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2464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 比尾巴.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6比尾巴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6比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比、尾”等11个字。

会写“长、比”等4个字,学会竖提一种笔画,认识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问句,练习用问句问问题。

3.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重点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比、尾”等11个字。

会写“长、比”等4个字,学会竖提一种笔画,认识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字,激趣导入 

1.师:

森林里的许多小动物正聚在一起玩耍,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2-7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图片)跟它们一个一个地打个招呼吧。

(学生打招呼:

猴子,你好!

……相机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课件出示8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 

2.学生借助拼音朗读“猴子”等6个词语。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在导入环节,认识文中相关的几种动物。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

(课件出示9)(摘掉词语上的拼音)现在还认识它们吗?

(学生齐读词语) 

3.师:

这几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课件出示10)(出示卡片:

bǐwěiba),你能拼出音来吗?

(比尾巴) 

师:

请大家读好这三个字,注意“巴”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自主认识生字,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

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1.师:

森林广播站正在广播小动物比尾巴的事呢,请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出小节序号。

)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圈画出生字。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教师请四名同学分节试读课文。

 

4.师生评议。

 

三、认识生字,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字:

(课件出示11)

wěishuíduǎnsǎntùzuìɡōnɡchánɡbǐbābǎ

尾谁短伞兔最公长比巴把

(2)请小老师提醒大家读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并领读这几个字。

 

师生共同指正:

注意读准平舌音“伞、最”,翘舌音“谁、长”,前鼻音“短”,后鼻音“公”。

(3)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12) 

2.认识新偏旁提手旁和八字头。

“公”的偏旁是八字头,上面是个小八。

容易和“伞”的人字头混淆。

注意“伞”的偏旁是人字头。

“把”的偏旁是提手旁(扌),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和手有关。

2.识记生字。

你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以上生字?

字族识字:

“把和巴”

找反义词:

长——短

组词法:

“巴、伞、兔”分别组词为尾巴、雨伞、兔子。

熟字相加的方法:

“尾”是“尸+毛”;“谁”是“讠+隹”,“最”是“日+耳+又”。

3.把生字放回课文,再次自由读课文。

然后,一节一节指名读。

 

4.句式练习。

想一想:

参加比尾巴的都有谁呢?

请用以下方式说一说。

(课件出示13) 

(1)参加比尾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参加了比尾巴。

 

四、辨认字形,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14)出示“我会写”的字:

长、比、巴、把。

认读、组词。

2.指导观察:

“比、长”。

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竖提”。

3.学习新笔画:

“竖提”,书写时,注意与“竖钩”的区别。

(“竖提”的“提”的方向是向右。

4.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

“比”字的第四笔是“竖弯钩”,落在竖中线上;“长”的“横”要落在横中线上。

5.

【设计意图:

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设计“观察—分析—书写—激励”的过程,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指导书写“比、长”两个字时要注意字的书写笔顺。

“比”的第三笔是“撇”;“长”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横”。

6.学生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看谁写得正确美观。

7.指导观察“巴、把”。

“巴”字单独书写时第三笔的“横”落在横中线上;“把”字中的“巴”写在田字格的右面,“竖弯钩”的“竖”落在竖中线上。

8.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巴”的笔顺。

强调“竖弯钩”写得要舒展一些。

“把”是左右结构的字,“提手旁”写得要窄一点,比右面的“巴”高。

9.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10.评议。

(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作品,奖励一颗闪光的小星。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chánɡbabǐbibǎ

()尾()()()一()伞

2.补全字的音节。

shdsɡw

谁短伞公尾

3.连一连。

公鸡的尾巴扁

鸭子的尾巴长

猴子的尾巴短

兔子的尾巴弯

参考答案:

1.长巴比比把

2.éiuǎnǎnōnɡěi

3.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问句,练习用问句问问题。

2.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读词语摘动物卡片。

 

2.(课件出示16)参加比尾巴的动物有( )、( )、( )、( )、( )和( )。

 

猴子的尾巴_____。

兔子的尾巴______。

松鼠的尾巴______。

 

3.男女生对读第1、2小节(一问一答)。

 

二、细读对话,理解内容

(一)精读第1、2小节,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在学习中认识了标点符号,会用换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1.过渡: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子、兔子和松鼠比尾巴的情景吧。

请各自读一读第1、2两个小节。

2.认识问号“?

”,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1)(课件出示17)出示:

“谁的尾巴短?

”“兔子的尾巴短。

”谁知道第一句用什么标点符号?

(问号)带问号的句子叫问句,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2)“谁的”,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哪一个)读这句话要强调“谁的”(圈出“谁的”),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

(领读、个别读、齐读) 

(3)后一句“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前面的问题,回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

(圈出“兔子”重读。

)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起来读。

 

(4)师:

仿照这样的语气读其他几小节。

(学生练读,组织评价) 

3.表演读。

 

(1)师:

谁愿意当小猴子?

