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9809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课程名称(英文):

Biochemistry

课程编号:

B16015

课程总学时:

理论54学时实验40学时

课程学分:

4.5

课程分类:

必修课

开设学期:

第3、4学期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本科

先行课:

《植物学》、《动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

后续课程:

《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课是生物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先行课为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

本课程的作用是为后续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实验技术和方法。

其任务是掌握植物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认识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物质组成及其结构、性质和功能,了解和掌握有机物代谢的途径和基本条件,了解代谢调控的方式、过程及意义。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绪论

(一)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化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1.生物化学的定义

2.生物化学的内容

4.生物化学的发展及现状

(三)重点生物化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四)难点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氨基酸

(一)目的要求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性质。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第二节氨基酸的性质

(三)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四)难点氨基酸性质

第二章蛋白质

(一)目的要求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蛋白质的结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的非共价键;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第三节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性质及等电点;胶体性质;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颜色反应;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三)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四)难点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三章核酸

(一)目的要求

掌握核酸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核酸的性质、种类和分布。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核酸的发现;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功能;

第二节核酸的组成成分元素组成;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

第三节核酸的结构连接方式;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左旋DNA;DNA的三级结构;RNA的结构。

第四节核酸的性质一般性质;紫外吸收;变性与复性

第五节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三)重点核酸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四)难点核酸的结构

第四章酶和辅酶

(一)目的要求

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理解酶的结构和催化机理,熟悉常见的辅酶、辅基的作用,掌握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了解酶的命名和分类及酶活力的测定,掌握调节酶的特点和作用。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酶的概念酶的定义;酶的特点;

第二节酶的组成和结构酶的组成;酶的结构和活性中心;酶原激活

第三节酶的命名和分类

第四节辅酶与辅基焦磷酸硫胺素(TPP);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辅酶A(CoA);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四氢叶酸(THFA);生物素——维生素B7;脂溶性维生素。

第五节酶的作用机理与酶的高效催化有关的因素;中间产物学说;诱导契合学说。

第六节酶促反应的动力学酶促反应速度的测量;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第七节重要的酶

第八节酶的分离与纯化

(三)重点酶的概念和作用特点;酶的结构;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四)难点酶的结构;酶的作用机理。

第五章糖代谢

(一)目的要求

掌握糖代谢的主要途径及其化学过程,了解各种代谢途径的发生场所、意义及其调控。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糖代谢概述;

第二节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

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TCA循环、磷酸戊糖途径;

第四节多糖和低聚糖的降解;

第五节糖原合成与分解;

第六节糖异生作用。

(三)重点糖的有氧氧化

(四)难点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的化学过程

第六章生物氧化

(一)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及呼吸链的概念,理解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生物能

第二节呼吸链概念;种类;组成;呼吸链中电子传递体的顺序;呼吸链中电子传递的抑制。

第三节氧化磷酸化作用ATP的生成;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

第四节ATP的重要作用

(三)重点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四)难点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第七章脂类的代谢

(一)目的要求

掌握脂肪合成和分解的化学过程,理解脂肪代谢与糖代谢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脂类概述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脂类的消化吸收血浆脂蛋白

第二节脂肪的中间代谢脂肪的分解代谢;乙醛酸循环;脂肪的合成代谢。

第三节磷脂的代谢

(三)重点脂肪的分解;脂肪的合成。

(四)难点脂肪酸的代谢

第八章蛋白质的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一)目的要求

掌握氨基酸代谢的共同途径及其代谢产物的去路,了解植物体内氨基酸合成的主要途径及氮的来源。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解水解蛋白质的酶类;氨基酸的去路。

第二节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羟化作用;合成其它化合物;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第三节氨基酸的合成代谢合成氨基酸的氮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三)重点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

(四)难点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

第九章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的代谢

(一)目的要求

了解水解核酸的酶类及嘌呤、嘧啶环上各原子的来源和核苷酸合成的特点,掌握脱氧核苷酸和核苷三磷酸合成的反应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核酸的分解代谢

第二节嘌呤和嘧啶的分解

第三节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脱氧核苷酸的合成;核苷三磷酸的合成。

(三)重点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四)难点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与修复

(一)目的要求

了解参与核酸的组分及其作用,掌握DNA合成的规律、特点及其化学过程。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DNA的合成

第二节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第三节原核生物DNA复制

第四节真核生物DNA复制

第五节DNA的损伤修复

(三)重点原核生物DNA复制

(四)难点DNA的损伤修复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与加工

(一)目的要求

了解参与核酸的组分及其作用,掌握RNA合成的特点及其化学过程。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念

第二节RNA聚合酶

第三节RNA的转录过程

第四节RNA的后加工

第五节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三)重点RNA的转录过程

(四)难点RNA的转录过程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目的要求

掌握蛋白质合成的组分及其作用,理解蛋白质合成的化学过程及其与核酸代谢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组分mRNA和遗传密码;tRNA;rRNA和核糖体;参与合成的蛋白因子;

第二节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氨基酸的活化;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肽链合成后的加工。

(三)重点蛋白质合成的化学过程

(四)难点蛋白质合成的化学过程

第十三章代谢调控与基因表达调控

(一)目的要求掌握植物体内代谢调控的几个水平及主要的调控方式。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酶水平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酶含量的调节。

第二节基因调控

(三)重点酶水平的调节

(四)难点酶水平的调节

第十四章基因工程概述

(一)目的要求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以及技术方法。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DNA克隆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基因文库和cDNA文库;

