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4569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ok.docx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ok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教案

阿格乡九年制学校教师:

莫沙·阿布都热依木

2016年8月25日

课题一、我的事情我来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应该由自己来做。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一些料理事情的方法,养成用心做事、料理自己生活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验到获得自理能力好处多,快乐多,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一些料理事情的方法,养成用心做事,料理自己生活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在家料理自己的生活情况,把握本班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在活动中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出教学话题:

1.谈话:

同学们,老师在课前做了调查,知道咱班很多同学自己的事情都自己做。

咱们一起看看。

一会儿屏幕里出现了谁,谁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你在干什么,好吗?

2.课件展示学生照片,学生介绍。

师总结:

同学们做得可真不错!

为什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呢?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

3.师: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小儿

4.师:

咱们的很多同学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家长平时特别心疼我们,总是帮助我们干这干那,所以当我们自己想做事情的时候却遇到困难。

课件出示:

家长帮孩子背书包

师小结:

其实爸爸背书包是爱孩子的。

但书包是我们自己的,为了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得好习惯,我们还是自己背吧,会做得事情我们要坚持做。

板书:

会做的事情坚持做

二.比一比:

师:

大家都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咱们就来进行一场比赛吧,看看咱们班谁做得最好。

收拾书包比赛

要求:

轻拿轻放,摆放整齐,爱惜用品,我得第一。

教师巡视指导,表扬整理书包又好又快的学生,鼓励其他的学生。

教师采访:

你的书包怎么整理得这么好啊?

师小结:

由于这些同学平时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在今天的比赛中他们的表现非常的出色,让我们都来向他们学习,做一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吧。

只有不断的学习,我们的小手才会越来越灵巧,在生活中,会做的事情我们要坚持做,不会做得我们要学着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我的事情我来做。

板书:

我的事情我来做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会更多的本领,体验更多的快乐吧!

1

三.评一评:

师: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6页,我的自评表从下周一开始评选,你来选择两件

我们要自己做得事情,你做到了,就把花涂红,一周后,评选班里“爱劳动小明星”师总结:

我相信,同学们都能做到“我的事情我来做”,成为生活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我的事情我来做

会做的事情坚持做

课后反思:

 

课题二、垃圾分类与处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如何进行废物利用,懂得垃圾分类后可以回收再利用。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拿出实际行动,主动参与环保。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垃圾危害与处理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上节课,你知道你们家一天会产出多少垃圾?

一周垃圾的种数量有多少?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垃圾分类》。

(板题:

垃圾分类)

二、联系实际,探讨垃圾的危害: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家每户每天都在产出垃圾,这么多垃圾,如果都随地乱倒的话,会怎么样呢?

(课件演示:

垃圾乱倒的图片)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觉,想说些什么?

小组交流垃圾的危害,集体汇报垃圾的危害。

(板书:

垃圾的危害)

三、探讨垃圾的处理方法

1、看来,垃圾的危害可真不小,那我们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呢?

能不能使垃圾减少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2、小组交流垃圾的处理方法。

3、汇报垃圾的处理方法。

(玻璃瓶插花、硬塑料插花、易拉罐制成烟灰缸、碎布缝成口袋„„只购买所需要的东西;选购减包装的商品;拒用一次性使用的商品,选择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

4、小结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

(板书:

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

废物直接利用、回收、再利用))

5、现在我们来看垃圾回收处理流程图(课件展示垃圾回收处理流程图)

6、垃圾经过处理之后,变成什么了呀?

(课件展示发电厂的图片:

垃圾经过这样处理后残渣做成了砖块,蒸汽经过能量转换后发出了电,还产生了热能,服务于人类,没用的垃圾都变成了宝。

第二部分垃圾分类(过度:

)原来这么多垃圾我们都可以进行回收,而且还大有用处,那么要回收,必须先怎样?

(分类)我们继续来学习垃圾的分类。

一、分类大练兵,让学生给所给垃圾进行分类。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许多垃圾,你能给它分分类吗?

(纸、塑料瓶、易拉罐、水果皮„„)(请一位学生分类)

2、你是根据什么给垃圾分类的?

