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053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docx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1要点

三、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2、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3、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两类:

受力变形和体积变形。

4、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不仅要强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焊性,同时还要求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5、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为混凝土强度、浇筑位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距。

6、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和混凝土对钢筋起保护作用。

7、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和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其中混凝土的徐变属于混凝土的受力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属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二)判断题

1、素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是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控制的。

………………………………【×】

2、混凝土强度愈高,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愈剧烈,延性就愈好。

………………………【×】

3、线性徐变在加荷初期增长很快,一般在两年左右趋以稳定,三年左右徐变即告基本终止。

………………………………………………………………………………………………【√】

4、水泥的用量愈多,水灰比较大,收缩就越小。

………………………………………【×】

5、钢筋中含碳量愈高,钢筋的强度愈高,但钢筋的塑性和可焊性就愈差。

…………【√】

(三)名词解释

1、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以MPa计)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

表示。

2、混凝土的徐变────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3、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四)简答题

1、简述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三个阶段?

答:

在上升段,当应力小于0.3倍的棱柱体强度时,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线变化,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在应力大于等于0.3倍的棱柱体强度后,随着应力增大,应力应变关系愈来愈偏离直线,任一点的应变可分为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原有的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发展,并在孔隙等薄弱处产生新的个别的微裂缝。

当应力达到0.8倍的棱柱体强度后,混凝土塑性变形显著增大,内部微裂缝不断延伸扩展,并有几条贯通,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急剧减小。

当应力达到棱柱体强度时,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已接近于水平,试件表面出现不连续的常见裂缝。

在下降段,到达峰值应力后,混凝土的强度并不完全消失,随着应力的减少,应变仍然增加,曲线下降坡度较陡,混凝土表面裂缝逐渐贯通。

在收敛段,在反弯点之后,应力下降的速度减慢,趋向于稳定的残余应力。

表面纵向裂缝把混凝土棱柱体分成若干个小柱,荷载由裂缝处的摩擦咬合力及小柱体的残余强度所承受。

2、简述混凝土发生徐变的原因?

答: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凝胶体中的水份逐渐压出,水泥石逐渐粘性流动,微细空隙逐渐闭合,细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三、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所设计的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在具有足够可靠性性的前提下,完成全部功能的要求。

2、结构能够满足各项功能要求而良好地工作,称为结构可靠,反之则称为失效,结构工作状态是处于可靠还是失效的标志用极限状态来衡量。

3、国际上一般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三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破坏一安全”极限状态。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是以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为基础,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验算:

应力计算、裂缝宽度验算和变形验算。

5、公路桥涵设计中所采用的荷载有如下几类: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6、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通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7、作用是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应力和应变的所有原因,它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

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如汽车、人群、结构自重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

8、结构上的作用按其随时间的变异性和出现的可能性分为三类:

永久作用(恒载)、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

9、我国《公路桥规》根据桥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不同情况,规定了结构设计的三种状况:

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

10、《公路桥规》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了强度等级的划分,称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并冠以符号C来表示,规定公路桥梁受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13级,即C20~C80,中间以5MPa进级。

C50以下为普通强度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

《公路桥规》规定受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20,用HRB400、KL400级钢筋配筋时,不应低于C2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40。

11、结构或结构构件设计时,针对不同设计目的所采用的各种作用规定值即称为作用代表值。

作用代表值包括作用标准值、准永久值和频遇值。

(二)名词解释

1、结构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结构的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常用的截面型式有矩形、T形和箱形等。

2、只在梁(板)的受拉区配置纵向受拉钢筋,此种构件称为单筋受弯构件;如果同时在截面受压区也配置受力钢筋,则此种构件称为双筋受弯构件。

3、梁内的钢筋有纵向受拉钢筋(主钢筋)、弯起钢筋或斜钢筋、箍筋、架立钢筋和水平纵向钢筋等。

4、梁内的钢筋常常采用骨架形式,一般分为绑扎钢筋骨架和焊接钢筋骨架两种形式。

5、钢筋混凝土构件破坏有两种类型:

