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9303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docx

高考语文写作点拨及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新编上

故事新编(上)

何谓“故事新编”

所谓“故事新编”,即根据古典名著、民间故事或名人名作中的人物,重新演绎故事,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它可以花样出新,反映现实生活,也可针砭时弊,启人深思,令人耳目一新,故而素来被阅卷专家看好。

如何“新编”故事

(1)重新改编经典名著

对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巧妙的进行文体的转换,以一个全新的文体呈现在读者面前,便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把小说改为戏剧,把诗歌改成散文等等。

(2)另样续写名著结局

根据原作中的人物的性格或原作中的情节的可能性发展方向,续写出另样的结尾。

如:

2001年高考中有位考生根据鲁迅的《阿Q正传》而写成了《阿Q新传》。

塑造了一个“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违反经商诚信原则”的新阿Q形象。

(3)合理扩展名著细节

对名著中精彩的片断进行合理的扩展,演绎出一个生动的故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如2001年江苏考生巧妙的扩展了三国演义的一个细节,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赤兔之死》。

(4)灵活嫁接故事情节

将有些作品中的情节移植到别的文章中去,编述故事,翻出新意,演现代生活的剧情,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如小小说中有一篇叫《红楼选美记》,有位同学机智地把这故事情节移植到《水浒传》中,写

了篇题为《梁山选美记》的作文,并采用了许多网络术语,叙写了宋江被选为梁山形象大使的全过程,讽刺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喝彩。

【2013年高考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题目自拟;

(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角度示例

写作点拨

从“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的角度立意

针对现实问题,强调人们能够做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就很好,进而批判社会上一些没有责任心的人。

努力做意味着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

如果连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都不去做或做不好,凭什么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因此,行文时,要从肯定或否定的角度,结合自身实际,谈努力做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从“做事情,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还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情”的角度立意

一个人的阅历、能力、水平是有限的,对事情重要性的判断也是各不相同的,任何人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在做事的过程中,还要顾及他人或群体的感受或利益。

写作时,考生可以列举普通人、名人的事例进行论证,这样的素材非常多,只要典型、确凿,能够证明观点即可。

从“重要”和“更重要”的辩证关系立意

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要努力做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还要关注更重要的事;不要孤立绝对化地看问题。

因环境、条件等的不断变化,“重要”和“更重要”的事情也在不断变化着,我们应该跟着变化随时调整。

行文时,要二者兼顾,不能只分析其一,思辨性要强。

滕子京的醒悟

上海考生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此时,滕子京正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思绪万千:

想当年我与范仲淹等举同科进士,却因小人弹劾我滥用公款去犒劳边关,祭奠英烈,幸得欧阳修和范仲淹帮忙解释,我才未被处刑。

虽然现在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可我总觉得还不够。

于是对手下说:

“后天,你去召集些村民来,我们来开个会,我希望他们能指出我的错误。

”“遵命。

”手下拱手而退。

到了那天,滕子京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缓缓走出,来到人群中间。

人群立刻鸦雀无声。

滕子京咳嗽了几下,他的手下便开始讲话:

“你们谁先说呢?

”人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觉得你并无过错。

滕子京皱了皱眉头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总会有些不足的。

”说完又咳嗽了几声。

这时一位老大妈,手挎着菜篮子走到了滕子京跟前,扯着嗓子喊道:

“滕老爷,别人不敢指出你的过错,我柳大妈敢。

”滕子京吓了一跳,忙退后几步说:

“请柳大妈细细道来,腾某愿洗耳恭听。

”周围的人纷纷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

柳大妈清了清嗓子说:

“我说你啊,只顾着我们大伙的生活。

山你游过吗?

水你玩过么?

去瓦子里玩过吗?

听过瓦子里的歌吗?

你总想着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而你自己呢?

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了,怎么能更好地照顾我们呢?

你以为把这里搞得天下太平就是重要的事吗?