3、小结:

垃圾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回收经过加工后可以再利用的,我们把它称为可回收垃圾;另一类是不可回收垃圾;还有一类是有害垃圾。

(板书:

垃圾分类)

4、小组讨论:

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后再可利用的?

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哪些垃圾是有害的?

二、探讨电池的危害与回收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电池,(出示电池实物)确实,它和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别看它这么小,用处可大了,如果电能消耗完了,扔掉的话,你知道危害有多大呢?

2、学生汇报。

3、举例说明电池的危害:

听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应该怎样做?

(板书:

回收,变废为宝)

4、看来,废电池放对地方就是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

怪不得有人称:

垃圾是放错位臵的资源。

(课件展示:

放对位臵的垃圾用处大。

第三部分:

环保宣传大行动

一、小组讨论: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垃圾该如何进行分类,那么我们不能光说不做,你能为家庭或学校的垃圾处理做些什么吗?

(学生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

3、总结:

同学们,你们的想法真好,希望大家拿出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二、小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清除校园垃圾,保护环境的大行动,为校园3

生活作贡献。

板书设计:

1、垃圾分类垃圾的危害:

2、侵占耕地;污染大气;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危害健康;破坏风景;

教学反思:

 

课题三手机与我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访谈手机功能、种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定访谈提纲、模拟访谈的过程,使学生发现使用手机问题,并能从调查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交往与合作。

活动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的技巧。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探索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案例导入

1回顾课题。

(出示图片展示课题)

2展示每小组的课题,并通过PPT相片等,汇报每个小组一周以来的动态。

(小组汇报)师:

那么,在这一周时间里同学围绕课题开展了什么活动呢?

请你们组来说说。

3展示一张PPT,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4出示一图。

师:

同学们,请看,这幅漫画。

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二方法指导

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里面的闹钟装臵,可以随时使用.

5、手机的弊端

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2.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3.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4..扰乱课堂纪律

5.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课堂秩序的现象已不偶然.

6.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资料:

一个由欧盟资助的实验室在对7个欧洲国家进行了长达4年的研究后发现,手机发出的无线电波会损害身体细胞和破坏DNA。

研究发现,当细胞处于手机磁场中时,造成DNA的部分损害是细胞无法修补的。

这代表病变细胞随着分裂会一直繁衍下去,而细胞突变被视为致癌的原因。

但这也不能确实证明手机有损人体健康,专家只是建议,应尽量使用固定电话来降低对辐射的吸收。

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对人的脑电流也有干扰,这一效应在使用者睡眠期间尤其显著,其效应与服用安眠药类似。

可见手机存在的弊端实在是不少!

7.引发安全问题,由于手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辩别,再加上使用不当(雷雨天使用,长时间玩电游等),手机爆炸伤人的事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弱,反抗能力较小,专抢学生的手机.2005年4月22日下午,湘潭县一中高二学生朱磊在校园内行走时,被突如其来的雷电击中后当场身亡.事后,经法医鉴定,雷击竟然是由朱磊随身携带的小灵通引来的.2004年7月,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的严重后果.

8.手机费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具有关统计表明,学生使用手机的费用每年最低也在500元以上.

三、调查

1.你父母对你佩戴手机有何看法?

2.那你平时用手机来干什么呢?

3.那你上课发过短信吗?

4.那你认为学生适合带手机吗?

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做法:

杭州一中:

不准带手机进入校内。

龙岩一中:

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

浙江台州一中:

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

宁波:

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

国外的做法:

芬兰:

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

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美国:

为校园手机立法。

5

(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德国:

欲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

(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

请为学生使用手机提出宝贵的建议。

(这里列举几个较为典型的建议作出如下摘录)

1、使用手机要得当,用在需要的地方,如果全部用来和同学朋友聊天或者仅仅用来炫耀就没必要了。

2、我们应该正确使用手机,避免崇尚,盲目使用手机,让手机发挥出对于学生而言的应有的功能,实现其对中学生应有的价值。

3、手机是双刃剑,如能正确使用,并无大碍,说不定还能有所帮助,但若沉溺其中,则会害至成绩下滑,无心向学,学生应正确看待手机问题,让手机做我们的奴隶,而不要反过来让我们成为手机的奴隶!