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

6、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截面设计是根据截面上的计算弯矩,选定材料、确定截面尺寸和配筋的计算。

7、受压钢筋的存在可以提高截面的延性,并可减少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8、将空心板截面换算成等效的工字形截面的方法,是根据面积、惯性矩和形心位置不变的原则。

9、T形截面按受压区高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T形截面和第二类T形截面。

10、工字形、箱形截面以及空心板截面,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均按T形截面来处理。

(二)判断题

1、判断一个截面在计算时是否属于T形截面,不是看截面本身形状,而是要看其翼缘板是否参加抗压作用。

……………………………………………………………………………【√】

2、当梁截面承受异号弯矩作用时,可以采用单筋截面。

………………………………【×】

3、少筋梁破坏是属于塑性破坏。

…………………………………………………………【×】

4、水平纵向钢筋其作用主要是在梁侧面发生裂缝后,可以减少混凝土裂缝宽度。

…【√】

5、当承受正弯矩时,分布钢筋应放置在受力钢筋的上侧。

……………………………【×】

(三)名词解释

1、控制截面────所谓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是指计算弯矩(荷载效应)最大的截面;在变截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计算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2、最大配筋率

────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3、最小配筋率

────当配筋率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弯矩等于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四)简答题

1、设计受弯构件时,一般应满足哪两方面的要求?

答:

①由于弯矩的作用,构件可能沿某个正截面(与梁的纵轴线或板的中面正交时的面)发生破坏,故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②由于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构件可能沿剪压区段内的某个斜截面发生破坏,故还需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简述分布钢筋的作用?

答:

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将板面上的荷载作用更均匀的传布给受力钢筋,同时在施工中可以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而且用它来分担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3、简述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

答:

在第一阶段梁没有裂缝,在第二阶段梁带裂缝工作,在第三阶段裂缝急剧开展,纵向受力钢筋应力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

4、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

答:

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正应力状态随着荷载的增大不仅有数量上的变化,而且有性质上的改变,即应力分布图形的改变。

不同的受力阶段,中和轴的位置及内力偶臂是不同的。

因此,无论压区混凝土的应力或是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不像弹性匀质材料梁那样完全与弯矩成比例。

梁的大部分工作阶段中,受拉区混凝土已开裂。

随着裂缝的开展,压区混凝土塑性变形的发展,以及粘结力的逐渐破坏,均使梁的刚度不断降低。

因此梁的挠度、转角与弯矩的关系也不完全服从弹性匀质梁所具有的比例关系。

5、简述适筋梁、超筋梁、少筋梁的破坏特征?

答:

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是:

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其应力保持不变而产生显著的塑性伸长,直到受压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压碎而破坏。

这种梁破坏前,梁的裂缝急剧开展,挠度较大,梁截面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而有明显的破坏预兆。

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是;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拉区钢筋应力远未达到屈服强度。

破坏前梁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拉区的裂缝开展不宽,延伸不高,破坏是突然的,没有明显的预兆。

少筋梁的破坏特征是:

梁拉区混凝土一开裂,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二进入强化阶段,梁仅出现一条集中裂缝,不仅宽度较大,而且沿梁高延伸很高,此时受压区混凝土还未压坏,裂缝宽度已很宽,挠度过大,钢筋甚至被拉断。

破坏很突然,少筋梁在桥梁工程中不允许采用。

(一)填空题

1、一般把箍筋和弯起(斜)钢筋统称为梁的腹筋,把配有纵向受力钢筋和腹筋的梁称为有腹筋梁,而把仅有纵向受力钢筋而不设腹筋的梁称为无腹筋梁。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沿斜截面的主要破坏形态有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和剪压破坏等。

3、影响有腹筋梁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配箍率和箍筋强度。

4、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的主要破坏形态有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和剪压破坏等。

在设计时,对于斜压和斜拉破坏,一般是采用截面限制条件和一定的构造措施予以避免,对于常见的剪压破坏形态,梁的斜截面抗剪能力变化幅度较大,故必须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

