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8594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docx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要本

一、项目概况

杭州市计划实施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达到改善杭州市运西片河网水环境,兼顾城市景观等综合效益。

整个工程主要由取水枢纽、输水渠道、隧洞、连接河道等建(构)筑物形式组成。

2004年7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2004〕140号《项目受理通知书》对杭州市计委上报的《关于上报<杭州市自来水抗咸二期及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杭计投资〔2004〕431号)进行了受理。

《杭州市自来水抗咸二期及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4年10月24日通过了由浙江省环保局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主持的专家审查会。

根据项目报批需要,在征询环保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与会专家组意见和各单位代表的意见、建议,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正,并单独编制成《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现报请批复。

二、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1、工程内容

本工程总投资82812万元,其中拆迁征地投资12063万元。

本工程建设方案如下:

(1)基本布置

大刀沙建取水闸,取水规模25.0m3/s,2孔,每孔净宽6m,底板高程0.0m,正常引水位4.0m,多年平均引水量3.9亿m3;

取水闸后建沉沙调蓄池,有效库容7万m3,正常运行水位4.0m;

大刀沙沉沙调蓄池~梵村建无压输水渠道,长约2.2km,输水规模25.0m3/s,单孔5m×5m;其中跨五浦河及之江路建倒虹吸;

梵村~留下建无压输水隧洞,长约8.1km,输水规模25.0m3/s,马蹄形断面,洞径5.3m,隧洞出口底板高程-1.77m;隧洞出口另设节制闸和泵站,节制闸宽6m,底板高程0.0m;

从节制闸至分流河(东穆坞支流)建无压输水渠道,长约446m,输水规模25.0m3/s,两孔5m×3.5m;

留下~平原河网进行连接河道改造,长约2.0km,底高程0.0m,输水规模25.0m3/s;

另外,考虑在杭州市抗咸二期工程实施时在大刀沙建分水枢纽以满足抗咸及环境用水的切换及配水要求;这部分工程内容不属于本评价工程内容。

(2)工程运行方式

①当大刀沙取水口含氯度小于250mg/l时,按引水运行:

当日降雨小于5mm时,进行环境用水配水,取水规模25m3/s。

当日降雨大于5mm时,停止环境用水配水。

当大刀沙取水口泥沙含量和浊度较低(暂定泥沙<0.05kg/m3,且浊度<40度,以后根据运行实测资料论证确定)并且水位高于3.5m时,开启大刀沙取水闸取水,自引至留下。

当大刀沙取水口泥沙含量和浊度较高(暂定泥沙>0.05kg/m3,或浊度>40度)或者水位低于3.5m时,结合拟实施的抗咸二期工程,关闭大刀沙取水闸,开启抗咸二期工程泵站取水,输至十里横浦水库(正常水位8.0m),再通过加压泵站(25.0m3/s)输至大刀沙,通过分水枢纽和消能机构输至沉沙调蓄池,再自流至留下。

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引水运行总需水量为3.9亿m3,按25m3/s引水规模折合为4333h(181d)。

②当大刀沙取水口含氯度超过250mg/l时,按抗咸运行。

停止环境用水配水,关闭大刀沙取水闸,开启抗咸二期工程泵站取水(正常水位4.4),取水规模25m3/s,通过分水枢纽接至沉沙调蓄池。

2、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根据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施工特点,分析工程在建设期对环境产生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征地拆迁、电力、电讯管线改移

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永久占地按不同建筑物相应设计标准确定,施工临时占地范围按施工组织设计布置的施工设施、施工道路及临时堆土、弃渣场等用地确定。

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永久占地23.87hm2,工程临时占地46.40hm2。

此外,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涉及拆迁房屋9660m2,其中住宅房屋6010m2。

建设将占用一定的农田,会使局部区域的土地利用形式发生变化,造成一定的植被、生物量的损失和耕地的减少。

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涉及拆迁房屋,会造成一定范围的人口迁移,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此外,在工程实际建设中可能还会涉及拆迁电力电讯线。

这些管线的拆迁将给城市基础设施的有关部门带来一定的工作量,若处理不当,则会产生停电、电讯中断等事故,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2)土石方工程

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土石方主要来源于各引水构筑物、隧洞、配水构筑物、施工临时构筑物等开挖的土石方,共计141.33万m3(自然方,下同),其中土方回填利用28.57万m3,弃方共计112.77万m3。