(指名学生)请问猴子,刚才你们比尾巴,结果怎么样啦?

(生:

我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 

(2)师:

谁是小兔子?

(指名学生)请问兔子,刚才你们比尾巴,结果怎么样?

(猴子的尾巴长,我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 

(3)谁是小松鼠?

(指名学生)请问小松鼠,刚才你们比尾巴,结果怎么样?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我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 

4.有感情朗读第1、2小节。

 

(1)齐读。

 

(2)师生对读,三问三答。

 

(3)男女生对读,男生读第l小节,女生读第2小节。

 

(二)学习第3、4小节。

 

1.师:

猴子、兔子和松鼠比完尾巴,公鸡、鸭子和孔雀又开始比起来了,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2.请同桌对读第3、4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1)指名学生个别读。

 

(2)师生评议。

 

3.质疑问难:

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课件出示18—19)播放课件:

看看这6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

(播放孔雀尾巴的特写)孔雀的尾巴有很多漂亮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

(眼睛)对,我们叫它“大眼状花纹”。

 

(2)用“最”说话。

指名说话,可在上面句式后面再加上一句话。

 

(3)教师小结:

孔雀的尾巴好看极了,没有哪一种动物的尾巴比得上它,所以说: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4)指导朗读“谁的尾巴最好看?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 

4.(课件出示20—21)课件出示公鸡和鸭子图。

“公鸡的尾巴弯。

”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弯的?

“鸭子的尾巴扁。

”鸭子身体的哪一部分也是扁的?

(嘴)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扁的?

 

5.朗读指导 

(1)齐读。

 

(2)师生对读,三问三答。

 

(3)男女生对读。

一问一答。

 

(4)带动作表演读。

 

三、巩固字词,熟读成诵

1.背诵课文。

(1)导学:

同学们真了不起!

不但知道了课文内容,而且会读课文了。

你们能不能根据板书,把课文背下来呢?

先自己背背,再同桌互背。

(学生自背,同桌互背。

(2)指名背课文。

2.游戏:

找尾巴。

【设计意图:

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感受读的乐趣,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1)(课件出示25、26)课件出示没有尾巴的动物图片和它们的尾巴。

导言:

这些小动物都有可爱的尾巴,可是,有一群小动物的尾巴却不见了,它们可伤心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它们把尾巴画上去吗?

(2)提出活动要求。

①说说这些动物的名称。

②说说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主要特点,如,牛的尾巴又细又长,马的尾巴像人的长发。

③添画动物的尾巴,画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看一看,夸夸别人的画。

还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说说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四、总结延伸,续编儿歌 

1.森林里,有6种动物在比尾巴。

谁来说说比的结果。

 

2.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

上节课老师布置你们回家查资料,请找到资料的同学上讲台来介绍。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尾巴特点。

 

3.(课件出示23)挑出3种尾巴特征明显的动物,让学生观察其尾巴,然后为这篇课文续编儿歌。

(示例1:

谁的尾巴大?

谁的尾巴小?

谁的尾巴像剪刀?

马的尾巴大。

羊的尾巴小。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示例2:

谁的尾巴粗?

谁的尾巴细?

谁的尾巴真美丽?

狐狸的尾巴粗。

老鼠的尾巴细。

山鸡的尾巴真美丽。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我写得最漂亮。

2.帮助动物找尾巴。

连一连,再填一填动物尾巴的特点。

 

鸭子的尾巴,公鸡的尾巴,松鼠的尾巴好像,孔雀的尾巴。

3.写出下列各字的反义词。

长扁

直大

参考答案:

1.略

2.扁弯一把伞最好看

3.长——短扁——圆

直——弯大——小

【板书设计】

比尾巴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的识字教学,教师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种方法识字。

实践表明,在游戏中识字、自主识字往往是事半功倍,学生学得轻松,潜力得到了发掘。

2.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评评尾巴,为丢失尾巴的小动物画上一条漂亮的尾巴。

因为有了情感的投入,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参与积极性强、参与面广,课堂氛围轻松而又愉快!

不足之处: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用语和体态未能达到预设的效果,致使创设的情境未能真正的激发孩子的兴趣。

对学生生成的闪光点未能及时抓住并进行延伸。

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当中继续摸索、学习。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课文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问答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三角形?

 

老虎的尾巴长; 

鸭子的尾巴短; 

  鲨鱼的尾巴好像三角形。

 

谁的尾巴会发声?

 

谁的尾巴能再生?

 

谁的尾巴能赶蚊?

