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0292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docx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策略研究方案

提高化学方程式正确率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富利小学化学备课组:

冉望庆张琨李江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在方程式中规范而正确的书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关系。

但班级内学生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正确率很低,仅为46%。

本着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利于培养学生专心、严格、细致的学习态度,训练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书写工整、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为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所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创收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与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二)研究的目的

①调查了解初中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②探索出促进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正确率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③使班级内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中正确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比达到90%以上。

(三)研究所解决的问题

1.了解了影响学生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因素:

   通过试卷的检测、作业批改、问卷调查,掌握了影响学生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因素。

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原因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①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认为错一点或写不对无所谓;

②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违背客观事实如:

4Fe+3O2

2Fe2O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

③方程式不标反应条件、生成物为气体(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时)或沉淀产生没标“↑”或“↓”如:

2H2O=2H2↑+O2↑无反应条件;CO2+Ca(OH)2=CaCO3+H2O,CaCO3没有标“↓”

④化学方程式中写错化学式,例如:

Mg+O2

MgO2生成物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

⑤化学方程式没配平,例如H2O

H2↑+O2↑;

2.探索了提高学生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方法和途径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探索了以下提高学生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方法:

①编制“顺口溜”记忆元素符号和化合价;

②掌握规则定顺序(元素前后顺序),标元素、根的化合价约分交叉定下标写化合物化学式;分类法“价、写”合一苦练化学式(即口说手写合一法);

③简单入手,“双管”支撑写方程式;

④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总结为:

适时插入“顺口溜”、 “双管”支撑方程式、分类练习,逐个击破。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行动研究法:

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边实践边研究,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现状的目的。

(二)教育调查法:

采取调查、测查法了解学生原有情况和前后差异。

(三)实验研究法:

①南部县2012—2014学年第一学期,中学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结束测试,作为前测成绩。

前测后开始实验,实验任务由笔者承担。

2012年12月底,县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中学化学期末统考试卷进行中测,作为阶段成绩。

2014年1-2月底进行后测,进行课题结题。

整个实验历时一年多时间。

②优化教学方法。

适时插入“顺口溜”、 “双管”支撑方程式、分类练习,逐个击破等。

研究实验的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找好实验的理论基础,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2.认真钻研教材,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中元素、化合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之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思路。

探索出提高学生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方法和途径。

四、具体教学方法实验总结(包括情况分析)

情况分析:

中学三年级的学生初学化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出错最多的题项莫过于化学式书写了,这也成为了化学教师一直比较头痛的问题,经过调查,学生化学式的书写状况堪忧,真可谓“错误百出”。

错在何处:

1、化学元素符号混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元素符号记忆不牢固,例如:

 元素符号张冠李戴:

Hg写成Ag,Na写成Ne等。

 2、化学式书写不规范。

当学生在书写化学式时,除了要书写元素符号外,往往生成物的元素会发生重组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

配平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气体符号、沉淀符号忘记;反应条件漏掉。

错误成因:

1、心中无法。

根据我的大量调查和分析,学生化学式的书写时主要原因是不明白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他们因为缺乏元素符号组成的化学式明确认识,便出现了符号混淆、书写随意等弊病。

学生心中无法,追本溯源,就不能不反思教师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了。

首先,教师以本为本,生搬硬套。

作为教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仅仅照本宣科,毫无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学生只能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旦遇到题目,无法可依只好胡乱分析;其次,教师重视不够。

教学中,教师自己对“法”不能够归纳总结,没有明确的“规范”,导致指导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作业中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了。

第三,缺少反复巩固及矫正环节。

年级越高,学生的作业量也就越大,学生不得不处在题海中,纠正及巩固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2、兴趣不高。

书本的知识是松散的,如果每堂课教师仅仅传授教材知识,不给于一定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则如同走在空旷无人的野地里,没有道路可循,那么就会自己概括知识的重难点,而一旦遇到了死胡同,便会重新建构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反复几次就失去了准确的判断,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的学习犹如嚼蜡,即使咽到了肚子里也不能够“消化”。

针对以上情况,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改善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为提高学生化学式书写的正确率提供了保证。

(一)适时插入“顺口溜”

根据记忆的特点,无论大人和孩子,对于押韵或者歌谣式的内容总是印象深刻。

鉴于此,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将学生们认为难以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以顺口溜的形式呈现,如:

左反右生一横线,横线上面标条件,原子守恒来配平,配平以后变等线,勿忘气体“↑”和沉淀“↓”。

有了这样的顺口溜,在学生们中间立刻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大部分能够很快记忆并实际应用。

可喜的是很大一部分学生能够一边写化学方程式,一边背诵顺口溜,最后再反过来用顺口溜的内容来检验自己的化学方程式,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同时,我还意外的发现,通过我这种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孩子们竟然用到了其他的知识学习中去,例如改编记忆元素化合价,虽然他们之间编制的顺口溜有些出入但不乏从中看出他们的用心、他们的智慧。

同学们学习轻松了,兴趣也随之高涨起来,看着他们的神情,我由衷的感到自己“无心插柳柳成荫”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深为学生们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欣慰。

