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6290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命科学史笔记.docx

生命科学史笔记

 

生命科学史笔记(总15页)

第一个系统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拉马克

界门纲目科属种

从《红楼梦》中的动植物聊聊“通识教育”

动植物种类:

301种

动物115种,分属55个科

如:

鹿科、鸭科、雉科、猫科

植物186种,分属75个科

如:

蔷薇科、禾本科、伞形科、唇形科

林黛玉

绛珠草(即露珠草)

柳叶菜科谷蓼属

薛宝钗

“蘅芜君,冷美人”

蘅芜(即杜蘅)

马兜铃科细辛属

“合欢酒”

合欢,豆科

苯环的发现凯库乐梦中梦见了蛇,苯的结构是环状的,涉及到认知的心理问题,在大学读的是建筑系,但也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

莫诺“白天的科学”“晚上的科学”科学美学、认知论

爱因斯坦十分重视逻辑,整个世界是简单的、对称的、和谐的,四种相互作用可以用相同的方程式

世界是无限多样的,但又是统一的,人类的知识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勾勒生命科学史的基本线索

一、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

生命科学(生物学):

既研究生命体的生命活动的现象、本质、规律,又研究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命世界:

多样性与一致性的辩证统一(动物150多万种,其中昆虫100多万种,植物50多万种)(知了昆虫一定是六个脚的,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本来是有1500多万种,要保卫生物多样性“保卫生物学”)(海洋中还有没有更多生命红海等原始环境中有没有原始生命地球之外还有没有生命康德认为存在的)

生命系统:

多层次、非线性、高度有序性、开放的、具有耗散结构(物理学理论,从无序到有序,熵值的提高)、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

层次结构: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生物圈主流是分子生物学

64个遗传密码子DNAmRNAP一个密码子由三个核苷酸构成,决定一个氨基酸

DNA的核质存在问题童第周、牛满江运用文昌鱼

1944年DNA是遗传物质Avery发现

佳乐弗宇宙大爆炸学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事实验证如氦元素28%

西方近代物种不变论的首创者是林耐

系统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是法国的拉马克用进废退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第一个完全将生物进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列宁

达尔文发现不仅是物种选择,也有人工选择(狗的物种越来越丰富)

第一次革命:

达尔文

第二次革命:

1954年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

孟德斯鸠:

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不要把科学家看得非常纯洁

二、生命科学的历史轮廓

(一)医学和农业实践经验是生物学知识的源泉

科学与经验不能划等号

科学家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洞察力、好奇心、想象力、智慧和技巧他们都是提出问题的人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科学史是围绕英雄写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无名英雄

“J·D·贝尔纳现象”——原式思想发动机《历史上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功能》(JD贝尔纳在微生物学中提出病毒是可结晶的蛋白,不是液体)

(二)古代的生物学研究

1.古希腊的生物学研究

(1)古希腊自然哲学中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的探讨

“米利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泰勒斯(万事万物的源头是水,生命是多样而又统一的)→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

把眼光伸向自然

恩培多克勒:

“四元素说”——水、火、气、土

肌肉——1土:

1水:

1气:

1火

骨头——1土:

1水:

2火

神经——1土:

2水:

1火

“爱”(吸引)与“恨”(排斥)→宇宙间最基本的矛盾

爱的结合长久存在,产生恨则最终分解

印度:

人是由四种物质构成的水、火、风、地

(2)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研究

研究了500多种生物,亲自解剖过50多种动物。

著作有《动物志》、《动物的运动》、《动物的繁殖》等

创立了“种”和“属”的概念,给出了生物分离等级观念(虱类→蠕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人)

解释生物生殖:

形式因、质料因(雄性提供了发育的形式即性别

分类学的需求引导他研究胚胎、深入本质。

了解生命从人类自身开始,先分类

亚里士多德“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2.古代中国的生物学

偏重实用

文化上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人文服务

本草著作、农书、园艺书、地方动植物志书: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传统植物学发展的最高峰)、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人的记忆在脑而不在心)

(三)近代科学革命与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

时代背景:

文艺复兴思想解放科学革命

大宇宙(天体)——反对托勒密学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日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被教会利用,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托勒密的重大贡献以及日心说的重要价值,哥白尼死的那天也是“日心说”发表的一天

伽利略:

《对话录》

牛顿:

168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小宇宙(人体)——反对盖伦医学理论(P4/5)

维萨里(近代解剖学奠基人):

《人体的构造》()

