印所标示的检验期。

6.2.4检查钢瓶的表面有无凸凹现象,如有明显凹凸现象,应进行试压。

并且钢瓶表面应无缺陷,无腐蚀;瓶阀和丝堵上紧后,丝扣外露不足三扣的钢瓶,严禁包装。

6.2.5确认钢瓶安全附件齐全,完好无损,灵活好用。

6.2.6核对钢瓶档案,确认该钢瓶已进行备案。

新钢瓶必须查验其生产厂家是否是国家批准的定点厂、是否有合格证,并建卡存档后才能充装。

6.3进厂钢瓶要进行称重

6.3.1用复磅进行称重。

空瓶称重时,其空瓶重量应符合钢瓶检验时打上的钢瓶重量。

6.3.2钢瓶内余氯量:

500Kg和1000Kg规格的钢瓶,应保持5Kg以上的余氯量;但如500Kg规格的钢瓶,其余氯量≥5Kg;1000Kg规格的钢瓶,余氯量≥10Kg时返回使用单位,重新使用。

6.4钢瓶内余氯分析

6.4.1钢瓶内余氯纯度≥95﹪为合格,否则,压入N2排净瓶内余氯,然后对钢瓶进行清洗、吹干。

6.4.2钢瓶内余氯压力必须保持在0.1~0.15Mpa,否则进行钢瓶泄压,必要时进行清洗。

6.4.4经对钢瓶检验符合要求的,填写钢检合格证,允许包装。

6.5.1操作法

6.5.1用吊车将钢瓶运到磅称上称量

6.5.2打开抽空管总阀及包装台位抽气阀,打开钢瓶瓶阀,对管道及钢瓶进行抽空。

6.5.3联系液化岗位开屏蔽泵开始包装液氯。

6.5.4装到规定量时,迅速关钢瓶氯进口阀和导管控制阀。

6.5.5开排气阀,将导管内的液氯排入抽空管,排完后先关排气阀才拆下导管。

6.5.6将包装好的钢瓶进行复磅,并将瓶阀保护罩装好,用吊车运到放置地点待售给用户。

6.5.7包装完毕,通知液化岗位停下屏蔽泵,关闭液氯包装管总阀和抽气管总阀。

6.5.2钢瓶充装后的复检

6.5.2.1充装后的钢瓶,由复检人员负责逐只进行检查。

6.5.2.2首先检验复检磅秤台面及零点,确保准确。

6.5.2.3配合行车工将充装后的钢瓶吊至复检磅秤上,复检其充装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6.5.2.4检查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是否良好。

6.5.2.5瓶体是否出现鼓包变形或泄漏等严重缺陷。

6.5.2.6瓶体的温度是否有异常升高的迹象。

6.5.2.7经复检人员发现不合格的钢瓶,由复检人员通知充装人员处理。

6.5.2.8复检合格的钢瓶,按要求填写好充装标签内容,并签字(或盖章),同时填写好复检原始记录。

6.5.2.9配合行车工将合格钢瓶吊至规定位置。

7.异常现象及处理

序号

异常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1

钢瓶包装时瓶壁发热

钢瓶倒吸进水或其他物料,检瓶时未发现或未处理干净

停止包装,撤离现场严格进行浸泡洗刷,干燥处理

2

钢瓶包装时真空管结霜

液氯满瓶后自气相嘴倒溢液氯

精心操作避免过量包装

3

钢瓶进液太慢甚至不进液氯

1.液氯钢瓶阀堵塞

2.密封垫圈因膨胀堵死进液口

3.包装压力低

4.瓶压高

5.钢瓶内进异物,发生化学反应,瓶压异常升高

1.检查除掉异物;

2.更换进口密封垫圈

3.提高包装压力

4.事先将室外钢瓶淋水冷却并置室内。

严禁日光曝晒

5.立即停止包装迅速撤离现场

4

卸下卡子接头漏氯气

1.未抽紫铜管内余氯就卸卡子堵

2.纳氏泵真空度低

1.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检查纳氏泵系统运行情况

5

重瓶净重误差大

1.包装操作错误或计算错误所致

2.磅称计量不准

1.精心操作,正确计算

2.校正或更换磅称

6

钢瓶爆炸

1.包装超重

2.瓶内倒吸进和氯气发生急剧反应的异物

3.瓶体碰撞致坏或因腐蚀而瓶壁减薄,耐压能力不足

4.接触明火和高温热源

1.严禁过量包装

2.严格修瓶,检查,洗瓶干燥处理并监督用户,严防倒吸异物

3.及时试压鉴定钢瓶,钢瓶运输时严禁碰击

4.严禁重瓶接触明火和高温热源

7.2钢瓶泄漏处理的几种方法:

(1)钢瓶阀门的泄漏,先将泄漏的阀门转向上方,使其呈气态氯泄出(阀门向下泄漏时漏出的是液态氯),检查泄漏处。

(2)阀门顶针(阀芯)出口处泄漏,可用扳手紧顶针,并旋紧阀门上的法兰螺帽,紧到不漏为止。

(3)阀门出口处漏,旋紧顶针,再漏可将阀门出口处六角铜螺帽(无孔)旋紧。

(4)若发现液氯外泄,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用具后,将泄漏处转向上方,形成气态氯泄出,然后用直径5mm尖头竹签钉入封住,对泄漏钢瓶应及时处理。

如遇(40升小钢瓶)用竹签不易钉牢,可用铅条或焊锡条钉入泄漏处。

(5)如发现氯气管道有裂缝或损坏,首先切断气源(关闭液氯钢瓶出口阀与生产装置之间的所有的阀门),然后进行处理泄漏点。

如果生产不允许停产,而且带压作业时,检修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用品,用两半法兰内衬橡胶片,作为紧急处理,待可以停产时再进行更换管道。

(6)直接滚入事故处理间进行处理,吸收瓶内的氯气。

8.安全注意事项

8.1氯的安全性质

液氯生产中严格控制氯中含水不得超过0.05﹪,如果氯气中含水量超标,就会对生产设备及钢瓶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威胁。

同时氯中含水超标对液氯的使用和贮存也带来危险性。

氯气本身无爆炸性、也无燃烧性,但有助燃性。

当氢气与氯气混合达到一定体积比时,就会变成爆炸性气体,因此,原料氯气和尾气中必须严格控制含氢量。

氯气和氢气混合物的爆炸范围如下:

气体名称    气体爆炸极限(体积﹪)

H2                5.0   87.5(上限)

Cl2        95.0    12.5

液氯生产中要严格控制尾气中含氢4﹪(体积)以下。

在液化尾气中含氢高的原因应在两方面查找:

当原氯含氢在规定范围内,应从液化温度上查找,看液化温度是否过低,并相应地提高液化温度降低液化效率;当液化效率不高,温度不低时,应查找原料氯中含氢是否超过规定,查找电解原因,另外相应提高液化温度,降低液化效率,防止爆炸。

8.2三氯化氮的安全性质

三氯化氮是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杂质,它随着氯气的液化混合在液氯中,积留在液氯液化器及贮槽底部,当达到一定的含量时会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分子式:

NCl3分子量:

120.279;  凝固点:

-40℃;  

沸点:

76℃  比重:

1.653

三氯化氮是一种腊黄色有类似氯气味的爆炸性油状物。

三氯化氮几乎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物中。

三氯化氮在水中水解,生成氨和次氯酸:

NCl3+3H2O=NH3+3HClO

三氯化氮易分解,当它和许多有机物接触时,或加热90℃以上或受到冲击或光照,会以剧烈爆炸的形式分解,并伴有明亮的闪光。

   加热或光照 

2NCl3 N2+3Cl2+110kcal

恒容爆炸时,温度可达2128℃,压力可达5632atm;在1atm下,在空气中爆炸温度可达1698℃,因此,对三氯化氮的定期分析排放在液氯生产中十分重要。

液氯液化器的排污周期,主要是根据排污中三氯化氮的含量而定。

在液氯排污中三氯化氮含量应控制在30g/l以下,当排污中三氯化氮含量大于80g/L时,应采取紧急措施,查找原因。

为确保安全生产,在必要时须停产。

8.3氯对人体的危害性

8.3.1短时间接触低浓度氯气,主要出现粘膜刺激症状,例如:

眼结膜辛辣,眼内有异物感、流泪、咽痛、干咳、胸闷恶心等。

8.3.2吸入较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频发性的呛咳、胸部紧迫感及呼吸不畅,中毒有明显的头痛、头昏、烦燥不安、全身无力欲睡,并伴有恶心、呕吐等。

8.3.3大量吸入高浓度氯气,可有咯血、呼吸困难,进一步发展为肺水肿,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甚至昏迷,休克或咽喉部,支气管发生痉挛和水肿,造成窒息,严重时刺激神经造成猝死。

