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460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过关训练试题

(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

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所有糖类的分子式都符合通式Cn(H2O)m

B.单糖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若干氢、氧原子构成的

C.蔗糖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故蔗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D.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解析】:

绝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n(H2O)m,有部分糖并不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并不是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蔗糖分子中无醛基,蔗糖水解后,生成了含醛基的物质,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本身是非还原性糖。

2.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B )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最少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中有一个醛基D.分子结构最简单

【解析】:

判断某种糖是否为单糖的依据是看其能否发生水解而不是看它含碳原子数的多少。

3.按糖类的现代定义,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B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糖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产生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物质。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通常蔗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

B.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C.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D.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可以表现出一些多元醇的性质

【解析】:

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5.下列关于葡萄糖与果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两者都易溶于水

C.两者都是六碳糖D.葡萄糖比果糖要甜

【解析】: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但前者是多羟基醛,后者是多羟基酮,两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和果糖都易溶于水,且都具有甜味,但果糖比葡萄糖甜得多,在糖类中,果糖是最甜的糖。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蔗糖和麦芽糖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不同

B.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蔗糖是单糖

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而麦芽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葡萄糖,A项正确;蔗糖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蔗糖是二糖,C项不正确;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7.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的一组实验。

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2mL先后加入到盛有2mL新制的Cu(OH)2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液体

葡萄糖溶液

乙醇

甘油(丙三醇)

实验

现象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

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B )

A.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B.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

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D.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

8.崇明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来源的途径是( B )

A.淀粉

蔗糖

葡萄糖B.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C.淀粉

麦芽糖

果糖D.淀粉

蔗糖

果糖

【解析】:

用米酿酒,米中含有大量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产生甜味。

9.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D )

A.淀粉和葡萄糖B.蔗糖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D.果糖和葡萄糖

【解析】: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A中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B中分子式不相同,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C中虽然分子组成写法相同,都是(C6H10O5)n,但n值不同,二者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D中分子式都为C6H12O6,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

10.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有葡萄糖,而且病情越重,含糖量越高。

所以,在医疗上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病人的尿液中,加热后通过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来判断病情。

请分析,以下哪些药品和新制的Cu(OH)2共热会有类似的现象( C )

①淀粉 ②福尔马林 ③纤维素 ④蚁酸 ⑤甲酸乙酯 ⑥乙酸甲酯 ⑦甲酸钠 ⑧蔗糖 ⑨白酒 ⑩食醋 

麦芽糖

A.全部B.①③④⑤⑨C.②④⑤⑦

D.②④⑤⑥⑦⑧

【解析】:

能和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醛基,上述药品中:

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蚁酸

、甲酸乙酯(

)、甲酸钠

)、麦芽糖中都含有醛基,故都能和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淀粉、纤维素、乙酸甲酯、蔗糖、白酒、食醋因分子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

11.某淀粉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24000,由此可推知,每个淀粉分子中具有的葡萄糖单元为( D )

A.500个B.900个C.1000个D.2000个

【解析】:

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即每一个葡萄糖单元为C6H10O5,故该淀粉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2n=324000,故n=2000。

12.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的操作顺序:

④③

B.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的操作顺序:

④⑤

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

①④⑤

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

①②④⑤

【解析】:

糖类是否属于还原型糖,可通过银镜反应加以证明。

银镜反应应该在水浴中进行加热,故不能选择③,同时考虑到银镜反应的发生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蔗糖水解后应先加碱中和过量的酸,才能进行银镜反应,综上所述,选B、D。

13.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B)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淀粉溶液中

加入碘水

溶液变蓝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B

将乙醇与酸性重

铬酸钾(K2Cr2O7)溶液混合

橙色溶液

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未出现银镜

水解的产物为非还原性糖

D

将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产生红色沉淀(Cu2O)

葡萄糖具有氧化性

【解析】:

A选项也有可能是淀粉没有水解完全,错误;B选项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乙醇进行氧化,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正确;C选项发生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错误;D选项葡萄糖被氧化,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错误。

答案为B。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

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应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A项错误;蔗糖、麦芽糖的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遇碘显蓝色是淀粉的特性,C项错误;麦芽糖及其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均含有醛基,二者都属于还原型糖,均能发生银镜反应,D项正确。

15.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利用眼泪来检测糖尿病的装置,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眼泪中的葡萄糖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60nm)。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A.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

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C.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D.纳米金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

