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151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docx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

中国文学基础

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

一、填空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点铁成金”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提出的诗歌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江西诗派诗人影响很深。

2.在80年代后,杨绛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王安忆为有意突现性爱本身具有的美感而创作的“三恋”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5.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6.汉代民歌《上山采靡芜》的最后六句: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7.铁凝的成名作《哦,香雪》》写了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

8.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理论”,主要指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9.北宋词人苏轼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等。

10.苏轼的词代表了北宋诗坛的最高成就,他开拓了诗的题材和意境,打破了传统的婉约风尚,开创了豪放词风。

11.在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格非是马原之后叙事革命的代表,孙甘露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而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

12.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其书名即上古之书的意思,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13.“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大家。

唐宋八大家中,在唐代的两家是韩愈、柳宗元。

14.清代诗人黄仲则对盛世的虚幻有清醒的认识,《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预见了社会危机的即将来临。

15.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6.宋代诗人杨万里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17.在《家》中,觉慧把鸣凤送给冯老太爷做小老婆,鸣凤自尽后,又换了一个丫环,她是婉儿。

1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隐士诗人林逋《山园小梅》的咏梅绝唱中的名句。

19.国统区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主要有的茅盾《腐蚀》,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20.解放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二、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30分。

1.简要说明《棋王》儒道合璧的特点。

作品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王一生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他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

吃为身体之须,棋为精神之须。

对于“吃”,他的要求很低,“顿顿饱就是福”,对于“下棋”,则是自我完善的追求。

安贫乐道、宁静淡泊的道家思想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在王一生身上得到了辩证统一和集中体现。

2.莎菲形象的“现代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她的性格是现代的、崭新的。

与传统女性温顺、娴淑的性格不同,她不把自己作为被动的等待男性来选择的对象,而认为自己与男性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可以主动去选择男性;第二,她对爱情的理解也是现代的、进步的。

她一方面对两性关系持开放态度,一方面也努力保持着女性的自尊、自重,追求“灵与肉”和谐的爱。

3.《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与人议论,谈笑风生。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30分。

1.怎样理解艾青诗歌中的忧郁色彩?

通过以上各个不同角度、侧面的综合分析论述,对于艾青的诗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艾青的忧郁中饱含了深沉的爱,爱是其诗歌的内核和“诗魂”。

他的忧郁是一种爱,“忧郁的爱”,爱是艾青诗歌忧郁的深沉因子。

艾青诗里忧郁的色彩只是我们很易看到的表层显现,它有着悲怆的深度和震撼人心的力度。

他的爱来自于对这土地、对这土地上人民、对民族和国家,以及对自由、光明与和平永恒的愿望。

只不过这种深沉广博的爱浸染上了诗人忧郁的情感色彩。

他的忧郁是在“爱”的追求过程中坚强的执著的信念的表现,是一种“力”的凸现,其反过来又促进了他对这爱的更加强烈的坚定不移的追求。

因此,艾青式的忧郁表现出的是一种悲壮、崇高之美。

其忧郁中迸发的是热情,其痛苦中蕴涵的是希望,其哀婉中燃起的是火焰。

只要是人类还有悲苦,生命还受着扭曲,艾青的诗就拂不去的忧郁与悲哀的情结。

2.结合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说明《长恨歌》的叙事特点。

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主要在于偏离宏大叙事的视角,从个人的立场上开掘都市民间的世界。

《长恨歌》对上海这一商业化大都市的艺术表现,正是摒弃了对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的展示,将人物和故事融化在平淡的叙事之中的结果。

作品的第一章,没有故事也没有情节,只写上海的弄堂。

对于主人公王琦瑶的描写,也有意回避了她的社会关系,隐去了时代对她命运的直接冲击,发平常的生活情境取代了戏剧冲突,弄堂与小姐就是上海精魂的具体体现者。

第二次

一、填空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宋代诗人杨万里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盛唐时期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一个是以王维和孟浩然等人为首的山水田园诗,一个是以高适、芩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4.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5.建安时期惟一的女诗人是蔡瑛,她的带有自传性的五言诗代表作是《悲愤诗》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

即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前者以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后者的代表作则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8.解放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9.巴金的小说《寒夜》主要通过汪文宣、曾树生等小人物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国统区的时代面貌。

10.汉代民歌《上山采靡芜》的最后六句: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11.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