适时插入“顺口溜”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到位。

学生对教师幽默语言的模仿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强化,它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关注与巩固,可以缩小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具体的比较差异反映在下表之中。

(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同一问题的表现)

项目

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比率

修正答案时的主动性比率

讨论中能够说出解决问题依据的比率

实验班

92%

5%

87%

对照班

75%

30%

65%

此表格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同一问题、同一调查方式用百分率的方式表达了两者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反映了实验班学生的在主动运用“顺口溜”解决问题的速度与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

(二)、“双管”支撑方程式

为了提高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准确性、熟练性,达到快速书写的目的。

实际教学中,我归纳并直接送给了他们“双管”,以期支撑起他们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信心,也支撑起正确、熟练、快速书写方程式的有力骨架。

具体为“读写、配平”两管齐下的做法,即:

“读写”学生口读、手写同时进行。

例如:

‘镁在空气中燃烧’——首先让学生一边口述一边动手书写:

点燃条件下,镁和氧气生成了氧化镁,即:

Mg+O2

MgO。

读写中包括:

反应物、条件、生成物、气体“↑”或沉淀“↓”符号,一气呵成。

接着,引导学生进行“配平”。

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学中主要向学生推荐三种配平的方法:

观察法、奇偶法和待定系数“1”法,进行一定数量的训练。

练习中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总结归纳,自行选取合适的方法。

具体操作为:

观察法,首先根据原子守恒观察化学方程式中个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直接变等号配平。

若不平则用奇偶法和待定系数“1”法配平。

奇偶法具体的做法,概括为以下四句话:

奇数入手,左右开弓,跟踪出击,单质告终。

例如:

FeS2+O2

Fe2 O3+S O2        。

分析:

奇数入手,就是从反应式中原子出现次数多且原子总数一边为奇数,一边为偶数的那种元素开始分析。

Fe1-Fe2;S2-S1;O2-O3-O2这一反应中,氧原子出现次数最多,且右边为奇数,所以现在三氧化二铁前面将氧原子的奇数配成偶数即Fe2O3前加2、4、6等;接着依次将铁原子和硫原子配平,这就是“左右开弓”、“跟踪追击”的含义;最后再配单质分子的系数。

即:

4FeS2+11O2

 2Fe2 O3+8S O2 。

待定系数“1”法,即找出系数为1的复杂化学式,然后针对化学式中各元素原子进行守恒配平。

例如:

C6H12O6+O2—CO2+H2O方程式中,其中C6H12O6 的化学式最为复杂,系数定位1,逐次对碳、氢、氧原子进行守恒配平。

最后方程式为:

C6H12O6+6O2=6CO2+6H2O。

化学方程式书写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化学方程式是质量守恒定律的表现形式。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是中学化学的重点知识,也是中考必考考点之一。

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两个原则:

一、必须尊重反应的客观事实;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A.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实验法。

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得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2.微观分析法。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归纳总结为“三、二、一”。

“三”:

指三个不变,即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重量不变);“二”指两个一定变,即物质的种类变,构成物质的微粒变;“一”指一个可能变,即分子总数可能发生改变。

B.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增重与减少的现象。

②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组成。

③用于推断物质化学式。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可以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进行理解守恒的原因和含义;还可以通过寻找物质间(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体会到质量关系不仅表现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实际质量上,还表现在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守恒上。

这一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定量研究问题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树立了他们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其提出问题、观察分析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实验结论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经过实验,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素质。

课堂内外基本上能够自主学习,很少受其他学生的意见影响;化学单科成绩与普通班比较,有很大提高;其化学式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率达到95%以上。

2.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训练通常由一个个需要探究解决

的问题来展开。

在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学习品质、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素质也得到训练与稳固,这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更促进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的困难,但经过课题一系列的策略实施后,学生学会了充满自信地从实际出发,不急不躁,通过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的获得结论,并且养成了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

(二)教师方面

1.作为一线教师,作为课题主持人的一线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因此,观念的转变既需要时间,更需要成功经验的支撑,所以我必须要改变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的方法:

改变驾轻就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包括:

课堂教学评价:

从“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设计:

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课堂教学进程:

从直线型、单一型的转化为非直线型、弹性化的;教案撰写的方式:

从“剧本式”的只注重教学过程的具体描述转变为把课前设想、课中实践、课后反思融为一体的教学案例。

2.提升自身的教科研水平,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自己为迁移而教。

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感悟,通过反思和积累,促使自己专业化成长。

近年来,我们撰写的《如何利用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插图》、《上好化学实验课》等数篇论文在各级获奖,其中省级发表1篇。

总之,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初步探索出一条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提高中学生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的教学之路。

六、有待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随着课题的实施,课堂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确率,但是,我在实验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少数学生的粗心大意、马虎等不良习惯的反复性制约着学生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与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如何较快地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习惯是今后教学中多思考、多研究的问题。

其次,学生较快地审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由于自身专业理论水平的限制,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方法不多,还存在着有待提高的地方,还须继续学习探索更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课题中出现的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