塞尔维特:

《基督教的复兴》——小循环的发现

哈维(近代生理学奠基人):

1628《心血运动论》——血液循环学说的建立盖伦限于思想束缚,只能解剖动物来类推人体,有许多漏洞

相关著作:

《人体的构造》:

共7卷,分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腹部和生殖器官系统、胸部和内脏器官、脑和脑垂体及眼睛。

“我在这里并不是无故挑剔盖伦的缺点,相反,我肯定盖伦是一位大解剖学家,他解剖过很多动物,但限于条件,就是没有解剖过人体,以致造成许多错误。

在一门简单的解剖课程中,我能指出他200多处错误。

但我还是尊重他。

——《人体的构造》

《基督教的复兴》:

用6页左右的篇幅描述了他发现的血液小循环(肺循环),书中还涉及法律、政治、宗教、天文、物理、医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1553年塞尔维特出版,其中用6页左右的篇幅描述了他发现的血液小循环(肺循环)。

书中还广泛涉及法律、政治、宗教、天文、物理、医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肺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经肺动脉进入肺静脉,与这里的空气相混合后,流入左心室。

1553年10月27日被处以死刑

科学在最初都是以神学的方式出现的

《心血运动论》

近代生理学之父—哈维在哈维公开演讲血液循环学说(1615年)13年后的1628年,他的著作《心血运动论》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不是发现而是证实了血循环学说

哈维:

提供了实验、数学的方法,最早倡导用定量的方法

血液循环:

从右心室输出的静脉血经过肺部变为动脉血,然后通过左心房进入左心室;从左心室搏出的动脉血沿动脉到达全身,然后再沿静脉回到心脏。

在动脉和静脉的末端必定有一种微小的通道把两者联结起来。

(毛细血管)

(四)还原论的生命研究

1.对生命的物理学研究

笛卡尔:

哲学方法(机械论)理性思辨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所有的二元论最后都走向了唯心的一元论

哈维:

科学方法(实验和定量)

博雷利(医学物理学派奠基人):

对肌肉的研究(《动物的运动》)

2.对生命的化学研究

巴拉塞尔苏斯(医学化学派奠基人):

医药将生理过程当作化学过程研究既对立又统一人体的生理过程也就是炼金过程左旋和右旋酒石酸

赫尔蒙脱:

柳树实验继承人,定量实验物理学转向化学

哈勒:

胆汁

雷奥米尔:

胃液

斯巴兰扎尼:

胃液、肉汤灭菌实验

博蒙特(美国生理学之父):

胃瘘研究

(五)对胚胎发育问题的探讨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渐成论

2.近代预成论:

精源论、卵源论错误理论和主观的观察

代表人物:

马尔比基(发现毛细血管)、斯旺麦丹、列文虎克(微生物的最早发现者)、哈克素克

3.沃尔弗、贝尔(生物发生律、海克尔(生物重演律)的新渐成论向预成论的挑战

4.新的预成论与渐成论之争:

受精卵的各个部分各自发育成什么是否是确定好的

(六)生物学的大综合

1.细胞学说(胡克、施莱登、施旺)

1665年,英国胡克发现细胞(cell,本意为空室)(李善兰是第一个将cell翻译成“细胞”的中国人)观察软木切片

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论植物的发生》

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科学的保密与合作类比思想,是或然性的推理,已知是探索未知的基础,也是探索未知的障碍

类比的思想方法:

施旺由植物具有细胞核推测出动物也有细胞核

卢瑟福也运用类比世界是和谐的是一个整体原子行星模型鳄鱼雕像:

永不回头作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他仍然注意理论思维,也十分擅长教育

查德维克发现中子:

同时借鉴了导师卢瑟福的猜想和居里的射线研究

已知是探索未知的基础,有时也是牢笼

评价:

细胞学说的发现使“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经表现为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依据一切多细胞的机体本质上所共同的规模进行的”。

(恩格斯)

对生物的研究开始统一共同的物质基础

生物学史上两次革命:

近代:

达尔文的进化论

现代:

1953年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莫泊丢、布丰、拉马克、达尔文

达尔文一手拿《圣经》,一手拿《地质学原理》,乘上“贝格尔号”军舰出海!

人生有很多的转折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抓住!

