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9011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5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docx

初中文言文实词列字解释

诸字解释

南阳诸葛庐:

诸葛亮《陋室铭》

其西南诸峰:

许多《醉翁亭记》

专诸之刺王撩也:

专诸《唐雎不辱使命》

诸葛孔明者:

诸葛亮

挟天子而令诸侯:

各位

西和诸戒:

各个少数民族

愿诸君句复言:

各位《隆重对》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侯《出师表》

投诸渤海之尾:

土块,木头《愚公移山》

149就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 

150就蒙乃始就学开始

151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看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发动

死既举大名耳: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推举

博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选拔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被举用,选拔

管夷吾举于士:

被举用,选拔

孙叔敖举于海:

被举用,选拔

百里奚举于市:

被举用,选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日而居。

居住《愚公移山》

2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依一蘅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在《核舟记》

3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扶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在《核舟记》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岳阳楼记》

5始之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居住《满井游记》

6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竟然《山市》

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孙权劝说》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看见《列子两小儿辩日》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看见《童趣》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看见《童趣》

见贤思齐焉看见《论语》

然数年恒不一见看见《聊斋志异山市》

见宫殿数十所看见《聊斋志异山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看见《桃花源记》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看见《与朱元思书》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看见《与朱元思书》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马说》

下见小潭看见《小石潭记》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看见《小石潭记》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会见《墨子》

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墨子》

子墨子见王曰拜见《墨子》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看见《庄子》

曹刿请见拜见《曹刿论战》

乃入见拜见《曹刿论战》

于是入朝见威王参见《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庶见先主拜见《隆中对》

此人可就见拜访《隆中对》

乃见见到《隆中对》

二、实词: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木兰诗》

2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马说》

3多歧路,今安在?

(哪里)《行路难》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陈涉世家》

5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地名)《唐雎不辱使命》

6君谓计将安出?

(怎么)《隆中对》

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怎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9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哪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0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曹刿论战》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原来)《出师表》

2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鱼我所欲也》

3庄子曰:

“请循其本”(根本,本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4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来)《愚公移山》

1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短浅)《出师表》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曹刿论战》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全、都)《口技》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完毕)《送东阳马生序》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士兵)《陈涉世家》

2行收兵(士兵,兵员)《陈涉世家》

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军备)《出师表》

4沙场秋点兵(士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病树前头万木春(生病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可译为:

连……都)《愚公移山》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可译为:

连……都)《愚公移山》

3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孟子二章》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确实)《邹忌讽齐王纳谏》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陈涉世家》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的确,确实)《出师表》

4帝感其诚(诚心)《愚公移山》

1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孟子二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树木)《陈涉世家》

2从民欲也(依从)《陈涉世家》

3吾从北方间子为梯(在)《公输》

4鲦鱼出游从容(从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5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跟从)《曹刿论战》

6客从外来(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7问所从来(自)《桃花源记》

8从今若许闲乘月(自)《游山西村》

9从流飘荡(顺、随)《与朱元思书》

10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随、跟从)《送东阳马生序》

11当余之从师也(跟、从、跟随)《送东阳马生序》

1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小石潭记》

13隶而从者(跟从)《小石潭记》

1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醉翁亭记》

1.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木兰诗》(北朝民歌)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马说》(韩愈)

3.安得广厦千万间。

(如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陈涉世家》(司马迁)

5.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怎么)《隆中对》(陈寿)

6.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怎么)《庄子故事》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果真)《陈涉世家》

2、此诚不可与争锋。

(确实)《隆中对》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果真)《隆中对》

诚4、诚宜开张圣听。

(确实)《出师表》

5、刺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确实)《出师表》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邹忌讽齐王纳谏》

7、帝感其诚。

(诚意)《愚公移山》

可汗大点兵(军队)《木兰诗》

上使外将兵(军队、士)《陈涉世家》

乃令符离人葛英将兵徇蕲以东(军队)《陈涉世家》

行收兵(兵员、士兵)《陈涉世家》

沙场秋点兵(军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武器)《得道都多助失道者寡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武器)《得道都多助失道者寡助》

料知短兵敢接(兵器、武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兵戈既未息(兵器、武器,代指战争)《羌村三首之三》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武器)《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浅陋)《出师表》

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曹刿论战》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用在否定副词“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作“连……都……”《愚公移山》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在否定副词“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作“连……都……”《愚公移山》

3、曾不若孀妻弱子用在否定副词“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作“竟然”《愚公移山》

4、曾不吝情去留用在否定副词“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作“竟然”

《五柳先生传》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用在否定副词“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作“竟然”《核舟记》

