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538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上册课时检测4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普罗泰格拉说:

“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

”这突出体现了(  )

A.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B.人要探索自然奥秘,否定基督教的影响

C.否定神对于人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D.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不再信奉传统的神

解析:

材料“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养生之资的”,说明智者学派否定神对于人的作用,宣扬人的尊严和权威。

答案:

C

2.智者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解析:

伴随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故选D项。

答案:

D

3.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

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解析:

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

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变成研究“人”的学问。

答案:

B

4.“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表明苏格拉底(  )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要不断认识自我,故D符合题意。

A与材料无关,B、C不能准确反映题干材料包含的信息。

答案:

D

5.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B.苏格拉底

C.普罗泰格拉D.亚里士多德

解析:

亚里士多德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还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故符合题意的是D项。

答案:

D

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图1古希腊主神宙斯像  图2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雕塑

图3苏格拉底之死

材料二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利,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图1和图2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提出的伦理主张。

(3)观察图3,苏格拉底临死之前,还在与学者们探讨人与灵魂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苏格拉底坚定地面对死亡,支撑他的是什么精神?

(4)联系“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精神的贡献。

解析:

(1)题联系教材知识可直接回答突出特点是神的人格化,文化特征是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题需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加以概括归纳。

第(3)题从人文精神方面考虑回答。

第(4)题主要回答苏格拉底人文精神的内容。

答案:

(1)突出特点:

神的人格化。

文化特征:

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探究的重要问题;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倡善良的道德,知德合一。

(3)他追求知识,探索新知,改善自己的灵魂和信念。

捍卫人的理性尊严和思想自由的精神。

(4)“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以人为衡量万物的标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

苏格拉底将其发展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认识自己,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产生尊严。

基础巩固

1.有学者说,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

下列主张符合其观点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

C.“人生而平等”D.“天赋人权”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可知,人是判断世界万物的标准,其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观点。

故选A项。

答案:

A

2.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一主张(  )

A.否定了教皇的权威B.确立了民主原则

C.彰显了道德的价值D.树立了人的尊严

解析: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故选D。

答案:

D

3.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解析:

由于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维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这是最使人担心的。

答案:

D

4.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  )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解析:

本题以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来考查对西方人文精神的理解。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主张,强调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感性的人文主义,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思想说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强调人的内在灵魂,是一种理性的人文主义。

答案:

D

5.“在受审判时,只要认一下错,就可以避免死刑,但他自愿选择死!

这样,他既服从了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了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此处的“他”是(  )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

C.梭伦D.伯利克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可判断是苏格拉底。

答案:

B

6.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  )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C.美德即知识,道德和知识合而为一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解析:

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

答案:

C

7.著有《理想国》,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的古代希腊思想家是(  )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解析:

柏拉图著有《理想国》一书,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

C

8.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是(  )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C.支持人是万物的尺度D.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

三人的思想都体现了人文主义,A项是他们研究的主题;B项是智者学派前的思想;C项是智者学派的思想;D项错误,他们有的只是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但不是三者的共同点。

答案:

A

能力提升

9.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由“贤人”来做统治者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来考察一切,故A符合题意。

答案:

A

10.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说: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A.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促使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解析:

由材料“检验”法律的合法与否,可以看出当时希腊人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开始用理性思维去判断事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故B为正确答案。

答案:

B

11.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制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美德即知识”。

所以正确选项是A项。

而其他三项都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12.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

”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解析:

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公民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和司法事务。

城邦大多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苏格拉底的主张正体现了古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故选D项。

答案:

D

13.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

在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人民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二 早在公元前5世纪,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开创将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性质作为研究方向,在研究中,普罗泰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命题。

此后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继续这一命题的研究,他们的思想直接成为西方自由主义者关于民主基础上的法律和“法律下的自由”的思想渊源,以及建立法律统治的正当理由。

从此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构成西方法治理论的精神底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联系古希腊先哲的贡献,说明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端。

(3)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解析:

(1)题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的“和谐”“关心”“秩序”“礼法模式”“使‘义’成为第一追求”等关键词句分析作答。

(2)题要依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贡献,智者学派的观点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西方人文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3)题要高度概括并简要评价人文精神。

答案:

(1)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2)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思想成为西方法治理论的精神底蕴。

(3)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共同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