其实更重要的事是把你自己的身体搞好,不治好自己何以治天下……”听了柳大妈一番话,滕子京举起沉重的手鼓起掌来。

这次会议因滕子京身体不适落下了帷幕。

滕子京的房间里,郎中正在为他把脉。

“气血不通,经脉紊乱。

”郎中边说边写下药方,然后嘱咐几句就走了,滕子京的手下也出去为他抓药了。

滕子京起床,走到窗边思考着柳大妈说的话,他以为最重要的事是让这里政通人和,没想到,更重要的事却是照顾好自己……“来人!

上文房四宝。

”滕子京喊道。

“是!

”不一会文房四宝就摆在了滕子京面前。

滕子京大笔一挥,写下了“不治自身,何以治天下”几个字。

这时,药也煎好了,滕子京端着碗痛痛快快地喝了下去,喝完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本文是2013年高考上海卷的满分作文,其突出的亮点是:

想象独特,侧面描写非常成功。

考生的思维与众不同,由大家耳熟能详的《岳阳楼记》中的主人公滕子京联想开去,并紧扣作文题材料——“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

而这“更重要的事”,却是通过一个崇拜滕子京的大妈之口说出的,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滕子京的勤政爱民。

本文的侧面描写相当成功,通过一个大妈之口,向滕子京说明什么是更重要的事——对百姓来说,更重要的事是滕子京的健康。

由此可见,作者的想象力和叙述能力非同一般。

【2008年高考江苏卷】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

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从审题的角度看,命题指向明确,在“提示语”中悄悄点明了写作线索: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是暗示考生“写自己的生活”,这是记叙类文体的最佳切入角度;而“质疑、发现……好奇心的后面”这句话则暗示了考生要从思辨的角度展开思考,这是写作议论类文体的最佳角度。

同时,合起来看,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在“好奇心”与质疑、发现、平庸等词语的关系上做文章。

当然,此题在貌似容易的背后,又隐含着一些选拔性考试必备的深度和难度。

比如,考生在写作中不能泛泛而谈,像记流水账般记叙自己生命中某些时段的不同的好奇心,应该侧重于“好奇心”对人的重要影响;又如,可能有的考生在写议论文时,会陷入盲目探讨哲学理论的误区,大谈特谈“好奇心”的方方面面,从而造成中心涣散。

好奇心

江苏考生

庄子戴着青青的蒲草帽与惠子在壕中观鱼。

惠子抬眼望着庄子头上的帽子不禁笑了出来。

“您这么老了,干嘛戴这么惹眼的帽子,好像是刚从草丛里钻出来的绿冠草鸡。

”惠子好奇地问道。

可是庄子并未回答,为啥?

他也在好奇,为什么惠子戴一顶又破又旧的灰草帽。

要知道,青青的蒲草帽更能凉快一些。

“咦,这些鱼为什么这么快活啊!

大概是一群思想自由的鱼吧。

”庄子抚着长须,幽幽地说道。

“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啊?

”惠子反驳。

“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紧跟着回答。

两人相视而笑。

走了很久了,庄子提议坐下来歇会儿。

庄子很快进入了梦乡。

突然梦中有很多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居然比车轮还大。

“蝴蝶代表着什么呢?

”庄子在梦中不解地问道。

梦总有醒的时候。

当梦醒的时候,庄子还在好奇地询问道:

“蝴蝶代表什么呢?

惠子不能回答,只好继续赶路。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庄,那里好像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

原来有一户人家常年种葫芦,今年也不例外。

可是,今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比水缸还要大的葫芦,比水缸大的葫芦怎么舀水呢?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庄子问惠子:

“您说这么大的葫芦是怎么结出来的,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葫芦呢?

惠子也慨叹道: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千奇百怪之事昼夜滋长,没有尽头啊!

庄子轻轻地拿下蒲草帽,他在想这个葫芦到底怎么利用,他好奇的思维一刻也未停止。

忽然,庄子眼睛闪出一道智慧的光芒,随后叹息道:

“为什么人们只知道用葫芦去装水而不用水装葫芦?

