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6654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docx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1984年(中文版)

收藏分享2009-10-1612:

26| 发布者:

 Buffet| 查看数:

1733| 评论数:

0

1984年波克夏的净值约增加了一亿五千万美金,每股约等于133美金,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不过若考虑所投入的资金,事实上只能算普通,二十年来我们的净值约以22.1%年复合成长率增加(从1965年的19.46到1984年的1,108.77) ,去年则只有13.6%。

如同我们去年曾提过的,真正重要的是每股内含价值的成长率,不过由于其涉及太多主观的意见而难以计算,所以以我们的情况,通常用帐面价值当作代替(虽然通常是有点低估) ,我个人认为在1984年内含价值与帐面价值增加的程度可谓相当。

过去个人以学术角度曾跟各为提到暴增的资本将会托累资本报酬率,不幸的是今年我们以报导新闻的方式跟各位报告,过去动辄22%的成长率已成历史,在往后十年我们大约要赚到39亿美金,每年才能以15%成长(假设我们仍维持目前的股利政策,后面我会详加讨论),想要顺利达成目标,必需要有一些极棒的点子,我跟我的执行合伙人CharlieMunger目前并无任何够棒点子,不过我们的经验是有时它会突然冒出来。

下表显示波克夏帐列盈余的来源,由于年中与BlueChips合并致使我们在一些长期投资的股权发生变动,

而各个公司资本利得损失并不包含在内而是汇总于下表最后 “已实现出售证券利得”一栏(我们认为单一年度的出售证券利得并无太大意义,但每年加总累计的数字却相当重要),至于商誉的摊销则以单一字段另行列示,虽然本表列示的方式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不尽相同但最后的损益数字却是一致的:

1984

Unit:

US'000

EarningsBeforeIncomeTax

AfterIncomeTax

Percent

Total 

BerkshireShare

BerkshireShare

EarningsfromOperation

InsuranceGroup

100.0%

(48,060)

(48,060)

(25,955)

100.0%

68,903

68,903

62,059 

Berkshire-WaumbecTextiles

100.0%

418

418

226

 

AssociatedRetailStores

100.0%

(1,072)

(1,072)

(579)

NebraskaFurnitureMart

80.0%

14,511

11,609

5,917

See'sCandies

100.0%

26,644

26,644

13,380

BuffalioEveningNews

100.0%

27,328

27,328

13,317

BlueChipStamps-Parent

100.0%

(1,843)

(1,843)

(899)

WescoFinancialCorporation-Parent

80.1%

9,777

7,831

4,828

MutualSavingsandLoan

80.1%

1,456

1,166

3,151

PresionSteel

80.1%

4,092

3,278

1,696

AmortizationofGoodwill

(1,434)

(1,434)

(1,434)

InterestonDebt

(14,734)

(14,097)

(7,452)

Shareholder'sContribution

(3,179)

(3,179)

(1,716)

Other

4,932

4,529

3,476

87,739

82,021

70,015 

RealizedSecuritiesGain

112,810

109,272

78,881

TotalEarnings-allentities

200,549

191,293

148,896

比较细心的股东可能会发现GEICO特别股利的金额与其分类的位置有变动,虽然损益数字些微受到影响,但实质上并无太大差别,但背后的故事却相当有趣。

如同去年我报告过的,

(1)1983年中GEICO 宣布实施库藏股买回自家股票

(2)同时我们签署协议同意GEICO 自我们手中买回等比例的股份(3)总结最后我们卖还给GEICO35万股,并收到2,100万现金,而我们在GEICO的持股比例则维持不变(4)我们著名的律师事务所认可这整件交易为减资(5)依税法我们只要缴交6.9%的集团企业间股利税(6)最重要的是这2,100万现金比我们未认列的未分配盈余少得多,故经济实质面而言,我们将之视为股利的分配。

但由于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且金额又不小,所以在去年季报与年报中我们特别加以分别列示,并且经我们的本地签证会计师认可同意。

