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0508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docx

秋季物化综合练习题48h解析

物理化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对于封闭体系中的任意循环过程,体系经历了j步变化,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应该是

A)∑Qj=0B)∑Wj=0C)∑Qj+∑Wj>0D)∑Qj+∑Wj=0

2.如图所示,在一具有导热壁的容器上部,装有一可移动的理想活塞,若在容器中同时放入锌块及盐酸,令其发生定温定压下的化学反应:

Zn(s)+2HCl(b1)==ZnCl2(b2)+H2(g),此反应的△rHm<0,如以锌块和盐酸为体系,则有:

A)Q<0W<0△U<0B)Q<0W=0△U<0Zn+HCl

C)Q=0W=0△U=0D)Q>0W>0△U>0

3.在383K,Pθ下,1mol过热水蒸气凝聚成水,则体系、环境及总的熵变

A)△S体系﹤0,△S环<0,△S总<0B)△S体系﹤0,△S环﹥0,△S总﹥0

C)△S体系>0,△S环﹥0,△S总﹥0D)△S体系﹤0,△S环﹥0,△S总<0

4.一个可重复使用的充电电池以1.8V的输出电压放电,然后以2.2V的外加电压充电,使电池恢复原状。

在整个过程中,热、功及电池的吉布斯函数变化为

A)Q>0,W<0,G=0B)Q<0,W>0,G>0

C)Q>0,W<0,G<0D)Q<0,W>0,G=0

5.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的大热源接触,做定温膨胀,吸热Q,而所做的功是变到相同终态最大功的20%,则

A)△S总=5Q/TB)△S总=Q/TC)△S总=6Q/TD)△S总=4Q/T

6.下列式子中,哪一个不具有化学势的含义

A)(

)S,P,njB)(

)T,P,njC)(

)S,V,njD)(

)V,S,nj

7.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U、△H的值为

A)△U>0,△H>0B)△U=0,△H=0

C)△U<0,△H<0D)△U=0,△H无法确定

8.已知反应CO(g)+0.5O2(g)→CO2(g)的焓变为rHm,下列说法中何者是不正确的?

A)rHm是CO2(g)的生成焓B)rHm是CO(g)的燃烧焓

C)rHm是负值D)rHm与反应rUm的数值不等

9.已知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mθ(H2O,g)=-241.82kJ·mol-1,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Hmθ(H2,g)=-285.83kJ·mol-1,在同温度下,H2O(l)→H2O(g)的标准摩尔焓变为

A)-44.01kJ·mol-1B)44.01kJ·mol-1C)-241.82kJ·mol-1D)241.82kJ·mol-1

10.公式△H=QP适用于下列过程中的

A)理想气体从1013.25kPa反抗恒定的外压101.325kPa膨胀

B)273K、1013.25kPa下冰融化成水

C)298K、1013.25kPa下电解CuSO4水溶液

D)气体从状态Ⅰ定温可逆变化到状态Ⅱ

11.一列火车在我国的铁路上行驶,在下述地理和气候条件中,内燃机的热效率最高的是:

A)南方的夏季B)北方的夏季C)南方的冬季D)北方的冬季

12.下列对卡诺循环的描述中何者不正确

A)卡诺循环中可逆热温商之和为零,即

B)卡诺循环是理想气体的可逆循环,所以卡诺机的效率最高。

C)卡诺循环是经历定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定温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这四步复原的。

D)当低温热源温度一定,高温热源温度愈高,则吸收一定量的热Q1所产生的功就愈大。

13.理想气体从状态Ⅰ经自由膨胀到状态Ⅱ,可用哪个热力学函数来判断过程的自发性?

A)△HB)△GC)△SD)△U

14.某溶液由2molA和1.5molB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cm3,此溶液中组分A的偏摩尔体积为VA,m=30cm3·mol-1,则组分B的偏摩尔体积为

A)200cm3·mol-1B)300cm3·mol-1C)240cm3·mol-1D)280cm3·mol-1

17.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纯A(l)的化学势为*,标准态化学势为。

若在纯A(l)中加入B(l)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后,A(l)的化学势为A,标准态的化学势为

,则有

A)

=

=

=

B)

=

C)

=

D)

20.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体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A)1B)2C)3D)4

21.纯物质在其三相点的自由度为:

A)0B)1C)2D)3

22.在抽空密闭容器中加热NH4Cl(s),它有一部分分解成NH3(g)和HCl(g),当体系建立平衡时,其组分数C和自由度f是

A)C=1f=1B)C=2f=2C)C=3f=3D)C=2f=1

23.FeCl3和H2O形成四种水合物:

