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245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docx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与上半年后勤工作总结汇编

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

目录

第一篇:

XX年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

第二篇:

上半年县科技局科协工作总结

第三篇:

县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四篇:

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五篇:

科技局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正文

第一篇:

XX年上半年县科技局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xx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执行党的科技工作方针和政策,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省、市科技工作重点和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服务,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推动全县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将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技术创新,切实搞好科技服务

㈠、加大科技项目的争取力度。

上半年,我县共有7个项目被列入xx年度xx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1、双轨无机布基防火卷帘开发与应用(xx市鸿捷消防器材有限公司);2、fp60防水纸箱新技术研究与应用(xx县万里新材料有限公司);3、新型钙产品研究开发与应用(xx县宏利氢铝粉厂);4、双炉室固定炉排煤气燃烧锅炉(河南新封热力有限公司);5、珍稀鲜切花系列新品种关键技术研究应用(xx县科学技术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6、高压变电设备防盗报警机(河南省xx县科教投影器材厂);7、多阶梯式封口技术的研究及应用(xx市高分子包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㈡、搞好科技成果的鉴定与验收。

我县获得xx年度xx市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的3个高科技项目在项目完成后,于xx年6月15日顺利通过xx市科技专项资金专家验收组的验收。

其项目是:

1、多煤种环保型立式锅炉(河南省新封热力有限公司);2、新型非金属镀膜软质立体商标(河南事达科技有限公司);3、低熔点环保型新型包装膜材料(xx市青山新材料有限公司)。

㈢、科技产出情况

1、xx年上半年xx县专利申报量为31件。

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外观设计专利22件。

2、组织申报市级科技成果6项

柴油机免摇启动器初绕贮能装置(xx市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丁村93-1药黑豆(xx县丁村乡农技站);

玉神牌4yt-1b玉米收割机(xx县环宇机械有限公司);

组合型推流式多功能厌氧反应器新技术研究应用(xx县楼村巨源养殖有限公司);

新型环保型可回收防护衬层包装袋(xx市青岭木业有限公司);

环保型多阶梯式封口包装袋(xx县青岭包装有限公司)。

3、组织申报省级科技成果2项

柴油机免摇启动器初绕贮能装置(xx市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多煤种环保型立式锅炉(河南省新封热力有限公司)。

4、组织申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1个:

柴油机免摇启动器初绕贮能装置(xx市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㈣、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服务县域经济工作(柴油机免摇启动器行业整顿规范专项行动)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的肯定,副省长徐济超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副县长王永记代表xx县政府在全省县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二、加强科学技术普及与推广,搞好农业新品种的示范工作

㈠、抓好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

上半年,科技局先后邀请组织市、县农业技术专家到位庄、史庄、亢村等乡镇及村庄进行科学技术普及讲座,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人员3000余人。

按照国家科技部、河南省科技厅、xx市科技局的安排部署,在xx年5月份的科技活动周期间,我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送科技下乡宣传活动。

共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科技图书3000册,受教育人数达xx0余人次。

㈡、大力引进、推广农业优良新品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上半年,我们重点推广了玉米优良新品种“鲁玉3号”、“浚单22”等,推广面积120余亩。

三、防震减灾工作

1、进一步完善了震情短临跟踪和应急工作方案,强化短临跟踪措施。

2、对我县的地震宏观哨所进行巩固,确保震情信息及时、准确。

3、实行数据资料共享,周一、周四按时报送数据。

4、配合省、市地震局,搞好我县地震安全性评价。

四、存在问题

一、科技三项经费不能落实到位。

二、对科技创新企业资金扶持力度不够,上级要求匹配的资金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

三、机关正常运转的科技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下半年科技工作计划:

一、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及项目资金的争取与组织实施工作;抓好项目的省、市鉴定工作。

二、加强科普工作,搞好农业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与星火人才培训工作。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继续落实好科技三项费用,切实做好科技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保证各项科技资金足额到位,并管好、用好。

