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11检修记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092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17 大小:6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7页
DF11检修记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7页
亲,该文档总共4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F11检修记录.docx

《DF11检修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F11检修记录.docx(4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F11检修记录.docx

DF11检修记录

 

DF11型内燃机车辅修(Ⅱ级)、小修(Ⅲ级)

检修记录本

 

机车号()

 

 

武昌检修车间

 

第一部分柴油机检修范围

项目

检修范围

工艺及作业标准

辅修

小修

检查施修情况

作业者

卡控人

验收人

1

气缸盖及摇臂轴箱

1.检查摇臂轴箱内部各零部件状态

1.各油堵紧固、密封状态良好。

2.气阀锁夹下沉量不大于1.2mm;气阀弹簧及座、气阀锁夹无断裂、破损,摇臂球头组件完好无脱落;复紧摇臂轴座安装螺栓,紧固良好。

3.检查喷油器压块无裂损,压块螺栓紧固良好。

4..检查摇臂、摇臂轴座、横臂、横臂导杆、横臂弹簧、压球座、挺杆不许有裂纹和其它异状。

5.各部油润良好,气缸盖、摇臂轴座更换安装良好后,需打滑油确认各摩擦副出油良好后才能盖摇臂轴箱盖。

6.对摇臂轴座的安装螺母进行全面对称复紧(紧固力矩343Nm),更换摇臂轴安装螺栓时应确认安装螺栓、气缸盖内螺纹丝扣良好。

(螺栓安装力矩为195~220Nm)

每次

每次

2.盘车检查、调整进、排气阀间隙

1.检查、调整调整横臂与气阀间的冷态间隙,不得大于0.03㎜。

2.盘动曲轴使某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进排气推杆滚轮在凸轮轴基圆上,冷态下检查、调整摇臂与横臂间隙应符合:

