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792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docx

备战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6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Word版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微专题

考点06文言文阅读之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命题趋势】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的重中之重,北京卷单独命制选择题,再则虚词往往表达某种句间关系,理解虚词的作用和用法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平时要注意积累,掌握一些规律。

【真题再现】

一、【2021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

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

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谬,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

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

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1]礼义而成。

犹足蹈路而行,所路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

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

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

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躧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

国之所以存者,礼义也。

民无礼义,倾国危主。

今儒者之操,重礼爱义,率无礼义士,激无义之人。

人民为善,爱其主上,此亦有益也。

闻伯夷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段干木

(2)阖门不出,魏文(3)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

使魏无干木,秦兵入境,境土危亡。

秦,强国也,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三军兵顿,流血千里。

今魏文式阖门之士,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焉,赏莫先焉。

齐有高节之士,曰狂谲、华士,二人昆弟也,义不降志,不仕非其主。

太公封于齐,以此二子解沮(4)齐众,开不为上用之路,同时诛之。

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

夫狂谲、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到;魏文侯式之,却强秦而全魏,功孰大者?

狂谲、华士之操,干木之节也,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太公之诛非也。

使韩子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则干木以此行而有益,魏文用式之道为有功;是韩子不赏功、尊有益也。

(取材于王充《论衡·非韩》)

注释:

(1)须:

等待,这里是依靠的意思。

(2)段干木:

战国时魏国隐士。

(3)魏文:

魏文候,战国初魏国君主。

(4)解沮:

瓦解、涣散。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上下乱而阴阳谬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

B.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以此二子解沮齐众

C.此礼义为业者也国之所以存者

D.人民为善开不为上用之路

二、【2020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

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

四卿恐,遂反攻出公。

出公奔齐,道死。

故智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当是时,晋国政皆决智伯。

智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

请地赵,赵不与。

智伯怒,遂率韩、魏攻赵。

赵襄子

(1)惧,乃奔保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

(2);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民无叛意。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参乘。

智伯曰:

“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

絺疵谓智伯曰:

“韩、魏必反矣。

”智伯曰:

“子何以知之?

”絺疵曰:

“以人事知之。

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

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

“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

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

”二子出,絺疵入曰:

“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

”智伯曰:

“子何以知之?

”对曰:

“臣见其视臣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

”智伯不悛。

絺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

“臣闻唇亡则齿寒。

今智伯率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二子曰:

“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

”张孟谈曰:

“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

”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三家分智氏之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

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

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

注释:

[1]赵襄子:

晋国臣子,赵地之主。

后文的魏桓子、韩康子分别为魏地之主和韩地之主。

[2]城不浸者三版: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城墙未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块夹板的高度。

下列对句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以伐四卿以:

凭借

B.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以:

C.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以:

把、将

D.子何以知之以:

依据

三、【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积微,月不胜

(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

(2)于小事者矣。

是何也?

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

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

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

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

《诗》曰:

“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

”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

(1)胜,超过。

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

(2)敦比:

注重从事。

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

(3)悬:

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

(4)輶:

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

(1)治乱存亡则不然。

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

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

(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

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

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

“赐失之矣。

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

“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

(1)且:

连词,表示转折。

(2)管叔、蔡叔之事:

指叛逆之事。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故善日者王王者敬日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若白垩之与黑漆

D.察其秋毫其人拜之以牛

【考点详解】

一、18个文言虚词的含义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

(《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如: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

(《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例如: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

君子哉若人!

(《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1.用作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

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

(《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

(《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

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战》)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

(《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谭嗣同》)

何以战?

(《曹刿论战》)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如:

众曰:

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

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

(《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①语气助词。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②代词。

相当于之。

如:

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③疑问代词。

怎么,哪里。

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疑问代词。

什么。

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⑤于何,在哪里。

如:

且焉置土石?

⑥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形容词、副词词尾。

的样子。

如:

于我心有戚戚焉。

①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或感叹。

后来写作欤

虚词推断技巧

(1)语境推断

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

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2)词性界定

有些文言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3)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究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和“而”相对,可见这里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4)句位分析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如“也”,句末助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5)关照全句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作用或表语气.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

如“之”字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句中用于主谓结构,表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在“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句中作定浯后置的标志。

这两个“之”均为助词,只能从语法作用上把握。

(6)分析搭配

虚词跟其他句子成分的搭配关系,也决定了它的用法。

如“以”字的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后面是名词、代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

如《兰亭集序》“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中“以”与后面代词“之”构成介词结构,表原因;在《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中“以”用在动同前,为连词表目的。

(7)代入检验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用法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

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与徐贻孙书

(清)方苞

苞白:

去年五月中,得吾兄手书,比欲作书相报,违隔久远,所怀蕴积,措笔不知所从。

日延月滞,以至于今。

苞尝叹近世人为交,虽号以道义性命相然信者,察其隐私,亦止借为名声形势。

其确然以道相刻砥,见有利,止之勿趋,见有害,勉之勿避,谅其人之必从而后无悔心者,无有也。

顾念朋好中,独吾子能行此于苞,独苞可行此于吾子①耳。

苞与吾子性各僻隘,才用不宜于时,苟逐众人汲汲取名致官,虽幸获之,适足以来时患。

私计所得为而不争于众者,独发愤于古人立言之道,以庶几后世之传。

然所争愈大,则其成也愈难。

自有载籍以来,志节功业光显耿著之人,累累相望,而文章之传愈久而彰者,数十百年中往往而绝也。

岂其为之者之不众欤?

亦所积者薄而精气不足以自存也。

苞近者自悔向所学,皆登枝而捐其本,背源而涉其流。

欲抱经穷山,以求古圣贤人之意,而日为事物凌杂所困。

吾兄居远州部,夙少人事,宜聚古圣贤人之书,沉潜翻覆,穷探力索以轥②其径途,然后行之不息,以待其久而至焉。

人生少壮而老,事境参差百出,其得从容无为、委身于问学者,常无几时,失而不为,则终不可复。

且聪明智虑,当其时浚而导之,时过而昏,不能复为我用,虽欲不与世愚无知人混混以没世,岂可得哉!

又凡骨肉天属,虽古圣人、贤人不可奈何,竭吾心而正其道可也;而悲忧穷蹙以苦其生,则君子亦无取焉。

忆在京师,吾子为我叙述平生遭遇,搤腕欷歔,若无所乐其生。

时时如此,恐致疾病他患,意绪日以隳敝,且将不能复发愤于《诗》《书》以自强。

吾子勉之!

苞以朝夕不能自赡,仍将北游托所知者,旬日间必发,恐吾兄不晓,故留此以报。

贱贫屯塞,各竭蹶以谋其身,非以事故,适然会合,不能特赁舟车以相存。

一朝解手,终不知继见之期,惟各淬厉,毋自同于众人,其义乃不相负。

苞白。

(有删节)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措笔不知所从而日为事物凌杂所困

B.虽号以道义性命相然信者适然会合

C.虽幸获之虽古圣人、贤人不可奈何

D.私计所得为而不争于众者苞近者自悔向所学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

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

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