5、对于已经设计好的等高度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就是进一步检查梁沿长度上的截面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二)判断题

1、在斜裂缝出现前,箍筋中的应力就很大,斜裂缝出现后,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中的应力突然减小,起到抵抗梁剪切破坏的作用。

…………………………………………………【×】

2、箍筋能把剪力直接传递到支座上。

……………………………………………………【×】

3、配置箍筋是提高梁抗剪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

4、梁的抗剪承载力随弯筋面积的加大而提高,两者呈线性关系。

……………………【√】

5、弯筋不宜单独使用,而总是与箍筋联合使用。

………………………………………【√】

6、试验表明,梁的抗剪能力随纵向钢筋配筋率的提高而减小。

………………………【×】

7、连续梁的抗剪承载力比相同广义剪跨比的简支梁抗剪承载力要低。

………………【√】

(三)名词解释

1、剪跨比

────剪跨比

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

来表示,此处M和V分别为剪压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0为截面有效高度。

2、抵抗弯矩图────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个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四)简答题

1、对于无腹筋梁,斜裂缝出现后,梁内的应力状态有哪些变化?

答:

斜裂缝出现前,剪力由梁全截面抵抗。

但斜裂缝出现后,剪力仅由剪压面抵抗,后者的面积远小于前者。

所以斜裂缝出现后,剪压区的剪应力显著增大;同时,剪压区的压应力也要增大。

这是斜裂缝出现后应力重分布的一个表现。

斜裂缝出现前,截面纵筋拉应力由截面处的弯矩所决定,其值较小。

在斜裂缝出现后,截面处的纵筋拉应力则由剪压面处弯矩决定。

后者远大于前者,故纵筋拉应力显著增大,这是应力重分布的另一个表现。

2、简述无腹筋简支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三种主要形态?

答:

斜拉破坏:

在荷载作用下,梁的剪跨段产生由梁底竖直裂缝沿主压应力轨迹线向上延伸发展而成斜裂缝。

其中有一条主要斜裂缝(又称临界斜裂缝)很快形成,并迅速伸展至荷载垫板边缘而使混凝土裂通,梁被撕裂成两部分而丧失承载力,同时,沿纵向钢筋往往伴随产生水平撕裂裂缝。

这种破坏发生突然,破坏面较整齐,无压碎现象。

剪压破坏:

梁在弯剪区段内出现斜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大,陆续出现几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发展成为临界裂缝。

临界斜裂缝出现后,梁还能继续增加荷载,斜裂缝伸展至荷载垫板下,直到斜裂缝顶端(剪压区)的混凝土在正应力、剪应力和荷载引起的竖向局部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被压酥而破坏,破坏处可见到很多平行的斜向短裂缝和混凝土碎渣。

斜压破坏:

当剪跨比较小时,首先是加载点和支座之间出现一条斜裂缝,然后出现若干条大体相平行的斜裂缝,梁腹被分割成若干倾斜的小柱体。

随着荷载的增大,梁腹发生类似混凝土棱柱体被压坏的情况,即破坏时斜裂缝多而密,但没有主裂缝。

3、在斜裂缝出现后,腹筋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①把开裂拱体向上拉住,使沿纵向钢筋的撕裂裂缝不发生,从而使纵筋的销栓作用得以发挥,这样,开裂拱体就能更多地传递主压应力;②腹筋将开裂拱体传递过来的主压应力传到基本拱体上断面尺寸较大还有潜力的部位上去,这就减轻了基本拱体上拱顶所承压的应里,从而提高了梁的抗剪承载力;③腹筋能有效地减小斜裂缝开展宽度,从而提高了斜截面上的骨料咬合力。

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构件抗扭性能的两个重要衡量指标是:

构件的开裂扭矩和构件的破坏扭矩。

2、在纯扭作用下,构件的裂缝总是与构件纵轴成45度方向发展。

3、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开裂扭矩,只能近似地采用理想塑性材料的剪应力图形进行计算,同时通过试验来加以校正。

