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640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9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ZPW设备技术规格书Word下载.docx

1概述

1.1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库车西至俄霍布拉克支线全线所有车站信号工程ZPW-2000站内(含接近区段)电码化设备的制造、安装、试验、开通、验收的有关规定,并作为卖方制定技术建议书的依据。

1.2招标书的范围

招标范围为新建铁路库车西至俄霍布拉克支线全线所有车站的ZPW-2000站内(含接近区段)电码化设备。

1.3主要技术标准

新建铁路库车西至俄霍布拉克支线车站规模统计

站名

道岔数

股道数

 

库车西

23

DF5

克孜勒亚

3

DF2

夏玛勒巴格

10

DF3

库台克力克

8

康村

俄霍布拉克

DF4

备注:

除库车西站有2组S700K(两机牵)、6组S700K(五机牵)交流转辙机外,

其余道岔为ZD6系列直流转辙机。

行车指挥系统:

采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

闭塞类型:

库车西站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设备,库车西站至俄霍布拉克采用自动站间闭塞设备,选用计轴设备检查区间空闲。

联锁装置:

库车西站采用冗错型计算机联锁设备,其余各站采用双机热备型计算机联锁设备,执行部分采用全电子执行单元。

信号机:

全线各站设置透镜式色灯信号机。

进站、正线出站信号机及区间通过信号机原则上采用高柱信号机(双线区段反向出站信号机采用矮型),但当位于桥上或隧道内时改用矮型。

其余信号机按《铁路信号设计规范》规定设计。

道岔转辙设备:

转辙设备根据道岔工务图号合理配置电动转辙机。

轨道电路及电码化:

站内采用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接近区段、正线接车进路采用叠加预发码方式,侧线采用叠加发码方式,电码化发码设备采用ZPW-2000系列。

电源屏:

采用模块化智能电源屏。

电线路:

除库车西站干线电缆采用SPTYWLA23型电缆,其它站内电缆均采用综合纽绞综合护套SPTYWA23型数字信号电缆。

计轴设备采用PJZA23型计轴综合电缆。

微机监测:

各站按照“运基信号[2006]317号《信号微机监测技术条件(暂行)》要求”新设信号设备监测系统,其中库车西站增加信号机械房屋环境监控系统。

信号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

按照铁运〔2006〕26号<

关于印发《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件精神,结合新建信号机械室,统筹考虑综合防雷系统。

2技术规格

★2.1总则

ZPW-2000A移频设备应满足国家标准和铁道部有关的行业标准及技术条件。

《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技术条件(暂行)》

符合TB/T3004-2001《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自动闭塞设备》的相关规定。

符合TB/T3112-2005《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的相关规定。

符合TB/T3060-2002《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的相关规定。

满足TB/T3074-2003《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TB/T3073-2003《铁道信号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的有关规定。

符合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暂行企业标准Q/TXG《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设备》。

符合铁道部运输局“运基信号[2007]492号”《关于印发ZPW-2000A监测子系统审查意见的通知》的要求。

必须具有铁道部颁发的行政许可决定书。

★2.2基本要求

2.2.1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采用集中设置方式,即主体设备集中安放于车站信号信号机械室内。

2.2.2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应适应中国国情,符合中国铁路运输的特点,设备应采用国际标准。

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所在国的有关权威机构的认证和质量检测。

2.2.3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应能在1.3条技术标准下可靠工作。

2.2.4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必须工作可靠并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出现故障后,不能造成地面信号和机车信号显示升级。

2.2.5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硬件和软件结构应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元器件和集成电路采用工业级产品。

2.2.6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完善度等级应为4级。

2.2.7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应具备自检和在线监测联网功能及故障检测报警装置。

2.2.8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的故障检测报警装置应能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应能连续监督有关设备的工作状态。

无论主机或备机发生故障均应向车站报警;

应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对象。

2.2.9当供电电源停电恢复后,系统应能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2.2.10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应有完善的防雷设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信号有关防雷的规定。

2.3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应符合本技术规格书线路对设备的要求。

2.4ZPW-2000站内电码化设备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2.4.1涂层外观色彩与粒度均匀一致,不允许有凹陷。

