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758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除法

  分苹果

  教学内容:

P2~P3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重点难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

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

  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a.除法横式:

20÷6=3……2

  b.除法竖式

  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先由学生操作。

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题”。

  学生讨论:

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讨论:

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学生独立完成第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

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教学反思:

  搭一搭

  教学内容:

P4~7搭一搭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

10÷516÷518÷5

  0÷533÷5

  二、探索新知

  探究试商方法。

  显示P4“搭一搭”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

  列算式:

13÷4

  让学生估算大约是几个。

  小组讨论:

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4=16比13大;4×3=12比13小。

所有商3。

  思考:

如果商是2可以吗?

  如果商是2,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2,更不能是比2小的数。

  讨论:

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

  填空:

P6“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P7“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分草莓

  教学内容:

P8~9

  教学目标:

  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继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能力,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小。

  二、探索新知

  探究试商方法。

  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

还剩几个?

  列算式:

55÷8

  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小组讨论:

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7=56比55大;8×6=48比55小。

所有商6。

  思考:

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讨论:

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填空:

P4“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P5“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租船

  教学内容:

P10~1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最大能填几?

  ×6<258×<387×<40

  列竖式计算

  ÷5=36÷6=53÷7=

  提问:

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寻找信息:

每条船限乘4人

  提出问题:

至少要租几条船?

  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交流时围绕:

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4=5……2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

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a.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坐一船。

4×5+2=22。

  b.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各坐3人。

  ×4+3×2=22。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

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四、课堂练习

  练习:

P11“试一试”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

后指名回答。

  条件:

每时租金9元。

问题:

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0÷9=3……3

  答:

3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

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

为什么不能划4时?

  巩固练习:

P11~12“练一练”的第1~6题。

  其中,要求学生回答:

  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

7张桌子够吗?

  为什么而不是只能做8套衣服,而不是9套衣服。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

  练习

  教学内容:

P13~14练习一

  教学目标:

  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

除法练习

  二、指导练习

  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

  先提问:

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

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第3、4题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开火车对答案。

  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第6题。

此题使被除数数目较小,可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后分类。

  第7题

  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

第、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

第题通过规律:

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