6、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跟随”〈〈论语〉十则〉

2、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跟随”〈伤仲永〉

3、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随”〈狼〉

4、便舍船,从口入“自”“由”〈桃花源记〉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由”〈桃花源记〉

6、从流漂荡,任意东西“顺”“随”〈与朱元思书〉

7、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自”“由”〈送东阳马生序〉

8、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随”〈送东阳马生序〉

9、当余之从师也“跟随”〈送东阳马生序〉

10、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由”〈小石潭记〉

1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跟随”〈醉翁亭记〉

12、鲦鱼出游从容(cōng)“不慌不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顺从”“听从”〈曹刿论战〉

14、战则请从“跟随”〈曹刿论战〉

15、客从外来“自”“由”〈邹忌讽齐王纳谏〉

1.吾与汝毕力平险(都、全部)《愚公移山》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完毕)《送东阳马生序》

3.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全,都)《口技》

4.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全,都)《口技》

未果,寻病终。

(得病)《桃花源记》

病病树前头万木春。

(得病,引申枯、干)

池上碧苔三四点(池塘)《破阵子》(晏殊)

池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孟子两章》

巴山夜雨涨秋池(池塘)《夜雨寄北》(李商隐)

 

尝: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曾)(《伤仲永》)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曾)(魏学洢《核舟记》)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曾)(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曾)(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曾)(范仲淹<<岳阳楼记>>)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曾)(诸葛亮《出师表》)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曾)(《陈涉世家》)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曾)(《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曾)(《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曾)(《唐雎不辱使命》)

旦: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早晨)(《木兰诗》)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早晨)(《木兰诗》)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早晨)(郦道元《三峡》)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陈涉世家》)

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

(第二天)(《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得: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得意)(沈复《童趣》)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得到)(《山海经》)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得到)(《狼》蒲松龄)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发现)(陶潜《桃花源记》)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找到)(陶潜《桃花源记》)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找到)(陶潜《桃花源记》)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得到)(张岱《湖心亭看雪》)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得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得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得到)(韩愈《马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得到)(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到)(欧阳修《醉翁亭记》)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得到)(诸葛亮《出师表》)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发现)《陈涉世家》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得到)《隆中对》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实现)《公输》

 

夫环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得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得到)《鱼我所欲也》

生欲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得到)《鱼我所欲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得到)《鱼我所欲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即死。

(得到)《鱼我所欲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感激)《鱼我所欲也》

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道路)(《论语》十则)

未至,道渴而死(在路上)(《山海经》)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陶潜《桃花源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最高理想)(《礼记.大道之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方法) (韩愈《马说》)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学说)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道路)(柳宗元《小石潭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道路)  (诸葛亮《出师表》)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方法)(诸葛亮《出师表》)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道路)  (《陈涉世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陈涉世家》)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道路)  (《鱼我所欲也》)

当: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对着) (《木兰诗》)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对着)  (《木兰诗》)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  (《木兰诗》)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  (当……时候)(魏学洢《核舟记》)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当……时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当时)  (诸葛亮《出师表》)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应当)(诸葛亮《出师表》)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当……时候) (诸葛亮《出师表》)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正在)  (《陈涉世家》)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当)  (《陈涉世家》)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应当)(《陈涉世家》)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当……时候)   (《陈

涉世家》)

度: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度过)  (《木兰诗》)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估计)  (《陈涉世家》)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估计)(《隆中对》)

绝: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极)(魏学洢《核舟记》)

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消失)   (魏学洢《核舟记》)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陶潜《桃花源记》)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极)        (魏学洢《核舟记》)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隔绝,断绝)   (郦道元《三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极) (郦道元《三峡》)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消失)   (郦道元《三峡》)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消失)  (张岱《湖心亭看雪》)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  (《与朱元思书》)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断)  (《与朱元思书》)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断)  (《醉翁亭记》)

虽杀臣,不能绝也。

  (尽)  (《公输》)

类: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像)        (魏学洢《核舟记》)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道理)  (《公输》)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类别)  (《公输》)

临: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面对)(韩愈《马说》)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对着)(范仲淹《岳阳楼记》)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靠近)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到)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靠近)  (诸葛亮《出师表》)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面对)  (诸葛亮《出师表》)

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美好的) (陶潜《桃花源记》)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很)  (郦道元《三峡》)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忠良)  (诸葛亮《出师表》)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忠良)(诸葛亮《出师表》)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陈涉世家》