2.4.2设备指定处有生产厂家的铅封。

2.4.3连接螺钉处涂有终止漆。

2.4.4每块印刷板都喷有三防漆。

2.4.5ZPW-2000站内电码化发送柜、综合柜应包含液压电磁式断路器。

2.5频率

2.5.1低频频率:

29Hz、27.9Hz、26.8Hz、25.7Hz、24.6Hz、23.5Hz、22.4Hz、21.3Hz、2O.2Hz、19.1Hz、18Hz、16.9Hz、15.8Hz、14.7Hz、13.6Hz、12.5Hz、11.4Hz、10.3Hz。

2.5.2载频频率:

1700-1,指标为1701.4Hz;

1700-2,指标为1698.7Hz;

2300-1,指标为2301.4Hz;

2300-2,指标为2298.7Hz;

2000-1,指标为2001.4Hz;

2000-2,指标为1998.7Hz;

2600-1,指标为2601.4Hz;

2600-2,指标为2598.7Hz。

2.5.3频偏:

±

11Hz。

2.6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2.6.1环境温度:

-5℃~+40℃(室内);

-40℃~+70℃(室外)。

2.6.2环境湿度:

不大于95%(+30℃时)。

2.6.3大气压力:

74.8kPa~106kPa(相当于海拔2500米以下)。

2.6.4周围无腐蚀金属和引起爆炸危险的有害气体。

2.7发送器在400欧负载上可获得70W的输出功率。

2.8电源电压范围:

直流24V(23.5~24.5V)。

2.9在机车入口端轨面,用0.15欧标准分路线分路时,短路电流1700Hz、2000Hz、2300Hz不小于500mA,2600Hz不小于450mA。

2.10系统冗余

发送器应采用N+1方式冗余,故障时自动转换并报警。

2.11发送器技术指标应不低于下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

指标范围

备注

1

低频频率

Fc±

0.03Hz

Fc为10.3Hz~29Hz共18个信息

2

载频频率

1700-1

1700-2

2300-1

2300-2

2000-1

2000-2

2600-1

2600-2

1701.4Hz±

O.15Hz

1698.7Hz±

0.15Hz

2301.4Hz±

2298.7Hz±

0.15HZ

2001.4Hz±

1998.7Hz±

2601.4Hz±

2598.7Hz±

直流电源电压24V±

0.1V

400Ω负载

低频18.0Hz

输出电压(1电平)

161V-170V

输出电压(2电平)

146V-154V

输出电压(3电平)

128V-135V

输出电压(4电平)

104.5V-110.5V

输出电压(5电平)

75V-79.5V

4

发送报警继电器电压

≥20V

--

5

绝缘电阻

≥200MΩ(500V)

输出端子对机壳

2.12室内调整变压器BMT-25、调整电阻盒RT-F、RT-R、匹配防雷单元FT1-U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型号

测试内容

技术指标

测试条件

备注

BMT-25

空载特性

空载电流

≤50mA

I1、I2输入25HZ、220V电压

电气化区段、非电气化区段通用

空载电压V

U1-2=2.5,U2-3=5,U4-5=10,U5-6=20,U7-8=50,U8-9=100,U1-9=187.5(连接3-4、6-7),±

5%

负载特性

调负载电流为0.44A,负载电压V

≥165

输入:

同空载;

ⅡK-Z接负载(连接万可端子的0-1、3-4、6-7、9-10)

RT-F

各端子电阻值

R1-2=100Ω,R1-3=150Ω,R1-4=200Ω,R1-5=300Ω,±

10%

用数字万用表测试

RT-R

FT1-U

≤30mA

I1、I2输入2000HZ、170V电压(连接相应的1-3、7-5)

UⅡ1-Ⅱ2=100,UⅢ1-Ⅲ2=100,±

电压调整率

≤10%

I1、I2输入2000HZ、170V电压,输出U

Ⅱ1-Ⅱ2、UⅢ1-Ⅲ2分别接700Ω负载(连接相应的1-3、7-5)