四、继续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第二篇:

上半年县科技局科协工作总结

县科技局科协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委、县人民政府:

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实施科技富民计划,围绕科技创新服务支柱产业,围绕产品开发狠抓科技项目,围绕群众需求开展科普宣传,围绕文明创建强化机关效能

,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围绕服务经济,加大科技项目实施力度

半年来,一是先后组织申报“利用电解锰渣生产硅肥的研究”,“清江鱼深加工速冻保鲜工艺技术研究”等省市级攻关、民族专项、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扶贫、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7项。

完成了柑桔、茶叶、清江鱼生态养殖及冷链保鲜工艺技术研究等省级项目征集。

审核确定了XX年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新品种后补助等县级项目16项,并汇同县财政局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安排县本级项目经费360万元。

二是开展县院合作。

我局多方寻求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和合作,对锰渣再利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主要是委托省农科院、三源水泥有限公司完成了锰渣各种成分的全面检测分析,各项指标均符合生产肥料和建材的要求;多次请华中农业大学土壤肥料专家吴礼树教授就锰渣肥料试验设计、生产和田间试验等内容进行了框架设计和论证。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长、资源环境学院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主任胡承孝教授,也受邀来长阳就有机全营养肥开发项目方案进行论证研究,并进行实验室有关工作;先后8次送样至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省农科院进行原料分析、检测、试验研究工作。

并对县内主要生物肥源——腐殖酸土作了初步调查,为全效有机肥的开发生产做项目准备。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也对锰渣氧化锰提取和杂质处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锰矿深度开发进行技术储备。

三是申报高新技术产品1个(高纯超细重质碳酸钙)。

四是组织项目鉴定4项。

其中,为企业组织鉴定项目3项;配合市科技局鉴定项目1项。

五是制定了《农业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后补助’实施办法》,根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科技汇同财政部门组成项目验收组对县级XX年科技项目的实施、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二)围绕提高公众文化素质,创新科技宣传培训方式

1、精心组织科技宣传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周”活动。

5月16日,《农民宝典》首发式暨XX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磨市镇芦溪村隆重举行。

县委、县政府领导,县科技局、县农业局等18个涉农部门的重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涉农部门的科技人员,芦溪村村民及学生近500人参加了活动。

县领导为全县1500名农业科技示范户中的10名代表颁发了“农业科技示范户”标牌和《农民宝典》套装科技图书。

启动仪式结束后,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卫生局等12个单位联合开展了大型科技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为农民朋友发放科技书籍和资料6000份,提供科技咨询近万人次。

芦溪村师生观摩了市科协科普大篷车送来的30多件全国中小学生制作的科技展品,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极大热情。

6月25日,配合县政协在资丘镇资丘村开展了“四送”(送科技、送文化、送岗位、送卫生)下乡活动。

在县电视台开设了《科技富民宝典》电视专栏,根据农时、农季、农民的需要,请农业科技专家讲授相关技术专题,今年已播放19期,将《清江水产养殖技术》、《柑桔防冻抗灾技术要点》和《魔芋栽培管理技术》等专题通过电视送到了千家万户。

以《科技经济信息》专刊的形式,今年编印“养猪专辑”和“健康生活专辑”2期,共XX份下发到村组、社区,深受欢迎。

二是加强专利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积极配合县工商、消协等单位开展了“3.15消费与责任”主题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等方式宣讲专利申请、维权等知识;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雷雨”、“天网”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完成专利申请、授权9项。

按照市地震局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学习、宣传《防震减灾法》,更新了地震灾情速报网。

深入磨市等乡镇发放防震知识宣传手册500多份,在县城区各中、小学校发放地震宣传资料和光盘XX多册(盘)。

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实验小学举办了近XX人参加的地震应急演练活动,联合举办了由各乡镇和县直属学校科普辅导员参加的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节专题培训,市青少年科普专家张良明老师从教学与竞赛、课堂教学与辅导培训、发明创新作品说明书与科技论文撰写要求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精彩辅导。