4、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来传送学习资料,辅助自己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如:

当U盘使用存载课件,使用有金山词霸功能的手机可以作为词典来使用,可以用手机下载英文歌曲,英语课文朗读等,不仅让手机为我们提供人与人交流的方便,也让我们能更加正确使用手机,充分利用手机,让他成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又一朋友。

5、作为学生而言,我认为不应该盲目追崇,购买品牌,只顾追求时尚的步伐,而忽略在手机的使用上我们的父母为我们而交纳的话费金额。

如果需要使用,应着重看性能与价位,不要追求昂贵!

四、课后小结

五、课后反思

 

课题四语言与方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家乡人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弊,正确认识方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

话。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

2.师生共同进行各地方言的了解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

3.家乡地方戏曲或方言节目录音录像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相声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见面礼,是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和郭启儒表演的一段相声,大家想听吗?

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大家一定要仔细听,一会儿告诉老师这段相声说了什么,好吗?

2、引导学生说出方言概念

3、板书课题《语言与方言》

二、方言优势:

1、咱们新疆有方言吗?

2、同学们举例说明

3、通过例子总结新疆方言声调变化的规律和新疆方言的特点

4、呈现文章让学生朗读

5、体会方言的优势(小结板书:

方言亲切顺口,传递浓浓乡情)

三、普通话优势:

1、方言闹笑话:

不仅我们新疆有自己的方言,中国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并且种类繁多,且不统一,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闹出笑话。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学生说一说)

3、解决方法:

是啊,同是中国人,就因为方言不同,交流起来怎么就这么难呢?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4、说普通话的好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普通话标准通用,打破沟通障碍)

四、拓展辩论:

1、辩题:

在日常生活中,你更倾向于使用方言还是普通话?

2、程序

五、总结归纳明确:

方言和普通话各有优点,都应该会说,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要选择合适的语言。

说一口地道方言很重要,既不妨碍交流,又可以保留家乡烙印。

但学好普通话更重要,它可以让东西南北的中国人畅通无阻地交流,让十三亿中国人心连心!

六、板书语言与方言

七、课后反思:

 

7课题五游戏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在肥皂水里分别加上不同的可溶性溶剂,吹出的泡泡有什么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会小组分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从小具有探索精神,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游戏中的学问探究。

教学准备:

一次性纸杯;糖;醋;吸管或吹环;泡泡鱼图案;奖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录像.

1.视频里的同学们玩的兴高采烈,学生在草地做游戏,吹泡泡。

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

晶莹透明的泡泡在阳光映照下显得更加五彩缤纷。

老师请教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是怎样吹出泡泡的呢?

(肥皂加温水;洗衣粉加温水)真聪明,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查阅资料。

2.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用这些混合液就可以吹出泡泡呢?

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它身上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行“游戏中的学问”的研究活动吧。

(贴课题)读课题。

二、想一想,查一查,说一说。

1.师引导提问: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肥皂泡泡是怎样形成的呢?

你们查到了吗?

2.谁来说说肥皂泡泡是如何形成的?

并说明是在哪里查阅到的。

(阅读课外书籍;上图书馆查找;上网;平日摘抄;询问家人)

(学生评价:

如向他学习怎样查找细料。

3.老师:

你们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获取知识,真让老师佩服。

看,动脑筋爷爷也来夸奖你们了,并且,它还要请你们欣赏动画片呢!

想看吗?

4.课件演示。

动脑筋爷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不仅亲自动手试验,吹出美丽晶莹的泡泡,而且积极查阅资料,想知道肥皂泡泡是怎样形成的,真是爱动脑筋、爱学习的好孩子。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5.课件:

肥皂水在水里溶解后,它的分子还是紧紧的手拉着手,而且它们的手还能伸长。

当空气吹进时,肥皂水形成一层非常结实的膜,能吹成肥皂泡泡。

如果用环蘸肥皂水,环上会形成一个闪耀的水层,轻轻吹,水层逐渐伸张,直到成为充满空气的泡泡儿脱离环。

6.师:

噢,有趣的泡泡原来是这样形成的。

你还查阅到哪些有关肥皂泡的资料,来说一说,好吗?