进气门间隙为0.40~0.45㎜,排气门间隙为0.5~0.55㎜。

3.横臂及摇臂调整螺钉紧固牢靠。

4.不准甩车调整气门间隙。

每次

每次

3.检查摇臂轴箱与气缸盖间的安装状态

1.摇臂轴箱盖不许变形和有裂纹,手轮紧固良好,密封垫不得泄漏。

2.挺杆护套安装良好无泄漏。

每次

每次

4.气缸盖外观状态

1.气缸盖各工艺堵不得泄漏。

2.示功阀作用良好无泄漏,手轮齐全无破损,安装法兰螺栓紧固良好。

3.气缸盖过水胶圈不得漏水,与缸套的结合面不许漏气。

4.气缸盖各部螺母牢靠无松动。

5.气缸盖上出水法兰、滑油管结头紧固无泄漏。

6.柴油机整体防火罩不得破损、变形,安装良好。

每次

每次

2

1.盘车检查曲轴箱各零件可见部分状态,检查机体状态

1.检查曲轴箱边档内不得有异物,否则须查明原因。

2、盘车检查缸套、活塞裙部等可见部份无破损、拉伤、过热变色;连杆工艺堵无脱落。

3.缸套内壁、缸套O型圈处不得有水渗漏。

4.缸套与机体间的安装法兰面无泄漏。

5.机体无裂纹,各工艺堵无泄漏。

每次

每次

2.检查油底壳滤网状态

1.油底壳滤网上不得有异物,否则须查明原因。

2.油底壳滤网安装良好,无破损。

每次

每次

3.检查主轴承及连杆状态

1.主轴承盖无裂损,轴瓦无碾片、金属未。

2.连杆大端拔动应灵活。

3.连杆瓦无碾片、金属未。

每次

每次

4.检查主轴承螺栓及连杆螺栓状态

1.螺栓紧固良好、刻线正确,开口销、完好。

每次

每次

5.检查曲轴平衡块连接螺栓及各油堵状态

1.曲轴平衡块螺钉紧固良好,防缓良好;曲轴油堵无反退、卡环良好。

每次

每次

6.检查曲轴箱盖状态

1.曲轴箱检查孔盖法兰螺栓紧固良好,无泄漏。

2.防爆阀作用良好无泄漏。

3.加油口盖不得丢失。

每次

每次

3

1.盘车检查凸轮轴、凸轮型面、定位销、凸轮轴连接法兰紧固状态

1.凸轮型面无掉块,无明显剥离和碾堆;定位销、凸轮轴连接法兰螺栓紧固良好。

2.凸轮型面上轻微的剥离或碾堆可打磨修整。

3.凸轮轴箱内无异物,油管安装良好。

每次

每次

2.检查凸轮轴、轴瓦状态

1.轴瓦无碾瓦、过热变色和窜动。

2.凸轮轴轴向位置正确。

每次

每次

3.检查凸轮轴盖状态

1.凸轮轴检查孔盖法兰螺栓紧固良好,无泄漏。

每次

每次

4.检查各滚轮表面及润滑油管状态

1.单打机油检查油润须良好。

2.油管安装良好。

每次

每次

4

进排气推杆

1.进排气推杆体的滑块、滚轮的外观和油润状态。

1.与机体的安装法兰面螺栓紧固良好,无泄漏。

2推杆体无裂损,滚轮转动灵活,不得固死且无明显拉伤和磨损;滑块上下移动灵活。

3.进排气推杆各部油润良好、油路通畅。

4.导向销作用良好。

每次

每次

5

喷油器及喷油泵

1.检查高压油管及紧固件状态

1.紧固牢靠,无泄漏。

2.高压油管无裂损,外观无变形。

每次

每次

2.检查喷油泵挡油罩、齿条、安装螺栓、齿条状态

1.喷油泵安装螺母紧固牢靠、齿条清洁且油润良好,无卡滞。

2.油泵体各处无泄漏,停机状态下齿条刻线位于“0”到-2刻线,各缸齿条误差不大于0.5刻线。

