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2573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7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docx

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

音频功率放大器

姓名:

黄黎华

学号:

082563

指导老师:

李强

专业:

自动化

校对:

审核:

设计时间:

2010年7月12日-7月23日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4

2初步设计方案.......................................6

3最终设计方案.......................................7

4测试方案...............................................10

5测试数据.................................................11

6设计总结....................................................12

 

a.设计任务与要求

根据技术指标和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功放电路,如:

OCL电路等,完成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装配和调试。

1.基本参数要求:

1 电源电压:

±15V

2 输入电阻:

Ri=20千欧

3 Au=Uo/Ui=30

4 负载电阻:

RL=8欧

5 输出功率:

Po=8W

6 通频带为:

20Hz—20KHz

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的设计。

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及参数选择(可用Multisim软件完成仿真)

3.根据原理图焊接电路板、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b.初步设计方案

1.设计总体框图

 

2.方案一

首先考虑到若只用单管放大,则负载上的电流为(15-3)/8=1.5A,相对于运放输出电流放大倍数过大,因此选择用一只小功率管与一只大功率管复合,且大功率管的β值较小功率管小,输出电流主要由Q2提供。

C3,C4为旁路电容,用于使Q2,Q3的基极动态电位相等,减少信号损失。

C1为耦合电容,可以摒弃掉低频噪声。

Q1,Q4,R2,R9构成过流保护电路。

二极管D1、D2、D3和滑动变阻器R10一起构成偏置电路,消除交越失真。

(关于参数计算将在后说明)

(图中未接入输入信号,处于静态调节状态)

3.修改方案

参数计算:

1)由于Au=R3/R1=30,且Ri=30千欧,R8=900千欧。

2)由于通频带为:

20Hz—20KHz,低频由C1决定,因此由公式fl=1/(2πRiC1)→C1>0.265μf。

3)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主要由I决定,调节I使得晶体管Q6、Q7工作在甲乙类状态,其中,I过小会使三极管Q6、Q7工作在纯乙类状态,此时输出信号会出现交越失真,I过大则会增加静态功耗,降低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因此,对于功率在2W数级的功率放大器,一般取I=1~3mA。

I主要依靠R6、R7进行调节:

I=(2Vcc-3UD)/(R6+R7+R10)

取I=3mA:

I=(30-3*0.7)/(R6+R7)(初始时,令R10为0欧,后续再调节,以消除

交越失真)

=〉R6=R7=4.7千欧(取标称值)

4)由于接入电源电压为±15V,因此选择正负电源接入为LM356的运放以符合要求。

5)由于要求保证高频特性,若要达到fH=20KHZ,β值在60时,fT=1.2MHZ,即可满足要求,因此,选择了BD243B与BD244B这两只大功率配对管。

6)R5、R8的作用是为了减小因前级电路扰动而给输出造成的影响,阻值过小会导致分流太大,而使总电流放大倍数过小,阻值太大又会导致分流过小而无法起到很好的抑制扰动的作用,因此使R5=R8=560欧姆。

7)由于过流保护电流对于我们所涉及的指标不是必要,因此删去。

在选定以上器件和电路图后,得出修改电路图如下:

(图中未接入输入信号,处于静态调节状态)

c.计算机仿真(EDA)

关于以上设计电路用软件Multisim10得到的仿真数据如下:

组图:

1.f=20HZ2.f=10KHZ

Au=8.418/0.28=30.06Au=8.026/0.28=28.66

3.f=20KHZ

Au=6.888/0.28=24.6

由仿真数据可得在20Hz-20KHz以内,放大倍数皆在30*0.707=21.21(这里取1kHZ时为中频对应参考值)

