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2641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

请把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或写在第Ⅱ卷答题框中。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mǎng);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náo)。

B.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jiǎ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yōng)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C.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nè)地怨怅(zhàng);两个虞侯在老都管面前絮絮刮刮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D.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像你这尖嘴猴腮(shāi),也该撒(sǎ)抛尿自己照照!

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C.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D.有人是这样回答的: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以求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①予观夫巴陵胜状(胜:

盛大)②云归而岩穴暝(归:

归来)

B.①焉得更有此人(更:

还)②泉香而酒洌(洌:

凉)

C.①佳木秀而繁阴(秀:

茂盛)②长风破浪会有时(会:

终将)

D.①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意思)②把酒临风(把:

持、执)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B.“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所以,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C.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的精神,便是怀疑的态度,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D.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开拓我们的精神。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C.他对杜小康说:

“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D.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题目中的“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

词中“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B.艾青,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20世纪30年代是他的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其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诗歌简洁明快,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1978年以后,是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诗句更加整齐,诗情更深沉,诗意更警策。

C.《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这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语言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D.《红楼梦》作者罗贯中,字梦阮,明代小说家。

这部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二、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7—9题。

(6分,每小题2分)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7.对选文中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表现了闰土生活的劳碌与命运的艰辛。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旧中国社会落后、贫穷在下层人民之间的轮回。

C.“可悲的厚障壁”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我”与间土之间的隔膜。

D.“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生活磨难使闰土变得麻木了。

8.对文中“我”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有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人情冷漠的现实,充溢心中的只有悲哀和失望。

B.“我”回乡看到面目全非的故乡,心中不禁悲凉起来,表达了“我”对故乡遭受茶毒的悲愤,表现“我”对自己封建家庭的衰落的一种惋惜。

C.“我”寄希望于未来,却又感到渺茫。

这个矛盾,使“我”感到悲观消极。

D.文中故乡和故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感觉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不仅是小说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还是串联全文的一个重要角色。

9.对本文语言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遣词炼字确切精当B.运用辞格形象传神

C.语言犀利色调丰富D.朴素简练耐人寻味

三、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10—12题。

(6分,每小题2分)

①“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

③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解答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是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0.对文章开头两段的特点概括得最完整、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引用了名言。

B.提出了中心论点。

C.提出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D.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11.下面是对文段③中心论点的把握,正确的一项是(  )。

A.怀疑是辨伪去妄

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12.选文没有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C.道理论证D.举例论证

四、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13—15题。

(6分,每小题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

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

14.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二和第三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

B.选文语言骈散结合,依文章内容而变化,既简洁凝练,又流利畅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选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于起承转合之间传达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怀天下的理想襟抱。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豁达乐观的胸襟。

15.下列诗句与本文的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最相近的一句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16—17题。

(4分,每小题2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对着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7.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六、国学经典与名著考查(8分,每小题2分)

18.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琵琶起舞换新生,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B.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C.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D.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9.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B.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C.河山北枕秦关险,铎路西连汉峙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常生?

D.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0.下列关于《羊脂球》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中篇小说。

小说以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为背景。

小说主人公羊脂球,是作者所批判的人物。

B.小说通过代表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的10个人同乘一辆马车逃往一个港口的故事,形象地反映出资产阶级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卑鄙自私和出卖人民的丑恶嘴脸。

C.《羊脂球》所描写的普法战争是莫泊桑熟悉的,因为他在1870年7月应征入伍,亲身参加了普法战争,十年前法军战败溃退时的狼狈情形历历在目,而战后法国被普鲁士占领时的惨痛经验还使他心有余痛。

小说所描写的发生地鲁昂,正是莫泊桑儿时熟悉的地方。

D.羊脂球虽然从事受人歧视的职业,处在社会的最底层,遭受着别人的白眼和轻视,有着无法言语辛酸和悲哀,但在普法战争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她却一致地表现出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在斗争中奋不顾身,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第Ⅱ卷表述题共80分

七、语言积累与运用(10分)

21.按原文填空。

(4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因思杜陵梦,。

(3),夜吟应觉月光寒。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2.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3分)

请从“诗意初心徘徊芳菲润泽”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不超50字)

23.读下面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不超过35字)。

(3分)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

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

“舍中有客,提壹行酤。

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

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

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采喝。

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茶馆里竹制的扶手椅是几千年人体工程学的光辉成果,完全符合人的关节屈伸,又不像沙发或躺椅使人昏昏欲睡,你舒适地坐上一整天也不疲倦。

成都茶文化的特点是: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14分)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

隆庆二年进士。

授永康知县。

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

淳至,日夜阅案牍。

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

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

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

及檄累下,淳阳笑曰:

“盗遁久矣,安从捕?

”寝不行。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

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

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

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

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②嫌,辄以人命讼。

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

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

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

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

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

“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

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淳曰:

“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

以理卜,何神之有!

”(选自《明史张淳传》)

①两造:

诉讼双方。

②睚眦:

发怒时瞪眼睛,借指小仇。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御史以属淳

(2)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

(3)如言迹之(4)此盗捕之急则遁

2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2)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3)顾其下曰:

“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26.张淳善于执政表现在哪些地方?

(4分)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

(16分)

窗前的树

张抗抗

(1)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2)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

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3)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经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4)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

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

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

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

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5)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

片耀眼的银色。

那个清晨你

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

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6)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

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7)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

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8)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

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

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

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

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9)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

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

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10)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

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

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

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

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

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

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11)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

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

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

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

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12)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

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

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13)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

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

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2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4分)

答:

28.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4分)

答:

29.文章最后写“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你是怎样理解“我”与槐树的这种“默契”的?

(4分)

答:

30.“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4分)

答:

十、写作(共40分)

3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

进入青春期,梦想、友谊、亲情、个性,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惘、挫折、叛逆,常常与我们同行。

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风景。

请从上面材料中选取两三个关于青春的关键词,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别样的青春风景”的联想、感悟或思考。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D

D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C

A

B

A

B

C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