”“什么,水装葫芦?

怎么个装法?

”惠子好奇地追问。

“其实很简单。

把大葫芦劈成两半,放在河里,人可以坐在葫芦上嘛!

这是不是叫水装大葫芦呢?

”庄子答道。

“我们叫它船好不好?

”惠子激动地说道。

“当然可以了。

”庄子吁了一口气,缓缓地戴着蒲草帽。

就在戴着草帽的一瞬间,庄子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淮河两岸的鸟儿都喜欢用蒲草做鸟窝呢?

本文是2008年高考江苏卷的一篇满分作文,其突出的亮点在于:

形式新颖,立意独到。

这篇文章活用《庄子·秋水》以及《大瓠之种》等故事,紧扣“好奇心”的话题,为读者活画出两位古代的奇妙老头,老顽童,妙趣横生,发人思考。

结尾处,已经给“水装大葫芦”命名的庄老汉,依然好奇心不止,“意识流”又一下子“流”向了淮河两岸的鸟儿,它们为什么“都喜欢用蒲草做鸟窝呢”?

好奇心满满的庄子形象跃然纸上,煞是可爱。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Ⅳ】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

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

“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

”富人说:

“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

”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

“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富人回答:

“我自己。

”哲学家一笑,说:

“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

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角度示例

写作点拨

从“看到”“看不到”的内容来看

可指只看到自己的利益看不到别人的疾苦;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只看到自己的世界看不到别人的批评指正。

从“看到”“看不到”的原因来看

可指金钱、利益,也可虚化,指一切蒙蔽自己双眼的东西。

从应对做法来看

可谈应平衡好“看到自己”和“看到别人”二者之间的关系,只谈论一点显然不可取,应结合起来,辩证来看,可立意为:

顾及自己的同时也应考虑他人;看到别人,提升自己。

相同的地方不同的人

甘肃考生

话说愚公虽然是个老实的粗人,但在移山之前却深思熟虑了一番。

“两座大山把我们村与外界的发展机遇隔绝。

山,正是山,让我们看不到富庶与繁华,让我们得不到机遇与发展。

想到这里,愚公更加精神抖擞。

“为了全村人世代的利益,无论多大的山,我也不怕。

即使是让我一个人去做这件事并且苦死累死,我也心甘情愿。

愚公自言自语道。

同村的智叟是当地有名的零售商,赶着骆驼队一趟又一趟地把山里头买不到的生活必需品从山外的城市运进来,然后高价出售给乡亲们。

乡亲们由于出山不便,为了生活不得不接受智叟的高价物品。

智叟靠着两座大山一天天暴发。

其实他的愿望很简单:

挣好多钱,然后到城里落户安家,让自己不再是穷苦的山里人,不要再和那些臭乡巴佬打交道。

愚公为了乡亲们未来的好日子,他自动工以来,起早贪黑,风雨无阻。

而智叟也为自己的理想穿梭于山间,他挣钱的劲头不比愚公移山的差。

由于二人都是在山间工作,碰头的机会也比较多。

哎,你看他们不是聊上了吗?

“傻瓜,多向我学学吧,挣那帮乡巴佬的钱让自己的日子红红火火,你这样拼死拼活,对自己有多大好处?

”智叟用一种智者的口气“教育”着愚公。

“为了咱的乡亲们,我顾不上自己的好生活。

乡亲们来帮忙移山的也渐渐多了,我愈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愚公很认真地说道。

“哦,还有,乡亲们对你的意见很大,有的甚至骂你贪得无厌,自私自利。

作为同乡,我奉劝你好好改改。

“笨蛋!

