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0088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中成外国语学校2017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60830]

一选择题:

(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磺化、硝化、风化、钝化都是化学变化

B.蒸馏、干馏、常压分馏、减压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C.甘油不是油,纯碱不是碱,酚醛树脂不是酯,干冰不是冰

D.水煤气、裂解气、焦炉气、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氧气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5NA

C.7.8g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D.80mL10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A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C甲基的电子式: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4.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0mol·L-1CuSO4溶液,现选用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制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制500mL溶液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B.KAl(SO4)2中滴加Ba(OH)2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SO2气体:

SO2+2OH-=SO32-+H2O

D.硫酸亚铁加过氧化氢溶液:

Fe2++H2O2+2H+

Fe3++4H2O

6.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B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再向上层溶液中滴加溴水

实验现象1:

上层溶液不变红,

下层溶液紫红色

实验现象2:

上层溶液变红

氧化性:

Br2>Fe3+>I2

C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没有变质

D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7.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BCD

A.喷泉实验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制备氢氧化亚铁D.验证苯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8.在200mL含Mg2+、Al3+、NH4+、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0.01molB.原溶液中c(Cl-)=0.75mol·L-1

C.原溶液的pH=1D.原溶液中n(Mg2+)∶n(Al3+)=5∶1

9.在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H+)=1×10-14mol/L的溶液:

K+、Cu2+、I-、SO42-

B.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

K+、Na+、AlO2-、S2O32-

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

NH4+、Ca2+、NO3-、I-

D.能与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的溶液:

H+、Na+、SO42-、CrO42-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开发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②我国从2000年起逐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因为二氧化氯杀菌、消毒能力强,持效长③氧化镁可用来制造耐火砖和坩埚等④明矾能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可做为净水剂⑤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⑥给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器,可减少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A.①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全部

11.向50mL稀H2SO4与稀H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假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且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产生的气体为H2

B.AB段产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C.所用混合溶液中c(HNO3)=0.5mol·L-1

D.参加反应铁粉的总质量m2=5.6g

12.使用容量瓶配置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浓溶液时,仰视刻度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②⑤B.②③⑥C.①⑤⑥D.③⑥

13.含有a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xmolCl2。

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Cl2===Br2+2Cl-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14.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

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

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15.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uSO4是氧化剂,FeS2是还原剂

B.产物中的SO

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C.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e-转移

16.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17.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B.45mLC.30mLD.15mL

18.将0.4g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

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19.(10分)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

已知:

氧化性:

IO

>Fe3+>I2;还原性:

S2O

>I-

3I2+6OH-===5I-+IO

+3H2O

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

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剂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

写出潮湿环境中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

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

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

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

A.Na2S2O3B.AlCl3

C.Na2CO3D.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某无色溶液中含有K+、Cl-、OH-、SO

、SO

,为检验溶液中所含的某些阴离子,限用的试剂有:

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溴水和酚酞试液。

检验其中OH-的实验方法省略,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中试剂①~⑤溶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①,②,③,④,

⑤。

(2)图中现象a、b、c表明检验出的离子分别是

A、b、c。

(3)白色沉淀A加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色溶液C加试剂③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色沉淀A若加试剂③而不加试剂②,对实验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气体E通入试剂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分)

A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ⅡA族元素,常以化合物F存在。

从单质A起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可由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G和D的电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D与H反应可能生成的盐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实际生产中,可由F为原料制备单质A,简述一种制备方法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氧化成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

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

氢氧化钠溶液不与

反应,能与

反应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一局的试验现象是

(6)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

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

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3.(7分)

(1)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C(s)+CO2(g)

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

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正,ʋ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

(2).X、Y是短周期元素,且X的原子序数比Y大4。

请填空:

I.若X是金属元素,Y是非金属元素,化合物XY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1)元素Y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

(2)粉末状X是制造烟花的重要原料之一,生产粉末状X时,将X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