而1984年GeneralFoods也发生同样的状况,只是后者是直接自公开市场中买回,所以我们每天卖出一点股份以使我们在该公司的持股比例维持不变,同样的双方在交易之前已签订好协议,且我们收到的现金比我们在该公司未认列的未分配盈余少得多,总计我们收到2,100万现金,而持股比例则维持在8.75%不变。

但这时签证会计师的纽约总部却跳出来讲话,否决的其分所的结论,认定我们与GEICO 与GeneralFoods之间的交易属于股权买卖而非股利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收到的现金被认定为出售股票收入,在扣除当初的原始投资成本后,应列示为资本利得,当然这只是会计上的处理与税务无关。

虽然我们并不认同纽约方面的看法,但为免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我们仍勉强接收,并重编1983年的报表,尽管如此,公司实质上未受任何影响,我们在这两家公司的权益、帐上的现金、所得税与持有股权的市值皆维持不变。

而今年我们又与GeneralFoods签订类似的协议,为了确保在税法上得以认定为股利分配,我们仍将在该公司维持持有的股权比例不变,当然若后续还有类似的情况我们一定会跟所有的股东报告。

而在参与过这么多次类似的交易后,我们觉得这种作法对不卖出股份的股东同样有利,当一家经营绩效良好且财务基础健全的公司发现自家的股价远低于其内含价值时,买回自家股票是保障股东权益最好的方法了。

但我必须说明我是指那些基于本益比角度的买回,并不包括那种不道德的green-mail(在这类交易中,甲乙双方为自身私利协议剥削不知情的丙方,甲方-是指职业股东在刚买下股票后,便对公司经营阶层发出要钱或是要命的勒索,而乙方-是指息事宁人的公司经营阶层,愿意用高价买回,只要这个钱不要是他出的就好,丙方-就这样被牺牲,别人花钱他来买单,结果公司经营阶层还信势旦旦的说要维持公司利益,而不知情的股东只能呆呆的被宰还不自知。

去年我们几个投资部位较大的被投资公司只要其价格与价值差异颇大时,都努力买回自家股份,而对于身为股东的我们而言,有两点好处

第一点很明显,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透过买回公司的股票,等于只要花一块钱的代价便能够获得两块钱的价值的,所以每股的内含价值可大大的提高,这比花大钱去购并别人的公司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点较不明显,且没有什么人知道,实际上也很难去衡量,但时间一长其效果越明显,那就是管理当局可透过买回自家的股票来对外宣示其重视股东权益的心而非一昧的要扩张个人经营事业的版图,因为后者往往不但对股东没有帮助,甚至反而有害股东的利益。

如此一来,原有的股东与有兴趣的投资人将会对公司的前景更具信心,而股价便会向上反应而与其本身的价值更为接近。

相对地那一些成天把维护股东权益的口号挂在嘴边,却对买回自家股票的建议置之不理的人,很难说服大家他不是口是心非,久而久之,他便会被市场投资人所离弃。

最近我们靠前三大持股-GEICO、GeneralFoods与华盛顿邮报大量买回自家股票(艾克森-我们的第四大持股也积极买回股票,只是因为我们是最近才建立部位,所以影响不大),而大发利市,我们对于投资这种具竞争优势同时又真正注重股东权益的管理阶层感到相当安心。

 

下表显示我们在1984年底,主要的投资部位(所有数字已扣除Wesco等公司的少数股权)

CompanyName

Shares

Cost

Market

Unrealized

AffiliatedPublications,Inc.

(a)

690,975

3,516 

32,908 

29,392 

AmericanBoradcastingCompany

(a)

740,400

44,416

46,738 

2,322 

ExxonCorporation

(a)

3,895,710

173,401

175,307 

1,906 

GeneralFoods,Inc

(b)

4,047,191

149,870

226,137 

76,267 

GEIGOCorporation

(a)

6,850,000

45,713

397,300 

351,587 

Handy&Harman

(a)

2,379,200

27,318

38,662 

11,344 

InterpublicGroupofCompanies,Inc

(a)

818,872

2,570 

28,149 

25,579 

MediaGeneral

NorthwestIndustries

(a)

555,949

26,581

27,242 

661 

Ogilvy&MatherInt'l,Inc

R.J.ReynoldsIndustries

Time,Inc

(a)