聪明人只会对自己好。

”智叟驳道。

“对大家好,才算真正对自己好。

”愚公很沉稳地说道。

“你我人生准则不同,所以话不投机。

不过我希望你还是改改,好自为之。

随着十几个春夏秋冬的更替,山里面与山外面已经由一条大道相连。

乡亲们自己到城里买自己所需非常容易。

已经是风烛残年的愚公常在村头的路边看来往的行人,一脸满足和高兴。

而智叟在两年前已被乡亲们赶跑了也骂臭了。

第二年的春天,愚公就离开了人世。

也许正如他所说:

“我顾不上想自己。

大家的事刚办好,他就这样去了。

村里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村口路边立了块碑。

碑的上面是愚公的头像。

下面刻着一段话:

只看到自己的人,遗臭万年;总想着别人的人,流芳百世。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

(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

我该相信谁的话呢?

也有人想:

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

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红楼梦》外一篇

河南考生

且说这日宝玉被贾政痛打之后正在房里休息,忽闻得袭人道:

“林姑娘来了。

”便看见黛玉踱进房来,宝玉此时也顾不得肉痛,直起身来想去迎黛玉,却不料下半身动弹不得,只能“哎呦”着躺下,此时黛玉却早已踱到宝玉面前。

宝玉此时方抬起头来看黛玉,只见她全身上下全是自然装束,并无特别之处,头上也并无太多装饰,鬓角的头发却有些乱,惟独两只眼睛肿得和水桃似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真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此时这种景色,真是越发叫人疼爱了。

宝玉正看得入迷,却听黛玉哭诉道:

“从今后可改了吧!

”宝玉摇头道:

“为了这些人,死了也值。

黛玉见宝玉被打成这般田地,早已心疼不已,此时又听宝玉如是说更是难过,那泪珠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滚,哭得话也说不上来。

宝玉见黛玉哭得跟泪人一样,知道自己又说造次了,不禁眼圈也红了,道:

“好妹妹,别哭了,以后我不任性还不行吗?

黛玉渐渐地缓了过来,至住哭声道:

“你总是任性,不知道事也不听别人劝,结果弄到最后,吃亏的总是自己,这次一件小事,舅舅就把你打到这般田地,合着下次你要再惹出一个大事,舅舅还不要了你的命呀!

纵使你自己死了不打紧,可留下了老太太和舅妈该怎么办呢?

人活着一辈子,总该听听别人的话,自己忖度着,有用的就听,没用的就当没听过,这又少不了你两斤肉,反倒能让你少吃亏。

宝玉气生生地道:

“难道宝姐姐和云妹妹让我学仕途经济也要听吗?

黛玉哭道:

“我又没说让你听他们学仕途经济,我让你忖度着她们有道理了,你就听,如果是没道理或违了你心愿的,你可以不听吗!

宝玉这才明白黛玉的意思,看黛玉哭得正很,便赶紧为刚才的话道歉:

“好妹妹,快别哭了,我知道你是最了解我的,看来我以前对你的心也没白用。

黛玉听此言,心中甚是欢喜,但想到自己的身世不觉又流下泪来。

于是便起身告辞,径自向潇湘馆走去了。

此事对宝玉可谓是: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对黛玉可谓是:

美人笑解心结处,缘系一语道天机。

擦亮眼睛,听贤人意见

河南考生

一日,吴王夫差遇见唐玄宗李隆基,说起臣子进谏之事,二人长吁短叹,感慨颇深。

夫差:

李老弟啊,我是糊涂人啊。

子胥对我一片忠心,竟被我当成狼心狗肺,倘若当初听了他的话,斩了西施这个祸水,灭掉越国,也不会害人害己,便宜了勾践那小子!

唉,子胥,朕不听你的话,无颜面对你及吴国民众啊!

李隆基:

夫差大哥不要难过,比起你我更愧对我家祖宗和大唐子民。

当政前期,我还能唤醒自己的耳朵,虚心听取姚崇他们的话,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华景象,可是后来,我迷恋于杨贵妃,整天听她的逢迎话,再也听不进一句意见啦,可那也只是变着法哄我开心罢了。

好好的大唐江山,竟被我因这帮小人的“意见”搞得摇摇欲坠。

啊!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坚持自己的看法——

夫差:

你我同样治国失误,但错因不同:

我是因为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你在于不辨是非听信谗言。

李隆基:

可不是吗?

