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605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docx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物理选考综合练习07

2019届高三物理选考模拟练习(7)

本卷90分钟分钟内完成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

A.牛顿B.特斯拉C.千克D.库仑

2.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

3.乐乐同学在校运动会上,获得100米短跑冠军,是由于他在这100米中(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全程的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4.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匀速返回到甲地,下图所示的描述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

 

5.宇航员在月球上将羽毛和石块从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则(  )

A.羽毛先落地B.石块先落地C.它们同时落地D.它们不可能同时落地

6.牙医建议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能够有效预防各种口腔疾病,生活中人们常常在刷完牙之后,用力甩一甩牙刷后放回牙刷杯中,关于用力甩牙刷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仅仅是个人习惯,没有科学依据

B.甩牙刷时,在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瞬间,刷毛之间的水由于惯性继续运动,导致水、刷毛分离,有利于保持刷毛干燥,从而有利于口腔健康

C.用力甩牙刷的启动和停止,说明牙刷的运动状态要靠力来维持

D.刷毛间的水被甩出去是因为刷毛太细太光滑,没有摩擦力造成的

7.同学们到中国科技馆参观,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图所示,一辆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当火车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火车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又与通过框架的火车相遇,并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地面,小球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B.相对于火车,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C.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

相同的速度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

8.在一些娱乐节目中,经常会有通过“大转盘”的环节,如图所示,转盘匀速转动,选手在转盘上与转盘一起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离转盘中心越远,运动的角速度越大

B.选手离转盘中心越远,运动的角速度越小

C.选手离转盘中心越远,运动的线速度越小

D.选手离转盘中心越远,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9.如图所示是太阳系行星分布示意图,若将行星的运动都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且已知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为

B.由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为

C.由图可知,木星的轨道半径大于R,公转

速度也大于

D.由图可知,八大行星中,海王星轨道半径最大,公转周期最大,向心加速度也最大

1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形金属线圈套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圆柱体上,当两线圈通以方向相同的电流时,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

A.都绕圆柱体转动

B.都静止不动

C.相互靠近

D.彼此远离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跳高运动员先后用背越式和跨越式两种跳高方式跳过某一高度,该高度比他起跳时的重心高出h,则他从起跳后至越过横杆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

A.都必须大于mgh

B.都不一定大于mgh

C.用背越式不一定大于mgh,用跨越式必

须大于mgh

D.用背越式必须大于mgh,用跨越式不一

定大于mgh

12.随着城市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既环保又轻便小巧的锂电池电动车成了上班一族的新宠。

下表为某型号的锂电池电动车的具体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产品名称

豪华版(36V)

型号配置

36V400W18.2A·h

续航

50~60公里

充电电压

220V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36V400W

充电时间

5~6小时

电池容量

18.2A·h

时速

35~45km/h

 

A.该电动车的额定工作电流为18.2A

B.该电动车电池充满电后,在额定功率下,最长骑行时间约为1.6h

C.该电动车电池充满电后,存储的总电能为1.44×104J

D.若该电动车以36km/h的最大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则电动车所受阻力约为11N

13.三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微粒(重力不计)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两极板的中心线方向从O点射入,已知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接地,三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微粒2恰好沿下极板边缘飞出电场,则(  )

A.三微粒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有t3>t2>t1

B.三微粒所带电荷量有q1>q2>q3

C.三微粒所受电场力有F1=F2>F3

D.微粒2和3出电场时动能相等

二、选择题II(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4.【加试题】如图甲所示,某个小型交流发电机的“转子”部分由单匝导线框组成,导线框所处的磁场看做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2.828T,导线框面积S=0.04m2,其电阻忽略不计,线框绕固定转轴以角速度ω=314rad/s匀速转动。

若将其接入图乙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端,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4∶1,灯泡L1和L2电阻均为12.56Ω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电压表V2的示数为3.14V

C.开关S断开,此时小灯泡L1的

电功率为3.14W

D.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15.【加试题】如图甲所示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成连续分布的七色光时的实验场景。

图乙中的ABC为一全反射棱镜,M为一与BC面垂直的光屏,一束白光平行于BC面从B点附近射向AB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向三棱

镜底部偏折

B.图甲中,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成光带后,

红光在上,紫光在下

C.图乙中,光屏M上形七色光带,紫光在上,红光在下

D.图乙中,光线经AB折射后射向BC面,BC面上将有部分光线射出

16.【加试题】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本原理是:

将放射性同位素

O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

根据PET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衰变的方程式为

O→

N+

e

B.将放射性同位素

O注入人体,

O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

C.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也可能只生成一个光子

D.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长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

17.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

(1)图乙是____________计时器,电源

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交流6V”、“交流220V”

或“四节干电池”)。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

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0cm、x2=7.50cm、

x3=13.50cm,则物体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

___________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____________m/s2。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某同学在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串联了一只R0=1.5Ω的保护电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用完好的导线连好电路后,该同学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不为零,检查各接线柱均未接错,且接触良好,他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检查电路。

①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应调整多用电表面板上的_______(填“A”、“B”或“C”)。

②将两表笔分别接a、b,b、c,d、e时,示数均

为零,两表笔接c、d时,示数与电压表示数

相同,由此可推断故障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画出U-I图

象如图所示,由图象求出实验中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_Ω。

19.如图所示,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倾角不变的斜坡上以54km/h的速度匀速上坡,某时刻关闭发动机,经过30s汽车速度减为零,此时司机刹车,使汽车停在坡道上,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

假设汽车上坡时所受阻力的合力不变。

(1)汽车减速运动通过的路程;

(2)汽车匀速运动的牵引力大小;

(3)汽车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0.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自由端恰好与水平线AB平齐,静止放于倾角θ=53°的光滑斜面上。

一长L=9cm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将细绳拉至水平,使小球从位置C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D时,细绳刚好被拉断;之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沿斜面方向将弹簧压缩,最大压缩量x=5cm。

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求:

(1)细绳受到的拉力的最大值;

(2)D点到水平线AB的高度;

(3)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1.【加试题】

(1)如图所示是做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假设

在开关闭合的瞬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则闭合

开关稳定后,当螺线管A向上拔出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计

的指针向________(填“左”或“右”)偏转。

(2)如图所示,某同学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完

成光路图后,由于没有量角器,借助圆规以O为圆心画

圆,该圆交入射光线于A点,交OO′连线的延长线于C

点,分别过A点、C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CD交NN′

于B点、D点,请用刻度尺测量并计算得到此种玻璃的

折射率n=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加试题】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l1的平行导轨PQ和MN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左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导轨平面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一质量为m、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导体棒CD垂直于导轨放置,棒到导轨左端PM的距离为l2,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

(1)若CD棒固定,已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

=ksinωt(k>0),求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

(2)若CD棒不固定,棒与导轨间最大静摩擦力为fm,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B=kt(k>0),求从t=0到CD棒刚要运动,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3)若CD棒不固定,CD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磁场不随时间变化,磁感应强度为B;现对CD棒施加水平向右、大小为F的恒力,使CD棒由静止开始向右做直线运动,若经过时间t,CD棒刚好获得最大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求此过程中通过CD棒的电荷量。

 

23.【加试题】如图所示,质量m=1g、带电量q=0.01C的带电粒子从竖直放置的两电容器极板AB之间贴着A极板以速度vx=4m/s平行极板飞入两极板间,恰从极板B上边缘O点飞出。

已知极板长L=0.4m,极板间距d=0.15m;电容器极板上方有宽度x=0.3m的区域被平均分为区域Ⅰ、Ⅱ、Ⅲ,其中Ⅰ、Ⅲ有匀强磁场,它们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均垂直纸面且方向相反;O为DC边中点,P为DC边中垂线上的一点。

带电粒子从O点离开电场,之后进入磁场,运动轨迹刚好与区域Ⅲ的右边界相切,不计粒子的重力。

求:

(1)该电容器极板AB所加电压;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若现在Ⅰ、Ⅲ区域所加磁感应强度大小B′=2T,粒子射入O点后经过三次偏转打到P点,则OP的距离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2.A3.C4.D5.C6.B7.C8.D9.A10.C11.C

12.B13.B14.AC15.AD16.AB

17.

(1)电火花,交流220V

(2)0.53,1.5

18.

(1)①A②滑动变阻器c、d间断路

(2)1.50,1.45

19.

(1)225m

(2)550N(3)

m/s2

20.

(1)30N

(2)0.16m(3)2.9J

21.

(1)右

(2)1.5

22.

(1)

(2)fml2(3)

23.

(1)0.45V

(2)1T(3)1.3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