变压器效率不小于

85%

2.13隔离盒技术指标

2.13.1NGL-T室内隔离盒和WGL-T室外隔离盒设备集中安放于车站信号楼内和室外XB箱内。

2.13.2NGL-T室内隔离盒和WGL-T室外隔离盒应适应应中国国情,符合中国铁路运输的特点,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所在国的有关权威机构的认证和质量检测。

2.13.3NGL-T室内隔离盒应满足如下主要技术指标:

◆测试接线图:

送电端测试接线见图1-1

图1-1

受电端测试接线见图1-2

图1-2

移频测试接线见图1-3

图1-3

◆电气指标测试:

送电端25Hz测试:

按图1-1当AT8-18、AT13-7短路,AT5-15接1KΩ负载,AT2-12输入220V±

2V25Hz时,│U1-U2│≤1V。

受电端25Hz测试:

按图1-2当AT8-18、AT13-7短路,AT2-12接HF3-25、JRJC1-70/240,AT5-15输入25V±

1V25Hz时,│U1-U2│≤0.5V。

移频空载测试:

按图1-3(不接1KΩ电阻)接线当AT8-18输入100±

2V(2000Hz),AT13-16短路时,U2≤2V,U3=U1±

2V。

移频负载测试:

按图1-3接线当AT8-18输入100±

◆绝缘电阻:

用ZC-7兆欧表测试A型插头各端子对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不小于

200MΩ.

◆绝缘耐压:

用0~5000V耐压测试仪测试,各端子对外壳之间施加50Hz,1000V试验电压,历时1分钟,无击穿、闪络现象。

出厂检验可缩短试验时间至1秒钟,施加试验电压1250V。

2.13.4WGL-T室外隔离盒应满足如下主要技术指标:

送电端测试接线见图2-1

图2-1

受电端测试接线见图2-2

图2-2

移频测试见图2-3

图2-3

◆电气指标测试

用LCR自动测量仪测试II2-4=5±

0.5mh,I2-4=0.45-0.5H。

按图2-1当II1-II2接2.2Ω负载,I1-I2输入220V±

1V25Hz(连接片接电化、非电化均可)时,│UII1-II2-UII3-II4│≤2.5V,│UI1-I2-UI3-I4│≤10V。

按图2-2当I1-I2接1.2KΩ负载,II1-II2输入3±

0.5V25Hz(连接片接电化、非电化均可)时,│UII1-II2-UII3-II4│≤0.2V,│UI1-I2-UI3-I4│≤1V。

按图2-3接线(不接入1KΩ电阻)时,

1)当T端子与“非电化”端子连接时,U1输入100V±

2V2000Hz时,U2=15±

1V,A≤30mA。

2)当T端子与“电化”端子连接时,U1输入100V±

2V2000Hz时,U2=25±

在空载的基础上并接入1KΩ电阻,

1.当T端子与“非电化”端子连接时,U1输入100V±

2V2000Hz时,U2≥14V。

2)当T端子与“电化”端子连接时,U1输入100V±

2V2000Hz时,U2≥24V。

用ZC-7兆欧表测试各端子对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

注:

测试绝缘电阻和绝缘耐压时先摘下防雷元件(即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当测试完毕后再装上。

2.13.5NGL-T室内隔离盒应能承受频率10~50Hz加速度幅值10m/s2(1.0g)的振动,电气特性仍应符合2.13.3的规定。

2.13.6WGL-T室外隔离盒应能承受频率10~50Hz加速度幅值10m/s2(1.0g)的振动,电气特性仍应符合2.13.4的规定。

2.13.7NGL-T室内隔离盒应能在2.13.3所示技术标准下可靠工作。

2.13.8WGL-T室外隔离盒应能在2.13.4所示技术标准下可靠工作。

2.14正线接车进路采用预叠加发码、侧线采用叠加发码方式。

2.15电码化设备应能与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配套使用,不得影响轨道电路的正常工作。

