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6522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x

最新浙江金华十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2018.1

温馨提示:

1.全卷共34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次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4页。

试题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Ⅰ和试卷Ⅱ的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学考同学完成试卷Ⅰ(选择题前面25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第31、32题);共70分。

选考同学要求完成全部试题,共100分。

4.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将学校、姓名、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东汉卫宏《汉旧仪》载:

“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

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

”该材料反映了

①世官制开始于西周,结束于秦王朝②西周开始实行家国合一的政治体制

③西周分封制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结合④执政集团权力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2.“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穆,禾麻菽麦。

”这首诗歌反映了

A.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B.西周贵族颂扬祖先功德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D.楚国农民浪漫主义情怀

【答案】A

3.秦汉时期中央政府担心郡守的权力太大,与己不利。

于是每郡派一个官员去监视他。

该官员的职务是

A.郡尉B.枢密使C.监御史D.刺史

【答案】C

4.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都曾经是“大一统”政体下的治国理念。

下列按其成为治国理念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儒家一法家一道家B.法家一道家一儒家

C.法家一儒家一道家D.道家一法家一儒家

【答案】B

5.西晋文人傅威曾经如此评价某项发明:

“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真。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己新。

”该发明

A.对军事和经济,特别是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B.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C.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推动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

D.15世纪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答案】B

6.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铜活字、内阁大学士、水雷、朝贡贸易

政事堂、曲辕犁、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

二牛抬杠、水排、“内朝”、太学、察举制

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提点刑狱司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答案】B

7.“儒学自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只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

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

为能弥补这一缺陷,儒学思想家做出的努力是

A.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B.董仲舒积极主张“大一统”

C.明清之际出现经世致用思潮D.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答案】D

8.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

洋货“充积于厦口”。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洋货畅销导致的直接影响是

A.中国的家庭和城市手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先进中国人提出学习西方的口号

【答案】A

9.近代某位思想家提出了“禁止妇女缠足”“满汉不分”“君民合治”“断发易服改元”等建议。

该思想家的建议推动了

A.洋务运动的开展B.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C.辛亥革命的爆发D.《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B

10.1897年《申报》载:

“梨园竞尚时调,闺阁均效时装,甚至握管文人亦各改头易……有客籍之人谓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不待两三年也,有数月而即变者焉”。

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上海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B.上海物质生活变迁速度不断加快

C.维新思想深刻影响上海消费观念D.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需求

【答案】B

11.20世纪某个时期,中国的工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

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成就。

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该时期是

A.1895—1911年B.1912—1919年C.1949—1956年D.1978—2007年

【答案】B

12.“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

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

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这段摘自民国时期教育部

的条陈描述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一二·九运动B.五四运动C.抵制日货运动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13.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某会战的示意图。

对右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B.该会战期间,张自忠壮烈殉国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该会战期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

【答案】D

14.下表为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的不同语态所占比例变化表。

该表反映了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①意识形态是影响语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②外交关系的变化强烈冲击语态的转变

③国际格局的剧变影响着中国对美国态度

④不同语态折射出国人对美国认识逐渐走向理性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答案】C

15.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中写到:

“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共首倡第三次国共合作

B.解决台湾问题时机已经成熟

C.中国大陆希望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

D.“一国两制”得到了两岸同胞的高度认可

【答案】C

16.下图为《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

该材料反映了

A.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B.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

C.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答案】C

17.古罗马某一时期的法律规定,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即债权人问:

“你保证……”债务人须回答:

“我允诺……”,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这体现了该时期的法律

A.根本上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B.注重形式和程序,缺乏灵活与变通

C.深刻折射帝国扩张中的困境D.注重维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答案】B

18.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历程。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王在法下”②内阁权膨胀③“统而不治”④“王在议会”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

【答案】C

19.近代以来,“绝对时间”“绝对空间”“以太”等概念曾长期主导物理学界。

下列哪部著作的发表结束了这种状况

A.《论法的精神》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C.《广义相对论的基础》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答案】C

20.罗斯福新政时期出台的法案规定:

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建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

该法案是

A.《紧急银行法》B.《全国劳工关系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D.《公平劳动标准法》