达尔文观察5年发现生物进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选择(残翅昆虫)。

他花了20多年的时间写进化论。

比他大20岁的表姐(妻子)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

 现在的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过去某一种生物的化石上

华莱士后来抢先提出进化论,在基本思想方面如出一辙,成为美谈

恩格斯:

“藐视辩证法是要受到惩罚的”“自然科学家总要受到哲学的支配”

生命科学史上的两次革命,一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二是沃森、克里克DNA结构的确立

1831-1836年,“贝格尔号”军舰,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大熊猫不灭绝。

主人花很多钱为自己的狗配种

神创论,目的论,物种不变论围攻自然选择学说

赫胥黎和牛津论战赫胥黎VS牛津主教威尔伯福“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最终以科学战胜宗教宣告结束 赫胥黎自称达尔文的狗

《申报》():

西博士大蕴创立种源说;严复《天演论》(1898)——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将其引入到政治中,带有强烈的反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取名:

胡适、杨天择、孙竞存

进化论在中国很受欢迎。

1796琴纳《关于牛痘的病因研究》被拒绝发表,压力很大。

康德指其为用畜牲身上的东西玷污神圣的人体。

然而接种牛痘的方法在中国很受欢迎。

(中国早已有接种牛痘的基础,把将要痊愈的患者身上的痂取下来磨成粉对着初患者的鼻子吹)

很多传播生物学思想的是社会学家、哲学家。

列宁的评价: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七)揭示遗传奥秘

遗传的研究在18世纪得到重视

1.孟德尔之前对遗传问题的研究

莫佩蒂伊——对多指形状的遗传研究

克尔罗伊特——动植物杂交试验研究人工去雄、套袋

达尔文肯定了遗传的物质基础,但错误认为了遗传对象,他认为人的全身都是遗传物质

2.经典遗传性研究

孟德尔把8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宣讲,第二年在布隆科学学会杂志上发表

孟德尔将文章寄给了两个人(达尔文和耐格里),但未受重视(大人物对小人物的压制)

孟德尔被埋没了35年,直到1900年三个不同地区几乎同时发表了和孟德尔观点相似的文章,被称为“孟德尔定律再发现”

这三个人没有优先权,由此可见信息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超越时代的观点反而不被接受

孟德尔个人原因:

一生只有3篇互不相干的文章,实在太少。

身处修道院,地位不受重视

孟德尔(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方法:

选材好;

单因子实验方法;受牛顿等人机械论的影响,采用了单因子变量法

假说演绎法;

数学统计方法

摩尔根(连锁互换定律)

(八)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发展

达尔文之后的又一次生物学革命

科学研究转入分子水平,研究蛋白质、核算等。

将物理、化学等理论和技术引入

结构学派

生化学派

信息学派

三、生命科学的分科

19世纪和以前建立的分科有:

植物学、动物学、分类学、微生物学、人类学、真菌学、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古生物学、生理学、胚胎学、进化论、病理学等等

20世纪建立的分科和分支学科,包括边缘学科有:

遗传学、实验动物学、生态学、病毒学、生物地理学、生物化学等等

中国第一人:

中国植物学第一人:

胡先骕

中国动物学第一人:

秉志

中国生理学第一人:

林可胜

生物科学最基本问题的探索

——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生命的本质:

生命是什么

一、定义生命为何如此之难

1.人们往往都有关于生命的常识经验,而定义了的生命概念可能和常识观念相差甚远

2.人们往往从本学科出发,而把某一方面作为生命的本质

3.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存在着连续性,而人们定义生命的目的是要把它们明确区分开来。

能够从无序到有序进化的系统是生命(生物学家)

有些生物学家往往把生命的定义问题当作一个回答与不回答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多大影响的问题。

“生物学家并不需要一个生命定义来帮助他们所思考的东西是什么。

”——K·斯蒂尔尼·P·格里菲斯《生物学哲学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都赞同这样的观点。

有些领域(地外生命、人工生命、计算机“数字生命”)如果不定义生命就很难展开工作

二、地球上的生命特点

如吾所识的生命;如其所能的生命

1.物质组成:

所以生物都具有基本相似的物质组成(碳基生命)

2.结构:

地球上直接表现出生命活动的生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规律:

所有生命几乎都遵循相同的基本规则

4.特征:

所有生命都处在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中

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

生物具有自我复制、繁殖和变异的现象

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趋光性)

生命具有进化的能力

元素-生命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生物圈

进化是中性的,随机漂移的,是没有方向的

三、定义生命的两种方法

1.实体定义:

从构成生命的物质着眼,把生命看作一类特殊的物质结构或有特殊结构的物质

2.功能定义(操作定义):