2.16电码化设备应能提供连续可靠的机车信号信息(包括相位连续)。

2.17站内电码化设备应具有邻线干扰防护能力。

2.18与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接口设备

根据运基信号[2007]492号文,本次采购的ZPW-2000A系统设备应包含与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接口设备(ZPW-2000A监测子系统),该ZPW-2000A监测子系统功能要求如下:

2.18.1对站内发送盒功出电压、发送电流、载频及低频频率进行监测和故障分析。

2.18.2对车站站内电码化信号参数、冗余N+1切换等电务维护必需的信息进行监测。

2.18.3对道碴电阻进行分析、测算。

2.18.4ZPW-2000A监测子系统必须严格执行故障-安全原则,应采用独立的工作电源,不得影响主体设备正常使用。

2.18.5利用ZPW-2000A监测子系统的采集发送检测器和采集处理器将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后,通过标准的CAN通信接口传送给信号微机监测系统。

接口协议应满足运基信号[2006]317号《关于印发〈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技术条件(暂行)〉的通知》及运基信号[2007]492号文的技术要求。

3.1ZPW-2000A站内电码化设备至室外的外线一律采用招标人提供的SPTYWPA23型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

3.2投标人应在技术建议书中明确电缆芯线的使用原则。

3.3ZPW-2000A站内电码化设备控制外部的继电器应采用招标人提供的AX系列安全型继电器,移频发送设备的外部编码电路由继电器接点组成。

4.1ZPW-2000A系统发送器采用24V直流稳压电源,不间断供电。

4.2当供电电源瞬间停电不大于0.15S时,ZPW-2000A系统设备不得中断正常的工作。

4.3投标人应提供各种设备的用电量,必要时还应提供有关的配电图。

若对供电电源还有其他特殊的要求,则应在技术建议书中明确。

5.1每套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少于4.38×

104小时/区段。

单套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投标人可提出技术建议。

5.2无绝缘轨道电路发送器的平均危险侧输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1011小时。

5.3采用的电子元件,其实用失效率(故障率)应不低于六级(L)。

5.4插接件应接触可靠,易于插拔,结构坚实,不产生机械变形,并有防插错保护措施。

5.5所有插接件的工艺处理,需保证长期使用接触良好、不发生腐蚀、插拔次数应保证在500次以上。

5.6所有印刷板均应有保护喷涂层,元器件排列有规律。

如果采用深色覆盖涂层,需在涂层外加印清晰的电路连接线条及元件识别标志。

5.7每一印刷板均应有电路名称识别标志,印刷板上集成电路插件、电阻、电容等电气元件也应有识别标志,各种识别标志被涂层覆盖而不易辩识时,须在涂层外复印再现。

5.8所有文字符号及标志应使用中文字符,并与所提供资料、图纸完全一致。

6.1设备在工作、运输、存放时,对环境的要求(包括耐震指标及防震措施)和开箱条件,以及开箱后不接通电源的存放条件。

6.2应说明室内设备是否有空调要求及空调设备故障后对本系统设备的影响范围。

6.3应说明室内设备对生产房屋有无装修要求以及需采用的防尘方法和对环境尘埃的极限要求。

6.4采取抗静电的措施(包括手段、材料)。

6.5设备的发热指标,产生噪音的指标,产生射频幅射的幅射强度及范围。

6.6招标人提供的地线类型:

在各站配备了信号综合防雷系统,系统采用共用接地方式,其共用接地电阻值为不大于1Ω,投标人所建议的系统应能满足上述接地条件,如有特殊要求,应在技术建议书中详细说明。

6.7应详细说明设备对供电系统是否存在危害以及需采取的保护措施。

6.8设备的绝缘电阻、耐压等指标不得低于有关国际标准,并说明所遵循的标准及其数据。

6.9应详细说明系统设备对雷电、邻线干扰、电气化干扰等各种外电干扰防护方法、手段及其技术指标。

6.10投标人应详细说明与本设备配套的器材有无特殊要求。

6.11应介绍设备的机械结构、制造工艺。

6.12投标人应详细说明设备的备用方式以及设备故障后备用倒替的方法。

7.1投标人应提供必要的系统维护及维修专用的设备、工具、仪表,列出清单,提出报价供招标人参考。

7.2维修设备应能满足系统故障后的维修工作要求。

8.1投标人应根据本技术规格书的功能要求,提供成套设备,并在技术建议书中列出详细的设备清单。

8.2备品、备件型号、数量详见《附件4:

备品、备件数量》。

备品、备件要求单独报价,并进入总报价。

8.3供维护用的专用的仪器、仪表、工具。

8.4质保期为工程验收合格后一年,在寿命期内,投标人应对由于设备内在质量原因造成的重大故障,负责维修。

9、测试与验收

9.1设备出厂前的测试

9.1.1投标人所提供的系统设备出厂前,应在工厂进行模拟测试,所模拟条件要符合现场条件及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测试项目在签订合同时确定。

9.1.2工厂测试前,投标人应提供系统设备测试的详细计划,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指标及相关规程,并由招标人确认同意后方可执行。

9.1.3工厂测试的测试报告应交招标人审定,经同意后设备方能出厂。

所有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若发现缺损或性能劣化,均应由投标人无条件更换、补齐,并不得延误工期。

9.2现场调试开通

9.2.1合同签订后15天内,中标人必须向招标人提供全套技术图纸及说明书(包括设备的技术性能、技术指标及完整的软件说明书)、测试记录。

9.2.2在现场调试前一个月,中标人应向招标人提供调试计划、调试方法和调试要求报告,经招标人同意后方可进行调试。

9.2.3中标人应负责现场设备的调试和开通。

9.2.4中标人有义务向招标人报告调试进展情况报告,包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9.2.5设备调试情况良好,中标人可提交申请开通使用的书面报告,经招标人同意后设备方可投入试运转。

9.3移交测试

9.3.1设备投入试运转后,招标人再作一个月的移交测试,中标人到现场配合。

9.3.2移交测试的内容为本技术规格书所规定的系统功能、设备性能等,并检查系统对非正常操作的响应以及故障导向安全的实验。

9.3.3移交测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均由投标人提供。

9.3.4招标人在作移交测试期间,投标人不得对系统作任何修改和干扰招标人的测试工作,在投标人不得不对系统作一些修改时,只能在移交测试完成后进行.修改完成后由招标人进行必要的测试.所需时间由招标人确定,由此引起的费用由投标人负责。

9.4验收

9.4.1经测试合格后投标人方可申请对系统设备进行初验。

9.4.2设备初验的内容为:

系统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功能、系统设备性能、制造工艺、测试数据、文件资料以及设备的试运行状况。

9.4.3设备初验合格后,招标人接管且开始试用设备,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结束后,经招标人确认设备运行可靠、功能齐全、各项指标全部合格,方可作正式验收。

9.4.4设备终验结束后,方可办理正式移交。

10.技术资料

10.1图纸

10.1.1系统工作原理图(结线图)。

10.1.2各设备安装图、外形及尺寸图。

10.1.3系统构成及各设备相关图。

10.1.4各设备的结构图。

10.1.5各设备内部布线、布缆图表。

10.1.6系统各设备间布线、布缆、各插接件的连接图及配线表。

10.1.7机柜内部零层端子配线表。

10.1.8系统各种控制电路图。

10.2硬件资料

10.2.1各类设备(包括印刷电路板)的技术规格说明书(除电气和机械特性外,还应包括重量、散热度、适用环境及接地要求等)。

10.2.2各类设备(包括印刷电路板)的工作原理说明书(包括电路图、功能图解、流程图、动作原理)。

10.2.3工程设计说明书。

10.2.4设备安装说明书。

10.2.5维护管理说明书。

10.2.6有关印刷电路板说明书。

10.2.7各种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

10.2.8主要元器件系列的产品手册。

10.2.9轨道电路调整表。

10.3软件资料

10.3.1系统软件的结构、流程框图(含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

10.3.2维护管理软件的详细说明。

10.3.3系统软件的修改和调试方法的详细说明。

10.4测试资料

10.4.1系统设备、各功能模块、电路板等的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报告。

10.4.2设备出厂前,厂方的测试数据和测试报告。

10.4.3现场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报告。

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