第三节聚合酶链式反应。

(三)重点克隆的基本原理

(四)难点聚合酶链式反应

实验理论部分

绪论

目的要求学习实验室操作规则,基本的安全知识等

主要内容:

1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简史

2实验室规则

3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4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

5实验室基本操作

6生化实验室的基本设施与装备

重点

难点

二、生物大分子的制备

目的要求学习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制备方法

主要内容:

1步骤

2生物大分子制备的前处理

3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4样品的保存

重点大分子提取要点

难点区分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中几种沉淀方法

三、层析技术

目的要求学习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内容:

一、层析的基本理论

二、层析的基本概念

1.固定相

2.流动相

3.分配系数及迁移率(或比移值)

4.分辨率(或分离度)

5.层析法的分类

三、离子交换层析

四、亲和层析

重点层析的基本原理

难点层析相关的概念

 

四、电泳技术

目的要求学习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影晌电泳分离的主要因素

电泳的分类

蛋白质电泳

核酸电泳

重点电泳的影响因素

难点迁移率的计算

五、离心技术

目的要求学习离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rav=(rmin+rmax)/2

离心机的主要构造和类型

制备性离心机

转头

制备性超速离心的分离方法

离心操作的注意事项

重点离心机的原理与构造

难点离心机的原理与离心力的计算

六、分光光度技术

目的要求学习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光谱

构造

⑴光源

⑵单色器

⑶样品室

吸收池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彻底清洗

②严禁用手指触摸透光面

③严禁加热烘烤

④吸收池的校正

⑷检测器

⑸显示装置

重点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与构造

难点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实验部分

实验一应用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

目的要求学习层析分离技术,掌握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分析

难点点样、结果分析

实验二RNA的提制与含量的测定(综合性实验)

目的要求掌握浓盐法提制RNA的原理和方法、苔黑酚法测定RNA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实验原理和方法

难点操作方法

目的要求

重点实验原理和方法

难点称样、测定

实验五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检测(综合性实验)

目的要求掌握生物基因组的提取方法、以及分光光度法测定DNA含量、质量的方法。

重点实验原理和方法

难点称样、测定

实验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目的要求了解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异同,掌握淀粉酶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重点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难点操作方法

实验七过氧化物酶(POD)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测定(综合性实验)

目的要求掌握大分子的分离制备技术;认识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掌握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重点测定原理和方法

难点操作方法

实验八电泳法分离酶或蛋白质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目的要求掌握电泳的概念、原理以及电泳技术

2.重点电泳的原理和电泳技术

3.难点电泳技术

四、学时分配表

学时要求为100学时,理论时数为60学时,实验教学时数40学时,开课时间为第3~4学期。

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

章序

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题量

备注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外

其他

小计

第0章

绪论

1

1

第一章

氨基酸

2

2

第二章

蛋白质的化学

5

5

第三章

核酸的化学

5

5

第四章

酶与辅酶

6

6

第五章

糖代谢

5

5

第六章

生物氧化

4

4

第七章

脂类代谢

4

4

第八章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4

4

第九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2

2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与修复

4

4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与加工

4

4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

4

第十三章

代谢调控与基因表达调控

4

4

实验理论

1绪论

1

1

2生物大分子的制备

1

1

3层析技术

1

1

4电泳技术

1

1

5离心技术

1

1

6分光光度技术

1

1

实验一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3

3

实验二

RNA的提制及含量的测定

7

7

实验三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4

4

实验四

过氧化物酶(POD)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测定

14

14

实验五

电泳法分离酶或蛋白质

6

6

总计

54

40

94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环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帮助学生从学科系统上把握系统知识;

2.授课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科学思维、研究能力的培养;

3.及时地将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进展补充进教学,教给学生新鲜的、活的知识;

4.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一般性、直观性知识在学生语系基础上略讲,理论性强、较新、较难、补充性知识详讲,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解决学时不足问题;

5.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常识性知识和现象纳入教学举例,增加知识的直观性;

6.可就某一较新的内容范畴布置学生完成小型的文献综述,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能力。

(二)教学主要环节

1.理论教学: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

课前布置预习,课后布置思考题以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每轮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次文献综述;

2.考试及成绩构成:

采取期末闭卷考试形式,期末成绩占课程成绩的80~100%;平时成绩可通过章节测验、写专题综述、课程论文等形式确定,占0~20%。

3.实验教学:

以学生在实验课程上的动手能力以及试验报告进行考核。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有机化学》、《动物学》、《分析化学》、《植物学》等是本课程重要的前导课程,本课程同时是《植物生理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与后续课程有密切联系。

1.与植物生理部分的联系与分工:

有关光合作用的生化过程完全放到植物生理部分中,本课程不再涉及;有关生物氧化的内容,包括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机理(不包括光合磷酸化机理)、末端氧化酶等完全放在本课程中,生理部分不再涉及;氨基酸合成放到本部分,但硝态氮还原仍在生理部分讲。

2.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联系:

因该两门后续课程是在不同层面上涉及核酸的结构、蛋白质合成等内容,与本课程不够成冲突和重复。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教材

建议教材:

理论教材:

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实验教材: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

参考教材:

朱玉贤、李毅:

现代分子生物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余叔文: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2

阎龙飞、张玉麟:

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翟中和、王喜中等:

细胞生物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八、责任人

撰稿人:

生物化学课程组

审稿人:

系(院)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