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1674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化和吸收.docx

《消化和吸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和吸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化和吸收.docx

消化和吸收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消化生理概述

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

①机械性消化;②化学性消化。

吸收:

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舒缩迟缓,变异大

2、自动节律性(缓慢、不规则、肌源性)

3、紧张性(形成基础压力,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形状)

4、伸展性大

5、对不同刺激敏感性不同:

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机械牵拉、温度、化学刺激敏感。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电位:

-60~-50mV,不稳定

成因:

K+外流(主要),但Na+、Ca2+、Cl-和生电性钠泵均对其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2、慢波电位

慢波: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称为慢波;因慢波频率对平滑肌的收缩节律起决定性作用,故又称为基本电节律。

成因:

不清,可能与生电性Na+-K+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

起步点:

可能位于环行肌和纵行肌之间的Cajal(ICC)细胞

作用:

一般不引起收缩,主要控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3、动作电位(快波)

当慢波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就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常叠加于慢波之上,可以是单个,也可成簇出现(2-10次/秒)。

成因:

Ca2+内流为主,也有Na+

在慢波去极化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再由动作电位引起平滑肌收缩。

【注意】收缩主要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而动作电位则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发生。

因此,慢波被认为是平滑肌收缩的起步电位,虽然慢波不能触发平滑肌的收缩,但它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总量:

6~8L/日

功能:

1、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

2、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利于吸收

3、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4、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免于理化损伤

消化腺的分泌过程:

腺细胞能将血液中的物质主动运入细胞内,在细胞内合成分泌物,并经浓缩以酶原颗粒和小泡等形式贮存起来,当需要时由细胞将其排出。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支配消化器官的神经有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内在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两者相互协调,共同调节胃肠的功能。

(一)外在神经

1、交感神经

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支配壁内神经丛的胆碱能神经元,并抑制其活动,少数直接支配胃肠各部分。

一般来讲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消化道运动减弱,腺体分泌减少,而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2、副交感神经

包括迷走神经和盆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胃肠组织,与内在神经元形成突触;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一般来讲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消化道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多,而消化道括约肌松弛。

(二)内在神经丛

又称肠神经系统,存在于消化道管壁内无数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的神经网络。

神经元约108个,包括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内在神经系统包括两类神经丛,即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

1、肌间神经丛——主要调节肠运动。

神经元分布在纵行肌和环形肌之间,兴奋性递质为乙酰胆碱和P物质,抑制性递质为一氧化氮。

2、粘膜下神经丛——主要调节胃肠道的分泌和局部血流量。

神经元分布在环形肌和粘膜层之间,其中运动神经元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和血管活性肠肽,主要调节腺细胞和上皮细胞功能。

四、消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

消化道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胃肠道所含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已发现的胃肠激素有40余种。

(一)APUD细胞和胃肠激素

APUD细胞:

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都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基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这类细胞统称为APUD细胞。

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

常单个散布于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之间

(1)开放型细胞:

锥形,顶端有微绒毛样突起,伸入胃肠腔内,直接感受食物成分和pH的刺激而引起分泌。

(2)闭合型细胞:

少数,无微绒毛,圆形,不与胃肠腔直接接触,神经兴奋或局部内环境的变化引起其分泌,与胃肠腔内的食物成分无关。

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

(1)内分泌:

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远处起作用,促胃液素

(2)旁分泌:

通过细胞间隙扩散到邻近细胞起作用,生长抑素

(3)腔分泌:

直接分泌入胃肠腔起作用,促胃液素

(4)神经分泌:

支配胃肠道的肽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或调质,调节胃肠平滑肌和腺细胞的活动,如血管活性肠肽

(5)自分泌:

分泌的激素作用于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本身而发挥作用。

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如缩胆囊素可刺激胰岛素释放。

(3)营养作用:

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例如,促胃液素能刺激胃泌酸部位粘膜和十二指肠粘膜的蛋白质、RNA和DNA的合成,从而促进其生长。

