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5404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

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学生起来背)

2.真好!

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

你们喜欢春天吗?

(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也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

乡村。

居:

居住。

村居:

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

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醉”是平舌音,“莺”是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

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

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

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

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

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

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

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四)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

看,它们是谁?

1.交流识记字形。

出示:

诗村童

加一加:

“诗”“讠+寺”;“村”是“木+寸”,“童”是“立+里”。

2.教师指导书写。

出示“诗村童”的田字格课件

“诗”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村”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木”的捺变成点;

“童”上下结构,注意下面“里”的笔顺。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个别作业展评。

第二课时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共分四步:

a.知诗人,解题意,b.释词语,明诗意,c.想意境,悟诗情,d.拓展阅读。

)这节课我们就用这四步学诗法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2.认读生字“咏”。

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3.这首古诗写的景色非常优美。

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裁”、“丝”是平舌音。

4.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

请大家再轻声读一遍古诗,然后说一说。

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步。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以小组的形式来理解诗意。

2.汇报自学情况。

第一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A.妆:

(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打扮?

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B.绦:

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

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这句话的意思是: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第二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

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

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

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再来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2.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

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3.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四)横纵观,拓视野: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并说说理由。

出示古诗:

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A.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碧妆绿丝剪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

“王+白+石”是“碧”,“纟+录”是“绿”,“前+刀”是“剪”,“纟+纟”是“丝”。

换一换:

“将”去掉右边部分,换成“女”,就是“妆”。

B.指导书写。

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个别作业展评。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咏柳》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

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柳树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

201年月日

教学课题

 第一组教材2 找春天

学案编写者

教学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第周星期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品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寻找春天的快乐

教学准备与手段

1.生字卡片2.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一)识字写字

指导时重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规律,如可以把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的字集中一起,引导学生先观察其结构特点,让学生自己发现左窄右宽的规律后,再指导他们临写。

“寻、姑”二字是本课新认读的生字,建议重点指导。

指导写“寻”字,要注意提醒下面“寸”的横要稍微写长一点儿,“姑”字要注意左边“女”字作偏旁时字形的变化。

(二)朗读感悟

朗读本文,要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一种童话般的情境,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体朗读感悟。

(三)积累运用

(四)实践活动

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准备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课上交流。

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谈话导入,激情引趣

 

二、初读文本,通读词句

 

三、研读文本,感悟快乐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一、谈话导入,激情引趣

1.出示下列词语:

万紫千红桃红柳绿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百花争艳草长莺飞风和日丽百花齐放

(1)指名读

(2)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看到了春天怎样的景色?

2.揭题

春天是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啊!

可现在她刚刚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它的踪迹。

今天,就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吧!

(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初读文本,通读词句

1.请小朋友们认真朗读课文,第一遍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确,第二遍边读边圈出生字,画出词语。

谁能做做“遮、掩、躲、藏”的动作?

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2.把这些词语送到课文中再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3.班级内交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研读文本,感悟快乐

1.轻声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小朋友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

你从那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

2.随机品读

(1)出示句子: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为什么要一样的句子写两遍?

为什么要用上感叹号?

怎么读能表达小朋友的心情?

(2)第2自然段:

找找表示动作的词语,孩子们为什么要“冲、奔”?

指导读出急切、欣喜。

3.配上动作,自由练读,同桌背诵。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识字

熟字换偏旁:

种——冲跳——桃

熟字加偏旁:

姑吐杏

2.指导书写

(1)说说你要提醒我们哪个字的写法。

(2)师着重指导“寻”、“娘”、“柳”、“荡”四字。

(3)书本上临写“寻”、“娘”、“柳”、“荡”。

五、小结

春天来了,她就躲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找到春天,也许能和春天做朋友呢。

下节课,我们就去田野里寻找春天,去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

(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指名读

 

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看到了春天怎样的景色?

 

请小朋友们认真朗读课文,第一遍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确,第二遍边读边圈出生字,画出词语。

 

班级内交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配上动作,自由练读,同桌背诵。

 

课后去野外寻找春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精读感悟,升华情感

 

二、感受快乐,拓展赞美

三、课后练习,总结全文

 

一、精读感悟,升华情感

1.小朋友们都顺利通过了检查,我们的列车又稳稳开动了,一下

子就把我们带到了田野。

2.请女生齐读第3自然段。

我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为什么要仔细地找?