12.王安忆为有意突现性爱本身具有的美感而创作的“三恋”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13.话本小说《碾玉观音》中璩秀秀对崔宁的追求表现了市民女性对美满爱情的强烈渴望。

14.“点铁成金”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提出的诗歌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江西诗派诗人影响很深。

15.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其书名即上古之书的意思,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16.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我是谁》。

17.1921年出版的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1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隐士诗人林逋的咏梅绝唱《山园小梅》中的名句。

19.中国文学自1937年抗日战争以来形成了两个传统,一是“‘五四’新文学传统”,二是“解放区文学传统”,这两个传统又称启蒙文化传统和战争文化传统。

20.80年代“市井小说”的主要作品有邓友梅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等。

二、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30分。

1.《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与人议论,谈笑风生。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2.小说《风景》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1.作品主要是想表现社会底层一个贫民家庭在几十年间的遭遇,表现这个家庭成员全都疲于应付生存现状的种种沉重压力及“生存”本身的意义。

2.从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可以产生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使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以一种极端化的方式还原出赤裸裸的生存本相,充满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

3.莎菲形象的“现代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她的性格是现代的、崭新的。

与传统女性温顺、娴淑的性格不同,她不把自己作为被动的等待男性来选择的对象,而认为自己与男性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可以主动去选择男性;第二,她对爱情的理解也是现代的、进步的。

她一方面对两性关系持开放态度,一方面也努力保持着女性的自尊、自重,追求“灵与肉”和谐的爱。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30分。

1.结合作品分析《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

“《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

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

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

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

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

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

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

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2.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各种体裁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话剧从开端到成熟几乎花费了半个世纪;新诗对于传统旧诗的胜利虽然只用了短短四年,然而,它不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涅槃过程,而且距离艺术上真正的成熟还有待时日;散文的成就最大,但是,它一开始使用的却是文学革命所反对的文言文,而且,它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名家名作,却很难找出一篇足以体现其整体成就和水平的代表之作。

只有小说,虽然起步较晚,大多比较幼稚,但是,却由于产生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小说的开端,也就是它成熟的标志。

虽然《狂人日记》不是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但它却是第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在艺术上成功地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小说形态,最早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第三次

一、填空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北宋词人周邦彦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等。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中国文学自1937年抗日战争以来形成了两个传统,一是“‘五四’新文学传统”,二是“解放区文学传统”,这两个传统又称启蒙文化传统和战争文化传统。

4.汪敬之的诗集《蕙的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爱情诗集。

5.众里寻她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点铁成金”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提出的诗歌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江西诗派诗人影响很深。

7.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我是谁》。

8.宋代诗人杨万里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9.杨绛在80年代后,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

10.江西诗派所谓的“一祖三宗”中“一祖”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

11.明代作家康海的杂剧《中山狼》谴责了忘恩负义的行为,为其赢得了文学史上不朽的声名。

12.阿城的《棋王》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王一生的故事。

13.“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出自1976年“四五”运动中北岛创作的《光的赞歌》一诗。

14.80年代“市井小说”的主要作品有邓友梅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等。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部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按其时间的先后分别是《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和《诗品》。

16.元代作家郑光祖的杂剧《倩女离魂》借肉体和灵魂的分离写出了女性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现实中女性的压抑。

17.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

18.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他晚年的怀古名作。

19.解放区最著名的叙事长诗是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

20.王安忆为有意突现性爱本身具有的美感而创作的“三恋”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二、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30分。

1.简要说明《棋王》儒道合璧的特点。

作品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王一生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他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

吃为身体之须,棋为精神之须。

对于“吃”,他的要求很低,“顿顿饱就是福”,对于“下棋”,则是自我完善的追求。

安贫乐道、宁静淡泊的道家思想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在王一生身上得到了辩证统一和集中体现。

2.简述汉代《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是“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辞”,从这一侧面真实地反映出了东汉后期政治混乱、没落的时代风貌。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古诗十九首》的另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古诗十九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例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行行重行行》)

3.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流露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情绪?

为什么?

