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7456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1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docx

自控课设系统分析与校正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3--2014年度第1学期)

 

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题目:

系统分析与校正

院系: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

创新自1101班

学号:

1111190215

学生姓名:

苏晴

指导教师:

袁桂丽

设计周数:

1周

成绩:

日期:

2014年1月6日

一:

主要内容

1、简要介绍控制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介绍MATLAB软件的基本知识。

包括MATLAB的基本操作命令、数据结构、矩阵运算、编程算法等;简要介绍MATLAB的控制系统工具箱的用法。

包括控制系统的模型及相互转换、时域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方法等应用MATLAB工具箱进行分析研究,增强理解;简要介绍SIMULINK仿真软件,介绍SIMULINK的应用方法及各种强大功能,应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简要介绍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所必须的工具箱函数,包括模型建立、模型变换、模型简化、模型实现、模型特性、方程求解、时域响应、频域响应、根轨迹等各个方面。

2、在掌握控制系统基本理论和控制系统工具箱函数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及其工具箱函数来解决所给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并上机实验;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1、自选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一个三阶或以上系统]。

1、绘制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求出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3、绘制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并求出频域指标。

2.2、采用串联校正,校正装置传递函数

1、

,绘制

的根轨迹,绘制

取三个不同数值时单位

阶跃响应曲线,并求出相应动态性能指标,试分析随着

的变化,系统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有何变化。

2、采用频率校正法进行设计,可以给时域性能指标要求,也可以给频域性能指标,要既有稳态性能要求,也要有动态性能要求,若单独超前校正或滞后校正不满足要求,可采用滞后超前校正。

要熟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及滞后超前校正的原理,使用条件,并对校正后的效果进行合理的分析。

3、采用根轨迹校正法。

根据动态性能要求,确定自选主导极点

,同时满足一定稳态性能要求,求出

,绘制校正后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求出动态性能指标,分析校正效果及产生该效果的原因。

(或采用其它的方法如:

反馈校正,复合校正,串联工程法,串联综合法(希望特性法)进行设计等)最好采用频率校正和另外一种校正方法对比研究。

2.3、绘制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图,根轨迹对比图、伯德图对比图,并求出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2.4、根据校正前、后时域、频域性能指标分析得出结论,按自己所作课程设计的内容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正文:

1.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1绘制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2求出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1.3绘制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并求出频域指标。

绘制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t=[0:

0.001:

50];

num=5;

den0=conv([11],[0.11])

den1=conv([10],den0)

g0=tf(num,den1);

sys=feedback(g0,1,-1)

figure

(1);

step(sys,t);

grid

figure

(2)

margin(g0)

grid

[h1,r1,wx1,wc1]=margin(g0)

figure(3)

rlocus(g0)

grid

运行结果:

Transferfunction:

5

-------------------------

0.1s^3+1.1s^2+s+5

h1=2.2000;r1=13.5709;wx1=3.1623;wc1=2.1020;Wcp=2.1020

1.1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2求出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由上图可得:

峰值时间为1.68s,超调量为68.2%,上升时间为0.531s,调节时间为14.9s。

1.3绘制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并求出频域指标。

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频域指标:

幅值裕度为6.85dB,相角裕度为13.6度,穿越频率为3.16rad/s,截止频率为2.1rad/s。

根轨迹:

2、采用串联校正,校正装置传递函数

2.1、

,绘制

的根轨迹,绘制

取三个不同数值时单位

阶跃响应曲线,并求出相应动态性能指标,试分析随着

的变化,系统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有何变化。

2.1.1

Kc=0.2时的问题分析:

t=[0:

0.001:

50];

Kc=0.2;

num=5*Kc;

den0=conv([11],[0.11])

den1=conv([10],den0)

g0=tf(num,den1);

sys=feedback(g0,1,-1)

figure

(1);

step(sys,t);

grid

figure(3)

margin(g0)

grid

[Gm,Pm,Wcg,Wcp]=margin(g0);

figure(4)

rlocus(g0)

grid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上升时间tr=1.56s峰值时间tp=1.21s调节时间ts=8.49s超调量

%=20.6%

伯德图:

幅值裕度:

20.8dB相角裕度:

47.4dB穿越频率:

3.16rad/sec截止频率:

0.784rad/sec

2.1.2

Kc=2时的问题分析:

t=[0:

0.001:

150];

Kc=2;

num=5*Kc;

den0=conv([11],[0.11])

den1=conv([10],den0)

g0=tf(num,den1);

sys=feedback(g0,1,-1)

figure

(1);

step(sys,t);

grid

figure(3)

margin(g0)

grid

[Gm,Pm,Wcg,Wcp]=margin(g0);

figure(4)

rlocus(g0)

grid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上升时间tr=0.361s峰值时间tp=1.93s调节时间ts=99.8s超调量

%=92.6%

伯德图:

幅值裕度:

0.828dB相角裕度:

1.58dB穿越频率:

3.16rad/sec截止频率:

3.01rad/sec

2.1.3

Kc=4时的问题分析:

t=[50:

0.001:

150];

Kc=4;

num=5*Kc;

den0=conv([11],[0.11])

den1=conv([10],den0)

g0=tf(num,den1);

sys=feedback(g0,1,-1)

figure

(1);

step(sys,t);

grid

figure(3)

margin(g0)

grid

[Gm,Pm,Wcg,Wcp]=margin(g0);

figure(4)

rlocus(g0)

grid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伯德图:

幅值裕度:

-5.19dB相角裕度:

4.23dB穿越频率:

3.16rad/sec截止频率:

4.23rad/sec

上升时间tr=1.56s峰值时间tp=1.21s调节时间ts=8.49s超调量

%=20.6%

综上总结如下:

Kc=0.2

Kc=2

Kc=4

上升时间tr

1.56s

0.361s

不存在

峰值时间tp

1.21s

1.93s

不存在

调节时间ts

8.49s

99.8s

不存在

超调量

%

20.6%

92.6%

不存在

由上表可以看出随着kc的增大上升时间减小,调节时间增大,而峰值时间和超调量也增大。

所以说随着Kc的增大系统的稳定性越差。

2.2、采用频率校正法进行设计,可以给时域性能指标要求,也可以给频域性能指标,要既有稳态性能要求,也要有动态性能要求,若单独超前校正或滞后校正不满足要求,可采用滞后超前校正。

要熟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及滞后超前校正的原理,使用条件,并对校正后的效果进行合理的分析。

校正装置的设计:

试设计一超前校正环节,使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0.1,相角裕量PM≥450。

并希望超调量在20%左右,响应速度加快,幅值裕度增加。

(1)因为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稳态误差要小于0.1rad,所以

=0.2,使得

=10;

(2)由上面的运行结果考虑,由于稳态误差值较小,考虑采用超前校正,程序如下:

t=[0:

0.001:

100];

Kc=2;

num=5*Kc;

den0=conv([11],[0.11])

den1=conv([10],den0)

g0=tf(num,den1);

sys=feedback(g0,1,-1)

figure

(1);

step(sys,t);

grid

figure

(2)

margin(g0)

grid

[h1,r1,wx1,wc1]=margin(g0)

phi=60-r1+7

a=(1+sin(phi*pi/180))/(1-sin(phi*pi/180))

symswc1;

f=20*log10(5/(wc1*sqrt(wc1^2+1)))-10*log10(1/a)

wc1=solve(f)

eval(wc1)

结果是:

闭环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10

--------------------------

0.1s^3+1.1s^2+s+10

开环传递函数的频域特性:

h1=1.1000

r1=1.5763

wx1=3.1623

wc1=3.0145

角度:

phi=55.4237

a=10.3232

f=(20*log(5/(wc1*(wc1^2+1)^(1/2))))/log(10)+2853628720285427/281474976710656

wc1=matrix([[3.9462152742390903548811526028171]])

ans=3.9462

再加上程序:

wc=3.9462

T=1/(sqrt(a)*wc)

Gc=(1/a)*tf([a*T1],[T1])

G1=g0*Gc*a

figure(3)

margin(G1)

grid

[h2,r2,wx2,wc2]=margin(G1)

运行结果为:

wc=3.9462;T=0.0789

校正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0.07887s+0.09687

-------------------

0.07887s+1

校正后的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8.142s+10

-----------------------------------------

0.007887s^4+0.1868s^3+1.179s^2+s

校正后的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

h2=2.6679;r2=29.8223;wx2=11.0302;wc2=6.2372

校正后的伯德图:

由伯德图可以看出校正后的网络的相角裕度为29.8度,小于45度。

所以考虑再串联一个超前校正网络。

程序如下:

(2)

clc

clear

G1=tf([8.14210],[0.0078870.18681.17910])

margin(G1)

grid

[h2,r2,wx2,wc2]=margin(G1)

phi1=50-r2+7

a=(1+sin(phi1*pi/180))/(1-sin(phi1*pi/180))

symswc2;

f=20*log10((8.142*wc2)/(wc2*wc2))-10*log10(1/a)

wc2=solve(20*log10((8.142*wc2)/(wc2*wc2))-10*log10(1/a))

eval(wc2)

wc=13.3320

T=1/(sqrt(a)*wc)

Gc1=(1/a)*tf([a*T1],[T1])

G2=G1*Gc1*a

figure(3)

margin(G2)

grid

[h3,r3,wx3,wc3]=margin(G2)

figure(4)

G22=feedback(G2,1,-1);

t=[0:

0.001:

5];

step(G22,t)

grid

运行结果为:

这个是第一次校正好的系统函数:

Transferfunction:

8.142s+10

-----------------------------------------

0.007887s^4+0.1868s^3+1.179s^2+s

第一次校正好的频率特性:

h2=2.6688

r2=29.8256

wx2=11.0307

wc2=6.2363

角度:

phi1=27.1744

a=2.6812

f=(20*log(4071/(500*wc2)))/log(10)+2411286768743721/562949953421312

wc2=(4071*10^(2411286768743721/11258999068426240))/500

ans=13.3320

wc=13.3320

T=0.0458

第二次的校正函数:

Transferfunction:

0.04581s+0.373

-----------------

0.04581s+1

经过第二次校正后的网络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s^2+9.37s+10

--------------------------------------------------------

0.0003613s^5+0.01644s^4+0.2408s^3+1.225s^2+s

经过第二次校正后的网络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

h3=4.1690;r3=45.6126;wx3=17.8912;wc3=7.2932

伯德图:

由此得到校正后的传递函数的相角裕度为45.6度,大于45度,符合条件要求。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上升时间tr=0.159s峰值时间tp=1.24s调节时间ts=1.14s超调量

%=24.3%

由以上可知,时域的性能也较为校正前好很多。

2.3、绘制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图,根轨迹对比图、伯德图对比图,并求出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程序为:

G22=feedback(G2,1,-1)

t=[0:

0.001:

50];

step(G22,t)

grid

holdon

g00=feedback(g0,1,-1)

step(g00,t)

holdoff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图:

figure

(2)

holdon

rlocus(G2)

rlocus(g0)

holdoff

根轨迹对比图:

figure

(2)

holdon

bode(G2)

bode(g0)

holdoff

伯德图对比图:

设计结果分析:

时域性能:

校正前

校正后

上升时间tr

0.531s

0.159s

峰值时间tp

1.68s

1.24s

调节时间ts

14.9s

1.14

超调量

%

68.2%

24.3%

频域性能:

校正前

校正后

幅值裕度Gm

6.85

12.4

相角裕度Pm

13.6

45.6

穿越频率Wcg

3.16

17.9

截止频率Wcp

2.1

7.29

3.根轨迹校正

3.1根轨迹校正方法一

已知原传递函数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上升时间tr=0.361s峰值时间tp=1.93s调节时间ts=99.8s超调量

%=92.6%

规定把传递函数校正到超调量小于20%,阶跃响应调整时间小于5s,速度误差系数为10。

编程如下:

zeta=0:

0.001:

0.99;

sigma=exp(-zeta*pi./sqrt(1-zeta.^2))*100;

figure;

figure

(2)

plot(zeta,sigma);

xlabel('\zeta');

ylabel('\sigma');

grid;

z=spline(sigma,zeta,20)

得到z=0.4559即超调量为20%时

的值为0.4559

的关系图如下:

=0.4559,绘制根轨迹,确定期望的主导极点

num=1;

den0=conv([11],[110])

den1=conv([10],den0)

g0=tf(num,den1);

rlocus(g0);

sgrid(0.4995,[])

