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4096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9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docx

第2讲大气的运动规律

网络构建

名师点拨

  本讲复习过程中,应围绕“大气运动”这一核心,把握以下几点: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特点;

(4)天气系统变化及其影响;

(5)注重对等温线、等压线和天气系统图示及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和判读。

核心点一 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

1.(2015·广东文综)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答案 D

解析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下降。

(2016·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第2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2.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低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D.距海远

答案 C

解析 图2所示甲地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2015·浙江文综)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

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

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4.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仔细读图,根据逆温层上界和强逆温层上界的高度的不同,可以看出,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少,A项正确。

图中显示日出前后逆温强度最大,B项错;10小时左右,该地早已日出,而逆温层仍然存在,C项错;读图可知,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有段时间仍是增速,日出后快速下降,D项排除。

第4题,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逆温层上界高于强逆温层上界,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C项正确。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这些与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无关,A、B、D项错。

1.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应用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气温的分布规律

时空表现

分布规律

时间变化

日变化

一般,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般低纬度地区日较差大于高纬度地区,陆地日较差大于海洋

年变化

就北半球而言,一年中陆地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在1月。

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比陆地推迟一个月。

一般气温年较差高纬大于低纬,陆地大于海洋

空间变化

垂直分布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水平分布

全球

气温自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减

海陆间

北半球1月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7月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南半球相反

内陆地区

地势(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地势(海拔)低的地区气温高

沿海地区

暖流流经海区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海水温度较低

(2)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

(2)

(3)

(4)

方法技巧

1.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

(1)陆地与海洋: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

原因是陆地比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

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3)低纬与中纬:

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2.等温线弯曲与闭合的成因分析

(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

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

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

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

(即“一陆南,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

(2)闭合等温线的成因分析(高、低温中心)

①低温中心:

低温中心一般与地形有关,山地一般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

②高温中心:

一般地势较低的盆地往往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也往往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

题点一 大气受热状况分析[预测题型:

选择题]

地球辐射收入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能,地球辐射支出是指该系统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红外辐射能。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

A.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多

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多

C.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少

D.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

2.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D.海陆间水循环、人类活动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①为大气吸收,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大气反射作用越强,①越少;地表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②越少;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地表反射越多;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④越少。

第2题,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但由于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促进高低纬度之间和海陆之间热量交换,使全球热量保持稳定,年平均气温没有逐年上升。

题点二 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预测题型: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甲处地形及影响其7月等温线分布因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太阳辐射

B.黄河谷地,地形

C.秦岭山地,大气环流

D.祁连山地,地形

4.有关乙地成为我国夏季高温中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候干旱,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

B.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受到的削弱作用小

C.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

D.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比热容小,升温快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结合甲地附近等温线分布及其位置知,该地为祁连山地,影响其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地形。

第4题,乙地处吐鲁番盆地,该地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加之植被破坏和地形影响,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核心点二 大气运动与降水

(2016·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

答案 B

解析 天津市北部降水较多,主要是由于北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且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2015·重庆文综)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第2题。

2.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

上图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台风雨B.地形雨

C.对流雨D.锋面雨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马尔代夫的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垂直运动强烈,因此多对流雨。

(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第3题。

3.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为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4.(2016·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据图1、图2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 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

 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解析 由图例可以看出:

巴西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巴西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多;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关键”

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1)大气环流:

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

(2)海陆位置:

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

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

(5)下垫面状况:

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

(具体见下表)

多雨

少雨

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

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

低压槽控制

高压脊控制

锋面控制

单一气团控制

地形迎风坡

地形背风坡

迎岸风

离岸风

暖流沿岸

寒流沿岸

夏季风影响

冬季风影响

方法技巧

 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

试题中经常以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差异等为载体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题点一 城市热岛与海陆风[预测题型:

选择题]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

图1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图2为“天津市简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1中符合天津冬季热岛强度的是(  )

A.ⅠB.ⅡC.ⅢD.Ⅳ

2.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3.夏季,天津海风会使热岛效应强度(  )

A.增强B.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

答案 1.A 2.D 3.B

解析 第1题,由图1信息知,天津市昼夜热岛效应表现差异明显,夜间强度大于白天。

冬季昼短夜长,夜间高强度热岛效应持续时间长。

第2题,陆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④处陆风风向和城市风风向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陆风势力。

第3题,夏季海风使城区温度降低,减弱了城市热岛效应。

题点二 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预测题型:

选择题]

(2016·嘉兴模拟)图1为“澳大利亚大陆简图”,图2为“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四地中,降水量与图2相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冬季盛行西风B.②地夏季多洪涝灾害

C.③地夏季炎热干燥D.④地冬季多寒潮灾害

答案 4.B 5.A

解析 第4题,结合图2信息知其全年降水稀少,为热带草原气候。

根据①~④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知②地处副热带高压影响区,受其影响,年降水少,与图2相符合。

第5题,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风,温和多雨;②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副高影响降水少;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纬度低受寒潮影响小。

核心点三 天气系统

                   