下列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A.空气B.氮气C.氩气D.二氧化碳

II.若X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3)Y2H4、O2与XOH溶液组成的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已知:

Y2H4可以和O2反应生成Y2和H2O)为。

该电池中OH-移向极。

(4)25℃时,往amol·L-1YH3的水溶液(甲)中滴加0.01mol·L-1H2SO4溶液(乙),滴加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当甲与乙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设温度不变),甲中溶质的电离常数Kb=(填表达式,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BCBDCCDBBDDDBCBAAC

19.(共10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①Fe(SCN)3 

②IO

+5I-+6H+===3I2+3H2O、2Fe3++2I-===2Fe2++I2

(2)O2+4KI+2H2O===2I2+4KOH 否 KI3·H2O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2和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 (3)AC

(4)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氧化剂(如:

氯水,过氧化氢等),再滴加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Fe2+(2分)

20.(每空1分,共12分)

(1)①Ba(NO3)2 ②HCl ③HNO3

④Br2 ⑤AgNO3 

(2)SO2-3 SO2-4 Cl-

(3)BaSO3+2H+===Ba2++SO2↑+H2O

(4)中和OH-,防止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

(5)会使SO2-3对SO2-4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确认SO2-4是否存在

(6)SO2+Br2+2H2O===4H++SO2-4+2Br-

21.(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

答案:

(1)Ca+2H2O=Ca(OH)2+H2↑;NaH+H2O=NaOH+H2↑

(2)CaCO3;Ca2+OCO

(3)Na2CO3、NaHCO3(2分)

(4)将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然后电解熔融的CaCl2固体制取单质钙

22.(共15分)

.答案

(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每空1分)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2分)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分)

(4)将NO2转化为NO(1分)3NO2+H2O=2HNO3+NO(2分)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2分)

(6)acd(3分)

23.(共7分)

(1).B

(2).I.

(1)第二周期,第ⅥA族;

(2)C;II

(3)N2H4+4OH--4e-=N2↑+H2O;负;(4)

×10-9。

A、由于反应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当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容器的容积扩大,使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小,因此ʋ正,ʋ逆均减小,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最大的正反应方向移动,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在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是40%,则CO2的体积分数是60%,假设平衡时总物质的量是1mol,则反应产生CO0.4mol,其中含有CO20.6mo,反应产生0.4molCO消耗CO2的物质的量是0.2mol,因此CO2转化率为0.2mol÷(0.6mol+0.2mol)×100%=25.0%,B正确;C.T℃时,平衡时CO2和CO的体积分数都是50%,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之间反应转化关系可知,相当于CO2增大的多,因此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错误;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

,D错误。

答案选B

试题分析:

I.若X是金属元素,Y是非金属元素,化合物XY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则X是镁,Y是氧。

(1)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

第二周期,第ⅥA族;

(2)可作为镁蒸气冷却气体的定是与镁不反应的物质,镁的性质活泼,易与多种物质反应,它可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MgO;可与N2反应生成Mg3N2;可在CO2中燃烧生成MgO;但稀有气体氩气不与镁反应。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它们都与镁发生反应,错误;B、氮气能与镁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Mg3N2,错误;C、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与镁反应,正确;D、镁与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炭黑,错误;故选C;

II.若X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X为Na,故Y为N,

(3)N2H4、O2与NaOH溶液组成的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N2H4在负极放电,碱性条件下生成氮气与水,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N2H4+4OH--4e-=N2↑+H2O,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电池中OH-移向负极,故答案为:

N2H4+4OH--4e-=N2↑+H2O;负;

(4)25℃时,往amol·L-1NH3的水溶液(甲)中滴加0.01mol·L-1H2SO4溶液(乙),滴加过程中弱电解质一水合氨逐渐转化为强电解质硫酸铵,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当甲与乙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H+)=c(OH-),根据电荷守恒则c(NH4+)=2c(SO42-)=0.01mol/L,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Kb=

=

=

×10-9,故答案为:

×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