指针紧固良好且不得与齿条接触,拔动齿条无卡滞,尺寸参数铭牌不许丢失且清晰。

3.调节齿杆上各锁紧螺母紧固牢固。

4.清洗齿条,并在齿条上涂抹柴油机机油。

5.喷油泵挡油罩无缺损,安装状态良好,柴油机工作时不因震动发出异音。

6.更换高压油泵应根据“B”尺寸选择垫条厚度。

每次

每次

3.检查喷油泵进、回油管

1.进、回油管无老化、裂漏,安装规范,不得扭曲、抗劲。

2.拆开高压油管单打燃油(0.3MP),高压油管不得出油。

每次

每次

4.检查泵下体及滚轮状态

1.滚轮及泵下体无破损,滚轮转动灵活不得固死,无明显拉伤和磨损;滑块上下移动灵活。

2.油管连接良好,泵下体各部油润良好、单打机油检查,油路通畅。

3.导向销作用良好。

每次

每次

5.检查夹头销状态

1.夹头销与拨叉状态良好。

夹头销在旋转90度落座后,不得影响供油拉杆移动。

2.夹头销顶端与拨叉径向间隙为0.5~2.5mm,拔出时转动需灵活,夹头销座紧固良好。

每次

每次

6.检查各缸喷油器回油管

1.检查喷油器回油管不得有水滴出。

2.回油管齐全,安装良好。

每次

每次

7.喷油器

1.喷油器更换。

2.上车的喷油器按中修范围和标准解体、检修、试验。

3.装车的喷油器应为同一锥角的针阀偶件。

4.更换进油管及密封铜垫。

每次

每次

6

控制机构

1.检查控制拉杆系统

1.各滚轮转动灵活,不松矿。

滚轴轴承点油(柴油机机油),支架安装牢固。

2.拉杆、滚轮间接触良好、无拉伤或异常磨损,油润良好(涂抹3号锂基润滑脂)。

转轴座压油(3号锂基润滑脂)。

3.在弹性拉杆处测量各喷油泵在未接入状态下调控系统总阻力不大于60N,各泵接入后总阻力不大于120N。

4.检查控制拉杆各关节空行程(总间隙)不得大于0.5mm。

5.弹性拉杆套筒与导杆间不得卡滞;调节螺母锁固良好。

6.控制拉杆各穿销油润良好(点油-柴油机机油),无抗劲,卡滞,严重松旷。

开口销牢固,开度正确。

7.紧急停车短拉杆锁紧螺母紧固牢固,防缓良好。

每次

每次

7

增压系统

1.检查增压系统各紧固处所、管路、堵、垫、进风罩外观状态

1.进风帆布罩状态良好无破损、内部无异物;支架无变形松脱,卡子及紧固件状态良好。

2.出气胶管及卡子紧固牢固(采用双卡,合口处错180度),不得漏气。

3.各法兰连接密贴,密封良好;螺母、工艺堵紧固牢固,无泄露。

3.增压器底座支架无裂损,安装螺栓、支撑杆螺栓、废气进气壳安装螺栓、进气弯头安装螺栓紧固牢固。

增压器底座安装螺栓应保证旋合长度,不得任意加装平垫。

4.废气进气弯头隔热石棉包扎严密、牢固;燃气进气壳压块螺栓紧固牢固。

5.增压器各法兰面、进气胶管、烟筒外有漏油迹象时应查明原因。

6.增压器排气管、阀门无泄漏、互磨,管卡固定良好,排气管不得使用铜管;排气阀在排完气关闭后用扎带绑扎。

每次

每次

2.增压器

1.开增压器进气弯头检查。

要求叶片无裂损、碰伤,掉块、扫膛现象;给转速传感器使用的轴头螺母应紧固牢固(装有增压器转速测量的机车,更换增压器时应保证轴头螺母相同);压气机端、涡轮端无漏油现象。

