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0186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docx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论文

1绪论

1.1我国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销售量正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而汽车零部件的规模比整车还大,这些零部件90%都靠模具生产,大大推动了国内模具业的发展。

由于汽车覆盖件模具市场需求旺盛,因此许多企业近年来都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原来行业中公认的四大模具厂(一汽模具制造、东风汽车模具、天津汽车模具、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都已具备了生产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200万左右工时的能力,模具年产值都超过1亿元,有的还超过了2亿元。

国外汽车业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汽车业虽然说也经历了5O年的发展.但是真正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应该是近十年的事情。

自主研发能力,就是要把汽车模具的制造水平提升上来,关键在于CAE/CAD(计算机辅助分析、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

国外一些著名的汽车公司很早就自行开发CAE/CAD软件,可以说CAE/CAD技术的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现在,上述技术在全国模具行业中已经是遍地开花。

大部分模具制造企业已能够运用CAE分析软件进行冲压工艺成形性分析、运用CAD设计软件进行二维或三维模具设计并数控加工。

尽管如此,在应用CAE技术进行冲压工艺分析方面我们与国外同行还存在较大差距。

1.2国外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技术现状

在欧洲,各大汽车生产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模具设计标准库(例如奔驰、奥迪、宝马、大众、福特等)。

所以欧洲的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部门,必须依据以上的标准规范来完成制件的设计。

我们所做的这套模具并不是依据课本书籍等资料设计的,而是依据奥迪汽车生产公司的标准库来设计的,完全符合国际标准。

具有现实加工的意义。

1.3CATIA在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在CAD设计方面,国内模具行业发展很快,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如一汽模具制造,2003年初开始尝试CATIA平台的三维实体设计,2004年上半年在解放换代货车项目中全面开始三维实体设计,至今已实现直接利用三维实体模型进行数控编程加工。

CATIA是汽车工业的事实标准,是欧洲,北美和亚洲顶尖汽车制造商所用的核心系统。

在汽车行业使用的所有商用CAD/CAM软件中,CATIA已占到了60%以上。

CATIA在造型风格,车身及引擎设计等具有独特的长处,为各种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CATIA涉及产品、加工和人三个关键领域。

CATIA的可伸缩性和并行工程能力可显著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1.4本次模具设计的主要任务

本课题设计内容是:

利用CATIA软件,完成托架模具第四工序OP40(包括整型、修边、冲孔)的三维设计。

设计时,采用大众公司的标准件库,以及3D模型树均按照大众标准设计。

所采用的设备是2500KN单动压力机。

一、左右座架侧壁上支撑板图如下图所示。

图1-1左右座架侧壁上支撑板零件图

1.5本次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一、模具结构设计应合理,在运行时不能产生干涉。

第二、在满足基本本工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模具重量,减少模具成本。

第三、模具零部件应根据客户提供的标准设计,以便于客户对模具的制造加工。

第四、CATIA模型树应根据客户要求设计。

 

2模具设计工艺准备

2.1制件的工艺分析

工艺总纲:

通过几道工序安排,把钢板坯料冲压成合格的制件成品。

一般包括:

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几大工序。

工艺总纲包括我们进行模具设计的工序安排及压力机的相关参数。

工艺总纲中压力机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压力机有1500KN、2500KN等。

压力机选的过大,成本增加;压力机选的过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压力机的选择依据为制件片体的大小。

汽车覆盖件因其形状复杂、表面质量要求高、刚性要求高、外形尺寸大等特点使其成为板材加工领域中最难成形的零件。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工序主要包括:

落料、拉延、修边、冲孔、整形、翻边等。

此OP40工序图主要包括修边、冲孔、整形,为复合模具设计。

如图2-1左右座架侧壁上支撑板OP40工序图:

图2-1左右座架侧壁上支撑板OP40工序图

2.2制件的主要参数

表2-1制件主要参数

材料型号

H320LAD

板料厚度

0.8mm

尺寸规格

320mmx210mmx117mm

拉延深度

117mm

拉延系数

2/1

制件编号

A20463669_7031

制件的以上参数由工艺分析人员给定,在ppt文件《MP_制件名称_OPERACIONES》中。

2.3模具的主要尺寸参数

表2-2模具尺寸参数

闭合高度

1300mm

长度

2500mm

宽度

1500mm

操做高度

820mm

顶件行程

50mm

取件高度

870mm

运输高度

1000mm

说明:

①模具取件高度(870mm)=操做高度(820mm)+顶件高度(50mm)。

②模具运输高度(1000mm)=模具取件高度(870mm)+制件拉延深度(117mm)+10mm。

2.4压力机结构的确定

每个制件的汽车模具成功与否,最主要的是能否得到合格的冲压件。

本毕业设计只针对OP40工序模具的设计,也就是修边、冲孔、整形复合模的设计。

压力机有两种结构形式:

单动拉延和双动拉延。

单动拉延:

凹模在上并向下运动,压边圈在下,随凹模运动,凸模在下不动,为单动拉延。

双动拉延:

凹模在下不动。

压边圈在上,先压料。

凸模在上并向下运动,为双动拉延。

一般我们首选单动拉延模,因为相对双动拉延模其结构更简单,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各企业双动拉延机应用较少。

但当制件形状复杂、拉延深度较大时就必须采用双动结构。

这是由于以下因素:

(1)单动压力机的压紧力不够,一般有气垫的单动压力机其压紧力等于压力机压力的20%~25%,而双动压力机的外滑块压紧力为内滑块压力65%~70%。

(2)单动压力机的压紧力只能整个调节,而双动压力机的外滑块压力可用调节螺母调节外滑块四角的高低,使外滑块成倾斜状,调节模压料面上各部位的压料力,控制压料面上材料的流动。

(3)此制件拉延形状不是十分复杂。

并且通过估算此制件需要的压边圈压力在100吨以内,而普通单动压机的气垫压紧力能够满足。

综合上述条件,此套模具采用单动拉延结构。

2.5工艺参数计算

2.5.1工序OP20拉延成型力的计算

压力机规格的选择主要看制件拉延力的大小,在德国的汽车生产公司大多应用CAE软件Autoform进行拉延力模拟。

因此,我在本次设计中用Autoform对该板料进行CAE分析,分析结果如图2-2,根据拉延成型力图可估算得出其拉延成形力F

为11000KN,即1100T。

根据公式2-5-1,计算拉延成型力为:

F=1.2

F

=1.2

11000=13200(KN)(2-5-1)

其中:

F----------------------------最终所需的成型力

1.2-------------------------为拉延成型安全系数

F

-------------------------Autoform分析的成型力

因此,本制件所需拉延成型力为13200KN,即1320T。

图2-2拉延成型力图

2.5.2工序OP30修边冲孔力计算

根据公式2-5-2,计算修边冲孔力:

F=L

B

Rm

S(2-5-2)

=2893

0.8

79000

1.3/1000000

=2376.70KN

其中:

L---------------------修边、冲孔线的长度总和

B---------------------板料的厚度

Rm--------------------单位面积变形所需力

S---------------------修边安全系数=1.3

①修边线的长度总和计算:

L=418+104+287+185+508+230+104+418+287+88+88+88+88=2893mm

②单位面积变形所需力:

Rm=790000KN/m2(本制件材料为H300LAD)。

所以,本制件所需的修边力为2376.70KN,即237.67T。

2.5.3工序OP40整形力、翻边力计算

根据公式2-5-3,计算整形力、翻边力:

F=2/3

L

B

Rm(2-5-3)

=2/3

1112

0.8

79000/1000000

=467KN

其中:

L---------------------整形线、翻边线的长度总和

B---------------------板料的厚度

Rm--------------------单位面积变形所需力

S---------------------修边安全系数=1.3

①整形线、翻边线的长度总和计算:

L=346mm+346mm+420mm=1112mm。

②单位面积变形所需力:

Rm=790000KN/m2(本制件材料为H300LAD)。

因此,本制件所需整形力、翻边力为467KN,即46.7T。

2.5.4工序OP50正修正冲+侧修侧冲的力的计算

(1)根据公式2-5-4,计算正修正冲力:

F=L

B

Rm

S(2-5-4)

=933

0.8

79000

1.3/1000000

=76.64T

其中:

L-------------------------修边、冲孔线的长度总和

B-------------------------板料的厚度

Rm------------------------单位面积变形所需力

S-------------------------修边安全系数=1.3

对于H300LAD材料,单位面积变形所需力为790000KN/m2=79000T/m2

通过Catia软件测量得正修边线的长度总和为:

L=123+123+31+31+41+41+80+100+68+69+103+122=933mm

(2)根据公式2-5-5,计算侧冲侧修力:

F=L

B

Rm

S

K(2-5-5)

=699.685

0.8

79000

1.3

1.31/1000000

=75.30681668T

其中:

L-------------------------侧修边、侧冲孔线的长度总和

B-------------------------板料的厚度

Rm------------------------单位面积变形所需力

S-------------------------修边安全系数=1.3

K-------------------------侧冲侧修修正系数

通过Catia软件测量得侧修边线的长度总和为:

L=349+260+50+41=700mm。

K值公式计算:

滑块下置时:

K=1/cos(α-β);滑块上置时:

K=1/cos(α-β)

此套模具选用滑块下置的侧冲机构,所以:

K=1/cos(α-β)=1/cos(55-15)=1.31

2.5.5侧翻边力的计算

根据公式2-5-6,计算侧冲翻边力:

F=2/3

L

B

Rm

K(2-5-6)

=2/3

609

0.8

79000

1.31/1000000

=50.39T

其中:

L-------------------------侧翻边线的长度总和

B-------------------------板料的厚度

Rm------------------------单位面积变形所需力

S-------------------------修边安全系数=1.3

K-------------------------侧冲侧修修正系数

①侧翻边线的长度总和计算:

L=350+260=609mm。

②单位面积变形所需力:

Rm=790000KN/m2(本制件材料为H300LAD)。

因此,本制件所需侧翻边力为503.9KN,即50.39T。

2.6模具设计规范

2.6.1模具CATIA模型树的建立

模型树的建立个个客户都有自己的标准,所以我们这套模具模型树是由奥迪公司提供给我们的。

模型树制定的标准如图2-3,依据——39D_944。

模型树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工艺线面,机床。

第二部分,上模全部。

第三部分,下模全部。

图2-3CATIA模型树标准

下面详细讲解模具的模型树。

第一:

模具各部分的名称必须用德文。

第二:

工艺文件中,包括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包括OP10到OP60模具坐标系,每工序大体有六个坐标系。

第三:

运输工件的三种载体。

包括吸盘机、械手、方形铁板三种形式,其中吸盘运输方式最快,方形铁板形式成本最低。

2.6.2模具颜色的标准

模具各部分的颜色根据加工方式和加工精度的不同,都用不同的颜色予以区分,色板是由客户提供的,如下图2-4。

 

图2-4颜色标准

2.6.3模具全局坐标系的建立

模具全局坐标系共有五个:

制件坐标系(ap_axis);下模座坐标系(ut_axis);凸模坐标系(st_axis);上模座坐标系(ot_axis);压料芯坐标系(nh_axis)。

其中制件坐标系是固定的,其它四个坐标系均以它为基准建立。

 

3整形冲孔复合模具结构设计

3.1模具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设计凸模。

第二步,设计压料芯。

第三步,设计下模座。

第四步,设计上模座。

其中,每一步骤都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设计铸体部分。

第二部分,设计标准件部分。

第三部分,设计构造件部分。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觉有两点最为重要。

第一点:

模具排料方式。

第二点:

压料芯桥的设计。

这两点如果有一点设计不当,就会导致很大反工。

模具排料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左右两侧排料;第二种,前后排料。

压料芯桥的设计最主要的是不能设计的太小,太小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3.2凸模的设计

3.2.1凸模铸体部分的设计

(1)用分模线和型面裁出凸模的形状。

(2)确定刃口高度:

压料面为二维曲面时高度一般为40MM。

压料面为三维曲面时高度一般为50MM。

(3)做出受力筋50MM,如图3-1所示。

图3-1凸模筋厚

3.2.2凸模标准件部分的设计

(1)确定送料制件定位方式

①制件多用定位健定位,但制件过长则采用定位板定位。

②定位健尽量保证300mm均布。

③定位键应该比制件高出20mm,如下图3-2,根据要求选定位键长度为150mm,标准39D_995。

(注:

不考虑制件顶起高度。

图3-2定位键

(2)确定起吊螺栓的个数及大小

①为保证起吊时的平衡,起吊螺栓的个数一般取4个。

②通过CATIA软件中测量得,凸模重量为390Kg,查下表3-1选M12螺栓即可。

 