(2016·北京文综)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读图,回答第1题。

1.该日20时(  )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北京此时位于冷锋之后,受锋面系统影响;此时段北京空气质量指数非常高(空气质量指数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

)说明空气污染严重,故北京可能会出现大风扬沙天气,导致空气污染加重。

东海海域受高压系统控制,等压线稀疏,风力小,风浪小。

低压天气系统中,Q地气压值最小,势力最强。

Q地位于低压中心,暖锋之后,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降水。

(2016·浙江文综)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2~3题。

2.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A.③至④B.④至⑤

C.⑥至⑦D.⑨至⑩

3.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答案 2.A 3.B

解析 第2题,根据题意及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③至④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说明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A项正确。

第3题,根据图甲中近地面空气沿顺时针方向辐合流入中心可知,为南半球气旋,⑦⑧两点间位于气旋西南部的锋面附近,应为冷锋,结合南半球锋面气旋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地吹西南风。

(2016·江苏地理)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4~5题。

4.此时我国(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5.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答案 4.D 5.A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西南方有低压槽,A错;北方大部分地区被高压脊控制,天气以干冷为主,B错;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可判断三亚风力小于昆明,C错;北京、上海的风向都为西北风,故选D项。

第5题,1月份,我国受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为平原,其西北部无高大山脉阻挡,西北风可长驱直入,因此受寒潮影响大;而成都西部、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故选A项。

1.锋面系统

(1)冷锋

(2)暖锋

2.气旋与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3.锋面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当锋与气旋活动联系在一起,就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

在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大风天气。

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右方为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左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两锋之间的南部是暖气团控制下的晴暖天气,北部是冷气团控制下的阴冷天气。

方法技巧

 根据锋面判断南、北半球

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其左半部分发育的是冷锋,右半部分发育的是暖锋。

(1)根据风向来判断南、北半球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该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气旋。

或者根据风向右偏也可判断为北半球。

(2)根据冷、暖锋移动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从下图中可知冷锋向西北方向移动,说明其南侧为冷气团,北侧为暖气团,根据北热南冷可知此图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3)根据雨区位置判断南、北半球

锋面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因此根据雨区能判断出冷、暖气团的位置,进而能判断出南、北半球。

如下图,根据雨区可判断出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根据北冷南热可知此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

题点一 锋面与天气[预测题型:

选择题]

下表为“南京市2016年3月5日至12日天气信息统计表”。

读表回答1~2题。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白天天气

夜间天气

风向

风力

3月5日

21

11

西风

3~4级

3月6日

19

1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3~4级

3月7日

16

7

小雨

东南风

3~4级

3月8日

8

1

中雨

小雨

东北风

5~6级

3月9日

7

1

多云

东北风

3~5级

3月10日

7

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3~4级

3月11日

11

2

多云

多云

西南风

微风

3月12日

14

4

多云

小雨

东南风

3~4级

1.引起3月5日至12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2.与3月5日相比,有关3月9日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大气污染减轻B.大气辐射增强

C.地下径流补给增多D.不利蔬菜生长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结合图表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及其变化,结合其天气变化过程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

根据选择项图示知A、B、C、D分别为冷锋、气旋、暖锋和准静止锋,故选A。

第2题,与3月5日相比,3月9日刚经历了降水过程,期间获得太阳辐射少,大气温度较低,辐射较弱。

题点二 气压系统与天气[预测题型:

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压线形势分布图”,完成3~4题。

3.控制甲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B.反气旋

C.高压脊D.准静止锋

4.图中(  )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B.乙地为高气压中心

C.丙地风力最大D.丁地降水在锋后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甲地区位于低气压中心,则控制甲地的天气系统为气旋,气旋控制下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第4题,等压线呈闭合状,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为低气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状,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为高气压中心。

甲、乙两地均位于低气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丙地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丁地盛行偏南风,易形成暖锋,暖锋降水位于锋前。

题点三 锋面气旋与天气

          [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综合题]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  )

A.甲丙两地多阴雨天B.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丙丁两地气流上升D.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6.甲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  )

①东北风 ②西北风 ③东南风 ④西南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5.D 6.D

解析 第5题,甲丙位于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乙丁两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丙地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气流上升,丁地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低,气流下沉;乙、丁两地盛行偏南风,丁地地形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大,乙地受南侧山脉阻挡作用,风力小。

第6题,根据锋面南侧为冷气团北侧为暖气团,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锋面出现于低压槽附近,低压中心位于右侧,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甲地应吹偏西风。

核心点四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分析

1.(2016·北京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

“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答案 春季。

 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解析 由“山之南山花烂漫”可知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分析大别山南北两侧由于气温的不同导致的景观差异。

2.(2016·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图2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昌都 冬冷夏凉 海拔高(地处高原)

解析 图2中气候资料②为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结合图1,只有昌都符合题意,其气候特点为冬冷夏凉,原因主要是其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势高。

1.影响气候的因素

2.世界气候的分布

(1)图解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特殊地区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①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虽位于西风带内,但地处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受地形影响的气候分布:

如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区南北延伸、东西狭窄是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方法技巧

1.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

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

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2.气候的描述技巧

(1)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

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①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②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两个位置: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