 

 响尾蛇的尾巴会发声; 

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牛的尾巴能赶蚊。

 

尾巴的用处

鱼尾巴左右摆,游来游去多自在。

牛的尾巴来回摆,苍蝇蚊子不敢来。

小猴尾巴卷树枝,倒着身子往下挂。

燕子尾巴像剪刀,飞行方向把握好。

狐狸尾巴真不小,枕在头下来睡觉。

袋鼠尾巴大又硬,就像一张小板凳。

壁虎被敌人发现了,甩掉尾巴快逃跑。

课后作业

1.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长:

巴:

2.比一比,再组词。

巴()人()大()

把()个()天()

3.照样子,说一说。

(1)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

谁的?

(2)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最。

参考答案:

1.略

2.尾巴一把伞大人一个不大天气

3.

(1)短尾巴好像一把伞

(2)他写的字最好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比尾巴》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7个生字,学习6个词语,认识4个部首。

2.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4个部首。

2.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认识问号并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其作用。

教学思路:

首先指导学生看图,接着让学生自由拼读课文。

教师范读全文后,出示

本课中的7个生字、4个部首。

在学会生字、认识部首、掌握生词的基础上

进行写字指导。

然后,学习课文。

教学的重点放在看图学词学句、理解难句、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

最后,要求每个学生都会背

诵课文。

教学资料:

松鼠:

也称灰鼠。

外形有些像鼠,但比鼠大,尾巴蓬松长大。

毛色有灰

色、暗褐或赤褐色的。

生活在树林中,用树叶、草苔筑巢,或者利用乌鸦、

喜鹊的废巢作窝。

喜爱吃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吃昆虫或鸟蛋。

松鼠的

毛皮可以制衣,尾部的毛可以制笔。

孔雀:

是一种鸟。

我国云南西南部和南部产绿孔雀。

孔雀头上有羽冠,

雄孔雀的尾巴羽毛很长,色彩绚烂,以翠绿、青蓝、紫褐等色为主,多带有

金属光泽。

雄孔雀尾巴展开时像扇子,本课图上画的就是雄孔雀开屏时的样

子。

雌孔雀羽毛的颜色没有雄孔雀那么好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爸爸妈妈经常带我们去动物园游玩儿,看过许许多多

的动物。

大家注意过这些动物的尾巴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看图学词学句第

六课。

 

课题写在田字格内。

告诉学生:

“巴”在“尾巴”一词中可读成轻声;

书写时,第二笔“竖”要写短,贴着竖中线左侧起笔,收笔几乎要落在横中

线上。

3.讨论:

看到课题,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

(谁比尾巴?

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二看图学词。

同学们说得很好。

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请翻开课本,

大家一起来看课文旁边的六幅插图。

1.指导看图。

课文旁边画了哪几种动物?

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来?

相机出现:

公鸡鸭子

同学说说,这些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猴子的尾巴很细、很长,向

上翘着,还有点弯曲。

(小白兔的尾巴很短,紧紧地贴在屁股上。

(松鼠的尾巴蓬松松的,又粗又大。

(公鸡的尾巴向下垂着,弯弯的。

(鸭子的尾巴短短的,向后支楞儿着。

(孔雀开屏了,尾巴特别漂亮。

相机出现:

2.学生自由拼读课文。

3.教师范读。

4.学生练读。

三学习生字、词。

1.出齐生字、词:

 

2.指名拼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公gong后鼻音。

长cháng翘舌音,不要读成cáng。

的de应读轻声,不要读成de。

3.齐读。

4.学习字形和四个部首。

公:

独体字。

上方是已经学过的“八”,下方是撇折点。

“公”的上方

是个部首,叫做“八字头”。

用红粉笔在“公”字的上方板书这个部首。

鸡:

左右结构。

左边的“又”是两笔:

横撇、点。

第二笔是“点”,不

要写成捺。

右边是我们学过的一个什么字?

(鸟)这个字是我们在本课中要

掌握的又一个部首,叫做“鸟字旁”。

在“鸡”的上方板书这个部首。

鸭:

左右结构。

左边有五笔,这也是一个字,我们以后会学到。

这个字

多像鸭子那扁扁的嘴呀!

右边是“鸟”。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个部首的名称。

 

巴:

独体字。

是学过的“爸”字的下半部。

不要把第二笔“竖”写成“横”。

把:

左右结构。

左边的“扌”是三笔:

横、竖钩、提。

这是一个部首,

叫“提手旁”。

右边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字?