表3-1起吊螺栓

(3)确定凸模安放柱的个数及大小

①为防止凸模放置时顶件气缸受到损害,必须用4个支撑柱把凸模安放好。

②凸模安放柱直径60mm,长度根据气缸地面高度而定,标准39D_951。

(4)确定顶件装置用挡键规格

①为防止顶件装置超出制件顶起高度,必须用键限制顶件装置的行程。

②挡键高度比顶件高度大2mm,标准39D_995。

3.2.3凸模构造件部分的设计

(1)顶件装置的设计

①顶件装置一般为两个独立的方形构造件,标准39D_995。

②顶件装置的上下运动力由气缸提供。

③顶件力必须均匀分布在制件片体四周,使制件受到平衡的上顶力,不使制件被顶的变形。

(2)冲套镶块的设计

①冲套镶块一般有两个固定螺栓、两个定位销和一个防转键,标准39V_1290。

②冲套镶块便于冲套的更换和冲套位置的调整。

③冲套垫板厚度大于8mm,图3-3所示。

图3-3冲套镶块

3.3压料芯的设计

3.3.1压料芯铸体部分的设计

压料芯主要是起压料作用。

在模具工作过程时,板料被压料芯的压料面与凸模的压料面压紧。

(1)用分模线和型面裁出压料芯型面的形状。

(2)压料芯型面刃口高度如图3-4,N5值为50MM,标准39D_885。

(3)做出受力筋,如下图N2值为40MM,标准39D_885。

图3-4压料芯筋厚

3.3.2压料芯标准件部分的设计

(1)上顶杆位置的布置

①保证气顶均布在分模线外侧并尽量接近分模线。

②尽量保证压料芯受力平衡。

③上顶杆数量=压边力/单个气顶所受力(3T-4T)+安全个数(0-4)。

(2)调整垫块布置

①至少均匀安放4个调压垫,保证压料芯平衡如图3-5,标准39V_1162。

②当压料芯很大时,尽量保证400MM均布。

③除保持平衡的垫块,尽量让调压垫靠近分模线。

图3-5调整垫块

(5)确定压料芯起重棒的个数及大小

①为保证起吊时的平衡,起重棒的个数一般取4个。

②通过CATIA软件中测量得,凸模重量为620Kg,查表图3-6,选d1=40mm,标准39V_1213。

图3-6起重棒

(4)确定压料芯用导套的个数及规格

①为保证压料芯的运动平衡,导套的个数一般取4个。

②根据压料芯大小,查下图3-7,选导套直径63mm即可,一般选d1=40、50、63mm,标准39D_860。

图3-7导套

说明:

导向件主要类型有三种(导板;导柱;导板+导柱)。

导板导向的定位精度较低,一般为0.1mm-0.15mm,但可承受的侧向力较大,在拉延模中应用较多;导柱定位精度可达0.08mm以内,适用于模具要求导向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模具;在汽车模具上一般不单独使用导柱、导套(落料模除外),很多时候要求与导板结合使用,成为复合导向。

(5)确定弹性限位螺栓的个数及大小

①为保证压料芯受力平衡,弹性限位螺栓一般取4个。

②通过CATIA软件中测量得,压料芯重量为620Kg,则弹性限位螺栓负重为6200N,查下图3-8选d1=16mm,标准39D_650。

图3-8弹性限位螺栓

(6)确定侧销的个数及大小

①为保证压料芯受力平衡,侧销一般取4个。

②通过CATIA软件中测量得,压料芯重量为620Kg,查下图3-9,选d1=40mm,标准39D_854。

 

图3-9侧销

3.4上模座的设计

3.4.1上模座铸体部分的设计

(1)筋的结构。

如下图3-10,第一不能有十字筋;第二不能有局部过厚;第三不能有尖角。

总之,要保证筋的截面厚度均匀,避免出现铸造缺陷。

图3-10筋的结构

(2)筋厚。

如下图3-11,上模镶块支撑板厚B1值为60mm,模具底板厚B2及B5值为50mm,模具外围周圈支撑筋厚B3值为50mm,其余辅助支撑筋B4值为40mm,标准39D_885。

图3-11上模座筋厚

(3)加工基准孔。

加工基准孔直径Φ10mm,深25mm。

加工基准孔共4个,分别在上模座X、Y轴线上各2个。

并且它们距模具中心的距离必须为5mm的倍数,如下图3-12。

加工基准孔

图3-12加工基准孔

(4)压板槽。

左右两侧压板槽为模具调试时固定用,压板槽中心线距模具中心线距离为225mm、525mm,825mm;前后两侧压板槽为模具安装时固定用,压板槽中心线距模具中心线距离为225mm、525mm。