生交流: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说说体会)

3.春天到底躲藏在哪里?

请生自读4-7自然段,仔细找找春天。

用上下面的句式:

我们找到了什么,它就像是春天的什么。

(随机板书)

(1)朗读句子,思考为什么这样比喻。

自由交流:

“探出头来”表现小草的好奇和惊喜,体会“探”;“一朵两朵”表现早开的野花已迫不及待先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了;“点点嫩芽”表现嫩芽小而多;“丁丁冬冬”表现小溪从解冻到奔流时的欢快。

(2)你还能把小草、野花、嫩芽、解冻的小溪比作春天的什么?

(3)有感情练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一评。

喜欢这几句话的小朋友可以把句子背出来。

4.请男生齐读第8自然段,说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她。

(1)交流:

我们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

(随机板书,理解“触”)

说说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触到什么?

(2)自读课文最后一句,练习照样子说话。

我在柳枝上(什么地方)看到了细细的柳叶(什么),它随着风儿荡秋千(它怎么样)。

(3)思考文中的省略号,春天还会在什么地方?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练读背诵。

5.多么美丽的春天,让我们美美地再来读读课文。

朗读全文

二、感受快乐,拓展赞美

1.列车就要到达终点站了,在寻找春天的旅途中,你有什么感受?

2.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赞美春天,你会怎么说?

春天还像什么?

三、课后练习,总结全文

1.完成课后练习。

2.布置作业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课后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

四、板书

找春天

小草眉毛

野花眼睛

嫩芽音符

溪叮叮咚咚琴声

…………

(看到听到闻到触到)

 

请女生齐读第3自然段。

我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为什么要仔细地找?

 

生交流: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说说体会)

 

春天到底躲藏在哪里?

请生自读4-7自然段,仔细找找春天。

 

说说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触到什么?

 

自读课文最后一句,练习照样子说话。

 

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布置作业“读读背背”,并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课后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

 

3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学目标]

1.会认“邮、递”等15个生字,会写“邮、递”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讲故事。

3.读懂课文,懂得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开满鲜花的小路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对图片中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感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开满鲜花的小路)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音频,学生一边听一边圈画出不认识的字。

2.结合注音,学生自主读课文。

3.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识记:

弟—递奇—寄子-籽果—裹

(2)形近字比较识记:

油—邮波—破推—堆

(3)同音字比较识记:

员—原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教师指导正音。

(2)重点指导生字。

①啊:

多音字,在句尾时读轻声。

在句首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念几声。

②绚:

念“xuàn”,不念“xún”。

③懊:

念“ào”,注音时注意没有声母。

④丧:

多音字,在“懊丧”中念四声,还有一个读音是“sāng”,如“丧事”。

1.读一读,找出正确的读音打“√”。

邮递(dìtì)

懊丧(sāngsàng)

绚丽(xùnxuàn)

邮局(jújú)

一堆(tuīduī)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分组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中出现哪些动物朋友?

(2)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读课文,填空。

()给鼹鼠寄了一个包裹,包裹里装的是()。

4、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点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学习用邮递员的口吻来读句子。

2.点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教师指导读长句子,抓取信息。

(谁给鼹鼠先生寄了什么?

3.老师读第3自然段。

(1)这段话有几个句子?

(2)鼹鼠先生是怎样去邮局领包裹的?

(骑着摩托车)

(3)鼹鼠先生的包裹里有什么?

(一堆小颗粒)

(4)你们猜这些小颗粒会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讨论)

3.鼹鼠先生是骑着()去邮局领的包裹。

A.自行车

B.摩托车

C.电动车

4.请用“赶紧”写一个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玩一玩“打地鼠”游戏。

2.出示词语和对应图片,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

邮递员黄狗原来大叔摩托车邮局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4~5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

出示课件:

“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①这句话是谁对谁讲的?