2,553,488

89,327

109,162 

19,835 

TheWashingtonPostCompany

(a)

1,868,600

10,628

149,955 

139,327 

AllOtherCommonStock

11,634

37,326 

25,692 

TotalCommonStock

584,974

1,268,886

683,912 

(55,653)

最近十年来实在很难找得到同时能够符合我们质与量(价格与价值的差距)标准的投资标的,我们尽量避免降格以求,但你知道什么事都不做才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有一位英国政治家将该国十九世纪的伟大归功于统治者的无为而治,但历史学家可以随随便便就提议,不过后继统治者却很难真得做得到)

除了先前曾提到的数字,有关Wesco的经营理念在CharlieMunger写的报告中会详加描述。

此外我们实际掌控的企业,如Nebraska家具店、喜斯糖果、水牛城日报与保险事业集团的经营,将在稍后加以说明

Nebraska家具店

去年我曾介绍过B太太跟她的家族的优异表现,不过事实上我还低估他们的管理才能与人格特质,B太太身为公司的负责人,现年九十一岁,当地的报纸曾形容她每天工作完便回家吃饭睡觉,每晚等不到天亮便急着要回店里头上班,每天从早到晚,每周工作七天,她一天所决定的事情可能比一家大公司总裁一年内决定的事还多(当然是指好的决策)

今年五月B太太荣获纽约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她是个跳级生,在她获得这个学位之前,从来没有到学校上过一天课),在她之前获颁这项殊荣的包有括艾克森石油总裁、花旗银行总裁、IBM总裁与通用汽车总裁等杰出企业人士。

而B家族有其母必有其子,由他们的表现可以得知,Louie B太太的儿子跟他三个小孩,皆遗传到B太太的个性,去年NFM单店的营业额增加一千多万美金,成为一亿一千多万,是全美单店业绩最高的一家家具量贩店,事实上它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以下数字说明一切

根据去年财报,全国最大的家具零售商-Levitz 自夸其所卖价格要比当地所有传统家具店要便宜许多,而该公司的毛利率却高达44.4%(亦即消费者每付100元所买的货品,公司的成本只要55.6元)而NFM的毛利却只有前者的一半,其所凭借的便是优异的效率(包含薪资、租金与广告费等成本只占营业额的16.5%),我们不是要批评Levitz,事实上该公司经营亦颇出色,只是NFM的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记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B太太1937年的五百块本钱开始),靠着精打细算与大量采购的成本优势,NFM在供献股东盈余的同时,也替顾客节省了可观的采购预算,这一点也使得该公司的客户分布越来越广。

人们常常问我,B太太到底有什么经营诀窍,而其实说穿了也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他们整个家族

(1)对事业怀抱的热情与冲劲会让富兰克林与HoratioAlger看起来像辍学生

(2)脚踏实地的去落实并果断的决定要作的事情(3)不受外在对于公司竞争力没有帮助的诱惑(4)对待所有人皆能保持高尚的人格

我们对于B太太家族的人格的信任可从以下交易过程看出,NFM从来未找会计师查核,我们也从未对存货进行盘点或核对应收帐款或固定资产,我们便交给她一张五千五百万的支票,而她给我们的是一句口头的承诺。

我们很荣幸能与B太太合伙作生意(1984)

喜斯糖果

下表是该公司自从被BlueChips买下后,对其表现的一段回顾:

Sales('000)

Profit('000)

Pounds('000)

Stores

1984

135,946 

13,380

24,759 

214 

1983

(53weeks)

133,531 

13,699

24,651 

207 

1982

123,662 

11,875

24,216 

202 

1981

112,578 

10,779

24,052 

199 

1980

97,715 

7,547

24,065 

191 

1979

87,314 

6,330

23,985 

188 

1978

73,653 

6,178

22,407 

182 

1977

62,886 

6,154

20,921 

179 

1976

(53weeks)

56,333 

5,569

20,553 

173 

1975

50,492 

5,132

19,134 

172 

1974

41,248 

3,021

17,883 

170 

1973

35,050 

1,940

17,813 

169 

1972

31,337 

2,083

16,954 

167 

看得出其表现并非处于持续成长的状态,事实上盒装巧克力这行业的获利情况并不一定,有的品牌赔钱,但有的却颇有赚头,就我们所知只有一家竞争对手维持高获利,而喜斯的成功要归功于优秀的产品与杰出的经营人才-ChuckHuggins.