8.3.4液氯溅到皮肤上,对皮肤的灼伤呈白色或灰黄色,轻度充血,重者可见水泡、坏死,皮肤直接接触液氯时,也可造成冻伤。

8.4对氯气危害的防护

8.4.1防止氯气中毒的关键在于不使氯气泄漏到空气中去,因此要严格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生产和使用液氯;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加强对液氯钢瓶的充装、运输、使用的管理,并要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或紧急情况下进行事故处理时,都可能出现氯气泄漏和接触到氯气,因此,需要常备一定数量的安全保护器具,以保护有关人员免受氯气的毒害。

8.4.2如果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人员来不及准备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时,应立即用一块毛巾或布,用水沾湿,捂住口鼻,迅速撤离现场。

8.5氯气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立即将中毒人员移至空气新鲜处静卧、转移中毒人员时应防止再创外伤并注意保暖,轻度中毒者可服用止咳糖浆或解氯药水。

对于眼、鼻、皮肤的局部损害,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

中毒严重者,应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呼吸急促时,可采用氧气呼吸器供氧;呼吸停止者,脱离现场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然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9.液氯包装岗位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位号

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材料

常用

备注

1

C-602AB

事故风机

流量:

1500m3/h;风压:

H=2.5KPa;

FRP

2

6

M-601A~E

地磅

Q=3t

组合件

5

7

M-602

复称

Q=3t

组合件

1

8

M-603

包装厂房吊车

起重重量:

Q=3吨;起重高度:

H=8米;跨度:

16.5米;行程:

30米;

组合件

1

9

M-604

氯压机厂房吊车

起重重量:

Q=3吨;起重高度:

H=8米;跨度:

4.5米;行程:

18米;

组合件

1

10

M-606

检瓶站厂房吊车

起重重量:

Q=3吨;起重高度:

H=8米;跨度:

6米;行程:

18米;

组合件

1

11

P-603

排污泵

型号:

IHF50-32-160;流量:

Q=10m3/h;扬程:

H=26m;电机:

Y100L-2-3.0Kw;

CS+F46

1

12

P-604AB

液氯包装泵

型号:

CNF32-250,流量:

Q=10m3/h,扬程:

H=80m;电机:

N64r-2;21KW,n=2945rpm

316

2

13

P-610

电动试压泵

Q=0.84m3/h

出口压力4.0MPa,

电机:

N=5.5KW

 

1

14

V-602A

气液分离器

YLF700,φ700×2416(H)

16MnDR

1

15

V-602B

气液分离器

YLF500,φ500×1900(H)

16MnDR

1

16

V-603

负水封槽

ID600×H800

VN=0.23M3

PVC+FRP

1

17

V-604A~D

液氯贮罐

ID2600×H10618

VN=53M3

16MnDR

4

18

V-608

排污处理罐

ID1000×H2606

VN=1.87M3

Q235-B

1

19

V-609

分配台

ID219×H1960

VN=0.06M3

16Mn

1

20

V-615

液氯钢瓶

V=1.0m3ID810×H2000

16MnR

50

10.预防灾害的措施

10.1厂区内禁止吸烟,上班前要穿戴好劳保用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

10.2在有大量氯气外溢而需处理时,必须带好防毒面具,非必要留在现场的人员,要往上风向离开,不要顺风走。

10.3钢瓶包装不得超过规定重量。

(装入量按1.25kg/L计算,)

10.4装有液氯的钢瓶存放在35℃以下的场所,以免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压力急剧上升,引起爆炸,其后果足以使很大地区的生物被毒死或操作.。

10.5装有液氯的钢瓶严禁撞击或用铁器敲打,如有漏,应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危害。

10.6检验期不明,超过检验期(钢瓶清洗,试压周期二年一次,试压检验不合格,超过规定使用期取(设计使用年限12年)的钢瓶严禁使用。

外厂钢瓶,需有厂名及编号,不得充装其他物料。

10.7开始包装5min~10min内发现瓶体温度上升或有泄漏现象,立即停止包装,将液氯排除处理。

10.8每半个月联系仪表校对磅称一次。

10.9吊车应定期检查起吊重量,不得超过规定起重能力的90%。

10.10起吊钢瓶不要太高,一般能超过障碍物即可,吊钢瓶时要平行移动,不得斜拉,到达终点时,听众指挥,对准着落点才慢慢放下。

10.11吊钩摆动未停止前不能向上提升,以免钢索被拉断。

10.12吊车起吊后,严禁从重物下通过或站在重物下。

10.13运转着的设备管道不能检修,如需检修必须停车,并排净内部残存物及残余压力。

机泵类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

10.14严格遵守动火、登高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