②指名学生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指名读第5自然段。

出示课件:

鼹鼠先生很懊丧。

①结合生活实际,教师讲解“懊丧”的意思。

(沮丧,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②思考:

鼹鼠先生为什么很懊丧?

(包裹破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的东西都不见了。

③指名学生读句子,读出“懊丧”的情绪。

2.学习第6~10自然段。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2)分角色让学生读一读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和鼹鼠先生的对话。

(3)课件出示一组句子。

句一:

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多美啊!

句二:

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真美啊!

①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②让学生画出这两句话中不同的地方。

③指导学生读准对话,读出惊叹和赞美之情。

④教师指导积累词语,学习两对近义词:

绚丽多彩——五颜六色惊奇——奇怪

⑤示例课后第二题,练习说句子。

3.学习第11~12自然段。

(1)教师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让学生画出松鼠太太说的话。

(2)课件出示:

“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

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①指名学生读一读松鼠太太的话,指导读出感叹之情。

②松鼠太太说的“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是“美好的礼物”?

(学生举手回答)

4.出示课文插图,指名学生借助图画讲故事。

5.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小颗粒

一()个包裹

一()开满鲜花的小路

一()鲜花

6.照样子,填一填。

五颜六色的鲜花

五颜六色的()

五颜六色的()

五颜六色的()

7.照样子,写句子。

例: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房子旁边长满了。

(2)山坡上。

 

8.文中“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的是花籽。

这些花籽撒落在小路上,春天的时候,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2.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收到过哪些礼物?

那么其中哪些礼物你们觉得是最美好的礼物呢?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生字。

教师指导正音。

2.将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重点讲解“递、原、局、鲜”。

(1)递、原、局:

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或捺画要写得伸展。

(2)鲜:

左右结构,左边“鱼”作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提。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提醒写字姿势)

4.口头组词,加强记忆。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9.写同音字。

yóu()局石()

dì快()兄()

yuán()工()来

lǐ()品桃()

教学板书

长颈鹿大叔花籽

鼹鼠先生开满鲜花的小路

松鼠太太美好的礼物

 

邓小平爷爷植树

【学习目标】

1、认知14个生字。

会写“邓、植”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维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认知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

14个生字的识记。

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2、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维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学习理解课文。

2、难点:

感悟理解课文。

〖学习准备〗录音、歌曲、小黑板。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2、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板书:

邓小平

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

3、出示课文插图:

你认知图中的老人吗?

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

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

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板书出示课题:

邓小平爷爷植树

4、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1、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2、说说自身对《春天的故事》的了解和理解。

3、说说自身知道的有关邓爷爷的故事。

4、看图说话。

5、齐读课题。

6、质疑,猜测课文内容。

增加课堂愉悦的氛围。

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同学思路。

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同学质疑、设疑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初读课文

1、我们猜的对不对呢?

请小朋友读读课文。

2、反馈:

课文写到了哪些你猜测到的内容。

3、你能再读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并把自身最喜欢的一段话准备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说说自身的预想和课文中相一致的内容。

3、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身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反馈:

⑴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⑵把自身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⑶齐读课文。

培养同学独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在说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在反复地读中熟悉课文,读正确课文。

感悟理解课文

1、把课题略作变化:

邓小平爷爷()地植树。

你能读读课文把这句话说完整吗?

2、反馈:

⑴讨论交流:

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植树。

为什么这么认为?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⑵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3、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这样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地种树呢?

他当时心中会怎样想呢?

4、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小朋友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

你──一棵正在茁壮生长的小柏树,想跟邓爷爷说句什么话呢?

1、自由读课文,考虑。

2、讨论交流:

“()”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

“移”字可换“放”吗?

比较理解。

3、读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反馈:

交流小组意见。

4、朗读全文。

5、说说自身心中的想法和自身的理想、愿望等。

6、各自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以读为主,引导同学学会读课文,尊重同学个性化的理解。

让感情升至最高点,让情感升华,让情感共鸣。

课外延伸

你想不想知道更多地有关邓爷爷的故事。

你可以向家长询问了解、可以翻阅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书籍杂志、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

各自通过各种途径或运用各种方法搜集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