施工期土方工程会造成植被破坏、资源损失、景观破坏和水土流失等不利影响,但在施工期结束后可予以恢复。

(3)施工扬尘

施工期间挖方或填方处经雨水冲淋,会引起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在河流附近还可能造成河道壅高,影响泄洪能力;在天气干旱时,又容易引起扬尘,会污染大气环境。

(4)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

施工机械,如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打夯机等在作业中产生的噪声,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其环境影响因素是施工噪声LAeq;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除了噪声外,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O、NO2、THC和TSP。

施工机械的漏油将影响施工场地的土壤,若进入河道将影响水体的水质,影响因素是石油类。

(5)施工场地

施工场地及施工便道将占用部分农田耕地,破坏农田资源,造成交通不便。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可能影响附近河道水环境,其影响因素是:

pH、SS、COD、BOD5等。

(6)文物古迹

江浙一带是历史上古迹丰富。

在挖方过程中,有可能挖到地下的埋藏物,其中也可能有文物、古迹,应予重视。

施工中的水土流失、尾气、噪声都有可能对文物、景点造成影响。

(7)交通影响

施工运输车辆将使途经道路的交通量增加,如调度不当将影响这些道路的畅通,应采取措施予以协调。

根据工程的生产工艺,水输送采用管道和箱函,均为密闭输送,沿途无排污点,因此水输送过程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本工程营运期主要的影响有:

(1)河道水文情势变化

大刀沙取水口取水量25m3/s,相当于目前富春江电站最小下泄流量150m3/s的1/6,所占比例较大;对取水口下游河段的流量、流速将造成影响,同时也将影响该江段鱼类的生存环境。

(2)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各提升泵站提升泵等设备噪声。

在项目设计时,提升泵等设备噪声声级水平控制在85dB(A)以下。

(3)员工日常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由于泵站仅需1~2个工作人员,因此其生活污染源可忽略,这里主要考虑各管理区(大刀沙引水枢纽沉沙池北侧管理区和大清谷元坞支洞口和隧洞出口附近的维护区)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染源。

按照30人的定员计算,预计生活污水产生量约5t/d,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5kg/d。

生活污水拟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营运期污染源情况汇总于下表。

营运期污染源汇总一览表

污染源类型

污染源

名称

来源

主要污染、影响因子

排放量

处理措施

非污染影响

钱塘江水文情势

取水

流量、流速水文条件

钱塘江渔业生态

取水

水生生态

废污水

生活污水

管理区员工日常生活

CODcr

污水量5t/d

(CODcr1.75kg/d)

进市政污水管网

噪声

设备噪声

/

60~85dB

选用低噪声设备

固废

生活垃圾

员工日常

生活

/

45kg/d

卫生填埋

三、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1、环境质量现状

九溪水厂附近江段水体水质除氨氮、粪大肠菌群为Ⅲ类水外,其余为Ⅰ~Ⅱ类水,按照CJ3020-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进行评价,各项指标除细菌学指标外,其余指标均满足饮用水要求。

运河杭州段内水质很差(均为劣Ⅴ类),不能达到水质功能区要求,主要超标物质是TN。

据运河杭州段六十年代初调查资料,当时有鱼类近80种,是现状的三倍多。

鱼群种类少,流动性大,鱼龄低,充分反映了水质恶化对其的影响。

2、环境保护目标

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实施预期达到以下环保目标:

(1)不影响钱塘江取水口下游河道两岸用水要求;

(2)工程开挖区和弃方区恢复植被,水土保持状况不劣于现状,与周围景观协调;

(3)施工期间对施工沿线居民不产生大的影响;

(4)杭州运西片河道水体水质不劣于Ⅳ类水,钱塘江周边地区水体水质较现状有改善。

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区域附近的主要环境敏感点分布见下表。

主要环境敏感点分布一览表

村镇名

人口,人

和工程区距离,m

环境特征

影响情况

留下镇

18000

200

大型村镇

水质改善

五常乡

10000

3000

大型村镇

水质改善

古荡镇

20000

6000

大型村镇

水质改善

三墩镇

22000

8000

大型村镇

水质改善

良渚镇

15000

12000

大型村镇

水质改善

国际会展中心

/

20

会展中心(未建)

无影响

珊瑚沙农居点

5000

30

规划农居点(未建)

无影响

华美学校

2000~3000

30

学校

有影响

(施工噪声)

大清谷风景区

/

50

风景区

有影响

(施工噪声、生态)

