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6574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马可尼B.费森登

C.麦克斯韦D.亨利希·

赫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的产生和发展。

1906年,加拿大人R.A.费森登教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建立了无线电广播实验室,并在圣诞节前夕通过无线电波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声音传播。

4.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______。

A.俄罗斯之声B.KAKD电台

C.奥斯邦电台D.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AKD。

5.哪一年被广大观众誉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______。

A.1996年B.1997年

C.1998年D.2000年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

1997年,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召开、长江三峡截流工程等重大新闻事件成功地进行了直播,所以这一年被广大观众誉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

6.我国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为______。

A.北京电视台B.天津电视台

C.上海电视台D.哈尔滨电视台

[考点]本题在2009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2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我国的电视事业发端于1958年。

这一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黑白电视节目,同年9月2日正式开播。

7.运用导线传送广播节目的机构是______。

A.广播电台B.广播网

C.广播系统D.广播站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与广播有关的广播机构。

广播总是和广播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

运用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机构叫广播电台;

运用导线传送广播节目的机构叫广播站;

由多层次的广播机构组成,进行长距离传输,覆盖广大地区的声音广播系统叫广播网。

8.世界上第一个提供商业互动式电视服务的主要城市是______。

A.美国纽约B.中国香港

C.英国伦敦D.加拿大多伦多

9.广播、电视的语言是指有声语言,即通常所说的______。

A.图像B.屏幕

C.色彩D.言语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电视的语言。

广播、电视的语言是指有声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言语,不包括图像、音响等表意符号。

10.专业式开盘录音机供电用的是______。

A.直流电B.交流电

C.交流电、直流电均可D.以交流电为主,直流电为辅

11.世界上最早正式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是______。

A.英国B.美国

C.法国D.荷兰

12.广播节目采录使用的录音机大多是______。

A.光学录音机B.磁性录音机

C.钢带录音机D.钢丝录音机

13.广播和电视是______。

A.主从关系B.互补关系

C.同一关系D.隶属关系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和电视的关系。

作为电子媒介,广播、电视从诞生到发展,一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它们之间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14.电视节目的制作设备主要是______。

A.电子编辑系统B.接收系统

C.输出系统D.剪辑系统

15.党的十四大以后,广播、电视的宣传重点是______。

A.宣传党的政策B.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C.宣传科学知识D.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电视的宣传重点。

党的十四大以后,广播、电视一直把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作为自己的宣传重点。

16.在我国,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开始提高是在______。

A.19世纪30年代B.20世纪20年代初

C.19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末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为听众、观众服务的观念。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听众、观众的重要性开始被广播、电视工作者所认识,听众、观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17.中央电台的《法制园地》节目讲解法律知识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A.“说案例,讲法律”B.专家评析

C.举办知识竞赛D.循循善诱

18.整个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是______。

A.为媒体服务B.为政府服务

C.为受众服务D.为人民服务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

听众、观众不仅是广播、电视的传播对象,而且是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所以为受众服务既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

19.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是______。

A.娱乐性节目B.知识性节目

C.服务性节目D.新闻报道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电视的主体。

广播、电视是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媒介。

新闻节目办得好坏是衡量广播电台、电视台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20.在众多广播、电视的传送方式中,覆盖面积大,节目质量高,系统投资少、见效快的传送方式是______。

A.光缆传送B.卫星传送

C.电缆传送D.微波中继传送

[考点]本题在2009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5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电视的传送网。

四个选项均是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中的传送网。

其中,卫星传送由于覆盖面积大,节目质量高,系统投资少、见效快,节省维护人力,将成为广播、电视今后的主要传输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5,分数:

10.00)

21.广义的广播通常按哪几种方式分类______。

2.00)

A.传输方式 

B.传播内容

C.领域大小

D.传播符号 

E.是否通过卫星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义广播的分类。

广义的广播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播送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

按传输方式,它可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

按传播符号,它可分为只播送声音的声音广播,以及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电视广播;

通讯卫星出现以后,又按是否通过卫星分为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

22.目前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彩色电视制式是______。

A.NTSC制 

B.PAL制 

C.HDTV制

D.SECAM制 

E.CAL制

[考点]本题在2009年下半年真题第二大题第21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彩色电视的制式。

目前世界上有三大类彩色电视制式:

NTSC制、PAL制和SECAM制。

NTSC制主要用于关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

PAL制主要用于西欧和澳大利亚、非洲以及中东部分国家。

我国内地和港、澳地区也采用这种制式,台湾采用NTSC制。

SECAM制主要用于法国、独联体国家、东欧和沙特阿拉伯等。

23.下面属于现代新闻媒介的是______。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通讯社 

E.新闻性杂志 

24.先于广播、电视出现而至今仍在广泛运用的直接传播方式有______。

A.网络

B.信号传播 

C.口语传播 

D.印刷文字传播

E.手写文字传播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先于广播、电视出现而至今仍在广泛运用的传播方式。

先于广播、电视出现而至今仍在广泛运用的传播方式有信号传播、口语传播、印刷文字传播、手写文字传播。

在这四类传播方式中,前两类属于直接传播,一般认为是在人类脱离动物界以后逐渐形成的。

后两类属于间接传播,分别出现于文字和印刷术发明以后,它们主要运用文字、借助某些中介传递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展了传播距离和范围,同时也使信息可以长久保存。

25.广播、电视的社会职能是______。

A.监督商业广告

B.提供社会服务 

C.丰富社会文化娱乐 

D.普及社会教育 

E.传播新闻,引导舆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电视的社会职能。

广播、电视肩负着四种基本社会职能:

(1)传播新闻,引导舆论;

(2)普及社会教育;

(3)丰富社会文化娱乐;

(4)提供社会服务。

三、简答题(总题数:

10,分数:

30.00)

26.声音广播主要包括哪几种方式?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声音广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

(2)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

(3)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

(4)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

27.简述有线电视的优势。

(有线电视的优势有:

(1)抗干扰能力强,节目信号稳定。

(2)传输系统容量大,一根导线最多能传送几十套节目。

(3)能有效控制播出时间和范围。

(4)为双向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28.简述广播、电视的一般性质。

(1)广播、电视是现代化的传播媒介。

(2)广播、电视以电传输的声音、图像表达内容,具有比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更强的综合性。

(3)广播、电视是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媒介。

(4)广播、电视是影响日益广泛的舆论工具。

(5)广播、电视是一种信息产业。

总之,广播、电视是以新闻为主体的综合性现代化舆论工具,它们既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本身又是一种信息产业;

在有阶级区分的时代,又都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29.简述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趋势:

(1)电视技术迅猛发展。

除了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以外,高清晰度电视、立体电视、文字电视、交互式电视也在迅速发展。

(2)全球电视媒介竞争加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电视的跨国传播提供了手段,从而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电视媒介竞争的态势,改变了世界传播的格局。

30.简述电视拥有的独特优势。

(1)表现手段的综合性。

电视可以同时调动图像、声音、文字等手段传播信息,以达到全面、真实、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

(2)形象的直观性。

电视以运动的画面和声音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可以不通过任何中介环节把它们直接复映在人们的脑海里。

31.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

(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1)便于口说耳听。

广播、电视中的语言要“上口”和“入耳”,即说起来流畅,听起来顺耳;

说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

(2)符合语言规范。

广播、电视语言是口头语言,但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语言规范的语言。

所谓规范的语言,就汉语而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2.广播、电视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生动性概括了广播、电视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

它要求在节目中,要尽量调动声音、图像、屏幕文字的表现功能,以及主持人的叙述技巧,具体、形象、引人入胜地报道新闻事实,表现人物及其活动场景,给予受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亲切感受;

深入浅出、情真意切地表情达意,增强节目感染力,借以引起观众和听众思想、感情的共鸣;

语言生动活泼,符合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的要求;

音像清晰、配合恰当,使受众听得明白,看得清楚,不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获得美的享受。

33.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树立的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有哪些?

(广播、电视工作者应树立的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有:

(1)高度的时效观念。

时效观念包括时间和时机两个侧面。

前者要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现代化采录编播设备,以争分夺秒的精神,尽可能快地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新闻和评论。

后者要求从维护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恰当掌握时机,恰当其时、恰到好处地发布新闻和评论。

增强时效观念必须同时在争取时间和掌握时机上下工夫。

(2)为听众、观众服务的观念。

①重视听众、观众的来信和电话,了解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并建立及时的反馈系统。

②进行科学的受众调研工作,把握当前受众的关注重点和收听、收视习惯。

③调整节目设置,改进节目内容和形式。

(3)新闻传播活动的群体观念。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还要注意和相关环节工作人员的紧密协作。

34.广播、电视的社会职能和基本任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广播、电视的社会职能和基本任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由传播媒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而区别则在于二者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社会职能指媒介能够发挥哪些社会作用,而基本任务则强调能动地运用媒介,实现预期的社会效果。

