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274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docx

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

地理教案:

中国的人口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国的人口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的

  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而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并且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专用地图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华侨政策,通过了解华侨的爱国行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述我国人口特点、人口问题、人口政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口观教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的特点;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难点是进行关于“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的人口观教育。

  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具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投影片“人口迁移图”讲授提纲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

  「第一课时]

  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总数为亿(1997年)

  占世界总人口的22%

  二、人口分布不均

  l.我国的人口密度:

131人/平方千米。

  2.我国人口的分布

  (l)界限:

黑河—腾冲一线

  

(2)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平原,西部人口密度小。

  (3)原因:

自然、社会经济、开发时间长短等原因。

  三、我国人口的迁移

  四、华人与华侨

  1.概念

  我国对华侨的政策

  [第二课时]

  五、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突出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

  ②增长速度快

  2.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①解放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

  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出生率高,死亡率降低

  3.人口问题:

  (l)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

  

(2)问题

  ①人民生活水平低

  ②交通、住房、教育等社会问题

  ③对环境破坏程度大

  ④人均资源量少

  六、对策

  1.对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

晚婚、晚肯、少生、优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哪位同学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

中国有多少亿人口?

中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入新课]

  学习新教材

  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板书]

  [教师讲授并指导学生计算] 1990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1.6亿,世界人口为53亿。

我国占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比为:

1l.6/53X100%≈22%,因此,中国是个人口大国。

  [读图] 引导学生读课本的“面积与人口比较表”,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 由此可知,中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人口总数排在世界第一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美国的倍,因此,我国是个人口大国。

  [读课本第2页《读一读》及补充资料] 如果全国的人手拉手连成一列队伍,两人之间的平均距离为米,那么,这列11.6亿人的队伍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

比非洲和拉美两大地区的人口还多。

  二、人口分布不均 [板书]

  1.我国的人口密度:

  [计算]

  12.6亿人/960万平方千米≈131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密度(30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

  2.我国人口的分布;

  [阅读和分析图] 在课本第2页《中国人口分布图》上让学生用彩笔标出黑河—腾冲一线,待熟悉图例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西的人口密度各大约是多少?

  [学生回答] 此线以东约200人/平方千米,以西小于10人/平方千米。

  [教师小结] 东部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部面积占全国的57%,人口只占6%。

由此得出结论:

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

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

  [学生回答] 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这些地区多属平原区,适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等等。

  [教师小结] 由此可知,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的平原地区,西部密度小。

其原因主要是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长短等等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三、人口的迁移 [板书]

  [分析图] 根据“人口迁移路线图”请同学们说出迁移路线,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 概括成下表

  四、华人与华侨 [板书]

  1.概念 [板书]

  [教师讲授]

  ①华侨:

由我国向海外的移民长期侨居国外并具有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如印尼华侨。

  ②华人:

由我国到海外的移民已定居国外并取得外国国籍的,称为外籍华人等。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华侨和华人对祖国的热爱及他们支援祖国建设的事迹)

  2.我国对华侨的政策 [板书]

  赞成和鼓励华侨依自愿原则选择居住国国籍,并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

  [教师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并从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两个方面了解了中国人口的大致状况,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人口问题将有很大帮助。

  [第二课时]

  巩固复习

  通过提问我国人口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及分布特点引出新课。

  学习新教材

  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板书]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板书]

  [读图]读课本第4页“我国人口的增长图”,通过观察,按时间进程比较,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①人口基数大:

1949年就达到亿人口,1990年达到亿。

  ②增长速度快:

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40年时间人口就增长1倍多,达到了亿,增长速度太快。

  [教师提问] 我们计算一下,若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为10‰。

,那么人口为10亿人与100万人的两个国家每年各增长多少人口?

  [学生回答] 10亿人每年增加1000万人口,100万人每年增长1万人口。

  [教师小结] 由此看出,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人口增长所起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2.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板书]

  [教师提问] 我国人口为什么增长快呢?

  [学生讨论] 主要是因为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

②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③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3.人口问题 [板书]

  [教师讲授]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只要活着的人,从出生到老死,始终要消费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

而作为生产者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因此,这就决定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贤源、环境相协调。

  [教师提问] 综上所述,我们分析一下我国的人口问

  题是什么?

  [学生讨论] 结合课本第5页图讨论。

  [教师总结]

  ①每年我国的粮食、肉类、布匹、住房等都有增长,但由于新增长人口太多,增长财富大部分被增加的人口消费掉了。

因此,人民生活水平将得不到改善。

  ②人口多,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教育差等社会问题

  ③对环境破坏程度大。

  ④人均资源量少(读第5页下图分析)我国各种资源量都很丰富,居世界前列,但是按人均计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排在后面。

  [教师小结,并引出下文] 上述社会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的产生归根结蒂都是由于人口多而产生的,那么根据我国人口多这一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六、对策 [板书]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对策:

  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

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2.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少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条件。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为实施这一项国策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师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对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问题等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并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具体办法才能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发展生产。

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育观改变了,才能最终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