东穆坞村

350

300

农居点

有影响

(施工临时占地)

梅家坞村

450

500

农居点

有影响

(施工临时占地)

留下镇

18000

200

大型村镇

有影响

(施工噪声、临时占地)

四、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1、主要有利影响

(1)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建成后,杭州市运西河网的水环境质量将有较大提高,杭州市的投资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杭州市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提供了可靠保证,有利于促进杭州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考虑运行成本等因素,引水入城工程取水考虑自流引水,以引水路径最近为原则,并综合考虑取水口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取水口对水量、水质的要求。

拟选择从珊瑚沙水库九溪水厂的上游取水。

从附近江段水体水质现状监测数据看,该位置取水水质满足引水水质要求;从该位置向杭州运西河网输水,引水路径较近;该位置建设取水枢纽不会影响规划的九溪水厂二期实施,附近市政管线改造量很小;该位置距离杭州市规划中的35m3/s排涝站较近,若将其泵站改为双向泵站,引水不足时还可利用此泵站抽水补充以提高引水保证率。

(3)根据《杭州市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大刀沙取水口江段水域功能区编号为Ⅱ饮2,属Ⅱ类水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标准。

满足工程取水口对水质的要求。

(4)钱塘江引水入城珊瑚沙取水口设置及工程引水规模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报告》。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报告》(初稿)已经初步论证,明确“规划杭州公共取水口上移至不受咸潮影响的河段,取水量52.87m3/S”,并明确“当富春江电站前2日下泄日平均流量小于300m3/s时,停止非公共自来水厂取水的一般工业及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的取水”。

项目确定的取水水源、取水口位置、取水规模及取水、引水方式均与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是相符的。

(5)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建成后,预测运西河网水质(有机污染指标)在截污75%情况下达Ⅳ类;在截污90%情况下达Ⅲ类。

氨氮、总磷指标在现状工况下,可由劣Ⅴ类改善为Ⅳ~Ⅴ类。

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实施后,配水初期由于运西地区河网水质较差,为避免对杭嘉湖地区河网水质带来负面影响,宜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对进水闸控制,使之基本等于德胜坝泵站(装机4台×280kW,设计翻水流量共16m3/s,目前配水按8m3/s运行)的翻水能力,或者对德胜坝翻水站配套河道进行拓浚,加大泵站的抽水流量(16m3/s),同时利用备塘河配水闸引水3m3/s,三堡东闸配水6m3/s,总翻水能力达到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的环境引水规模,经上塘河、和睦港由七堡闸、站排入钱塘江或直接利用今后待建的三堡站排人钱塘江。

使之形成钱塘江(上游)一运西河网一运河一上塘河一钱塘江(下游)的杭州城区河网水体循环小系统。

配水初期利用杭州城区水体循环小系统进行配水,使之取之于江,还之于江。

配水一段时间后,待水质改善后,自排补给杭嘉湖东部平原。

预计小循环形成所需配水时间为15~20天。

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配水初期排污对钱塘江水质的影响是局部与暂时的。

影响主要集中于沿江北岸,越往江心影响越小。

工程排污仅在钱塘江枯水期(98%保证率)时涨潮对上游南星水厂取水有影响,而实际操作中,该水位条件往往会同时带来水体含氯度超标,南星水厂停止从附近取水,故该水位条件对水厂取水影响很小。

而90%保证率枯水期的水位即使遇到下游90%保证率高潮位,污染物随返潮对上游影响范围很小,不会影响到南星水厂的取水水质。

枯水期退潮时会使下游北岸附近3km左右(至五堡附近)的水域CODMn含量增加超过2.0mg/L,增幅约50%,但该区域宽度仅50-150m,受影响范围时间较小,且呈周期性变化。

水质改善后的运河杭州段河水未经稀释直接向北注入嘉兴、湖州河网的水体,若沿线没有新增污染的排入,经过80~90km的衰减,到达嘉兴、湖州时CODMn浓度分别降至4.6mg/L、5.0mg/L,达到Ⅲ类标准。

故工程配水后尾水对嘉兴、湖州河网水质影响较小,并能改善大部分现状水质较差的水体的水质。

由于在枯水期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已停止引水,杭州市各水厂也已启动拟实施的抗咸二期工程取水系统,因此,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的实施对下游水厂的运行不会带来大的不利影响。