FeCl3·6H2O(s)、2FeCl3·7H2O(s)、2FeCl3·5H2O(s)、FeCl3·2H2O(s),则该体系的组分数为

A)5B)4C)3D)2

24.对于单组分体系的气液平衡,若㏑P与1/T成直线关系,则汽化时

A)△Hm=0B)△Hm=常数C)△Sm=0D)△Hm与温度有关

25.已知在109.5K到125.2K范围内,液态NO的蒸气压P(Pa)与T(K)的关系为

,则在该温度范围内NO的摩尔汽化热为

A)13.04kJ·mol-1B)3.116kJ·mol-1C)128.7kJ·mol-1D)124.6kJ·mol-1

27.定温定压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自发方向由△rHm和△rSm共同决定,自发进行的反应满足下列关系中的

A)

B)

C)

D)

28.TK时,将纯NH4HS(s)置于抽空的容器中分解:

NH4HS(s)===NH3(g)+H2S(g),测得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力为P,则上述分解反应的KPθ为:

A)

2B)

2C)

2D)

29.PCl5(g)的分解反应为PCl5(g)===PCl3(g)+Cl2(g),已知PCl5(g)的分解百分数在473K时为48.5%,而在573K时为97%,则可判断

A)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2;B)在两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相等;

B)反应是放热的;D)反应是吸热的。

30.在673K时和101325Pa下反应1.5H2(g)+0.5N2(g)===NH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0.0129,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反应3H2(g)+N2(g)===2NH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A)1.66×10-4B)0.0129C)0.1136D)166

31.已知反应N2O4(g)===2NO2(g)是吸热反应,反应达平衡时,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以获得更多的NO2,应采取的措施是:

A)延长反应时间B)缩短反应时间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

32.恒定温度、压力和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aA+bB===gG+hH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

A)μA=μB=μG=μHB)aμA=bμB=gμG=hμH

C)μA+μB=μG+μHD)aμA+bμB=gμG+hμH

33.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

A)在0K时,任何物质的熵等于零;

B)在0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C)在0K时,任何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

D)在0K时,任何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都等于一个定值。

34.已知718K时,Ag2O(s)分解反应的分解压力为20974.3kPa。

在718K时,反应

Ag2O(s)===2Ag(s)+0.5O2(g)的△rGθm为

A)-9.865kJ·mol-1B)-15.95kJ·mol-1C)-19.73kJ·mol-1D)-31.83kJ·mol-1

35.在1000K时,理想气体反应CO(g)+H2O(g)===CO2(g)+H2(g)的Kpθ=1.43。

当各物质的分压力分别为

时,在此条件下上述反应的△rGm为

A)3.85kJ·mol-1B)-3.85kJ·mol-1C)3.85J·mol-1D)-3.85J·mol-1

36.反应1.5H2(g)+0.5N2(g)===NH3(g)当H2因反应消耗了0.3mol时,反应进度为

A)0.2molB)0.3molC)0.4molD)0.6mol

37.已知TK时,反应H2O(g)==H2(g)+0.5O2(g)的Kp,1和CO2(g)==CO(g)+0.5O2(g)的Kp,2,则反应CO(g)+H2O(g)===CO2(g)+H2(g)的Kp,3为

A)

B)

C)

D)

38.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对于任一反应

A)Kpθ必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Kpθ必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C)Kpθ必不随温度而改变D)随温度升高,Kpθ可增大、减少或不变

39.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是

A)Ohm定律B)离子独立运动定律C)Faraday定律D)Nernst定律

40.下列电池中,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Zn|ZnCl2(a1)||KCl(a2)|AgCl(s)|Ag(s)    B)Zn|ZnCl2(a)|Cl2(p)|Pt

C )Ag|AgCl(s)|KCl(a)|Cl2(p)|Pt D)Pt|H2(p)|HCl(a)|Cl2(p)|Pt

41.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kg-1和0.1mol·kg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和500,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1:

5B)5:

1C)10:

5D)5:

10

42.离子的迁移数是指该离子分担导电任务的分数,在如下叙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同一种离子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的迁移数总是相同的;

B)溶液中所有正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必定是1;

C)对于只含正负两种离子的溶液来说,离子运动的速度越大,其迁移数也越大;