4、实际工程中通常都采用由箍筋和纵向钢筋组成的空间骨架来承担扭矩,并尽可能地在保证必要的保护层厚度下,沿截面周边布置钢筋,以增强抗扭能力。

5、在抗扭钢筋骨架中,箍筋的作用是直接抵抗主拉应力,限制裂缝的发展;纵筋用来平衡构件中的纵向分力,且在斜裂缝处纵筋可产生销栓作用,抵抗部分扭矩并可抑制斜裂缝的开展。

6、极限扭矩和抗扭刚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抗扭钢筋的数量。

7、根据抗扭配筋率的多少,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少筋破坏、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和部分超筋破坏。

8、纵筋的数量、强度和箍筋的数量、强度的比例对抗扭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9、T形、Ⅰ形截面可看成是由简单矩形截面所组成的复杂截面,每个矩形截面所受的扭矩,可根据各自的抗扭刚度按正比例进行分配。

10、由于箱形截面具有抗扭刚度大、能承受异号弯矩且底部平整美观等优点,因此在连续梁桥、曲线梁桥和城市高架桥中得以广泛采用。

(二)判断题

1、对于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构件配筋计算,采取先按弯矩、剪力、扭矩各自单独作用下进行配筋计算,然后按纵筋和箍筋进行叠加进行截面设计的方法。

……………………【√】

2、T形截面可以看成是由简单矩形截面所组成的复杂截面,受扭时各个矩形截面的扭转角不同。

…………………………………………………………………………………………【×】

3、当扭剪比较大时,出现剪型破坏。

……………………………………………………【×】

4、对不同的配筋强度比,少筋和适筋,适筋和超筋的界限位置相同。

………………【×】

5、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在开裂前钢筋中的应力较小,钢筋对开裂扭矩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钢筋对开裂扭矩的影响。

…………………………………………………………………【√】

6、抗扭钢筋越少,裂缝出现引起的钢筋的应力突变就越小。

…………………………【×】

(三)简答题

1、简述受扭构件的几种破坏形态?

答:

少筋破坏:

当抗扭钢筋数量过少时,在构件受扭开裂后,由于钢筋没有足够的能力承受混凝土开裂后卸给它的那部分外扭矩。

因而构件立即破坏,其破坏性质与素混凝土构件无异。

适筋破坏:

在正常配筋的条件下,随着外扭矩的不断增加,抗扭箍筋和纵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然后主裂缝迅速开展,最后促使混凝土受压面被压碎,构件破坏。

这种破坏的发生是延续的、可预见的,与受弯构件适筋梁相类似。

超筋破坏:

当抗扭钢筋配置过多,或混凝土强度过低时,随着外扭矩的增加,构件混凝土先被压碎,从而导致构件破坏,而此时抗扭箍筋和纵筋还均未达到屈服强度。

这种破坏的特征与受弯构件超筋梁相类似,属于脆性破坏的范畴。

在设计时必须予以避免。

部分超筋破坏:

当抗扭箍筋或纵筋中的一种配置过多时,构件破坏只有部分纵筋或箍筋屈服,而另一部分抗扭钢筋(箍筋或纵筋)尚未达到屈服强度。

这种破坏具有一定的脆性破坏性质。

2、简述弯、剪、扭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

答:

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状态十分复杂,目前多采用简化计算方法。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当构件承受的扭矩小于开裂扭矩的1/4时,可以忽略扭矩的影响,按弯、剪共同作用构件计算;当构件承受的剪力小于无腹筋时构件抗剪承载力的1/2时,可忽略剪力的影响,按弯、扭共同作用构件计算。

对于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构件配筋计算,采取先按弯矩、剪力和扭矩各自“单独”作用进行配筋计算,然后再把各种相应配筋按纵筋和箍筋进行叠加进行截面设计的方法。

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按照箍筋的功能和配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

2、普通箍筋的作用是:

防止纵向钢筋局部压屈、并与纵向钢筋形成钢筋骨架,便于施工。

3、螺旋筋的作用是使截面中间部分(核心)混凝土成为约束混凝土,从而提高构件的强度和延性。

4、按照构件的长细比不同,轴心受压构件可分为短柱和长柱两种。

5、在长柱破坏前,横向挠度增加得很快,使长柱的破坏来得比较突然,导致失稳破坏。

6、纵向弯曲系数主要与构件的长细比有关。

(二)判断题

1、长柱的承载能力要大于相同截面、配筋、材料的短柱的承载能力。

………………【×】

2、在轴心受压构件配筋设计中,纵向受压钢筋的配筋率越大越好。

…………………【×】

3、相同截面的螺旋箍筋柱比普通箍筋柱的承载力高。

…………………………………【√】

(三)名词解释

1、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把长柱失稳破坏时的临界压力与短柱压坏时的轴心压力的比值称为纵向弯曲系数。

(四)简答题

1、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主要由混凝土负担,设置纵向钢筋的目的是什么?

答:

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减小构件截面尺寸;承受可能存在的不大的弯矩;防止构件的突然脆性破坏。

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随着偏心距的大小及纵向钢筋配筋情况不同,有以下两种主要破坏形态:

大偏心受压破坏(受拉破坏)和小偏心受压破坏(受压破坏)。

2、可用受压区界限高度或受压区高度界限系数来判别两种不同偏心受压破坏形态,当

时,截面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当

>

时,截面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按长细比可分为短柱、长柱和细长柱。

4、实际工程中最常遇到的是长柱,由于最终破坏是材料破坏,因此,在设计计算中需考虑由于构件侧向挠度而引起的二阶弯矩的影响。

5、试验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最终表现为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二)判断题

1、在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中,布置有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

对于圆形截面,纵向受力钢筋常采用沿周边均匀配筋的方式。

………………………………………………………【√】

2、偏心受压构件在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上只存在轴心压力。

………………………【×】

3、大偏心受压破坏又称为受压破坏。

……………………………………………………【×】

4、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同时屈服。

…………………………【×】

5、当纵向偏心压力偏心距很小时,构件截面将全部受压,中性轴会位于截面以外。

…【√】

(三)简答题

1、简述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

答:

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一般是首先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压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同一侧的钢筋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而另一侧钢筋,不论受拉还是受压,其应力均达不到屈服强度;破坏前,构件横向变形无明显的急剧增长。

其正截面承载力取决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和受压钢筋强度。

2、简述形成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的条件?

答:

形成受拉破坏的条件是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量不多的情况,这类构件称之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形成受压破坏的条件是偏心距较小,或偏心距较大而受拉钢筋数量过多的情况,这类构件称之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3、简述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采用了哪些基本假定?

答:

①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②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③受压区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为0.0033;④混凝土的压应力图形为矩形,应力集度为轴心抗压设计强度,矩形应力图的高度取等于按平截面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0.9。

4、简述沿周边均匀配筋的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采用了哪些基本假定?

答:

①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②构件达到破坏时,受压边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为0.0033;③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应力集度为轴心抗压设计强度;④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参加工作,拉力由钢筋承受;⑤钢筋视为理想的弹塑性体。

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当纵向拉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心轴线相重合时,此构件称为轴心受拉构件。

2、当纵向拉力作用线偏离构件截面形心轴线时,或者构件上既作用有拉力,同时又作用有弯矩时,则为偏心受拉构件。

3、可对受拉构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以改善受拉构件的抗裂性能。

(二)计算题

1、已知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截面尺寸b×h=250mm×450mm,

,Ⅰ类环境条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C25混凝土,纵筋采用HRB335级,箍筋采用R235级,已知

求不对称配筋时的钢筋面积。

第九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计算

一、学习重点

本章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施工阶段的钢筋、混凝土应力计算,使用阶段的挠度计算以及裂缝宽度的计算,这些内容均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范畴。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