2、高质量开展科技“百场订单”培训。

根据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灾后生产恢复急需实用技术的实际,在广泛征集乡镇、村组科技需求的基础上,突出普遍技术需求和关键技术问题,明确全年举办各类适销对路的“订单”培训100场,涵盖蔬菜、柑桔、水产、茶叶、蘑芋、测土配方施肥、沼气池等19个技术

类别,覆盖到全县11个乡镇。

百场科技“订单”培训3月初在龙舟坪镇厚丰溪村正式拉开序幕,随后在全县全面展开。

为让科技“订单”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县科技局、科协联合县农业局、县水产局、县畜牧局,整合20名专家技术力量,组成科技小分队,分区域、分行业、分作物、分品种,根据农事安排和农民实际生产所需,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什么

时候培训”的原则,确保及时将农业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田间地头。

目前为止,共组织科技“订单”培训70场,受训11500人次。

(三)突破性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精品园”建设

为了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精品园”建设,年初,县科技局出台了《农业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后补助”实施办法》,重点支持粮油、林果、蔬菜、茶叶、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和水产、生猪、家禽为主的养殖业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同时,重点抓了四个科技示范基地:

一是龙舟坪镇板桥铺村200亩的蜜桔示范基地。

二是磨市镇200亩的椪柑示范基地。

这两个示范基地主要是围绕提高含糖量、新品种试验示范、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力争建好示范基地,不断推进低山地区的柑桔品改。

三是榔坪百亩早实薄壳核桃基地。

去年已经实施一年,现已初见成效。

四是榔坪百亩木瓜示范基地。

建立百亩精品示范园,辐射带动全县木瓜生产栽培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围绕信息助力新农村,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我县科技信息服务站自开办以来,目前已建“三站”(总站、分站、站点)12个,主要负责科技咨询、培训、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传播等科技信息服务。

从县直相关部门分批选聘首批“在线专家”,主要负责提供在线农业科技咨询服务。

半年来,“三站”共接待来访群众516人次,农业科技在线专家答疑近1万个,发送科技短信300多条,覆盖农业大户6000多家。

(五)围绕做好企业服务,积极开展技术难题调查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局的服务作用,我们将科技管理工作与服务科技企业联合起来,先后深入3家涉农企业、3家亿元产值重点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了企业技术难题调查,帮助企业筛选项目,并对重点科技项目实行跟踪管理。

(六)围绕改进工作作风,狠抓文明单位创建和机关效能建设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局机关认真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成立了文明单位创建和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修订了相关制度,出台了岗位责任制,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做到形式上多种多样,内容上实实在在,行动上扎扎实实。

通过上半年文明单位创建和机关效能建设,机关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探索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基本上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全县科技工作在科技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后期着力解决。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加强沟通和协作,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使科技工作始终走在发展前沿。

第三篇:

县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悉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衡南为目标要求,切实履行科技管理职责,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有效推动了科技进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优化服务,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积极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

1-2月份,通过实地调研,共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5个,被省科技厅立项4个。

这4个项目分别为湖南神舟科技的“绿色环保镍氢动力电池研制”、春晖化工的“三废流化混燃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小脑壳养殖场的“牲猪规范化健康养殖技术示范”。

博鑫科技的“px-8麻风树引进与示范”。

其中,我县申报的“开盖香有机绿茶的开发”被市科技局列为XX年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4月份,将衡南县金农农机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的“晚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项目作为年度重点成果鉴定验收项目予以申报。

5月份,将天戈机械的“th-i数控高速钢筋调直切断机”项目作为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项目进行申报。

此外,我们对隆丰冶炼沸腾炉改造项目、旺华萤石、春晖化工、重晶石矿、芳园洒业、伟利米业、健安米业、环球科技、绿贝公司、巨东勤业等企业的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大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全县共安排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项,其中农业科研推广项目10项,工业产业化项目6项,社会发展计划项目5项。