【答案】C

21.1940年,同盟国预料(德军)像1914年那样,主要的进攻将发生在比利时中部地区。

德国人原来的也是这样计划的,只是在几个月前作了改变。

因此,法英两国把他们装备

最好的军队都调往比利时。

德军改变后的军事方案代号是

A.“黄色方案”B.“施里芬计划”

C.“曼斯坦因方案”D.“巴巴罗萨计划”

【答案】C

22.1944年6月,英美盟军集中288万兵力,开启代号为“霸王行动”的战役,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

该战役的指挥官是

A.蒙哥马利B.艾森豪威尔C.麦克阿瑟D.丘吉尔

【答案】B

23.1946年,美国官员曾说:

“除非打开更大的世界市场,美国将使自己陷入破产之……有一个组织最近透露,倘今后九个月内不能成功地发展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它们必将解雇50%的就业人员。

”为此,美国

①力推国际贸易自由化以缓解生产过剩②借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霸权

③通过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以开拓市场④大幅贬值美元以刺激美国商品出口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答案】A

24.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欧共体成立B.不结盟运动诞生

C.日本经济迅速崛起D.欧共体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

【答案】D

25.被誉为“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成员国虽然在经济方面差距很大,却承诺在15年内逐渐取消各种关税和贸易壁垒,实行零关税。

该组织是

A.欧洲联盟B.世界贸易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D

26.【加试题】对于俗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有如下评论:

这句话,并不是真理。

因为当局者的环境,旁观者总不能尽知。

假如一个人对付一个问题要顾到三方面,而旁观者只知道两方面,那从旁观者看起来,这个问题自然要好对付得多。

在当局者,还要多顾全一方面,旁观者所主张的方法,他就决不能采用。

在旁观者看来,他的手段就很不高明,而要说他是一个迷者了。

这说明

A.一切历史都带有主观性,历史学不具备客观性

B.现代史家可借助考古等手段科学揭示历史真相

C.史家需通过探寻真相,谨慎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

D.历史解释随着时代变迁需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答案】C

27.【加试题】近代某位思想家认为人类是生而自由和平等的,提出了社会契约学说。

在国家职能问题上,认为国家不仅保障公民的权利,还要保护私有财产。

在国家政权形式上,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事务的权力应分别属于议会和君主。

他还承认分权中的立法权应占优越地位。

该思想家是

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答案】A

28.【加试题】在近代世界艺术领域,有这么一位艺术家:

他的交响乐和协奏曲以奏鸣曲为框架,表达时代主题;他的芭蕾舞剧在整个欧洲和北美地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将本民族音乐与西方的音乐融为一体,并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来自于

A.法国B.德国C.奧地利D.俄罗斯

【答案】D

29.【加试题】下图为20世纪苏俄(联)在某一时期发行的一份海报。

海报的内容为:

“粉碎波兰的进攻”。

对该海报反映的战争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正义战争B.伙同德国瓜分波兰的侵略战争

C.抵制德国法西斯入侵的自卫战争D.解放波兰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答案】A

30.【加试题】西方某一经济理论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

随着该理论的应用

A.西方国家加快殖民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业革命的兴起

B.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C.给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推动经济高度繁荣

D.市场重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逐渐摆脱了经济“滞涨”

【答案】D

试卷Ⅱ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思想呈现出新的气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明代成化、弘治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绫绸)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吴江县志·风俗》

据严中平研究,1580—1590年间,中国商人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商品中,棉布仅次于生丝与绸缎,居于第二位。

……中国棉布还远销西班牙殖民地,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

……嘉定县、宝山县出产的紫花布,尤其成为欧洲的畅销货。

——据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整理

材料二“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明]黄宗義《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在纺织领域中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5分)

“碧芝自制饰品店”拥有丰富的不可替代的异国风采和吸引人的魅力,理由是如此的简单:

世界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饰品文化,将其汇集进行再组合可以无穷繁衍。

(2)有学者指出,明末儒学呈现“承古而萌新”的特点。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加以说明。

(5分)

1.www。

cer。

net/artide/2004021313098897。

shtml。

【答案】

(1)新气象:

纺织业市镇兴起;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出现;质量精美,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3分)老政策:

重农抑商。

(2分)