2.清除压气机叶轮罩壳内的灰垢。

3.转子转动灵活有隋性,无异音。

4.轴向拔动转子装配,横动量应在0.10~0.3㎜之间。

5.增压器上各工艺堵、法兰无泄漏。

每次

每次

1.国产增压器更换(在10万公里后更换过的增压器,在15万公里左右时不再更换),不同型号的增压器严禁混装。

15万公里左右

3.检查增压器烟囱、排烟口挡雨板状态

1.烟囱隔热层良好,外包铁皮无破损、开裂,上、下法兰垫子及紧固良好,无废气泄漏;排烟口挡雨板及座框状态良好,安装牢固。

2.增压器烟囱不得倒烟。

每次

每次

8

联合调节器

1.调速器外观检查

1.调速器各密封面(部位)无明显漏油迹象;各工艺堵紧固牢固。

2.罩盖螺栓、上体内螺纹丝扣及密封垫状态良好。

3.下体法兰安装螺母紧固良好。

4.故障螺杆不得丢失。

5.装有缓冲油杯的调速器,缓冲油杯应安装、密封良好。

6.放油堵紧固牢固。

7.对外联接的弹性拉杆、连接块安装、定位良好。

转轴轴承压油(3号锂基润滑脂)。

每次

每次

2.检查联合调节器步进电机、齿轮、其它可见零件状态

1.各齿轮齿面无缺损、卷边、碰伤。

2.传动齿轮间啮合间隙为0.05~0.15mm;拔动齿轮应转动灵活。

3.步进电机安装牢固。

4.功调杠杆各处防缓良好。

5.拔动飞铁,飞铁及柱塞不得卡滞。

6.最低、最高转速调整螺钉、止档紧固牢固,作用良好。

7.调速器内部接线不得破损、互磨,接线需牢固。

每次

每次

3.检查调速器油位及加油口滤网状态

1.加油口滤网不得破损。

2.油位(新型调速器油)在静态时应在油表中上刻线之间,运转时,油位也不得低于中刻线。

每次

每次

4.调速器油

1.更换调速器油。

每次

每次

5.调速器备用油

1.每台机车必须配有调速器备用油壶,油壶中必须有不少于1.5L的备用油。

2.油壶外观及密封良好,存放于柴油机自由端附近。

每次

每次

6.调速器检修、更换

1.下车按中修范围解体、检修、换油、试验。

2.调速器下车检修后,机车需进行转速、升降速、功率校验试验。

双小

9

保护装置及调控装置

1.外观检查

1.与机体间安装良好。

2.润滑油管安装良好。

3.转速表传动箱及各安装法兰面无漏油现象。

4.机转表安装支架、尼龙绳安装,良好。

每次

每次

2.打开调控传动装置检查孔盖;检查紧急停车装置及传动齿轮状态

1.调控传动装置检查孔盖需透明,安装良好。

不透明的需清洗或更换。

2.齿轮啮合良好、齿轮外型良好,油润良好。

3.拔动飞锤座无滚键现象。

4.检查调节螺母紧固和防缓良好。

5.检查停车器各穿销、摇臂安装良好;各穿销油润良好(点油-柴油机机油)。

每次

每次

3.检查紧急停车装置、按钮和复原手柄状态

1.紧急停车装置按钮、复原手柄、紧急停车拉杆安装良好。

2.击打紧急停车按钮,供油齿条能回到负刻线。

每次

每次

4.检查最大供油止档铅封状态

1.供油止档锁固良好,铅封完整。

每次

每次

10

进、排气管系

1.检查进、排气管路各部件紧固、连接状态

1.各大小波纹管、总管与对应连接件法兰间应基本同轴。

2.要求各支管、总管不得裂纹,安装牢固;卡箍、垫、螺栓、工艺堵、支架紧固良好。

3.各安装密封面无泄漏。

每次

每次

2.检查进、排气支管隔热层状态

1.要求隔热层无破损、丢失现象;隔热层绑扎、安装牢固,外观状态良好。

每次

每次

3.柴油机起机后,检查各进、排气支管、总管泄漏状态

1.要求各进、排气管无泄漏。

 