因此,该设计电路可以在仿真中实现。

 

d.最终设计方案

1 考虑到TIP41C/TIP42C的放大倍数fT比较大,因此将上述电路的双管复合放大方式改为由TIP41C/TIP42C构成的单管放大。

2 由于电源由线性可调稳压电源以及开关稳压电源提供,输入会存在毛刺,因此,在电源输入端接入电容(C3,C4=470μF),用来滤除交流成分对电路的干扰。

3 在±15V电源之间加入红色绿色两个发光二极管,用来调试时可观,以区分电路是否工作。

4 在原先设计的电路中,功放管基极电位不可调,因此最终电路改用电阻分压后接小功率三极管的形式来进行改进,以实现基极电位的连续可调。

5 R6,R7这两个大电阻串联则是为了起到限流作用。

6 由于直流耦合电路容易发生零点漂移,加了C2后可以隔直通交,电路对输入端的电流灵敏度很低,防止零点漂移,但是加了该电容后低频段就由C1,C2一同决定Au。

由以上改进可以得到最终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e.测试方案

在完成对电路的焊接组装工作之后,得到的实物图(音频功率放大器)如下所示:

以下是对组装好的电路板进行调试:

1.关于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1)接上负载,±15V电源,测量7线上(E点)电压VE

2)将运放6线断开(去除运放),将Rw从0点开始起调,使得UB1B2=1.0~1.4V,观察VE点电压,令VE=0~20mV以内。

3)加上运放后重复上述过程,任然要求VE=0~20mV。

2.关于Uimax,Uomax的测试:

在f=1KHz时,测量出最大不失真时的输入电压Uimax以及输出电压Uomax,并记录数据。

3.关于Au的测试:

在f=1KHz时,测量出最大不失真时的输入电压Uimax以及输出电压Uomax:

Au=Uomax/Uimax

 

4.关于最大功率Pomax的测试:

在测出Uomax后,由公式:

Pomax=Uomax2/(2*RL)

测得最大功率Pomax

5.关于效率的测试:

在测出Uomax后,根据公式:

ηmax=(π/4)*(Uomax/15)

可以测出效率

6.通频带测试:

将信号源在1KHz处增加幅度,直到放大倍数是在1KHz时的0.707倍时停止增加,记录数据,此时的频率即是fH。

将信号源在1KHz处减小幅度,直到放大倍数是在1KHz时的0.707倍时停止减小,记录数据,此时的频率即是fL。

此时:

fBN=(fL,fH)

(其中,上述过程均在输出达到最大值,即在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下完成)

f.测试数据记录

1.静态工作点数据:

1)不接运放时,VE=0.01mV

2)接上运放时,VE=12mV

2.关于Uimax,Uomax的测试:

在f=1KHz时:

最大不失真时的输入电压Uimax=0.23V

输出电压Uomax=6.85V

其中,在Uimax>0.23V时的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

其中f=1KHz时的波形如下图:

且在f=20Hz与f=20KHz时的波形图分别如下左右两图所示:

3.关于Au的测试:

Au=Uomax/Uimax=6.85/0.23=29.78

4.关于最大功率Pomax的测试:

在测出Uomax后,由公式:

Pomax=(Uomax*Uomax)/(2*RL)

测得最大功率Pomax=(6.85*6.85)/(2*8)=2.93W

5.关于效率的测试:

在测出Uomax后,根据公式:

ηmax=(π/4)*(Uomax/15)

可以测出效率ηmax=(π/4)*(6.85/15)=35.87%

7.通频带测试:

如下图所示为高频段在放大倍数是在1KHz时的0.707倍时的截止频率fH。

其中测得fH=28.5KHz

如下图所示为低频段在放大倍数是在1KHz时的0.707倍时的截止频率fL。

其中测得fL=2.8Hz

此时:

fBN=(fL,fH)=(2.8Hz,28.5KHz)

以下是在各频率下的放大倍数及由此计算出的20lgAu:

f(频率)HZ

1

2.8

15

20

25

50

100

500

Au(Uo/Ui)

20.96

21.13

28.18

28.51

28.51

29.78

29.78

29.78

20lgAu

26.43

26.50

29.0

29.1

29.1

29.48

29.48

29.48

 

f(频率)

1K

5K

10K

15K

20K

28.5K

30K

Au(Uo/Ui)

29.78

29.28

28.18

27.23

22.65

21.06

20.99

20lgAu

29.48

29.33

29.0

28.7

27.1

26.47

26.44

则可以做出波特图如下:

()

g.设计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