从生命的基本特征着眼,把生命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四、人类生命观的演变

观:

人们对一个根本性问题的总看法

1.古代和中世纪:

唯心论的生命观;“灵魂”、“活力”(生产力水平低、宗教影响)

2.近代早期:

机械论的生命观;“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受牛顿等人影响,“热素”、“燃素”等错误理论)笛卡尔“动物是机器”拉米特里“人是机器”

世纪的辩证生命观

(1)科学基础:

维勒人工合成尿素

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

马尔德指出蛋白质的基本公式,并用protein(最重要的)命名之

李比希指出蛋白质的重要性超过脂肪和糖类

海克尔指出细胞的原生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2)恩格斯的辩证生命观相信生命是通过化学途径实现的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的新陈代谢”;生命“是一种自我完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为它的体现者——蛋白质所固有的、生来就具备的,没有这种过程,蛋白质就不能存在。

由此可见,如果化学有一天会显示出生命现象,即使这种生命现象可能还很微弱”。

只要“我们谈到蛋白质的运动形式,即谈到生命”

五、生命基本特征的主要表现

共同的生命大分子基础——蛋白质和核酸;(先有核酸后有蛋白质,先有RNA后有DNA)

相似的生命基本单位——细胞;

高度一致的生命基本运动形式——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统一机制——信息传递;

生物体量变、质变的表现形式——生长和发育;

生生不息的基础——生殖;

生命的中枢——遗传、变异;

生命发展的全部历史——进化;

自然界相互依存的基本法则——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生命系统的特点:

自我调节(鸟一年四季42度)、自我复制、选择反应

新陈代谢生命的新陈代谢、非生命的新陈代谢

生命系统的特点自我调节、自我复制、选择反应生命区分于非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不要说是新陈代谢!

也是其区分于物理、化学学科的特征

第二节生命的起源:

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一、圣经《创世纪》最早描绘了众生诞生时的情景(实际上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

二、自然发生论

阿那克西曼德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泥土和雨水都可以成为孕育生命的母体

中国《礼记》中的“腐肉生蛆”、“腐草化萤”

亚里士多德——自然发生论的热情倡导者带有朴素的唯物的思想,认为生命可以由非生命的物质自然而然转化而来(牛顿:

神臂第一次推动说“行星的最初运动)

海尔蒙特:

“小麦变老鼠”的实验(推翻;推翻了目的论宣传的:

“老鼠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为了给猫吃的“的说法)

毕奥纳尼:

木料→虫→蝴蝶→鸟

目的论—老鼠是为了给猫吃才生出来的

三、第一个用实验打开自然发生论缺口的是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

用纱布封住的肉上没有产生蛆,后来发现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生的卵,而不是从肉中产生的。

给了自然发生论有力的打击。

四、法国著名科学家——路易·巴斯德

1.“巴斯德一人的发现,就是以抵偿1870年法国付给德国的50亿法郎战争赔款。

2.巴斯德的名言: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上逗留。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3.巴斯德的成就

(1)葡萄酒为什么变酸了

乳酸杆菌的发现,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50-60度加热,巴氏消毒法,酵母菌活着,乳酸杆菌死了

(2)彻底砸碎了自然发生论

微生物必然有母体(生生论)

曲颈烧瓶实验瓶口有些敞开,有些封死

空气质量与微生物数量的实验

巴斯德与普歇的一次公开大辩论

只有将其推翻,微生物学和医学才能进一步发展

(3)巴斯德消毒法:

蚕病、炭疽病、狂犬病

狂犬病:

用经过14次减毒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注入一个被疯狗咬伤的小男孩体内1886年,第一次治愈狂犬病患者

宇宙发育学说(天外胚种论):

宇宙一直存在生命的胚胎,它们以孢子的形式,靠太阳光的压力,不断在新的行星上定居下来,直到落到地球上,就在地球上发育成活跃的生命。

五、近现代进展

年,俄国生物化学家奥巴林提出了目前较有说服力,也最为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说”。

建立了“团聚体”模型。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人工合成尿素(科学成果)——辩证唯物生命观(哲学预言)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本质——“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生命从何来生命的起源——通过“化学途径”实现

奥巴林化学演化学说(科学成果):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火山、地震、雷电米勒证实

→生物大分子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

→原始生命体系目前还未解决(团聚体、微球体)

