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7263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 大全.docx

教师资格认证A类考试大全

2010年春季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记》上说:

“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B)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

2.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方法是(B)

A.榜样和示范B.陶冶C.修养D.说服

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5.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制始于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B)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北京大学D.清华大学

6.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D)

A.因材施教B.抓关键期C.长善救失D.循序渐进

7.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C)

A.生理前提B.客观条件C.动力D.物质前提

8.“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名话反映了教师的劳动的(D)

A.复杂性B.示范性C.艺术性D.创造性

9.我国中小学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的最主要的方式是(D)

A.家长学校B.家长委员会C.通讯联系D.家长会

10.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连贯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是(B)

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

11.课堂播放教学法主要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演播法和(C)

A.现场直播法B.录制播放法C.插播法D.程序教学法

12.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A)

A.领会B.保持C.分解D.定向

13.“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这种观点属于(B)

A.辨证统一法B.个人本位法C.社会本位法D.实质教育论

14.教育目标一般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A)

A.情意领域B.特殊能力领域C.思想品德能力领域D.审美知识领域

15.“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说明(C)

A.学生只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B.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过程

C.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样重要

D.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主动作用过程

16.处于生理上的“激变期”的学生是(B)

A.小学生B.初中生C.高中生D.大学生

17.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时限性和相互关系(D)

A.各组成部分的顺序B.各组成部分的时限C.应完成的任务D.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18.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形式被称为(B)

A.实习作业B.参观C.辅导D.实验实习

19.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是(A)

A.“教员”角色B.“心理医生”角色C.“榜样”角色D.研究者角色

20.按照马克思观点,教育起源于(C)

A.人的动物性本能B.人的无意识的模仿C.生产劳动D.动物竞争的本能

21.情境教育学由三个维度组成,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其要素的是(B)

A.情境线索B.从实践到理论的线索C.理论线索D.技术操作线索

22.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据的是(B)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内容

23.教育目的的结构具有两方面的规定,一方面规定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另一方面规定教育对象的(A)

A.素质B.思想C.道德D.知识

24.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具有(D)

A.顺序性B.阶级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25.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

A.控制教学过程B.控制学生C.塑造学生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6.在学生的成长中,作为校外之校的是(A)

A.社区文化B.家庭环境C.大众媒介D.同伴

27.学校微观环境对于学生个体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这种影响的是(D)

A.同伴影响B.花盆效应C.期待效应D.教学成效

28.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教学大纲结构的是(C)

A.说明部分B.本文部分C.教学计划D.其他

29.在我国文献中,最早提出“启发诱导,,原则的是(C)

A.《大学》B.《中庸》C.《学记》D.《孟子》

30.在下列教学方法中,以陶治为主的方法是(D)

A.讨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情境教学法

31.在教育活动中,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的是(B)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师

32.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说

C.社会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学说D.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33.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有一种因素属于自然的和生理的前提条件,它是(A)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34.“教师要对学生行为有所帮助,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等”,这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D)

A.客观B.理解C.敏感D.促进

35.教师要解决学生人生方向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与改造,是由教师的什么角色决定的?

(C)

A.教师的“教员”角色B.教师的“领导者”角色

C.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D.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

36.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体现了其工作的(B)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效性

37.学生的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发育期的阶段是(B)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38.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包括认知关系和(C)

A.工作关系B.人际关系C.情感关系D.非正式关系

39.学校的社会气氛可以简称为(B)

A.校园环境B.校风C.班风D.教风

40.人的基本生活技能最初来源于(A)

A.家庭B.学校C.社会D.遗传

41.下列不属于学校与家庭通讯联系方式的是(A)

A.召开家长会B.传递书信c.打电话D.给家长寄送校刊

42.在教学中,教师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为了了解问题的答案,便会对教师的讲解加以注意。

教师的这种做法目的是(A)

A.激发学生的求知欲B.提供教材内容C.变化教学情境D.给予学生反馈

43.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技能的是(D)

A.识字B.推理C.计算D.写字

44.直观教学方式一股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观,下面属于实物直观的是(C)

A.录象带B.图表C.标本D.幻灯片

45.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这一个教学原则符合(B)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理论联系实际D启发性

46.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选择、领会、保持和(D)

A.观察B.反思C.提问D.应用

47.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前提是(C)

A.实施指导B.制定计划,做好准备C.了解学情D.反馈控制

48.“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以形成学生完美的品格”,这一教育目标是(C)

A.生理素质教育B.文化素质教育C.道德素质教育D.审美素质教育

49.自尊感、荣辱感、友谊感、责任感,它的表现形式属于(D)

A.道德知识B.道德行为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

50.“身教重于言教”,是说明育人过程中(D)