尽管在1984年我们产品价格的涨幅不若以往,大约1.4%,不过还好我们在过去几年一直困扰我们的成本控制问题上大有进展,除了我们无法控制原料成本外,其它费用仅较去年增加2.2%。

过去我们由于单店销售数量(指重量,而非金额)略微下滑,整体销量只能靠增加门市来扩张,当然使得销售成本恶化,1984年单店销量减少1.1%,但整体销量因扩点的关系成长0.6%(两者皆已将1983年53周的因素列入考量)

喜斯糖果的销售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圣诞节到来的前四周,其业绩与获利分别占全年的四成与七成五,此外复活节与情人节期间的业绩也特别好,至于平时的生意表现便平平,不过也因为如此使得管理部门与员工在忙季特别辛苦,须要特别的耐性来处理大量的订单。

而即使如此服务态度与产品品质却一点也没有打折扣,至于其它同业我就不管保证,事实上有的为了降低成本增加保存期限而添加防腐剂或将成品加以冷冻,我们宁愿大家辛苦一点而拒绝这样的作法。

此外我们的店在非假日期间遭遇到一些新式食物与零食店的竞争,所幸在1984年我们推出六种新式糖果棒加以反击,其效果颇佳广为消费者所接受,目前我们正在研发新产品预计在不久的未来推出上市。

展望明年我们期望把成本增加幅度压得比通货膨胀率低,当然这比必须要增加单店的销量来加以配合,预估平均售价将调涨6-7%,获利将稳定成长。

水牛城晚报

1984年该报的获利超过我们的预期,与喜斯糖果控制成本一样具成效,不包括编辑室,整体的工作时数减少约2.8%,由于生产力的增进,使得整体成本减少约4.9%,StanLipsey与其经营团队的表现为业界之最,但我们同时也面临一项不利的因素,在年中我们与工会签订一项数年的工作合约,使得工资大幅调涨,基于过去1977-1982年该报亏损时,工会与员工一致配合的态度,是使我们战胜Courier-express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认为这种调整尚属合理,若非当时我们及时将成本降低,现在的结局可能完全相反,而由于这项调整案系分阶段进行,所以对1984年的影响有限,但到明年此时便会全数反应,虽然我们可以努力提高生产力作为因应,但不可避免的明年的单位劳动成本将大幅增加,而新闻印刷成本预估也将增加,由于这两项不利因素,明年毛利将略微下滑。

但另外有两点是对公司有利的:

(1)本报发行流通的范围是一个广告效用极高的地区,相对于一般地区性报纸对广告主的效益极为有限,一个几百英哩远的订户对于位在本地的杂货店来说一点效用也没有,对于一家报社来说,其揩支主要取决于总发行量,而其广告收入(约占总营收的七到八成)却要依靠实际有效的发行量。

(2)水牛城报纸的零售业绩特别突出,广告主只要凭着这份报纸便能将信息传递到所有潜在的客户手中。

去年我曾告诉各位该报优异的读者接受度(在全美前一百大报纸中,我们在平日排名第一、而假日则排第三),最新的资料显示前者仍维持第一、而后者则跃居第二位(不过我们水牛城的订户数却减少,主要是在平日部份),而我们曾提到高接受度的原因是由于我们丰富的新闻内容(在相同规模的报纸中,我们提供的新闻量是最多的),1984年的比率是50.9%(相较于去年的50.4%),远较一般的35%-40%高出许多,而我们也会继续维持在50%以上的比率,另外去年我们虽然减少一般部门的工作时数,但编辑部门的编制却维持不变,虽然编辑室的开支增加达9.1%,远较总成本增加4.9%为高。