压板槽尺寸参考标准39d_601,如下图3-13。

图3-13压板槽

(5)导腿。

导腿宽度至少占整体宽度的1/6,最好能做到1/4左右。

导腿应放在模具的左右两侧。

(6)上模座定位销。

上模座通常用两个Φ40mm定位销。

在上模座长度方向,它们的位置必须是距模座中心线200mm的整倍数;在上模座宽度方向,它们的位置必须是距模座中心线50mm、75mm、100mm、150mm、200mm处。

如下图3-14,标准39d_603。

图3-14上模座定位销

(7)吊耳。

为保证上模座起吊时受力平衡,吊耳一般取4个。

通过CATIA软件中测量得,上模部分总重量为5372Kg,查下图3-15,选d2=52mm,d4=62mm,标准39D_867mm。

吊耳位置在模具的前后两侧。

图3-15吊耳

3.4.2上模座标准件部分的设计

(1)确定导柱的个数及大小

①为保证上模座与下模座的运动平衡,导柱的个数一般取4个。

②根据模具大小,查下图3-16,一般选d1=80mm、100mm、125mm,此模具选d1=100mm即可,标准39D_862。

③导柱导向长度=导柱预先刃入量(60mm)+导板预先刃入量(60mm)+压料芯行程(40mm)+上下模座间距(60mm)=220mm,L1=导柱导向长度(220mm)+L4(125mm)=345mm,如下表3-7,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选L1=355mm,标准39D_863。

图3-16导柱

(2)确定导板的个数及大小

①为保证上模座与下模座的运动平衡,导板必须安装在X、Y轴两方向,导板的个数一般取8个,X、Y轴两方向各4个。

②根据模具大小,查下表一般选b1=100mm、125mm,此模具选d1=100mm即可,标准39D_863。

③导板导向面长度=导板预先刃入量(60mm)+压料芯行程(40mm)=100mm,如下图3-17,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选L1=160mm,标准39D_863。

图3-17导板

(3)冲头的设计

①为防止冲头工作的时候转动,我们必须给冲头加上防转销。

②冲头长度一般选90mm,刃口长度为19mm,查下图3-18,标准39D_966。

③冲头的安装,用冲头固定块安装在上模座上。

 

图3-18冲头

 

3.4.3上模座构造件部分的设计

(1)修边镶块的设计

修边镶块分为锻造件和铸造件两种,锻造修边镶块不常用,只有制件钢板的强度很大时才采用。

由于铸件修边镶块成本低,强度一般能达到要求,所以我们选用铸件的形式,标准39v_1300。

①如下图3-19,铸件修边镶块的高与宽比为:

1/1.5。

铸件修边镶块的宽最小80mm,铸件修边镶块的高最小55mm。

图3-19铸件镶块

②设计模具时,修边镶块的刃入量为7mm,如下图3-20,标准39v_1300。

图3-20修边镶块的刃入量

③修边镶块安装台边缘线相对于修边镶块边缘线向里让位5mm,如下图3-21所示。

图3-21修边镶块安装台让位

④铸件修边镶块常用螺栓为M16或M12,如标准DIN912。

定位销用D12mm。

螺栓孔中心线距离定位销孔中心线最小为25mm;螺栓孔中心线和定位销孔中心线距离修边镶块边缘最小为20mm。

(2)整形镶块的设计

整形镶块形面必须比制件整形面大10mm;整形镶块最低高度50mm;整形镶块底面及侧面必须有6mm的调整板;整形镶块常用螺栓为M16。

如下图3-22,标准39d_982。

图3-22整形镶块

3.5下模座的设计

3.5.1下模座铸体部分的设计

(1)筋厚。

如下图3-23,下模镶块支撑板厚U1值为60mm,模具底板厚U3值为50mm,模具外围周圈支撑筋厚U3值为50mm,其余辅助支撑筋U4值为30mm,标准39D_885。

其次,辅助支撑筋之间的间距为400mm左右。

图3-23下模座筋厚

(2)筋的结构。

第一不能有十字筋;第二不能有局部过厚;第三不能有尖角。

总之,要保证筋的截面厚度均匀,避免出现铸造缺陷。

(3)压板槽。

左右两侧压板槽为模具调试时固定用,压板槽中心线距模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