(4)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脑-肠肽

一些产生于胃肠道的肽,不仅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原来认为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肽,也在消化道中发现。

这些双重分布的肽被称为脑-肠肽。

已知的脑-肠肽有促胃液素、缩胆囊素、P物质、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等20余种。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和吞咽

一、唾液的分泌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低渗液体。

其中水分约占99%;有机物主要是粘蛋白、粘多糖、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尿素等。

(二)唾液的作用

湿润口腔,便于吞咽和说话;

溶解食物,利于产生味觉;

清洁和保护口腔,冲洗和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细菌繁殖;

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排泄功能,进入体内的某些异物(如铅和某些药物)可随唾液排出。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1)非条件反射:

进食时,食物对口腔粘膜的机械性、化学性和温热性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非条件反射性分泌;

2)条件反射:

在进食时,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的环境乃至语言文字描述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

二、咀嚼和吞咽

(一)咀嚼

作用:

把食物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以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而引起化学性消化;

反射性地引起胃肠、胰、肝和胆囊等消化器官的活动,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做好准备。

(二)吞咽:

指口腔内食团由腔和食管进入胃的过程。

根据食物通过的部位可将其分为三期:

第1期:

口腔期,食物由口腔到咽,受大脑皮层的随意控制。

第2期:

咽期,食物由咽进入食管上端。

第3期:

食管期,指食团从食管上端经贲门入胃,其动力是食管的蠕动。

蠕动是消化道平滑肌的一种基本的运动形式,是由神经介导的,可使消化道内容物向前推进的反射活动。

食管下括约肌:

在食管下端和胃连接处有一宽约1~3cm的高压区,其内压比胃内压高5~10mmHg,成为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道的一道屏障,起到生理括约肌的作用,称为食管下括约肌。

第三节胃内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胃的分泌细胞:

1、外消化腺的组成:

(1)贲门腺-粘液细胞;

(2)泌酸腺(胃底腺)-颈粘液细胞、主细胞、壁细胞;(3)幽门腺-粘液细胞

2、内分泌细胞:

(1)G细胞—胃窦部—促胃液素;

(2)D细胞—胃体、窦、底—生长抑素;(3)ECL细胞(肠嗜铬细胞)—胃底、胃体—组胺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pH:

0.9~1.5

每日分泌:

1.5~2.5L

主要成分:

盐酸、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碳酸氢盐

1、盐酸(胃酸)——壁细胞分泌

两种形式:

游离酸(为主),与蛋白质结合的结合酸,两者合称总酸。

进食或某些药物(组胺或促胃液素):

盐酸排出量增加

(1)盐酸分泌的细胞机制

胃液中的盐酸是由壁细胞逆浓度梯度主动分泌的,其中H+的分泌与与壁细胞顶膜上的质子泵的作用有关。

水在细胞内解离成OH-和H+,H+通过H+-K+-ATP酶提供能量主动转运至分泌小管管腔。

碳酸酐酶、质子泵。

(2)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②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消化;

③杀死胃内细菌;

④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

⑤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Fe2+和Ca2+的吸收。

盐酸分泌过多,诱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2、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合成和分泌

pH值超过5,胃蛋白酶发生不可逆变性而失活。

胃蛋白酶原本身无生物活性,进入胃肠后,在盐酸的作用下,被水解掉一个小分子的肽链,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本身也可激活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的功能是水解蛋白质,生成眎和胨及少量多肽和氨基酸。

3、内因子——糖蛋白,壁细胞分泌

体内产生抗内因子的抗体或内因子分泌不足→VitB12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萎缩性胃炎)

它可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以防止小肠内水解酶对维生素B12的破坏。

到达回肠末端时,内因子与粘膜细胞上的特殊受体结合,促进结合在内因子上的维生素B12的吸收,但内因子不被吸收。

4、粘液和碳酸氢盐

(1)粘液:

由胃表面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

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覆盖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一个厚约500μm的凝胶层。

作用:

①具有润滑作用,有利于食糜在胃内的往返运动;②保护胃粘膜免受坚硬食物的机械性损伤;③粘液呈弱碱性,可降低胃液的酸度,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④粘液具有粘滞性可减慢胃腔中的H+向胃壁扩散。

(2)HCO3-:

主要由胃粘膜非泌酸腺分泌,和粘液一起,共同构成抗胃粘膜损伤的屏障,称粘液-HCO3-屏障。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粘液与HCO3-一起形成了一道抵抗胃酸侵蚀的屏障。

胃黏膜屏障:

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和相邻细胞之间为紧密连接,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

(二)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基础胃液分泌(非消化期胃液分泌)——空腹12~24小时后的胃液分泌

消化期胃液分泌——进食开始后胃液分泌增多

按接受食物刺激部位的先后分成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胃液分泌

概念:

指食物刺激头面部的感受器所引起的胃液分泌,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机制:

食物直接和间接的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时,一方面直接刺激胃腺分泌胃液;同时,还可刺激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后者经血液循环到胃腺,刺激胃液分泌。

特点:

量较大,酸度较高,胃蛋白酶原含量高,消化力强。

分泌量与情绪、食欲有很大关系,头期刺激停止后,分泌仍能持续一段时间。

2、胃期胃液分泌

概念:

食物进入胃后可进一步刺激胃液的分泌。

机制:

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一方面,食物的扩张刺激可兴奋胃体和胃底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引起胃液的分泌;另外,食物的刺激经多种途径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进而引起胃液分泌。

特点:

量大,酸度很高,消化力较弱。

3、肠期胃液分泌

概念:

食物的扩张和化学刺激直接作用于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也可引起胃液的分泌。

机制:

主要是体液因素,促胃液素可能是肠期胃液分泌的重要调节物之一。

特点:

分泌量较少,胃蛋白酶原也少

(三)调节胃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因素

空腹:

胃液分泌很少,每小时约几毫升,几乎是非酸性的。

进食时和进食后:

胃液分泌增多。

1、促进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

(1)乙酰胆碱(ACh)

(2)组胺

(3)促胃液素

肽类,由胃窦和十二指肠粘膜G细胞分泌。

作用:

促进胃酸、胰液、胆汁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促进胃肠道粘膜生长。

ACh、组胺和促胃液素相互作用:

1)单独应用:

胃酸分泌不多

2)三者同时作用:

胃酸分泌明显增多

3)用抗组胺药后,ACh和促胃液素均不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2、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1)盐酸:

抑制胃腺分泌,胃窦部的pH降到1.5或十二指肠达到2.5以下时,都能抑制胃液分泌。

负反馈——防止胃酸过度分泌,保护胃肠粘膜。

胃窦部的pH降到1.2~1.5时:

①直接抑制G细胞;②使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

十二指肠达到2.5以下时:

①S细胞释放促胰液素;②在酸作用下,

(2)脂肪:

脂肪及其消化产物是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之一。

刺激小肠粘膜释放肠抑胃素。

(3)高张溶液:

兴奋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引起肠胃反射;刺激小肠释放抑制胃酸分泌的激素。

3、影响胃液分泌的其他因素

(1)缩胆囊素

(2)生长抑素:

直接抑制壁细胞;抑制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抑制ECL细胞释放组胺。

(3)血管活性肠肽

二、胃的运动

功能:

①贮存食物

②磨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

③将食糜逐步排入十二指肠

胃的分区:

头区(近端)、尾区(远端)

(一)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是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

可使胃腔内有一定的压力,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内部,促进化学性消化。

2、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头区肌肉的舒张、并使胃容量由空腹时的50ml增加到进食后的1.5L。

这一运动形式使胃的容量明显增大,而胃内压则无明显升高。

其生理意义是使胃更好地完成容受和贮存食物的机能。

3、蠕动:

出现于食物入胃后5分钟左右,起始于胃的中部向幽门方向推进的收缩环。

其生理意义在于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性消化,也有利于食物被磨碎,并被推入十二指肠。

(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1、胃排空的过程: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