读图可得期望主导极点为-0.455±0.782i,且该点处增益为8.27,则校正前系统的稳态误差系数为

按照要求,偶极子的零点和极点的比值应为10/0.827=12.092。

取z=0.01,p=0.01/12.092,则校正环节为

得到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绘制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p=[0-1-10-0.00083];

z=[-0.01];

G=zpk(z,p,1);

K=8.27;

figure(5)

step(feedback(K*G,1))

上升时间1.81s,超调量17.5%,调节时间6.63s,峰值时间4.08s。

可知校正后满足要求。

校正前后伯德图对比:

holdon

num=1;

den0=conv([11],[0.11])

den1=conv([10],den0)

g0=tf(num,den1);

bode(g0)

p=[0-1-10-0.00083];

z=[-0.01];

G=zpk(z,p,8.27);

bode(G,'r--')

holdoff

运行结果为:

h=22.4r=51.0435wx=3.1463wc=0.6818

由上面的运行结果得到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都符合要求,但由于采用的是滞后校正,所以截止频率较小,所以说明用滞后校正不适合此题目。

3.2

根轨迹校正方法二:

采用根轨迹仿真的方法如下:

程序为:

t=[50:

0.001:

150];

Kc=2;

num=5*Kc;

den0=conv([11],[0.11])

den1=conv([10],den0)

g0=tf(num,den1);

rltool(g0)

运行程序,并取一个零点得到:

由图得到:

加一个零点-1.38,那么校正后的网络传递函数为:

画出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得:

上升时间tr=0.204s峰值时间tp=0.462s调节时间ts=0.797s超调量

%=15.2%

3.3、绘制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图,根轨迹对比图、伯德图对比图,并求出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clc

clear

t=[0:

0.001:

10];

num=10;

den0=conv([11],[0.11])

den1=conv([10],den0)

g0=tf(num,den1);

sys=feedback(g0,1,-1)

num1=conv([10],[11.38])

den01=conv([11],[0.11])

den11=conv([10],den01)

g01=tf(num1,den11);

sys1=feedback(g01,1,-1)

figure

(1);

holdon

step(sys,t);

step(sys1,t);

grid

holdoff

figure

(2)

holdon

margin(g0)

margin(g01)

grid

holdoff

figure(3)

holdon

rlocus(g0)

rlocus(g01)

grid

holdoff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图:

伯德对比图:

根轨迹对比图:

根轨迹校正设计结果分析:

时域性能:

校正前

校正后

上升时间tr

0.531s

0.204s

峰值时间tp

1.68s

0.462s

调节时间ts

14.9s

0.797

超调量

%

68.2%

15.2%

频域性能:

校正前

校正后

幅值裕度Gm

6.85

inf

相角裕度Pm

13.6

49

穿越频率Wcg

3.16

Inf

截止频率Wcp

2.1

7.9

结论:

时域、频域的性能指标如上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都有所改善,具体论述如下:

时域:

时域性能指标主要有:

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节时间、超调量等。

在根轨迹图上,随着Kc值的变化,会出现无超调量(Kc值变小)和不稳定的情况。

这一点可从根轨迹图上看出,当Kc减小时根轨迹靠近负实轴值变小,超调量逐渐接近零。

当Kc值变大时根轨迹进入右半平面从而系统不稳定。

校正装置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校正装置相当于增加了闭环零极点。

闭环零点会减小系统的阻尼比,从而使峰值时间减小,响应速度加快,但会使超调量增大,调节时间加长。

这种影响会随着零点接近虚轴而加剧。

闭环极点的影响则恰恰相反且随着其距离实轴的距离缩短而加剧。

通过选择适当的主导极点可使校正后各个性能指标都有所改善。

主导极点的解释:

通过指定不同的主导极点位置,可得到所要求的时域性能指标。

频域:

频域性能指标主要有幅值裕度、相位裕度、穿越频率、截止频率、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带宽等。

校正后,幅值裕度、相角裕度都有所增加。

穿越频率,截止频率都增加。

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心得:

在本次的课程设计中又到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Matable的使用方面,软件的功能不熟悉,所以在源代码的编程方面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在自己参阅了一些书籍和请教同学后对这个软件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这次的课设,使我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如何通过校正装置来实现系统性能的改善,以及开环增益的改变对系统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参考文献

魏克新《MATLAB语言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楼天顺《基于MATLA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