“碧芝”隶属于加拿大的beadworks公司。

这家公司原先从事首饰加工业,自助首饰的风行也自西方,随着人工饰品的欣欣向荣,自制饰品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认同。

1996年'碧芝自制饰品店'在迪美购物中心开张,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八达,由于是市中心,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时尚人群,不用担心客流量问题。

迪美有300多家商铺,不包括柜台,现在这个商铺的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位于中心地带,左边出口的自动扶梯直接通向地面,从正对着的旋转式楼拾阶而上就是人民广场中央,周边4、5条地下通道都交汇于此,从自家店铺门口经过的90%的顾客会因为好奇而进看一下。

(2)承古:

继承了先秦时期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2分)

我们女生之所以会钟爱饰品,也许是因为它的新颖,可爱,实惠,时尚,简单等。

的确,手工艺品价格适中。

也许还有更多理由和意义。

那么大学生最喜欢哪种手工艺品呢?

此次调查统计如下图(1-3)萌新: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皆本,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要求;(2分)注重实学,推动经世致用思潮。

(1分)

32.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因为是连锁店,老板的“野心”是开到便利店那样随处可见。

所以办了积分卡,方便女孩子到任何一家“漂亮女生”购物,以求便宜再便宜。

图一(前5世纪时期,希罗多德所见的世界)图二(亨利库斯·马尔泰卢斯1490年根据葡萄牙

(三)大学生购买消费DIY手工艺品的特点分析航海家消息绘制的世界地图)

成功秘诀:

好市口+个性经营材料二

10、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希望_____

(1)对比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指出欧洲人对世界范围(陆地)认知的主要变化,并写出图二中“葡萄牙航海家”的名字。

结合所学概括由此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带来的影响。

(4分)

(2)材料二呈现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怎样的发展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以材料二图中方框内两个时期的史实加以论证。

(6分)

【答案】

(1)变化:

对非洲的认识进一步拓展,知道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分)

名字:

迪亚士。

(1分)

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2分)(如答出“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给2分。

答出“人类地域性分散发展的历史开始改变”;“引起了‘商业革命’”;“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每点给1分,但不能超过2分)

(2)趋势一: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2分)

史实论证:

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的暴力掠夺与殖民战争显示了全球化早期时代的无序状态;(2分)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2分)

趋势二: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分)

2.www。

cer。

net/artide/2003082213089728。

shtml。

史实论证:

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重要途径;(2分)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分)

(说明:

以上两种趋势和论证,选答其中一个即可)

33.【加试题】学习历史,贵在探究发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黟县宏村承志堂平面图》

材料二“是自元而明,渐成墟落,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

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

送人□有实用价值□装饰□——《宏村汪氏宗谱》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平面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承志堂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5分)

(2)在古今世界文化遗产中,雅典卫城和宏村是因地制宜的建筑典范。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说明。

(5分)

【答案】

(1)建筑特点:

是徽州古民居中建筑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成就最高的古建筑。

(2分)整体布局清晰明确,中线划分。

(2分)

艺术价值:

装饰富丽堂皇,《唐肃宗宴官图》是徽派木雕艺术精品。

(1分)

(2)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三面都是悬崖,易守难攻。

(2分)它由山门、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等建筑组成。

(1分)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

呈现不规则布局。

(2分)

宏村:

借助自然山脉,加以人工布局,形成了牛形村的布局。

(2分)利用地势落差,将西溪水引入村内每家每户。

(1分)修建月沼和南湖,满足生活和灌溉需要,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人工水系。

(2分)

(说明:

雅典卫城和宏村,选答其中一个即可)

34.【加试题】自1789年以来,为建立理想政体,法国人民进行了不懈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題。

(10分)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

……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这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

——大象2004年版《历史必修1》

(1)材料一中的“阴谋”是指什么事件?

 结合所学,从社会和个人角度分析法国政体变更的原因。

(4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法国“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是如何实现权力平衡的。

(6分)

【答案】

(1)事件:

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共和国变成了法兰西帝国。

(1分)

社会:

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

(1分)

个人: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拿破仑个人野心。

(2分)

(2)总统与议会:

总统是国家元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民会议选举产生;参议院可组成最高法院审判总统;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分)

总统与内阁:

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2分)

议会与内阁:

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