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5877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全球化论文.docx

经济全球化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

篇一:

论文《经济全球化》

浅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论文

浅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更加深入,这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在抓紧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规避风险,从而使中国经济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体。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提供服务、技术转移、相互依存与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全球范围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跨越各国、各地区的界限,相互融合成整体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与各地区的经济互相交织、影响以及融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行为规则,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也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适应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受到很多因素的推动,目前已经成为生产社会化与经济关系发展国际化的客观趋势。

其最根本动力就是社会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科技革命成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飞速转化为生产力,跨国公司发展的蓬勃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力日益加强,涌现了大量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纵观世界范围,贸易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主流的经济政策,大量的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吸引外资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发展无疑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给他们。

在新兴市

场中,中国是主要的外资接收国,这与跨国公司对我国增速快的新兴经济体投资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大量引入外资,有利于满足国内资本需求,提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是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

外商进行投资的同时,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被引进,推动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2.对贸易的影响

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中国目前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1994年起对外贸易顺差开始连年增长,即便是中国加工业在2021年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2021年后我国许多企业的出口量仍达高位,率先使中国经济复苏,在经历了全球性的打击后,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反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有利于劳动力分配

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对外贸易加工等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分利用起来,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才的有效利用受到重视,新型的技术工人以及服务人才充实到企业中,为我国经济提供高水平的劳动力。

(二)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不单单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我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受发达国家的制约

目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仍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明显偏向于发达国家。

当世界市场接收他们的巨额投资之后,他们可以通过贸易自由的口号,对我国贸易堡垒发起攻势,来保证他们获得超额经济利润。

而当他们的国内市场受到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本国一些产业的行业利润受到阻碍的时候,他们就以贸易保护为借口,或者通过环保壁垒、技术壁垒阻挠中国产品的进人,根本不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2.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将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滥用资源,破坏发展中国家

的环境。

经济全球化下,发生产业转移现象不可避免,但为了参与更多的国际竟争,我国只能接受发达国家传导过来的高能源消耗与高污染耗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

输送给发达国家数量庞大且价格低廉的有形物质产品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勇于接受挑战。

我们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我们更要警惕并防范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带来的冲击,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影响。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努力,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与规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企职责分开,政府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应注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从本质上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经营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科学、规范并且富有生机和活力,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我们还要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从而进一步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

(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更是经济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注重吸引外商资本,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国际投资的质量。

通过引进竞争的办法,燃起我国民族工业的竞争意识。

国家应该引导有条件的产业和部门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从而使相应的企业追求新技术具有更大的动力,积极完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获取原料、制成品以及半制成品,使我国经济运行成本降低,在吸收技术与经验的同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自力更生,提高我国民族工业的

经济层次,提升品牌影响。

我们要在能够保证立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向国外发展,争取走向国际产业链的更高端。

(三)关注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可能对我国环境、资源以及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在国际经济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低端的位置。

在开放规模被扩大的同时,应密切注意国际游资的动向并加强经济监管,避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

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却非常高,这与经济大国应有的本范并不相符。

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提高管理水平,使我国的有效需求与供给能力都得到提升。

就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来看,我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受到国外经济势力的打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抢占和坚守住本土市场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实行“走出去”的战略。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的进步与不断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基础。

因此中国应加速科技的创新,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战略,大力发展科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从而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上更具国际竞争能力。

我们应运用先进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使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四、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受发达国家的制约,还要承担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影响。

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避免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并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我国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篇二:

经济全球化论文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当今社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但同时必须明白经济全球化又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正确利用她的积极一面,并对其所可能带来的危害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特点出发,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全球化的由来及其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整个历史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生产力决定生茶关系。

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全球化的生产关系,而这种生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便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随着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大量财富。

但在创造出强大生产力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大量的产品被高效的机器不断制造出来;另一方面,本国的消费市场已经饱和,导致大量产品滞销。

因此,开拓海外的市场便成了唯一解决的途径。

除此之外,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不断加大,本国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寻找海外更多的资源。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将世界的市场和资源都充分利用。

因此,解决资本主义上述的问题的唯一方法,便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在我看来便是生产力、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所谓全球化,便是将整个世界变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经济全球化来说,即将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统一的大市场便意味着全球性的合作,但也更意味着我全球性的竞争。

正如马克思唯物论中所讲,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总体,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因此,我们须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效应。

其最突出的正面效应便是随着全球化的合作,整个生产资料可以得到最优化的分配,从而使生产力发挥其最大的潜力,大大推动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

并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可以通过全球化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式,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并且,全球化的市场也给过大发展中国家开拓自己的海外市场的机会,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就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最突出体现在其全球化激烈的竞争。

由于世界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实力也有很大的差别,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便出现了很大的不公平。

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竭力攫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使得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利很少。

另外,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将世界变成一个经济发展的整体,便使得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样一来,便会使本国的经济过分依赖别国,使自己失去经济上的相对独立。

同样,任何国家经济上的风波也会大大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近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全球化的金融危机便是一个实例。

尽管经济全球化有其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试图去摆脱她,不能将自己独立于世界大经济体系下。

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发展自己,必须要将自己融入整个世界中去,闭关锁国的发展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面对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时,必须要沉着应对,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加强自身的经济体制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世界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202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的程度不断加深,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她是中国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有助于中国的资金融通。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

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一19%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