重点实施了“绿色环保镍氢动力电池研制”、“汽车总件新工艺制造技术”、“50kt/a锌精矿制酸”、“氟钛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二甲醚产品开发”、“氟化盐系列产品”、“牲猪规范化健康养殖技术示范”、“食用菌生产胶囊菌种技术”、“双孢蘑菇高效栽培技术”、“紫色页岩种植冬枣技术”、“px-8麻风树的引进与示范”、“晚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等项目。

项目实施率达90%,共投入资金1.1亿元,新增产值达3.5亿元,创利税0.8亿元。

衡南县金农农机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实施的“晚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攻克了晚稻机械化育秧的技术瓶颈,不仅省工省力,还可使晚稻每亩增产达30公斤以上,这一技术的全面推广将实现全县农业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

二、倾情支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全县共有8个企业应用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有新的突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我局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神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镍氢动力电池较好地解决了电池的连接技术和“降阻”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电池的工艺装配和“鼓肚”技术,不仅降低了电池的成本,还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现在,日产的镍氢小圆筒电池1万支,产品远销美国、欧洲及东南亚各国,产品供不应求。

预计XX年可完成销售收入1000万元,税金50万元。

此外,衡南县金农农机科技服务中心的“晚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和衡阳市天戈机械有限公司的“th-i数控高速钢筋调直切断机”和“th-ii数控高速钢筋调直切断机”均先后通过了科技部西南信息查新中心的查新,属国内先进。

目前,我局正在帮衡阳市天戈机械有限公司的数控高速钢筋调直切断机项目申报国家中小型创新基金项目。

三、强化引导,农村科技进步迈出新步伐

上半年,重点加强了对绿贝生物、小脑壳公司等2家科技龙头企业和40户星火科技示范户的扶持力度,发展了林玉轩等农业科技合作组织2家。

重点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10项,大大提高了我县农业的产量和品质,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发展后劲。

其中,县科技局与县农业局联合实施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在全县种植早稻株两优02、株两优819、陆两优996等超级稻品种共15万亩,预计将使我县早稻增产1500万元公斤。

衡南县绿叶茶业有限公司在宝盖茶场推广应用的有机茶开发栽培技术,不仅填补了衡阳市有机茶的市场空白,而且所产有机茶通过了欧盟的imo质量体系认证,经权威机构检测,其农药残留和有害化学物质含量均大大低于欧洲标准。

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各乡镇各专业技术协会的合作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力度,通过“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培训农村技术“二传手”。

四、严格管理,产学研和专利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为切实提高我县产学研活动的质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专门组织县内企业进行座谈,积极了解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问题,积极为其寻找技术合作伙伴。

利用组织县内9家骨干企业参加省科技博览活动周的间隙,多方组织企业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省食用菌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系,现已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5份。

(二)为切实加强专利工作,我局制定了《关于对自主创新奖励的决定》(南科字[XX]3号)文件,决定对县域内的单位、个人申请及获得授权的专利,从科技经费中提取一定的资金给予奖励。

目前,全县共申报国家各类专利8项,实施专利10项,已获得国家各类专利3项。

五、精心组织,科技宣传及技术服务呈现新气象

(一)成功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

今年5月12日—26日,我局牵头组织县直机关100多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了以“加快新工业进程、又好又快地发展现代新型农业,携手建设创新型衡南”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

下乡服务团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开展了农业蔬菜、果木、花卉种植及养殖方面的技术讲座、咨询、卫生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医疗义诊、环境保护、国土法律法规等现场咨询服务。

全县在宝盖镇、鸡笼镇、向阳镇、廖田镇、花桥镇共举办活动5场次,参加人数达15000多人,张贴标语、横幅192条,发放资料共计60000余册,接受咨询3500多人次,现场解答技术难题1000多个,局财政投入经费5万元以上。

