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5064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docx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

安全分析培训课件

一、安全分析对分析人员的要求

安全动火分析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车间及整个工厂的安全。

因此,要严格遵守分析制度,一丝不苟、确保人身及国家财产安全。

所以对从事安全动火分析的人员要做到:

(1)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度的安全知识及强烈的安全意识;

(2)精通安全分析技术、对分析技术精益求精;

(3)分析人员应经过进行专门培训,严格考核,没经过培训者或者培训不合格,一律不许从事安全分析。

二、便携式测爆仪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开机与关机方法

1、开机:

开机必须在安全,无可燃气,无有毒气体的坏境中,按下面板上的键,仪器提示堵住气体进口以检查泵,堵住进口,仪器提示可以松开,拿开手指,仪器进行自检,自检完成后仪器屏幕显示(H2S、CO为0ppm、LEL为0%、氧含量为20.9%)。

2、关机:

分析结束后按住面板上的键持续3秒,仪器屏幕熄灭。

一、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测定氧含量的传感器一旦进水将立刻损坏,因此在使用时不许将水或大量蒸气吸入仪器。

2、测定时,仪器的进样口和进样管不能接触灰尘,以免进样口被堵,进场检查进样口滤纸,一旦发现滤纸较脏要及时清洗或更换。

3、安全分析仪器属于精密仪器,使用时仪器不许跌落、碰撞。

三、安全分析操作方法

一、O2含量分析

方法一:

奥氏仪气体分析法。

方法二:

测氧仪法,见测氧仪说明书操作规程。

二、CO、NH3、H2S、NO、SO2分析

1、分析目的

CO、NH3、H2S都属于有毒有害气体,通过分析将其控制在允许浓度范围内。

超过允许浓度,则作业人员进入设备、管道内时,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导致

死亡,所以必须经过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2、分析方法

采用检气管测定法。

3、分析仪器

1)CO、NH3、H2S、NO、SO2检测管。

2)医用注射器100ml 

3)抽气泵(手动或自动)

4)乳胶管、不锈钢管等。

4 分析原理

检测管内填充的是吸附了化学试剂的活性硅胶,当样品中有毒气体通过检气管时,立即与硅胶所载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出现一个色柱(CO为色环),而色柱高度与所测气体中的有毒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所以根据检气管上所标浓度刻度,可直接读数。

5 操作步骤

用医用100ml注射器,一次采样100ml,浓度大时可取50ml,把所做项目的检测管两端锉开,将取好样的注射器连接于检气管零端。

将样气按检测管上标示的进气量和进气速度,均匀注入检气管中。

当样品中含有毒物质(CO、NH3、H2S、NO、SO2)时,立即与指示胶产生一个色柱(CO为色环),随着有毒气体浓度的增加,色柱升高,直接读取色柱标记的浓度数,单位为mg/m3。

如果要求报出单位是ppm,换算关系为:

ppm﹦22.4/m×A (mg/m3) 

式中:

m—有毒物质(CO、NH3、H2S)的摩尔质量;

22.4—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

A—从检气管读取的浓度(mg/m3) 

6 注意事项

1)CO检测管中指示胶遇CO变为黄色环;NH3检气管中指示胶遇NH3变为蓝色;H2S检气管中指示胶遇H2S变为红色。

2)检测管使用温度在15-35℃范围内,如温度低于15℃时,用手握住注射器再抽气。

3)如样品中被测气体浓度太高时,可稀释或减小取样量,计算时要考虑稀释倍数或减小采样量倍数。

4)检测管放置干燥阴凉处,使用时切开两端立即使用,不能久置。

5)过期检测管不准使用。

6)检测管分低、中、高含量三种,使用时先选用低含量,若浓度大时再选中、高含量。

四、取样要求

一、设备管道内取样

1、取样前必须了解管道、容器、设备是否经过清洗(有毒管线设备一般有水清洗)、置换(气体管道、设备要经氮气或惰性气体置换)、隔离(加盲板)、确认置换后方可取样。

2、取样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气体的密度。

当被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份气体样,小于空气密度时,取中、上部各一份气体样。

3、取样要有代表性,取样插入的深度应符合以下各点要求:

在一般设备、管道中取样,插入深度为2米以上;在法兰间隙缝或容器上的小孔中取样,插入深度为1米以上;对大型复杂设备(如塔、罐),插入深度应大于4米。

对庞大复杂设备,必须多点取样,注意死角,以确保各点样品均能取到。

4、对大型复杂设备(如塔、罐)的取样,必要时可以带一根取样杆,测爆仪进口联结一根2-5米的软管,将软管固定在取样杆上,以确保能测定到不同部位和死角,当仪器上连接有软管时,仪器不能马上读数,应等几分钟,等软管内的气体已经充分排放,才能读数,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二、空间取样

首先了解动火点或作业点周围、上下哪些是可燃或有毒害介质的管道和设备。

注意风向与动火点或作业点的位置,以及来风方向有无可燃、有毒有害气体。

了解上述情况后再进行取样,取样时应特别注意动火点或作业点附近的管道接头处,必要时应专门在接头处取样;其次,应注意作业者经常活动的地方,管廊下面的地面的坑、井、沟、孔洞有无可燃物质,是否采取了安全措施,以及离操作者操作台1.5米处的呼吸带等地。

五、安全分析注意事项

1、安全分析必须由专门的分析人员进行,对安全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

2、安全分析的取样点均应由申请安全作业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班组长确定并向分析人员说明。

3、取样分析必须在动火或作业前30分钟进行,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30分钟应重新取样分析。

4、对于安全分析和一类动火分析应留样半小时,特殊动火必须将样品留至作业结束为止,以备复查。

5、取样所用球胆、容器和设备必须专用,取样前必须置换干净,以防样品污染。

6、分析人员到现场取样要按规定着装和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遵守现场管理制度,确保自身安全。

7、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必须符合要求,应定期进行校正、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8、分析仪器和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分析及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9、分析所用的标准样品,必须按要求进行保存,并经常进行校正。

10、取样之前要确认是哪一类安全分析。

11、应了解容器及管道采用的吹净方法。

12、检查取样位置是否与动火证上所签的地名地点一致,所取的样品能否代表动火地点的物料真实情况,否则可拒绝取样。

13、动火证上除准确填写分析结果外,还应填写取样时间(精确到分钟)、地点及分析者签名。

六、安全分析的合格标准

一、动火分析合格标准

1、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时,被测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的20%。

2、使用其它手段时:

2.1当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含量小于或等于0.5%为合格。

2.2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含量不大于0.2%为合格。

2.3当爆炸下限不小10%时,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含量不大于1%为合格。

2.4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气体,以爆炸下限最低的可燃气体为准。

2.5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气含量不得超过25%。

2.6带压不置换动火,系统内氧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5%。

表一:

常见可燃物检测合格标准

可燃物名称

合格指标%

可燃物名称

合格指标%

CO+H2

≤0.50

CH3OH

≤0.50

CO

≤0.50

CH4

≤0.50

H2

≤0.50

液化石油气

≤0.20

H2S

≤0.50

汽油

≤0.20

NH3

≤0.50

2、安全入罐分析合格标准

表二、我公司常见有毒物质安全入罐分析合格标准

可燃物名称

合格指标mg/m3

可燃物名称

合格指标mg/m3

CO

<30

NH3

<30

H2S

<10

CH3OH

<50

SO2

<10

CO2

<1800

NO

<10

甲醛

<0.5

NO2

<10

3、ppm与mg/m3的简单换算。

由于国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1-2007)中有毒物质含量用mg/m3表示,而仪器是用ppm表示,二者的换算公式是:

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的ppm换算为mg/m3简便换算公式:

一氧化碳mg/m3=xppm×1.25,

举例:

18ppmCO换算成mg/m3=18×1.25=22.5mg/m3。

硫化氢mg/m3=xppm×1.50,

举例:

5ppmH2S换算成mg/m3=5×1.5=7.5mg/m3。

二、分析结果填写方法,见模板

 

一级动火安全作业证

申请单位

申请人

作业证编号

动火作业地点

V-203工艺气出口管线

动火方式

气割

动火时间

自年月日时分始至年月日时分止

动火作业负责人

动火人

动火分析时间

××年×月×日9:

25时

××年×月×日11:

30时

年月日时

分析点名称

V-203工艺气出口管线

V-203工艺气出口管线

空着不划斜线

分析数据

可燃气:

0.6%

可燃气:

未检测出

空着不划斜线

分析人

张默,王金良

张默,王金良

空着不划斜线

涉及的其他特殊作业

危害辨识

序号

安全措施

确认人

1

动火设备内部构件清理干净,蒸汽吹扫或水洗合格,达到

动火条件

2

断开与动火设备相连接的所有管线,加盲板()块

3

动火点周围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已清除易燃物,并已采取覆盖、铺沙、水封等手段进行隔离