在流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国际私人资本已占85%。

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间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1983-1987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为年均42亿美元,1994年则增加到386亿美元,1996年更是达到510亿美元的规模。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也从1985年的5%提高到19%年的14.7%。

其次,为我国提供了广大的国际市场和更多的贸易机会。

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截止到1999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为360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949亿美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了9.46倍和10.8倍。

对外贸易依存度在1997年达到33.7%。

外贸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另外广阔的世界市场也给中国发展本国大型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提供了潜在的大量资源。

随着我国不断深入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去,很多民族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一块闪亮的名片,比如海尔、XX、联想等等。

另外,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生产方式的全球化,随着外国资本的流入和中国不断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被介绍到中国来。

这对中国的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的整个经济发展之路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

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其所带来的负面尤为明显。

对于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最大的诟病便是对对外贸易的高度的依存。

经济全球化在将中国与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使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分地依赖海外市场。

中国的经济增长大量依靠对外出口,而本国的内部消费需求却一直处在一个相对很低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逐步升高,下表为全球各个地区贸易依存度对比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过高。

这样一来,一旦世界经济状况出现波动,造成海外市场需求降低,在本国市场没有被很好开发的条件下,中国经济便会受到十分严重的打击。

2021年又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便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增长率由上年的29.1%下降到17.2%,2021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1.8%;2021年GDP增长速度由上年的11.9%下降到9%,其中第四季度仅增长6.5%,2021年上半年增长7.1%,其中第一季度仅增长6.1%,第二季度增长7.9%。

更大的危害不是经济危机所带来的GDP增长速度的减缓。

由于中国过度的依赖对外贸易,造成中国有大量的出口贸易企业。

如中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便有大量的来料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接受外国的订单,进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对外出口贸易。

这些企业养活着中国的大量人口。

2021年的金融危机使这些企业的海外订单大量减少,许多企业都纷纷倒闭。

企业的倒闭也带来了大量的下岗工人,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并且,高的失业率也带来了高的不稳定因素,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最大的隐患。

其次,中国大量的引进外资也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首先,被引进的跨国公司大部分是有很深历史背景的老牌跨国公司,他们拥有十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

这样一来,我们自己的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便被挤占。

自己的企业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国家的经济便也不能最大程度上得到发展,最终坐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的仍旧是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他们的实力雄厚的公司企业。

并且,由于跨国公司具有完全的竞争优势,他们会很快占领整个国内市场,从而实现行业垄断。

这样一来,跨国企业也便控制了市场,也就等效绑架了中国的消费者。

中国的日化行业便是一个例子,英国的联合利华和美国的保洁几乎瓜分了中国的日化市场,前段时间的日化产品涨价事件便是这两个公司一手造成的,他们几乎控制了中国日化产品的销售价格,消费者的利益不复存在。

大量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另一严重后果便是有可能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热钱的流入。

由于中国的金融审核制度还不是十分完善,一旦中国更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投机热钱便

会很容易流入国内市场。

当国际投机热钱充斥着整个国内市场后,一旦其突然从中抽出,便会引起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使中国金融市场发生巨大震荡,从而造成金融危机,并影响实体经济,从而形成全面的经济危机。

1997年由泰国币泰铢贬值引起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年充斥泰国的国际热钱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突然从泰国市场消失,转天泰铢便大幅贬值,引起金融危机。

另外,中国的对外出口主要是低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其能赢得市场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中国的脸颊劳动力导致的产品的廉价。

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一直在要求中国放开人民币汇率。

众所周知,一旦放开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必定要升值,这样一来,中国的出口商品便要涨价,也就失去了其唯一的竞争力,没有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我国的对外贸易肯定要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并进一步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

四.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

虽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但是世界是物质的,历史也是物质的,它是遵循客观规律而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我们不可能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只能去村讯她,并利用她。

只有正确的符合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正确的应对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便是改革与发展,改革产业结构,发展科学技术。

首先,中国需要逐步扩大内需,要充分开拓国内市场,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市场。

这样既能减少我国经济对外的依赖度,又能更好的改善本国人民的生活,一举两得。

其次要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金融监管体系,从而防止类似国际金融热钱进入等的金融危险,以应对国际金融风浪的冲击。

再者,要不断发展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中国现在在经济全球的进程中扮演的总是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无数的商品都有madeinChina的字样,但有多少是DesignedinChina?

我们所依赖的基本上是高劳动密度,低科技含量的对外出口。

只有真正有了自己的科技,我们才能在国际社会上有自己的竞争力,才不会受制于其他的国家。

篇三:

经济全球化论文中华文化发展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中华文化发展论文

摘要:

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理论储备不足,是制约我国文化发展,从内部构成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且也正是因为“不足”和“不强”,成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对华实施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化”的一个重要而且是危险的“接口”。

“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在我国的客观存在所构成的文化威胁,普遍地存在于从观念形态到产业形态的各个文化层面。

只有这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来自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全面渗透和挑战,中国文化才可以获得全新的发展,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发展中,中国文化才能获得安全发展的全面保障。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而且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其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世界上文化模式主要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为东方文化典型代表国家——中国,现文化安全发展的趋势融合已然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经济和技术实力,称霸世界,其文化也处于强势地位。

当今世界的几大媒体巨头,通过自己的文化传播渠道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推销价值理念,输出意识形态,试图支配全球文化市场,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挑战。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

作为东方典型文化的代表国家,中国文化也是多元文化融合或整合的结果。

众所周知,中国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