A.锻炼的重要性B.说服教育的重要性C.修养的重要性D.榜样和示范的重要性

51.教育目标是(B)

A.每个教师头脑中形成的课程目标体系B.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C.课程目标D.学生的学习目标

52.教育过程的控制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B)

A.辅助地位B.主导地位C.客体地位D.被动地位

5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说明教师劳动具有(C)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效性

54.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C)

A.客体B.既是主体,也是客体C.主体D.从属者

55.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B)

A.领会B.选择C.保持D.应用

56.“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描述的师生关系类型是(B)

A.对立型B.依赖型C.自由放任型D.民主型

57.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定势作用,影响着人以后的发展,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的特点是(A)

A.先主性B.多维性C.密切性D.统一性

58.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要对象是(D)

A.家长B.管理者C.教师D.学生

59.语文、数学和外语是(B)

A.知识类学科B.工具类学科C.技艺类学科D.实践类学科

60.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是(C)

A.教学内容B.教学对象C.教学目标D.预期效果

61.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A)

A.杜威、克伯屈B.杜威、杰克森C.克伯屈、杰克森D.克伯屈、夸美纽斯

62.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C)

A.教学目标B.教学组织形式C.教学原则D.教学方法

63.—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是(A)

A.学习活动总量B.学时C.学习强度D.知识学习量

64.教材编写在内容上要做到(A)

A.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统一B.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

C.形式与实质统一D.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统一

65.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首要因素是(B)

A.提出教学目标B.引起学生的注意C.唤起已有经验D.指导学生学习

66.“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是学习方法指导的(A)

A.目标B.内容C.过程D.原则

67.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C)

A.道德感知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

68.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D)

A.陶冶B.惩罚C.人格感化D.说服教育

69.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A)

A.中介B.基础C过渡D.指挥员

70.学校的出现,是在(B)

A.远古(原始社会)教育阶段B.古代教育阶段C.现代教育阶段D.当代教育阶段

71.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包括(A)

A.德智体美劳B.德智体美C.德智体D.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72.现代教育活动要求教师与学生是知己、朋友的关系,但是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又必须维护自己的权威性,这种现象是(B)

A.教师权威B.教师的角色冲突C.教师培训D.教师的自我完善

73.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教育条件的干变万化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

A.创造性B.长期性C科学性D.复杂性

7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属于(B)

A.学生从属于教师B.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C教师是服务员,学生才是教学进程的主宰D.学生有学习的权利,也有不学习的权利

75.初中学生思维的特点属于(C)

A.形象思维发展期B.抽象思维萌芽期

C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期D.动作思维关键期

76.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发展主要是指(A)

A身心发展B.知识积累C身体素质提高D.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

77.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A)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D.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78.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因素包括(C)

A.身体的健康B.知识、智力等C.情感、兴趣、态度等D.能力和技能技巧

79.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B)

A实验法B.发现法C情景教学法D.演示法

80.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A)

A教学原则B.教学目标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

81.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是(A)

A维持课堂纪律B.教师人格力量C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D.明确教学目标

82.技能学习阶段的正确顺序是(B)

A定向;分解;熟练;定位B.定向,分解:

定位;熟练

C.分解;定位;熟练D.定向;分解;熟练

83.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成的基础是(D)

A.文化素质B,审美素质C.心理素质D.生理素质

84.一个社会全体居民为着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规则是(B)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文明规则D.道德规范

85.品德的基础是(B)

A.道德意志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86.“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体现了哪个德育原则?

B

A.因材施教原则B.在集体中教育原则C.疏导原则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87.用以概括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两个词是(B)

A.“培养”和“推动”B.“制约”和“促进”

C.“影响”和“干预”D.“共性”和“个性”

88.“教育的效应”是指(C)

A.教育的投入与产出B.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C.教育实际干了什么D.学校培养了多少人

8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C)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

90.教师要解决学生人生方向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与改造,这是因为教师具备(C)

A.教师的“教员”角色B.教师的“领导者”’角色

C.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D.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

91.学生的主要任务是(A)

A.学习B.人际交往C.升学D.参加社会实践

92.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是指(A)

A.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定势作用B.儿童有主观能动性

C.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统一的D.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大

93.校风的中心是(A)

A.学风和教风B.班风C.教师形象D.领导形象

94.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D)

A.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B.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C.教师与校长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95.“运球上篮”,是属于(B)

A.智力技能B.动作技能C.抽象技能D.形象技能

96.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它符合的教学原则是[D]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理论联系实际D.启发性

97.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C)

A.教学方法B.教学过程C.教学原则D.教学目标

98.教会学生学习,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A)

A.教学思想问题B.教学计划问题C.了解学情问题D.反馈控制问题

99.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D)