(6)杭州市钱塘江引入城工程建成后,有利于运西河网、西溪湿地生态环境改善和杭州市旅游业发展。

(7)在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合理实施条件下,本评价工程引水后仍能保证钱塘江生态流量要求,不会对钱塘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主要不利影响和工程实施的制约因素

(1)工程建设占用部分耕地及林地、园地,使局部资源受损失。

(2)工程建设将产生弃渣,若不加以治理,会破坏景观,影响水质,弃渣流失会造成河道行洪不畅。

施工弃渣通过集中堆弃,充分利用于城市建设,能使影响减低到最低限度。

(3)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对施工区及其附近区域的生态环境等产生不良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局部的,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长远影响,并且随着施工结束和治理措施实施,生态环境等质量基本可以得到恢复。

(4)工程建成后,钱塘江取水口下游水厂取水口附近的含氯度有所提高,淤积有所增加;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配水初期对三堡船闸排放口位置附近钱塘江北岸小范围水质有影响,但影响范围和时间有限,通过工程的合理调度及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可以消除不利影响。

五、对策措施

(1)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取水口水源的管理工作,对上游流域排污进行控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新污染源产生。

(2)河网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其治理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堵住污染源头,截流废污水。

因此,必须加大城市污水系统建设,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鉴于目前需要截流的污水量较大,四堡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40万t/已不能满足市区截污工程的需要,建议加快七格污水处理厂建设。

(3)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应加强水质监测和污染源调查工作,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水质状况和污染动态,为水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依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规,确保水源水质保持Ⅱ类标准,运西河网水质达Ⅳ类标准。

在局部河道污染严重时可通过闸门的控制运行,集中冲污,确保运西河网水质达标。

加强运西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与控制,对现有的规模化养殖场应分期分批的下达限期治理要求,鼓励走生态化养殖的道路;开展禁用、限用农药、化肥的施行区域,控制化肥、农药的污染:

推广稻秆还田、人粪尿还田,平衡施肥,采用生物农药,有效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加大投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

(4)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还表现在施工期,应切实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并且将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内容纳入工程招标内容。

(5)工程建设将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应按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要求对工程各开挖面、弃渣场乾地整治,并落实技术与资金保证措施,减少工程区内的水土流失。

(6)加强市区河道疏浚工作,疏浚河道一方面增大了河道过水断面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另一方面可减少河道底泥的内源污染,加大配水工程的环境效益。

(7)加强事故防范,并制订好应急预案。

在引水工程监控断面上应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加强对引水工程输水河道水质的实时监控,掌握水质动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8)工程所需各项环保投资应列入工程总概算,由建设单位统筹安排。

各项环保投资应确保及时到位,做到专款专用。

(9)钱塘江及上游河道水体功能众多,地位极为重要,是包括杭州、富阳在内的各沿江城市的“母亲河”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但是现有河道受两岸随意抛撒垃圾和各种废物污染,也是客观存在的不良现象,应通过宣传、教育和依法管理等手段,扭转、制止并杜绝此类污染“母亲河”的现象,以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安全。

六、总量控制及公众参与

工程影响区公众对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的兴建是持支持态度的。

他们认为目前运西河网水质差,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居住质量,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兴建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将为当地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一个难得的良机。

七、环境可行性及评价结论

引水入城工程取水为自流引水,以引水路径最近为原则,并综合考虑取水口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取水口对水量、水质的要求。

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取水枢纽选择位于珊瑚沙水库九溪水厂的上游。

从附近江段水体水质现状监测数据看,该位置取水水质满足引水水质要求;从该位置向杭州运西河网输水,引水路径较近;该位置建设取水枢纽不会影响规划的九溪水厂二期实施,附近市政管线改造量很小;该位置距离杭州市规划中的35m3/s排涝站较近,若将其泵站改为双向泵站,引水不足时还可利用此泵站抽水补充以提高引水保证率。

因此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取水枢纽选择位于珊瑚沙水库九溪水厂的上游是比较合理的。

在钱塘江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取水口上游实施有效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源保护区规范条件下,工程引水是安全的。

八、环评总结论

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环境效益,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报告》。

工程在建设期存在一定的污染因素,但这些污染影响是局部和暂时的,在加强环境管理和采取适当的措施后,可以基本控制污染。

在钱塘江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取水口上游实施有效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源保护区规范条件下,工程引水是安全的。

总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工程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是次要的、局部的,除工程占地损失为不可逆外,其它影响均可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偿和减免,不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重大不利因素。

从环境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兴建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