由题意可知此检验糖尿病原理是利用葡萄糖中的醛基的还原性,还原NaAuCl4中的+3价的Au生成Au单质,所以检测时NaAuCl4发生了还原反应,故A项错误;纳米金颗粒直径大小(直径为20~60nm)正好满足胶体粒子直径大小,故其分散到水中所得分散系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A。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解析】:

乳酸薄荷醇酯中含—OH,还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等其他反应,A错;B项丙烯醛中除含—CHO外还有

因此和乙醛不是同系物,但它们与H2充分加成的产物乙醇与丙醇是同系物,B错;D项中两种物质中虽含有的氢原子种类及各种氢原子比例相同,但在1H-NMR谱上出现的位置不同,故可以鉴别两者。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糖类和蛋白质在人类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请根据糖类、蛋白质的

有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的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他的操作如下:

①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②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③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④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其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

其原因是   。

 

A.蔗糖尚未水解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

 

(2).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①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糖尿病人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

萄糖

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②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不会升高血

糖。

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

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

蛋白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都不溶于水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

人没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可以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E.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

【答案】:

(1).C 在水解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以中和稀硫酸后,再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2).①B、C、D②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A、C

【解析】:

(1)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在碱性条件下,故水解完成后先加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稀硫酸。

(2).①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与

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可以用于制镜,所以B、C、D三项均正确,葡萄糖分子中没有水分子,所以A项错误。

②木糖醇含有羟基,因而具有醇类的性质。

③有些蛋白质可溶于水,A项错;羊毛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质,合成纤维中不含蛋白质,所以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B项正确;纤维素能加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C项错误;紫外线、医用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D项正确;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E项正确。

18.(15分)某学生称取9g淀粉直接溶于水,测定淀粉水解的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1)各步所加试剂为:

A   ,B   ,C   。

 

(2)只加A溶液,不加B溶液是否可以?

理由是  。

 

(3)当析出2.16g金属单质时,淀粉的水解率是 。

 

【答案】:

(1)稀硫酸 NaOH 银氨

(2)不可以。

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18%

【解析】: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故A可选稀硫酸。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但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B为NaOH溶液。

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混合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说明其中还有淀粉存在;混合液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有Ag生成,则证明淀粉已部分水解生成葡萄糖。

2.16gAg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由

~2Ag可知,水解生成0.01mol葡萄糖,即发生水解的淀粉的质量为0.01mol×162g·mol-1=1.62g。

故淀粉的水解百分率为

×100%=18%。

19.(12分)下列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1)在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时,常利用上述的反应    (填数字)。

 

(2)①②的反应类型为    (填选项字母)。

 

A.氧化反应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D.消去反应

(3)反应⑦可用于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含糖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葡萄糖在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⑥ 

(2)C

(3)CH2OH(CHOH)4CHO+2Cu(OH)2+NaOH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4)C6H12O6+6O2

6CO2+6H2O

【解析】:

工业上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都是利用了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银的性质,即为反应⑥;①②反应为淀粉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因此为水解反应;第(3)问和第(4)问是葡萄糖的两个应用,即

CH2OH(CHOH)4CHO+2Cu(OH)2+NaOH

CH2OH(CHOH)4COONa+Cu2O↓+3H2O、C6H12O6+6O2

6CO2+6H2O。

20.(13分)如图所示,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物A,A在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B(C6H12O7)或C(C6H10O8),B和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A、B、C都可以被强还原剂还原为D(C6H14O6)。

B脱水可得到五元环的酯类化合物E或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F。

已知相关物质被氧化的难易顺序:

RCHO最易,R—CH2OH次之,

最难。

则A、B、C、D、E、F的结构简式:

A       , 

B       ,C       ,D       ,E       ,F       。

 

【答案】:

CH2OH(CHOH)4CHO

CH2OH(CHOH)4COOH HOOC(CHOH)4COOH CH2OH(CHOH)4CH2OH 

 

【解析】:

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A),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由题给信息可知,葡萄糖中的—CHO先被氧化,然后—CH2OH被氧化。

若—CHO被氧化,则相当于分子中增加了1个氧原子,其他原子没变,则B(C6H12O7)是葡萄糖分子中的—CHO被氧化的产物。

C(C6H10O8)与葡萄糖分子相比,多了2个氧原子,少了2个氢原子,则—CHO与—CH2OH都被氧化成了—COOH。

D(C6H14O6)与葡萄糖(C6H12O6)相比,多了2个氢原子,可认为是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被还原(与H2加成)。

E、F是B自身的酯化反应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