D)离子的迁移数不但与离子本身的淌度有关,且与共存的其它离子的淌度有关。

43.0.3mol/kgNa2H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

A)0.9mol/kgB)1.8mol/kgC)0.3mol/kgD)1.2mol/kg

44.下列反应AgCl(s)+I-=AgI(s)+Cl-,其可逆电池符号为

A)AgI(s)|I-|Cl-|AgCl(s)B)Ag(s),AgCl(s)|Cl-||I-|AgI(s),Ag(s)

C)AgI(s)|I-||Cl-|AgCl(s)D)Ag(s),AgI(s)|I-||Cl-|AgCl(s),Ag(s)

45.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A)正向进行;B)逆向进行;C)不可能进行;D)反应方向不确定。

46.在298K和101325Pa下,把Zn和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设计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将做电功100kJ,并放热3kJ,则过程中内能变化△U为

A)-103kJB)-97kJC)97kJD)103kJ

47.下列电极中,不属氧化—还原电极的是

A)Pt,H2|H+B)Pt|Tl+,Tl3+C)Pt|Fe2+,Fe3+D)Pt|Sn2+,Sn4+

48.离子淌度反映离子运动的特性,淌度值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溶液浓度B)电场强度C)溶剂性质D)温度

49.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适用于

A)强电解质溶液B)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

C)弱电解质溶液D)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

50.有一自发原电池,已知其温度系数为负值,则电池反应的ΔrHm

A)>0B)<0C)=0D)无法判断

51.电池在定温定压下可逆放电时,与环境交换的热量为

A)零B)ΔrHmC)TΔrSm,D)-nFE

52.在298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的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A)CH3COO-B)Br-C)Cl-D)OH-

53.质量摩尔浓度为b的K3PO4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为±,则K3PO4的活度a为:

A)   4±4(b/b)4     B) ±4(b/b)      C) 4±(b/b)  D)27±4(b/b)4

54.设某浓度时CuSO4的摩尔电导率为1.4×10-2Ω-1m2mol-1,若在该溶液中加入1m3的纯水,这时CuSO4的摩尔电导率将

A)降低B)增大C)不变D)无法确定

55.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设浓度都为0.01mol/kg)

A)ZnSO4B)CaCl2C)KClD)Al2(SO4)3

56.在定容条件下反应aA+bB→eE+fF,其反应速率可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它们间的关系是

A)

B)

C)

D)

57.反应2O3→3O2,其速率方程式为

或者

速率常数

间的关系为

A)2

=3

B)

=

C)3

=2

D)-3

=2

58.某反应速率常数

=2.31×10-2s-1·L·mol-1,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1mol·L-1,则其反应的半衰期为

A)43.29sB)15sC)30sD)21.65s

59.某反应的反应物消耗75%所需时间是它消耗掉50%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应的级数为

A)零级B)一级C)二级D)三级

60.某反应速率常数

=0.107min-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mol·L-1和浓度从0.01mol·L-1变到0.007mol·L-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A)10B)100C)0.01D)1

61.零级反应A→B的半衰期t1/2与A的初始浓度C0及速率常数k之间的关系是

A)

B)t1/2=2kC0C)

D)

62.某反应速率常数为4.62×10-2min-1,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1,则反应的半衰

期t1/2为

A)216minB)15minC)30minD)1.08min

63.已知某复杂反应的反应机理为

;则B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率

A)k1CA-k2CDCBB)k1CA-k-1CB-k2CDCB

C)k1CA-k-1CB+k2CDCBD)-k1CA+k-1CB+k2CDCB

64.反应CO(g)+Cl2(g)→COCl2(g),经实验测得其速率方程式为r=k[Cl2]n[CO],

当温度及CO浓度维持不变而使Cl2浓度增至3倍时,反应速率加快到原来的5.2倍,则相对于Cl2的分级数n为

A)1B)1.5C)2D)3

65.在基元反应中

A)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

B)反应级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

C)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

D)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总是相一致的

67.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则:

A)

B)

C)

D)无法判断

68.两个水滴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若r1

A)ΔP1>ΔP2B)ΔP1<ΔP2C)ΔP1=ΔP2D)无法判断

69.Langmuir公式中的θ表示:

A)固体表面被气体分子覆盖的百分率B)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速率

C)固体表面未被气体分子覆盖的空白百分率D)吸附常数

71.将0.012L,0.02mol/L的KCl溶液和100L,0.005mol/L的AgNO3溶液混合制成溶胶,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将:

A)向正极移动B)向负极移动C)不作定向移动D)静止不动

7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B)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C)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D)通过超显微镜也不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73.夏季有时久旱无雨,甚至天空有乌云仍不下雨,从表面化学的观点看其原因是:

A)天空温度太高B)天空中空气稀薄

C)乌云中的水滴半径太小D)乌云中水蒸气的饱和蒸汽压过高

74.一根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两个不同温度的水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

A)相同B)25℃水中高于75℃水中

C)75℃水中高于25℃水中D)无法确定

7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A)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

C)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D)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76.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

A)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

B)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不稳定体系

C)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稳定体系

D)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不稳定体系

7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ET公式只适用于物理吸附,Langmuir公式既适用于物理吸附又适用于化学吸附

B)BET公式和Langmuir公式都适用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C)BET公式和Langmuir公式都只适用于化学吸附

D)BET公式只适用于化学吸附,Langmuir公式只适用于物理吸附

78.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泳是在外电场作用下,溶胶粒子在分散介质中作定向迁移的现象

B)电渗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分散介质通过多孔膜向某一电极方向迁移的现象

C)电泳或电渗实验证明:

溶胶的分散质和分散介质都带电,且所带的电性是不同的

D)在电泳实验中,当溶胶粒子向负极迁移时,说明胶粒带负电,此溶胶称为负溶胶

79.在一支干净的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几滴纯水,两侧液柱的高度相同,然后用微量注射器从右侧注入少许正丁醇水溶液,两侧液柱的高度将是:

A)相同B)右侧高于左侧C)左侧高于右侧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QV=ΔU应用条件是;;。

2.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过程中,W0;Q0;△U0;△H0。

(填>、<、或=)

3.300K时,2mol理想气体由1dm3可逆膨胀至10dm3,该过程的ΔU=J;

ΔH=J;ΔS=J·K-1;ΔG=J。

4.下列不同状态下水的化学势分别为:

(1)373.15K,101.325kPa下的H2O(l):

1

(2)373.15K,101.325kPa下的H2O(g):

2

(3)373.15K,50.66kPa下的H2O(g):

3

用一个表达式表示三个化学势之间的关系,为。

5.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P1V1T1定容冷却到P2V1T2,则该过程的△U0;

ΔS0;W0(填>、<、或=)

6.2molO2(g),Cp,m=29.35J·mol-1·K-1,由始态300K、100kPa经定容加热到终态600K、200kPa,设O2(g)为理想气体,该过程的△H=。

7.已知C(石墨)及CO(g)在298K时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393.51及-283.0kJ·mol-1,则C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mθ(CO,g)=。

9.同在两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和不可逆热机,若输出相同的功,则可逆热机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不可逆热机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

(填>、<、或=)。

10.298K,106Pa的H2(g)的标准态是:

12.多组分多相体系达到相平衡的条件是:

14.在水、苯、苯甲酸混合体系中,若指定温度,体系中最多有4相;若指定温度及水中苯甲酸的浓度,体系中最多有相;若指定温度、压力及苯中苯甲酸的浓度,体系中最多有相。

15.复相化学平衡CaCO3(s)==CaO(s)+CO2(g)的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θ=。

16.反应H2O2+2Br-+2H+→Br2+2H2O的速率方程为

如果加水使体系的体积增大一倍,则Br-的消耗速率是原来的倍。

17.基元反应的活化能的物理意义是;活化能越大的反应,反应速率越。

18.25℃时,浓度为0.1mol/LKCl溶液中,K+离子迁移数为t(K+),Cl-离子迁移数为t(Cl),这时t(K+)+t(Cl)=1,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NaCl,则

t(K+)+t(Cl)1。

(填>、<或=)

19.一组串联电解池,分别电解含有银离子、铜离子和三价金离子的溶液,若有1molAu析出时,银和铜的析出量分别是mol,mol。

20.298K时,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mol/kg增加到0.1mol/kg时,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κ,Λm。

(填入增大、减小或不变)

21.HCl和La2(SO4)3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kg-1,而它们的离子平均浓度分别是

和mol·kg-1。

22.在标准还原电极电势表上,还原电极电势大者为极,还原电极电势小者为极。

23.原电池在定温、定压可逆条件下放电时,电池反应的ΔrHmΔrUm(填=,>,<)。

24.在温度、浓度和电场强度都相同的情况下,氯化氢、氯化钾、氯化钠三种溶液中,氯离子的移动速度,氯离子的迁移数(填相同、不相同)。

25.强电解质MX、MY和HY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2、3,则HX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

26.在298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是阴离子中离子摩尔电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