请结合作品内容和作者的情况简要加以说明。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

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

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30分。

1.《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

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1)《茶馆》最大的特色是“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

(2)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龙套闲人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

(3)“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的好处是主次分明,拓宽了所表现的生活范围,便于在纷纭变换的时代大背景下凸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性格命运,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

2.举例说明《史记》文章的抒情性。

一、描写历史人物,融入了作者深挚的爱憎感情:

歌颂明主贤臣、忠臣良将、仁人志士;批判鞭挞暴君昏主、奸臣贼子、贪官酷吏、势利小人,例如……。

这就使《史记》的文章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激情。

二、史记》中有不少作品通篇像是一首抒情诗,像《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有的文章虽然未能全篇如此,但其中有的段落也有较强的抒情性,像《刺客列传》中太子丹易水送别荆轲、《项羽本纪》中“垓下之围”里项羽作《垓下之歌》一段等。

  三、《史记》的文章常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这些议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里作者借廉颇与宾客的对话抒发了作者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不少人物传记的结尾,作者也用“论赞”的方式抒发自己的一番感慨,也使文章带有较强的抒情性。

第四次

、填空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小说《海滨故人》是庐稳的代表作。

2.国统区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主要有茅盾的《腐蚀》,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3.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4.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赵振开的《波动》是“文革”地下文学中最成功的小说。

6.众里寻她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在《围城》中,与方鸿渐在三闾大学因同病相怜而结婚的是孙柔嘉。

8.建安文学中的“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和曹植,他们都是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

9.1957年1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曰白的短诗《吻-》和流沙河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10.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我是谁》。

11.80年代“市井小说”的主要作品有邓友梅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等。

12.中国文学自1937年抗日战争以来形成了两个传统,一是“‘五四’新文学传统”,二是“解放区文学传统”,这两个传统又称启蒙文化传统和战争文化传统。

13.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14.解放区最著名的叙事长诗是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

15.清代长篇英雄传奇《说岳全传》是岳飞故事的集大成之作,在民间影响很大

16.说徐志摩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评论家是茅盾。

17.茅盾的第一部小说《蚀》一出版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8.建安时期惟一的女诗人是蔡瑛,她的带有自传性的五言诗代表作是《悲愤诗》

19.1921年出版的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20.《青春之歌》之后,杨沫还创作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和《英华之歌》等,其艺术成就都没能超过《青春之歌》。

二、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30分。

1.《白鹿原》在叙事结构和视角上有哪些特点?

在叙事结构上,一方面采用多线索交叉并进的方式,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还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主线突出、明暗清晰的特点,围绕着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不仅展示了白鹿村的家族历史,而且也展示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过程。

在叙事视角上,主要采用一种“全知视角”既不宥于已有的社会历史观点,也不完全依从自己的个人见解,而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来叙述历史和故事。

2.《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与人议论,谈笑风生。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3.什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

有哪两部最重要的且具有文学性的代表作?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两类散文:

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记载国家大事和君主言行的,为统治者提供借鉴的散文称历史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且具有文学性的两部历史散文著作是《左传》和《战国策》。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30分。

1.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各种体裁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话剧从开端到成熟几乎花费了半个世纪;新诗对于传统旧诗的胜利虽然只用了短短四年,然而,它不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涅槃过程,而且距离艺术上真正的成熟还有待时日;散文的成就最大,但是,它一开始使用的却是文学革命所反对的文言文,而且,它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名家名作,却很难找出一篇足以体现其整体成就和水平的代表之作。

只有小说,虽然起步较晚,大多比较幼稚,但是,却由于产生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小说的开端,也就是它成熟的标志。

虽然《狂人日记》不是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但它却是第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在艺术上成功地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小说形态,最早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2.结合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说明《长恨歌》的叙事特点。

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主要在于偏离宏大叙事的视角,从个人的立场上开掘都市民间的世界。

《长恨歌》对上海这一商业化大都市的艺术表现,正是摒弃了对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的展示,将人物和故事融化在平淡的叙事之中的结果。

作品的第一章,没有故事也没有情节,只写上海的弄堂。

对于主人公王琦瑶的描写,也有意回避了她的社会关系,隐去了时代对她命运的直接冲击,发平常的生活情境取代了戏剧冲突,弄堂与小姐就是上海精魂的具体体现者。

《中国文学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诗经》共收入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

3.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世与孔子并称“孔孟”。

4.汉乐府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它的创作精神上的特点。

班固将其归结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八个字。

5.《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作者是班固,其中写得最好的人物传记是《苏武传》。

6.宋元话本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一是以讼狱事件为题材的作品,一是以神仙鬼怪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7.崔盈盈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发端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