但怎样才能做到既善听别人的意见又不信谗言呢?

夫差:

我看咱们不如打开历史明君的电脑笔记本吧,看他们有何高见。

唐太宗:

“亲贤臣,远小人”此诸葛孔明之教导后主也,拭亮你的眼睛,明辨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虚心接受贤士进諫,哈——(笑着离去)

李隆基:

我家祖宗太深奥了,我有些听不明白,让我们看看国外的明智者。

但丁: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波兰谚语: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塞纳克:

相信一切与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

……

夫差:

各种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我看出共同点了。

那就是如唐太宗说的,先辨别出好坏,在基础上要认真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当然最重要的要明辨是非。

喂,你懂了吗?

李老弟?

李隆基:

懂了!

我得马上给现代的人们说说去,让他们吸取历史教训!

关羽之恨

山东考生

“久仰将军盛名,如雷贯耳,文人幕士。

成居于此。

区区一东吴小国,人贫地乏,不足为将军忧耳。

望将军竭力攻打曹魏,使东吴得以残喘。

“哈哈,东吴百姓人人皆知吾名。

好!

明日应战。

”关羽抚着髯道。

“将军,此举欠妥,东吴素有窥视荆州之意。

若攻打于禁,恐中了吕蒙之计,让他袭了荆州,望将军三思”一谋士进谏。

“汝不闻吾自征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区区吕蒙,安足挂齿。

吾意已决,退下!

“退下!

经过几日苦战,活捉于禁,但关羽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正准备班师回荆州。

“报——,荆州已被吕蒙袭了。

东吴陆逊正引兵望此处而来。

“报——,陆逊用攻心术,本部军士多有降敌之意。

“报——,本部军士多翻墙而出,降吴去了!

“报——,麦城中粮食将尽,急需救援。

关羽跌坐帐中,“悔不该,悔不该不听您的意见,忽视了东吴,才落得如此下场。

那,下一步该怎么走?

”“惟有去上庸请孟达、刘封援助。

求援的将士还没归来,守城的士兵却一个个地逃跑了,关羽仰望苍穹,满脸失意与不服:

“我自破黄巾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可谓身经百战,哪一次不是自己做的决策,哪一次不是充分利用我的智慧。

为什么会有今日的败局,不!

我不相信,我就是英勇、智慧的化身。

我不会输,看我下一次!

上庸军迟迟不来,关羽决定突围出去。

“将军,东吴兵料想咱们势单力薄,一定会埋伏在小路,请将军走大路。

“不!

山路较崎岖,容易突围出去,走小路。

”美髯公再次斩钉截铁地说。

于是,有了“美髯公被俘,先主兴师报仇”这一幕。

是的。

对于南征北战的勇士来说,自主决策,显示出了英明与智慧,这也是每一个成功的将士所应有的。

但是也应看到无论在军队中抑或是朝廷中,文臣是不可少的。

所以,我们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不妨听一听别人的意见,那样,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佳作二:

想象新奇,构思新巧。

作者超越现实的时空观念,“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巧妙地按排两个亡国之君会晤,通过他们的对话,辩证地阐述了“想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明辨是非采纳良言的主张,切合题意。

新颖的对话形式与辩证的哲学思考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佳作三:

别出心裁,构思新巧。

本文作者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文章别出心裁,让历史人物重上舞台,演绎了一出有关“自信与纳言”的戏剧,以改多数议论文摆事实,举例子死板板的旧貌,使文章显得生动,有灵性。

文中段落短小灵活,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短短的几句中淋漓尽致地凸现出来。

一连几个“报——”,很具古代军营生活色彩。

表现出作者丰厚的文学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