排空的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有关。

稀薄>粘稠>固体糖>蛋白质>脂肪

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4-6小时。

动力:

是胃肌收缩及其产生的胃内压增高。

凡能增强胃运动的因素都能促进胃的排空。

2、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1)胃内因素促进排空

①胃内食物量对排空率的影响:

食物扩张胃的机械刺激,通过反射引起胃运动加强。

一般胃排空的速率和留在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②食物刺激引起促胃液素释放:

促胃液素促进胃的运动,提高幽门泵的活动,但使幽门舒张,因而促进胃排空。

(2)十二指肠因素抑制胃排空

①肠-胃反射对胃运动的抑制:

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刺激十二指肠壁的感受器,反射性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肠-胃反射)。

②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对胃排空的抑制:

过量的食糜(chyme)特别是酸或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后,引起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等激素,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的排空。

这些激素统称为肠抑胃素。

(三)消化间期的胃运动

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非消化期呈现以间歇性强力收缩并伴较长时间的静息期为特征的周期性运动。

生理意义:

“清道夫”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是消化的最重要阶段,其消化液包括胰液、胆汁和小肠液。

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

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一般为3~8小时。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胰液是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pH7.8~8.4,每日1~2L。

1、胰液的无机成分及作用

水占97.6%,无机负离子主要为HCO3-和Cl-。

HCO3-作用:

(1)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pH7-8)

(2)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侵蚀

2、胰液的有机成分及作用

1)胰淀粉酶:

糖原、淀粉→双糖

2)胰脂肪酶:

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还有一定量的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A2,分别水解胆固醇酯和卵磷脂。

3)蛋白水解酶

4)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以酶原形式存在,为胰蛋白酶所激活,使相应的核酸部分水解为单核苷酸。

蛋白水解酶为何不消化胰腺本身?

(1)蛋白水解酶以酶原形式分泌

(2)腺泡细胞还分泌胰蛋白酶抑制物,防止蛋白水解酶在胰腺内被激活。

(3)自身消化→急性胰腺炎

【注意】胰液中含有消化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当胰液分泌缺乏时,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很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然不能完全消化,从而也影响吸收。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非消化期:

胰液分泌很少或不分泌。

进食后:

分泌增多。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1)促胰液素

释放:

十二指肠和空肠粘膜内的S细胞

刺激因素:

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

糖类几乎无作用。

作用:

主要刺激胰腺小导管的上皮细胞,使其分泌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因而使胰液量大为增加,但酶的含量很低。

(2)缩胆囊素(CCK)

释放:

十二指肠和空肠粘膜内的I细胞

刺激因素:

(由强至弱)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脂肪,糖类没有作用。

作用:

①引起的胰液分泌增多,特点是酶含量多而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少,又称促胰酶素。

②促进胆囊强烈收缩,排出胆汁。

③营养作用:

促进胰组织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

非消化期:

肝胆汁→胆囊(浓缩、贮存)

消化期:

肝胆汁、胆囊胆汁→十二指肠(参与消化)

(一)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性质:

味苦,肝胆汁pH为7.2~7.7,呈金黄色或桔棕色,经胆囊浓缩成胆囊胆汁后,因碳酸氢盐被吸收,pH转为6.8,颜色变深。

量:

成人胆汁约800~1000m1/日。

成分:

水分和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无机成分,有机成分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等。

不含消化酶。

胆盐的肝肠循环:

胆汁排至小肠后,绝大部分仍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再入肝内合成胆汁。

2、胆汁的作用(胆盐的作用)

胆盐:

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是胆汁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

(1)促进脂肪消化:

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在肠腔中,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2)促进脂肪吸收:

胆盐因其分子结构特点,可聚合而形成微胶粒。

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可渗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促进其吸收。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4)防止胆固醇沉积胆汁酸(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保持适当比例是胆汁中胆固醇处于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

(5)其它:

促进胆汁分泌、排泄胆红素、中和胃酸。

(二)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食物。

高蛋白食物(蛋黄、肉、肝)>高脂肪或混合食物>糖类

1、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兴奋的直接作用

迷走神经兴奋通过促胃液素释放的间接作用

使肝胆汁分泌增多、胆囊收缩。

作用较弱。

2、体液调节

(1)促胃液素:

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2)缩胆囊素:

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紧张性降低,因此可促进胆囊胆汁的大量排放。

(3)促胰液素:

促使胆汁分泌,主要是量和HCO3-含量的增加,胆盐的分泌并不增加。

(4)胆盐:

胆盐的肠-肝循环

三、小肠液的分泌

1~3L/day、弱减性(pH7.6)、肠激酶(肠致活酶)、肽酶、双糖酶

小肠液的作用:

1、保护作用:

IgA、溶菌酶;十二指肠分泌的碱性粘稠溶液,润滑作用,并保护肠粘膜不受胃酸侵蚀。

2、消化作用:

肽酶水解多肽;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水解双糖;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

3、稀释作用:

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四、小肠的运动

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

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3、蠕动:

起因——进食、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①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地进入大肠,延长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

②具有活瓣样作用,阻止大肠内容物向回肠倒流。

第七节吸收

一、吸收部位和途径

(一)吸收的部位

*口腔、食管:

不吸收

*胃:

仅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小肠:

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通常到达回肠时已吸收完毕。

回肠是吸收功能的贮备,但有独特的功能,即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大肠:

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

小肠在吸收中的有利条件:

(1)小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200M2;

(2)食糜在停留时间长(3~8h);

(3)小肠内食物已消化完毕;

(4)绒毛节律性伸缩和摆动,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流动,有助于吸收。

(二)小肠吸收的途径和机制

1、进入血液或淋巴液:

(1)跨细胞途径:

通过上皮细胞的腔膜面进入细胞内,再通过细胞底-侧膜进入血液或淋巴;

(2)旁细胞途径:

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然后再转入血液和淋巴。

2、营养物质通过细胞膜:

主动转运、被动转运(扩散、渗透、滤过)、入胞和出胞等。

二、主要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

(一)水的吸收

液体量大:

8L

被动吸收(扩散方式)

动力来源于渗透压(特别是NaCl主动转运所形成的渗透梯度)

腹泻、呕吐→脱水

(二)无机盐的吸收

1、Na+的吸收:

主动(Na+泵)

2、铁的吸收:

Fe2+可被吸收,Fe3+不易被吸收。

VitC使Fe3+还原Fe2+,且其形成的酸性环境均促进铁的吸收。

转铁蛋白起重要作用。

3、Ca2+的吸收:

维生素D、酸性环境、胆汁酸促进钙的吸收,磷酸盐阻碍钙的吸收。

4、负离子的吸收:

Cl-和HCO3-主要伴随Na+的主动吸收而被动吸收。

*铁的吸收:

(1)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

(2)吸收量:

约1mg/日,其吸收量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有关

(3)吸收机制:

为主动吸收。

(4)肠上皮细胞释放转铁蛋白→转铁蛋白与Fe2+结合成复合物→复合物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复合物入胞后Fe2+游离

*钙的吸收:

 

(1)钙吸收的部位:

小肠,尤其十二指肠。

(2)钙吸收的状态:

可溶性钙

(3)钙吸收的影响因素:

①维生素D、脂肪酸、酸性环境促进钙的吸收;

②凡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的盐,则不能被吸收;

③钙吸收的量受机体需要的影响。

(4)钙吸收的机制:

主动转运过程。

(三)糖的吸收

单糖形式,主要是葡萄糖。

继发性主动转运,伴随Na+吸收

(四)蛋白质的吸收

1)氨基酸形式:

为主。

继发性主动转运,伴随Na+吸收。

2)二肽、三肽形式:

进入细胞后在细胞内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

(五)脂肪的吸收

1)长链脂肪酸、甘油(脂溶性):

淋巴途径乳糜微粒

2)中短链脂肪酸、甘油一酯(水溶性):

血液途径

(六)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以易化扩散方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

维生素B12必须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才能在回肠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机制与脂肪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