A.审美教育B.文化教育C.道德教育D.素质教育

100.青少年品德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是(A)

A.慎独B.立志C.自我批评D.学习

101.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A)

A.主体B.客体C.创造者D.行使者

102.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在于(A)

A.领导的作风B.教风C.学风D.教师的作风

103.于1966年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D)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杰克森

104.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是(A)

A.传授知识B.形成技能C.培养智能D.发展个性

105.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B)

A.杜威B.维果茨基C.夸美纽斯D.巴班斯基

106.“教师根据学法指导教材向学生系统传授学习方法”的学法指导是(A)

A.系统传授式B.专题讨论式C.学科渗透式D.学习诊断式

107.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C)

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策略

108.在受教育者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素质是(A)

A.思想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文化素质D.生理素质

109.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A)

A.整体性B.基础性C.内化性D.综合性

110.品德的基础是(B)

A.道德意志B.道德认知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加涅将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ACDE)

A.提出问题B.评断C.明确问题D.形成假设E.检验假设

2.学科课程的特点是()

A.有利于教师教授知识B.有利于学生学习、巩固C.重视直接经验

D忽视学生的兴趣的需要E.加深学科分割的程序

3.教育影响可分解为(BCD)

A.教育制度B.教育媒体C.教育内容D.教育手段E.教育目的

4.古代教育所具有的特点是(ABE)

A.阶级性B.等级性C.初等教育得到普及D.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E.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

5.教育目标可以分为(ABC)

A.认知领域B.能力领域C.情意领域D.行为领域E.表达领域

6.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ABC)

A.教育预见能力B.教育传导能力C.教育过程控制能力D.监督学生的能力E.自我教育的能力

7.柏恩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主要表现为(ACE)

A.父母态B.朋友态C.成人态D.老人态E.儿童态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包括(ABCDE)

A.服务功能B.教育功能C.宣传功能D.经济功能E.协调功能

9.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BCDE)

A.课程目标B.学科设置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0.学习的类型主要包括(ABCDE)

A.知识的学习B.技能和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道德品质的学习E.行为习惯的学习

11.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BCD)

A.知识的灌输B.学习条件的最优化C.学习过程的最优化D.逐步形成自学技能E.知识的应用

12.应试教育的负效应包括(ABC)

A.片面追求升学率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C.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D.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牢靠E.学校升学率高

13.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BCDE)

A.劳动经验要素B.认知经验要素C.审美经验要素D.健身经验要素E.道德经验要素

1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包括(ABCD)

A.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B.学生的定型期望C.班集体的特点D.教师的行为方式

E.家长的个性特征

15.品德评价是品德教育的辅助方法,包括奖励和惩罚两种,下面属于奖励的是(ACE)

A.赞许B.劝戒C.奖赏D.训导E.表扬

16.教育的基本因素包括(ABC)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目标E.教育原则

17.教师智能结构包括(AB)

A.教师的知识结构B.教师的能力结构C.教师的职业态度

D.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情感品质E.教师积极的自我意识

18.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

A.父母的表率作用B.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C.父母的文化修养

D.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E.父母的职业类别

19.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ABC)

A.递进关系B.转换关系C.互补关系D.制约关系E.适应关系

20.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BCDE)

A.社会性B.整体性C.基础性D.内化性E.综合性

21.学生是一个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意思是指(BCD)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C.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D.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E.学生是能动的人

22.家庭教育的特点有(ABCDE)

A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B.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

C.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D.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

E.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23.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包括(ABCD)

A.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B.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C.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D.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E.坚持讨论式学习

2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A.商品性B.生产性C.科学性D.民主性E.发展性

25.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ABCD)

A.人素质教育必须整体化B.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C.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具有D.涉及家庭、学校与社会及学生个人等综合影响因素

E.学校升学率高

26.家庭的教育功能包括(ABCDE)

A.教导基本生活技能B.教导基本社会规范

C.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与志趣方面发挥影响

D.培养与定位儿童的社会角色方面发挥独特作用E.个人性格形成方面,作用不可替代

27.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有(ABC)

A.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C.课本或教材D.课堂教学E.教案

28.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包括(ABCE)

A.作业B.辅导C.讲座D.补课E.参观

29.人格教育的方法包括(ABC)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B.人格优化C.明确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内容D.训导E.表扬

30.中小学课程结构的版块包括(ABCE)

A.必须课B.选修课C.活动课D.班会课E.社会活动

31.教师要承担“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应该重点履行的职责有(AE)

A.决定人的人生方向问题B.决定学生的学习内容C.校本研究

D.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期待E.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和改造

三、判断改错题

1.课程与教学的中间环节是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