(二)积极组团参加省科技博览活动周。

5月17日,组织了县烟草局、宇恒高科、天戈机械、神舟科技、邦友化工、银鸽公司、瑞通机械、绿叶茶业等8个企事业单位20多人于5月17日到湖南(中国)现代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参加省科技博览活动周,共制作展板27块,布展2个展厅,充分展览了我县工农业新成果新产品9项,为我县企业免费搭建了一个自主创新成果技术产权交易互动平台。

局财政共投入经费1.5万元,圆满完成了市科技局下达的任务。

(三)加大了抗震设防工作的宣传力度。

针对广大人民当前普遍关注抗震知识,我局在县政府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在新县城开展了一次抗震设防知识宣传活动,共组织10余人在新县城悬挂宣传横幅10条,制作展板20块,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通过宣传让社会大众了解了地震知识和防范知识,人们的抗震设防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大力开展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的宣传。

6月30日,值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即将施行之际。

我局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贯彻《科技进步法》的宣传活动。

一是组织全体县级领导、县直机关单位和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参加全国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的电视电话会。

二是在全县范围内悬挂宣传横幅200多条。

三是出动3台宣传流动车,深入乡村、企业和学校大力开展宣传。

六、加强宣传,“96318”科技信息户联网工作稳步推进

为了实现科技信息技术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我们全面加强了科技信息“户”联网建设工作。

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科技信息“户”联网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大提高了“户”联网的参与率和利用率。

二是通过实行邀请专家上门服务和电话实时解答的形式开展科技服务。

上半年,共邀请市农业局土肥站专家蒋林、市蔬菜研究所教授欧阳丰、市统一推广中心果树种植专家曾浩津等3名专家教授到云集镇立新农场和车江镇铁市农林场为农民朋友现场传授科技知识,现场解答技术疑难。

几位专家,采取科技讲座、示范操作、投影教学、电脑演示、现场咨询、实地讲解、分发技术材料等方式,让乡亲们学到了果树、蔬菜、水稻高产种植等方面的新知识。

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七、服务大局,各项中心工作喜结新硕果。

(一)全面加强“三搬”扫尾工作

要求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无条件都要住到新县城,取消一切车补和轮流上下班。

为真正留住大家的心,局机关勒紧裤带,准备投资3万元新建机关食堂,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二)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有成效。

上半年,我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号召,动员全局上下大抓招商引资工作,通过以商引商,利用产学研活动搭建招商平台、启动退二线人员和退休同志招商,参与市县组织的招商活动多种形式,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全面落实招商引资责任,把招商引资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干部职工头上,并将完成情况与个人的工资奖励挂钩,真正做到了(请关注)“个个有责任,人人有任务”。

目前,我局引进的衡阳市顺昌印务有限公司与衡南县金利彩印厂的合作生产项目,正在洽谈中,可望引进资金500万元。

(三)党建扶贫和企业“双联”工作深受好评

第四篇:

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科技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支撑襄阳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再添两张“国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荣誉称号,市科技局被国家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功勋奖”。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抓好“国牌”创建工作,我市获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上半年,市科技局奋力推进两个“国牌”的创建工作,并最终取得突破。

3月*日科技部部委会通过了《*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4月,正式下文批准我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科函政[XX]46号)。

今年1月,我市代表团在北京参加了XX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席评审会,评委和专家高度评价我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认为我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有力,成效显着,极具典型示范和推广价值。

3月15日科技部部委会同意批准我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月10日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准我市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科发社[XX]407号)。

至此,我市实现了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重大跨越,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这三张“国牌”的城市。

这标志着我市科技创新迈上了新台阶,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

为解决我市企业创新水平不强、技术产业化程度弱、产业发展配套能力弱等问题,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链,市科技局全面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

组织相关专家,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高起点编制了18条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以重大技术、重大项目和重点工艺为指引,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及服务配套进行全产业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