2、道阻且长(道路)《蒹葭》

3、道阻且跻(道路)《蒹葭》

4、道阻且右(道路)《蒹葭》

5、道狭草木长(道路)《归园田居》

6、古道西风瘦马(道路)《天净沙·秋思》

7、伐竹取道(道路)《小石潭记》

8、任重而道远(路程)《论语十则》

9、道渴而死(半路)《夸父逐日》

10、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途)《出师表》

11、咨诹善道(道理)《出师表》

1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马说》

13、不足为外人道也(说)《桃花源记》

14、益慕圣贤之道(主张、思想、学说)《送东阳马生序》

15、大道之行也(指政治上的理想)《大道之行也》

1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

1、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伤仲永》

2、欲出不得(能够)《》

3、安得广厦千万间(能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唇焦口燥呼不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犹得备晨炊(能够)《石壕吏》

6、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送东阳马生序》

7、将军角弓不得控(能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问渠哪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怎能)《岳阳楼记》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能够)《湖心亭看雪》

1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满足)《闲情记趣》

12、一狼得骨止(得到)《狼》

13、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得到)《观沧海》

14、家贫不能常得(得到)《五柳先生传》

15、忘怀得失(得到)《五柳先生传》

16、赢得生前身后名(得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7、优劣得所(得到)《出师表》

1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得到)《马说》

19、于是鸱得腐鼠(得到)《惠子相梁》

20、渴欲得饮(得到)《夸父逐日》

21、求之不得(得到)《关雎》

22、必有得天时者矣(得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能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醉翁亭记》

25、争而不得(取得成效)《公输》

26、得鱼腹中书(发现)《陈涉世家》

27、便得一山(发现)《桃花源记》

28、既出,得其船(找到)《桃花源记》

29、遂迷,不复得路(找到)《桃花源记》

 

30、二者不可得兼(能够)《鱼我所欲也》

31、则凡可以得生者(得到)《鱼我所欲也》

32、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得到)《鱼我所欲也》

33、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34、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鱼我所欲也》

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桃花源记》

以为妙绝(极点)《口技》

群响毕绝(消失)《口技》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三峡》

绝YAN多生怪柏(极)《三峡》

沿溯阻绝(停,断)《三峡》

往来而不绝者(断)《醉翁亭记》

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湖心亭看雪》

佛印绝类弥勒(极)《核舟记》

10、天下独绝(独一无二)《与朱元思书》

11、猿则百叫无绝(停止)《与朱元思书》

12、虽杀臣,不能绝也(尽、光)《公输》

13、夜久语生绝(消失)《石壕吏》

14、雨脚如麻未断绝(消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会当凌绝顶(极)《望岳》

当:

木兰当户织(对着)《木兰诗》

吾闻二世少子,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该)司马迁〈〈陈涉世家〉〉

失期当斩(判罪)司马迁〈〈陈涉世家〉〉

当余之从师也(在......的时侯,表示处在个时候)〈〈送东阳马生序〉〉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在……个地方,表示处在个地方)司马迁<<陈涉世家>>

卿今当涂掌事(掌管,主持)司马光<<孙权劝学>>

当窗理云鬓(对着)<<木兰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应当)

会当凌绝顶(应当)

当奖率三军(应当)<<出师表>>

今当远离(在……时候)

度:

度已失期.(估计)司马迁<<陈涉世家>>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过,越过.)<<木兰诗>>

崔九常前几度闻.(次)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孤不度德量力.(揣度)<隆中对

类:

佛印绝类弥勒(像)<核舟记>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种类)<公输>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类推)<公输>

良——《三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的确/很?

 

《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良好,引申为肥沃

临——《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来到

《醉翁亭记》临溪而渔:

来到

《出师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面对

《马说》执策而临之:

面对

《岳阳楼记》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迎着

《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靠近/从高处往低处看?

《登楼》万方多难此登临:

从高处往低处看

尝: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曾经)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曾经)

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曾经)

余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曾经)

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曾经)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不辱使命》(曾经)

臣未尝闻也《唐雎不辱使命》(曾经)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曾经)

仲永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曾经)

旦: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水调歌头》(天亮)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第二天)

旦辞爷娘去《木兰诗》(早晨)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

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邹忌讽齐王纳谏》

并自为其名(名字)《伤仲永》

(2)卷卷有爷名(名字)《木兰诗》

(3)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口技》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著名,出名)《陋室铭》

(5)则题名其上(名字)《核舟记》

(6)对联题名并篆之(名字)《核舟记》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闻名,出名)《送东阳马一生序》

(8)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命名)《醉翁亭记》

(9)故虽有名马(名贵)《马说》

(10)则名微而众寡(名声)《隆中对》

(11)死即举大名耳(名声)《陈涉世家》

 

(1)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陈太丘与友期》

(2)期日中,过中不至(约定)《陈太丘与友期》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ji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

(4)期在必醉(期望)《五柳先生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