(肥皂泡为什么先升后落;加糖;加醋;)

8

三、动手做试验。

真有意思!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试,看看还会发生那些有趣的事?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各种可溶性溶剂,各种资料,请大家分小组进行实验活动。

并注意记录试验现象及结果。

希望大家积极动脑,大胆创新,尝试,如果你有任何发现,都可以做好记录。

四、分小组交流试验结果,进行活动评价。

(一)交流试验结果。

第一组:

1.一学生说明,演示。

(洗衣粉加水;加糖;加水粉颜料)

2.讨论,查阅资料,为什么加糖后吹出的肥皂泡会变大?

3.课件演示。

(肥皂水加糖后,水分子之间的粘性加大,结成的膜更加结实,水分子之间不易折裂,所以会吹出更大的肥皂泡。

第二组:

学生说明,演示。

(洗衣粉加水;加盐;加碱)

第三组:

1)学生说明,演示。

(洗衣粉加水;加醋;

2)讨论,查阅资料:

为什么加醋后吹出的肥皂泡会变小?

3)课件演示。

(肥皂水加醋后使水分子之间的粘性稍微减弱,结成的膜易断裂,所以吹出的肥皂泡数量多而且较小。

第四组:

学生说明演示。

(洗衣粉加水;洗洁净加水)

(二)从多方面谈活动过程体验及活动评价。

如了解了哪些知识;

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

如查阅资料,动手试验,思考。

学习了哪位同学的经验,互助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探究学习。

自己的想法,体会:

如学科学,爱科学。

可以用诗歌、短文、绘画、唱歌等形式表现。

五、兴趣活动比赛。

1.颠泡泡。

各小组比赛。

泡泡大小不限,根据个人经验自己决定。

推选一名颠得最多的同学参加比赛。

2.看水吹的泡泡最大。

可以合作。

失败可以继续。

3.自由活动:

看谁吹的花样多

六、总结。

动脑筋爷爷的话留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我们身边奇妙、有趣的事很多,通过平日的观察,还发现了那些小现象呢?

(学生提问)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留心观察的孩子,还有这9

么多的问题等着大家去解答,还有这么多的奥妙等待大家去解答,该怎样做呢?

(多阅读课外书籍;上图书馆看书;留心观察;动手试验;思考交流;做爱科学、学科学的小学生。

)说得真好,老师相信,今后,同学们一定会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做学科学、爱科学的小探索家。

好了,最后请你们带着老师美好的祝愿吹出绚丽多彩的泡泡,在欢快的音乐中愉快的活动吧!

希望大家玩的高兴!

七、板书设计:

有趣的肥皂泡细观察加糖较大查资料

八、课后反思:

加醋加甘油10较小结实动手做大胆想

 

课题:

核桃大枣粥(新编)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智能:

掌握做核桃大枣粥需要哪些配料和核桃仁大枣粥的做法。

过程与方法:

过程解释,动手做做让学生看看,组织动手做做,交流自己的怎么做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表示核桃大枣粥是对人的健脾益气,补脑益智,润肠通便。

适用于脾胃虚弱、血小板减少、贫血、智力低下、便秘、胃虚食少等症。

教学重点:

掌握做核桃大枣粥需要哪些配料和核桃仁大枣粥的做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表示核桃大枣粥是对人的健脾益气,补脑益智,润肠通便。

适用于脾胃虚弱、血小板减少、贫血、智力低下、便秘、胃虚食少等症。

教学用具:

原料:

大米100克,核桃仁20克,大枣10克。

调料:

冰糖50克。

核桃大枣粥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解释:

1.将大米、大枣、核桃仁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先用武火烧开再耀文火熬煮至米烂。

2.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成。

特点:

健脾益气,补脑益智,润肠通便。

适用于脾胃虚弱、血小板减少、贫血、智力低下、便秘、胃虚食少等症。

二,准备配料之介绍:

核桃仁大枣粥

原料:

大米100克,大红枣5枚,核桃仁25克,山楂5个,陈皮1小块,清水适量。

核桃仁大枣粥的做法

1.陈皮洗净,同适量清水放在锅内,以小火煎煮20分钟,留取汁液;大红枣用温水泡涨,洗净去核,切成小粒;山楂洗净,去子;核桃仁用沸水烫几分钟,撕去表层红衣,剁碎;大米淘洗干净。

2.净沙锅置火上,添入适量清水烧开,下入大米、红枣、山楂和核桃仁。

待再次烧开后,转用小火煮至米烂汤稠、表面浮起粥油时,再加陈皮汁稍煮,即可食用。

特点:

红白分明,微甜回酸。

红枣核桃粥:

主料,大米200g。

三,过程介绍, 辅料:

红枣2颗,核桃3个,枸杞适量

 步骤1.大米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

2.红枣和枸杞洗净,核桃砸开取仁。

3.红枣去核,撕成小块,核桃仁掰成小块。

4.将大米煮至七分熟。

5.加入红枣和核桃。

6.大米熟烂之后加入枸杞。

7.关火,盖上锅盖焖5分钟。

8.盛出!

板书设计:

核桃大枣粥

原料:

大米100克,核桃仁20克,大枣10克。

调料:

冰糖50克。

特点:

健脾益气,补脑益智,润肠通便。

适用于脾胃虚弱、血小板减少、贫血、智力低下、便秘、胃虚食少等症。

作业设计:

熟读并记牢学习的内容,回家给家人做做,下节课说说。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课题:

《种植我们的植物》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变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研讨,懂得要尊重植物生命,有爱心,培养科学实证的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设计研究种子的发育过程,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时间,是一个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学会用恰当方法坚持观察记录凤仙花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每组1个透明杯子,卫生纸,土壤,装水的水杯,2粒种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一.集中话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种植我们的植物第2课时。

1.出示一粒凤仙花种子,一盆凤仙花,这样一盆比较高大的凤仙花就是由这么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的,这有多么奇妙!

你认为它是一朝一夕就能变成这样吗?

(它需要一段时间)。

2.出示盆上星期一起种植好凤仙种子的花盆。

上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种下了凤仙花,算来已经有5,6天了,你认为种子在土壤中会长成什么样了?

它会有变化吗?

二.指导有根据地猜想

1.指导学生画猜想:

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了,那么你认为种子在土壤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你把它画下来或写在你的记录单上。

2.指导学生汇报:

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们的想法,要求说清你们是怎样想的?

还要说清你为什么这样想。

(z注意表扬猜想有根据)

3.汇总见,并板书:

4.小结:

大家能有理有据地进行科学猜想。

5.看一看:

那么土壤中的种子到底有什么变化了呢?

你想怎么做?

教师带领学生扒开看一看。

然后共同描述土壤中种子的状态,例如涨大。

追问:

为什么会这样?

(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

让学生继续思考:

土壤中的种子以后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简单指板书说。

也就是说,种子的生长是不是一次就能观察完?

板书:

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变化过程。

三.引导学生简单设计实验:

1.导入:

既然种子的生长是一个变化过程,那我们怎样做才能看到这个变化过程呢?

2.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

3.汇报:

(1)汇报要求:

①要求说清你们准备怎样做就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

②其他同学注意听,思考:

你们觉得他们的方法好吗?

如果觉得他们的方法好,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估计:

每天挖出来看一看。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

这样是一个研究的方法,但是会破坏种子,影响种子的正常生长,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生命。

介绍法布尔研究土蜂对小动物的尊重与爱护。

1如果学生说想发明白色土壤,透明土壤,则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也可以有相关资料介绍。

2如果学生说借助透明花盆(杯子)来观察,则帮助学生完善,介绍用卫生纸杯种种子的方法。

3如果学生说多种子,每天挖出来一个,最后摆在一起就能看到种子的生长过程了。

则鼓励学生的聪明创意。

并提要求让学生尝试完成。

4首先介绍材料:

清水,吸水性透气好的软纸,种子两个,一些土壤,透明杯子一只。

(3)让学生说一说学会了吗。

复述方法,其他孩子补充。

4.组织学生领材料,用杯子种种子,每组2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