4

罐区内动火点同一围堰和防火间距内的油罐不同时进行脱水作业

5

高处作业己采取防火花飞溅措施

6

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已清除

7

电焊回路线已接在焊件上,把线未穿过下水井或其他设备搭按

8

乙炔气瓶(直立放置)、氧气瓶与火源间的距离大于10m

9

现场配备消防蒸汽带()根,灭火器()台,铁锹()把,石棉布()块

10

其他安全措施

生产单位负责人

监护人

动火初审人

实施安全教育人

动火作业地点单位安全管理员、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时分

公司安环部安全主管、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时分

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验票签字:

年月日时分

完工验收签字:

年月日时分

注:

(1)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2)动火作业地点单位、动火作业人员、安环部等各留存一份,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

 

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

申请单位

申请人

作业证编号

动火作业地点

C-2201塔北侧空地

动火方式

动火时间

自年月日时分始至年月日时分止

动火作业负责人

动火人

动火分析时间

××年×月×日9:

25时

年月日时

年月日时

分析点名称

C-2201塔北侧空地

空着不划斜线

空着不划斜线

分析数据

可燃气体未检测出

空着不划斜线

空着不划斜线

分析人

张默,王金良

空着不划斜线

空着不划斜线

涉及的其他特殊作业

危害辨识

序号

安全措施

确认人

1

动火设备内部构件清理干净,蒸汽吹扫或水洗合格,达到动火条件

2

断开与动火设备相连接的所有管线,加盲板()块

3

动火点周围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已清除易燃物,并已采取覆盖、铺沙、水封等手段进行隔离

4

罐区内动火点同一围堰和防火间距内的油罐不同时进行脱水作业

5

高处作业己采取防火花飞溅措施

6

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已清除

7

电焊回路线已接在焊件上,把线未穿过下水井或其他设备搭按

8

乙炔气瓶(直立放置)、氧气瓶与火源间的距离大于10m

9

现场配备消防蒸汽带()根,灭火器()台,铁锹()把,石棉布()块

10

其他安全措施

生产单位负责人

监护人

动火初审人

实施安全教育人

动火作业地点单位安全管理员、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时分

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验票签字:

年月日时分

完工验收签字:

年月日时分

注:

(1)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2)动火作业地点单位、动火作业人员、安环部等各留存一份,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申请单位

申请人

作业证编号

受限空间所属单位

热电

受限空间名称

B炉炉膛

作业内容

除焦

受限空间内原有介质

CO、H2S、SO2、CO2、O2

作业时间

2018年02月18日9:

00时至20:

00时

作业单位负责人

监护人

作业人

涉及的其他特殊作业

危害辨识

分析

分析项目

有毒有害介质

可燃气

氧含量

时间

部位

分析人

分析标准

GBZ2.1-2007

分析数据

H2S:

5ppm

0.40%

19.0%

2月18日8:

50时

B炉炉膛

王有禄、张鹏

CO:

18ppm

空着

2月18日8:

50时

B炉炉膛

王有禄、张鹏

CO、H2S未检出

未检出

20.9%

2月18日10:

20时

B炉炉膛

王有禄、张鹏

空着不划斜线

序号

安全措施

确认人

1

对进入受限空间危险性进行分析

2

所有与受限空间有联系的阀门、管线加盲板隔离,列出盲板清单,落实抽堵盲板负责人

3

设备经过置换、吹扫、蒸煮

4

设备打开通风孔进行自然通风,温度适宜人员作业;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或佩戴空气呼吸器,不能用通氧气或富氧空气的方法补充氧

5

相关设备进行处理,带搅拌机的设备已切断电源,电源开关加锁或挂“禁止合闸”标志牌,设专人监护

6

检查受限空间内部已具备作业条件,清罐时(无需用/已采用)防爆工具

7

检查受限空间进出口通道,无阻碍人员进出的障碍物

8

分析盛装过可燃有毒液体、气体的受限空间内的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9

作业人员清楚受限空间内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内部附件、集渣坑等

10

作业监护措施:

消防器材()、救生绳()、气防装置()

11

其他安全措施:

实施安全教育人:

申请单位意见签字:

年月日时分

受限空间所属单位负责人意见签字:

年月日时分

完工验收签字:

年月日时分

注:

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受限空间所属单位等各留存一份,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