年,福克斯的微球体模型

科学给了哲学思考基础,哲学指导了科学发展

六、生命起源的实验研究

年加里森模拟地核放射实验

年米勒火花放电实验

课题出来很多教授劝阻,米勒冒着拿不到博士学位的风险做实验

在取出的试液中找到了11中氨基酸

年福克斯微球体实验在海岸边形成,再流回海洋

中国科学家经过7年多努力,终于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全部蛋白质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为什么能成功有人认为是“大跃进”产物。

该课题在1958年确定。

意义:

1实用性。

无数糖尿病人的福音2可行性。

世界最先进研究所可合成31个肽,我国20个(认为差的不多)

将近20几个单位加入,一年投入上百万,最后只剩下三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生物系

生物分类专题

一、古代的生物分类思想

人类要认识自然,产生了分类学思想

以形态描述为主要内容,以肉眼观察为重要手段。

(一)中国古代对动植物的分类知识

植物学以本草学面目出现从甲骨文中反映出我国最古老的生物分类思想:

草木虫鱼鸟兽

犬、狼——从犬形

鹿、麋——从鹿形

牛、羊、马、豕、犬、狼、鹿、麋、豹——四足动物(兽类)

雉、鸡、雀、凤——从佳形(羽翼动物——鸟类)

2.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

3.《考工记》

4.《周记》、《管子》、《吕氏春秋》

5.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二)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创新贡献

各国科学界关注。

达尔文对其多有借鉴

达尔文: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

李约瑟:

无疑的。

明朝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巨著:

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李时珍从34岁开始动笔,完成时已是61岁白发老人。

参考800多种著作,做了近1000万字读书札记,对手稿3次大改,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上千人,1578年完成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三品”:

上品(无毒)、中品(毒性小)、下品(毒性大)

1.创立了面目一新的本草纲目体系

部:

矿物→植物→动物

“部”下分“类”,“类”下分“种”

“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博而不繁,详而有要”

2.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都有精辟独到的阐明

植物药:

1094种,分成5部30类

动物药:

444种,分为虫、鳞、介、禽、兽、人

对植物的根、叶等有详细记载

3.纠正历代本草药物名称的混乱状况

纲目:

释名(解释药物名称和依据)、集解(说明产地、形态、采集方法等)、修治(阐述炮灸的方法)、气味(说明药物性质)、主治(阐述药物功用)、发明(记述前人和他自己使用这种药物的临床经验和对药理方面的探讨)、辩疑正误、附方

枝脉分明、便于检索、符合实用

4.反映了作者高超的学术水平,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搜罗百氏、访采四方”,如:

蕲蛇、榔梅

(三)西方古代的生物分类思想

柏拉图——西方最早把生物分类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人:

“二分法”

亚里士多德——西方最早对自然界进行广泛考察的自然学家

主张根据各种生物多项特征综合考察进行分类;

创立生物分类学上的两个基本等级:

种、属

按照生物结构的复杂程度,排出了生物自然等级:

蚤虱类-蠕虫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看笔记强调观察、注重经验;强调归纳,注重演绎

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成就与其哲学思想有密切联系

德奥弗拉斯特——西方植物学之父:

《植物史》

根据外部形态:

乔木、灌木、草木

根据生长地区:

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常绿植物)、水生植物(淡水植物、咸水植物)

二、近代生物分类学的产生

植物学和动物学由于林耐而达到了一种近似的完成。

——恩格斯

(一)林耐的生平

1707年5月出生在瑞典南部斯马兰省的阿拉尔特村

1717年,上小学

1724年,上中学,遇罗斯曼

在隆德大学时,寄住在斯托俾尔斯家里,一年后转入乌普萨拉大学,遇摄尔思

1730年发表《植物婚配论文》,提出植物性别的概念

1732年孤身对拉普兰地区考察和采集植物标本

1735年发表划时代的巨著——《自然系统》

1735年5月~1738年9月,留居荷兰的三年是林耐一生最重要的时期

类——动物、植物、矿物

纲(以雄蕊的数目区别)、目(以雌蕊的数目区别)、属(以花果性质区别)、种(以叶的特征区别)、显花植物(23纲)+隐花植物(1纲)

(“林氏二十四纲”分类法)

1739年,林耐任乌普萨拉大学植物学教授

1753年,出版《植物种志》(生物命名法的起点)

双名法:

学名=属名+种名+命名人名字

如:

稻的学名:

OryzasativaL.

(二)林耐的科学成就

1.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是林耐对生物学的最大贡献

2.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