35.在制作广播节目时,对录音室或播音室声学方面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在制作广播节目时,录音室或播音室是必不可少的。

在声学方面对它的基本要求有两方面:

(1)应有适当的混响效果,并且在房间中声音扩散均匀。

(2)应能隔绝外面的声音。

四、论述题(总题数:

4,分数:

40.00)

36.广播、电视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广播、电视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

(1)通俗易懂。

广播、电视语言只有上口顺耳、通俗易懂,才能使人感到亲切,易于接受。

通俗易懂涉及内容和形式上的许多问题,仅就语言文字而言,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估计自己的服务对象。

①要把受众看做是肯动脑筋的人,充分估计他们的判断能力,尊重他们,和他们亲切平等地交谈。

通俗易懂地把话说明白,不等于把全部现成的结论都塞给听众、观众,也不是指手画脚地教训人,而应当留有余地,引导受众思考,即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

②要和服务对象说话,而不要对他们“转文”。

应该“怎么说就怎么写”,不要把口语文言化,说那些半文半白不符合说话习惯的词儿。

少用单音词语,多用双音词;

少用书面语中的关联词语,多用口头语中的语气词。

③运用常规句式,避免倒装句式。

④注意字音,避免误解。

汉语同音异义或异声的字、词较多,因此要避免运用容易产生歧义的字、词。

(2)具体形象。

新闻报道直接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本来就应该写得鲜明生动。

写广播稿,特别是语言广播稿,最好尽量采用能够想象得到的具体形象代替抽象概念,用生动的事迹、典型的事实、感人的情节描写,代替一般的叙述和抽象的议论。

(3)简洁明快。

短小精悍是新闻写作的共同要求。

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要求从便于说、听出发,精心遣词造句,用精炼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新、最重要、最动人、最富于特点的内容。

要做到语言简洁明快,就要在炼词、炼句上下工夫。

炼词就是从日常语言中选择、提炼确切的词汇;

炼句则是根据听的需要组织句子,尽量运用短句、简单句和常用句式。

37.试述新时期我国广播宣传工作有很大进展的主要表现。

(新时期,我国广播在事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广播宣传工作也有很大进展。

其主要表现大致可以概括为:

(1)重新确定了广播“自己走路”的方针,逐步增加自采自编的稿件,积极开发具有广播特点的报道形式。

(2)围绕更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节目系统、时间布局,丰富节目内容,改进表现形式,探索新的编排、播出方式,从而重新焕发了广播的生命活力,增强了吸引力和竞争能力。

(3)坚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业务建设方针,日益深入地开展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的广播改革,努力实施精品战略,扩大新闻报道面,增加节目的信息容量,加强深度报道和广播评论工作,有效地增强广播的舆论引导功能。

(4)坚定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努力按广播的自身规律调整、完善电台的办台体制和节目的管理、运作机制,逐步形成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广播电台系列化、节目内容窄播化、广播栏目专业化、节目主持人固定化”的发展趋势。

38.试述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电视事业迅猛发展。

比较典型的表现有:

(1)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并进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试验。

随着卫星地面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的观众从此也能够看到中央电视台当天播出的电视节目。

(2)198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创建了我国第一家国家级专业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

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播出各类教育节目47小时,同时它还开办了教育新闻和其他教育性专题节目。

截止1997年6月,全国已有教育电视台、收转台726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电视传输接收网络。

(3)节目套数和播出时间迅速增加。

到1997年,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的八套彩色电视节目,全部通过卫星覆盖全国。

省、市、自治区电视台多数有一套以上的自办节目,并开办了卫星电视节目。

39.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与先于它们的传播方式之间是继续、发展的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与先于它们的传播方式之间是继续、发展关系,而不是取而代之的关系。

其具体表现,大致可以归纳为下面三个方面:

(1)承传。

先于广播、电视存在的四种传播方式,分别运用三种符号:

以语言为主的声音符号;

书写或印刷的文字、图画或相片;

象征性符号。

与这些符号相应的接收渠道分别是:

文字传播诉诸视觉;

信号传播或诉诸视觉,或诉诸听觉;

日常的口语传播则以听觉为主兼及视觉。

这些符号和接收渠道几乎都为广播、电视所分别承袭,成为它们建立自己的符号系统和接收系统的基础。

(2)超越。

广播、电视作为电子媒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