在商业社会中,一家强势报纸的优势是极为明显的,老板通常相信惟有努力地推出最好的产品才能维持高获利,但是这种令人信服的理论却让无法令人信服的事实打破,当一流的报纸维持高获利时,三流报纸所赚得的钱却一点也不逊色有时甚至更多,只要你的报纸在当地够强势,当然产品的品质对于一家报纸提高市场占极为关键,而我们也相信在水牛城也是如此,而且像Alfred这样的人能领先我们的最主要原因亦是如此。

一旦主宰当地市场,报纸本身而非市场将会决定这份报纸是好还是坏,不过好或坏,终将大发利市,在一般行业却不是这样,不良品质的产品它的生意一定不好,但即使是一份内容贫乏的报纸对一般民众来说仍具有布告栏的价值,其它条件相同时,一份烂报当然无法像一份一流报纸拥有广大的读者,但对一般市民却仍具用处,而间接使得广告主认同其存在的价值。

因为市场对于报纸品质的要求水准并不高,管理阶层便须自我要求,我们的报纸在量的方面具体地要求新闻成本须高于一般同业水准,而我们也有信心StanLipsey与MurrayLight会继续在质的方面予以加强,Charlie与我皆相信报纸是社会中的一特殊机构,我们相当引以为傲,也期待在往后的日子更将更上层楼。

YearlyChangein

CombinedRatio

PremiumsWritten

afterPolicy-holderDividends

%

%

1972

10.2%

96.2%

1973

8.0%

99.2%

1974

6.2%

105.4%

1975

11.0%

107.9%

1976

21.9%

102.4%

1977

19.8%

97.2%

1978

12.8%

97.5%

1979

10.3%

100.6%

1980

6.0%

103.1%

1981

3.9%

106.0%

1982

4.4%

109.7%

1983

(Rev.)

4.5%

111.9%

1984

(Est.)

8.1%

117.7%

上表充份显示出整个产险业所面临到的状况,CombinedRatio代表保险总成本(产生的损失与费用)占保费收入的比率,当它低于一百时表示有承保利益,反之则有承保损失,过去几年我一再强调公司每年惟有保持10%以上的保费成长速度方能确保此比率不变,这是基于费用占保费收入的比例不变,而理赔损失将因为单量、通膨与法院判决扩大理赔范围等原因,而每年成长百分之十的假设。

而不幸的是,实际情况真如我所预言,总计从1979-1984年间保费收入约增加61%(平均年增率10%),而CombinedRatio与1979年一样皆是100.6,相较之下,同业保费平均增加30%,而CombinedRatio则变成117.7,而到今天我们仍相信保费收入的年变动率是承保获利趋势的最佳指针。

目前显示明年的保费年增率将超过10%,所以假设明年不会发生什么特别大的灾害,我们预期CombinedRatio将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若依照目前产业损失的估计(及年增率10%)保费收入必须连徐续五年成长15%,才能将CombinedRatio降回到100,亦即代表到1989年时保费须成长整整一倍,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所以持平而言,我们预期保费每年将成长约略超过10%,而CombinedRatio在产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将维持在108-113区间。

我们自己在1984年的CombinedRatio是可怜的134(在这里我不包括StructuredSettlement在内)这是连续三年我们的表现比同业水准差,我们预期明年CombinedRatio会变好,而且也会比同业表现的好,Mike 自从从我手中接下保险业务后已改正了不少先前我所犯下的错误,而且过去几年我们的业务集中在一些表现不如预期的保单上,这种情况将有助于与我们竞争的同业退缩甚至出局,而当竞争局势打破后,我们就可以提高保费而不怕失去客户。

过去几年我一再告诉各位总有一天我们坚强的财务实力将有助于我们取得保险营运的竞争优势,而这一天终将来临,无疑的我们是全美产险营运最佳,资金最雄厚的保险公司(甚至比一些有名规模又大的公司还要好),同样重要的是公司的政策便是要持续维持此优势,保单购买者用钱所换到的只是一纸承诺,而这纸承诺必须要经得起所有的逆境而非顺境的考验,最低限度,它必须要能够经得起低迷股市与特别不利的承保状况等双重考验,我们的保险子公司有意愿也有能力确保其承诺在任何状况下兑现,这是没有多少家保险公司能做得到的。

我们的财务实力对于去年曾提过的StructuredSet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