(“尾巴”的“巴”。

)板书“把”

的部首。

的:

左右结构。

左边是学过的熟字,叫“白”字旁。

右边的“勺”,笔

顺是丿勹勺。

“的”在本课中应读轻声。

告诉学生:

在一般情况下,“的”

基本都读轻声。

板书“的”字的部首。

5.结合插图理解词义。

6.巩固生字、词,记住新学的四个部首。

(1)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

(2)指名说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八——()鸟——()()

扌——()白——()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四指导写字。

公:

第一笔“撇”,在左上格二分之一偏下、坚中线左侧略留空隙的地

方起笔,收笔在横中线下方。

第二笔“捺”,在右上格竖中线的二分之一处

起笔,拣到右上格横中线三分之二处收笔。

“撇”和“捺”要张开。

第三笔

“撇折”,从横中线和竖中线的相交处起笔。

“撇折”的角度要适中。

第四

笔“点”,要点得稍大一些。

鸡:

左窄右宽,要写紧凑些。

第二笔“点”,应被第七笔的“横”托住,

但两笔之间要稍有空隙,不能连在一起。

长:

第一笔“撇”,应在接近右上

格竖中线和横中线的相交处收笔。

第二笔“横”,要写长些,起笔于横中线,

行笔稍上斜,收笔略在横中线之上。

第三笔“竖提”,贴着竖中线左侧写,

不能压住竖中线。

第四笔“捺”,要超出第二笔“横”一点点,但收笔不能

低于第三笔“竖提”。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两遍。

(当堂完成)

1.教师利用黑板上的田字格范写,写一笔讲一笔,带着学生逐字写。

2.提醒学生写字时要注意“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缘一拳,

眼离书本一尺),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按要求写生字。

本课的独体字有:

()()()

左右结构的字有:

()()()()

二 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大声练读,教师巡回检查,随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要求做到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4.相机指导难读的句子。

(1)“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其中“谁(shuí)是翘舌音,不要读成

平舌音。

还有,“谁”的韵母ui,不要读成ei。

“伞”是平舌音,有的同学

易读成翘舌音。

(2)“好像”这个词在本句中是用来打比方用的,朗读时应加重语气。

(3)注意长句中的自然停顿,如: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5.学习第一节课文。

(1)指名读课文。

这节课文有几句话?

(三句。

有没有以前没见过的符号?

板书“?

”:

这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叫问号。

它是专门放在一句话的最

后,用来表示疑问的。

读问句时,语气要向上扬,句末的重要词语要

重读。

读本节中的三句话,

可以突出“长”、“短”、“好像一把伞”。

(2)教师领读: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学生自练。

(4)看图学习。

第一句中的“谁”是指的什么?

(猴子。

第二句中的“谁”是指的什么?

(兔子。

第三句中的“谁”是指的什么?

(松鼠。

课文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我们来学习第二节。

(5)看图学习第二节课文。

①指导学生看第一、二处插图,分男女生读第一、二句。

这两句分别回

答了第一节中的哪两个问题?

②猴子和兔子的尾巴有什么不同?

看图,比较猴子和兔子尾巴的长短,让学生理解“长”和“短”在课文

中的意思。

进一步告诉学生,这是一组意思相反的词。

③“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回答了第一节中的哪个问题?

④松鼠的尾巴跟猴子、兔子的都不一样,它有什么特点?

(好像一把伞。

“好像一把伞”,是不是真的就是一把伞?

同学们仔细看第三处插图,小松鼠的尾巴毛绒绒、蓬松松的,每当翘起

来时,多像一把撑开的小伞啊!

说小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因为跟

伞有相似的地方,并不是一把真的伞。

再读读课文,“一把伞”的前面用了

一个什么词?

(好像。

)这个词是用来打比方的。

同学们今后在说话时,可

以学着用一用。

⑤第二节回答了第一节提出的三个问题。

读这一节时,同学

们的语气要肯定、平缓。

(6)指导朗读、背诵。

背到“长”、“短”、“好像一把伞”时,让学生适当做些简单的动作,

以帮助记忆。

6.看图学习第三节。

(1)这一节有几句话?

分别问了谁的尾巴?

(2)仿照第一节的读法,练读问句。

教师强调“弯”、“扁”、“最好

看”的读法。

(3)教师领读。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7.看图学习第四节。

依次问:

这句回答了第三节中的哪个问题?

(1)公鸡、鸭子和孔雀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不说鸭子和公鸡的尾巴最好看,却要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呢?

(鸭子的尾巴并不美;公鸡的尾巴虽然好看,可是比起孔雀来却差远了。

同学们看看图,孔雀开屏时,尾巴好像一把五彩缤纷的大扇子,美丽极了!

真是谁也比不上啊!

(3)要求学生怀着对孔雀喜爱的心情来朗读第三句。

特别是读到“最好

看”时,语调中要充满赞美的感情。

(4)积累。

①课文用“好看”来形容孔雀的尾巴,除了这个词语,同学们还能用上

哪些意思相近的词语?

(美丽、漂亮、艳丽、绚丽。

②模仿课文,试用“……最……”说一句话

8.背诵全文。

(1)同位互背。

(2)分男女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背诵。

三口头作业。

课后用“对对歌”的形式拍手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