每次

每次

11

中冷器及稳压箱

1.检查中冷器、与中冷器联接的风道、水管路紧固螺栓、垫的状态

1.与中冷器联接的各水管路法兰紧固牢固,无泄漏。

2.中冷器水腔端盖密封良好无泄漏。

3.中冷器进气弯头、收敛通道安装螺栓紧固良好,无泄漏。

每次

每次

2.打开稳压箱排污堵检查内部状态

1.稳压箱排污管应通畅,阀门、管卡良好,无互磨。

2.打开稳压箱排污堵检查,有油、水排出时需查明原因。

每次

每次

3.检查稳压箱安装螺栓、垫、进气法兰状态

1.稳压箱安装螺栓紧固良好,出气法兰密封胀圈不得挤出或破损。

2.稳压箱密封垫无破损,密封良好。

每次

每次

12

高、低温水泵

1.检查水泵体,进、出水管法兰、垫及紧固螺母状态

1.水泵体、吸水盖、进水管法兰安装螺栓紧固牢固,无泄漏。

2.检查泵体警告孔畅通,无油水渗漏、水垢,否则更换。

3.润滑油管安装良好,不扭曲、抗劲。

每次

每次

13

主机油泵

1.检查机油泵泵体、安装法兰、端盖及各安装螺母状态

1.安装牢固,螺母无松动。

2.泵体及端盖无裂损,无泄漏。

每次

每次

2.检查各进、出油管路、法兰、垫及紧固螺母状态

1.螺栓及垫齐全,栽丝或螺栓长短合适,紧固良好。

2.进出油管无裂漏;各联接法兰和密封面无泄漏。

每次

每次

3.检查机油软管、卡箍及紧固状态

1.管路需同心,不得抗颈。

2.管路两端为双卡箍,卡箍错口180度且紧固良好。

每次

每次

14

自由端传动齿轮、安装支架

1.打开控制端侧盖,盘车检查齿轮、轴承、安装支架状态

1.齿轮、轴承外观状态良好,安装法兰、支架紧固良好。

2.检查油管接头良好,单打机油,各部件油润良好。

每次

每次

15

连接箱及大圆薄板联轴节

1.检查连接箱体及安装螺栓状态

1.连接箱连接螺栓齐全、紧固良好。

每次

每次

2.检查大圆薄板联轴节各紧固螺栓状态

1.各连接螺栓的紧固状态良好。

每次

每次

3.检查连接箱内油管、水管、法兰、大油封状态

1.各油水管安装良好,无泄漏,管卡固定牢固。

2.排气阀在排完气关闭后用扎带绑扎。

3.机体上主机油道端盖、凸轮轴端盖密封良好,无泄漏。

每次

每次

4.检查盘车机构状态

1.盘车齿轮的齿面无缺掉齿,润滑良好。

2.齿轮涂抹3号锂基润滑脂(GB7324),保证有油膜;小齿轮轴承压油20-30克3号锂基润滑脂(GB7324)。

3.盘车齿轮轴向移动和径向旋转灵活,支架螺栓及定位销安装牢固。

每次

每次

16

差示压力计

1.检查差示压力计体及液面

1.要求差示压力计体无裂漏,无结垢,液面与“0”刻线平齐。

每次

每次

2.检查差示压力计连接管路

1.要求管卡固定良好,油气分离器至差示计间管路走向正确,中间不得有凹陷处。

2.管路通畅,无积液、无泄漏、无互磨;管路中间若悬空部位过长,需加配管卡或绑扎固定。

3.差示压力计上胶管绑扎牢固,密封良好,不得过度弯折;通大气管结头牢固、密封良好。

4.构架上通大气的孔应通畅,不得堵塞。

每次

每次

17

机油、冷却水化验

1.接取机油、冷却水样品送交化验

1.柴油机停机后20分钟内接取油样,取样外所为机油热交换器排气阀处。

2.水样接取部位为增压器排气阀处。

3.油水化验不合格时需更换。

每次

每次

18

油气分离器

1.滤芯

1.筒体外观检查无裂纹,上下法兰安装螺栓牢固,无泄漏。

2.排气管管路固定良好,帆布罩(软胶管)不得破损,安装良好。

3.车顶挡雨罩不得破损、脱焊。

4.外板网滤芯清洗。

每次

每次

1.内滤芯(一次性滤芯)更换。

每次

19

自由端油封罩壳、弹性联轴节

1.检查油封罩壳

1.油封罩壳安装螺母紧固良好,罩壳法兰、机械密封处无漏油现象。

每次

每次

2.检查弹性联轴节

1.弹性联轴节安装螺栓紧固牢固。

2.压入50~60克润滑脂(3号锂基润滑脂GB7324)。

每次

每次

20

柴油机、主发电机支撑

1支撑外观检查

1.柴油机支撑与机体间的安装螺栓紧固牢固,防缓良好。

2.支撑螺母与支撑间间隙为5~6mm,支撑螺母锁紧良好。

3.主发支撑位置正确,开口销齐全。

每次

每次

21

油底壳

1油底壳外观检查

1.油底壳与机体间安装螺栓紧固良好,密封垫无泄漏。

2.油尺齐全,刻线清晰、正确。

每次

每次

22

各门、顶盖

1.检查动力间、冷却间顶盖和门

1.各顶盖、小门安装螺栓、螺母、平垫齐全,紧固牢固;密封胶条无破损和挤出,各顶盖不得透光。

2.动力间、冷却间、小门、横梁处不得漏雨。

3.增压器烟囱与大顶联接处不得漏雨。

每次

每次

 

第二部分辅助传动装置检修范围、工艺及作业标准

项目

检修范围

工艺及作业标准

辅修

小修

检查施修情况

作业者

卡控人

验收人

1

1.静液压泵

1.泵体螺栓、泵体与静液压变速箱间的安装螺栓,安装牢固;泵体及各法兰面无泄漏。

2.静液压泵进出油管紧固牢固,无泄漏。

每次

每次

2.静液压油箱

1.要求油箱体、油堵、端盖、卡箍无裂损、渗漏或松动。

2.要求油箱各进、回油管无渗漏。

3.要求油箱油表清晰可见、油位刻线清晰易见、油位在上下刻线之间。

每次

每次

1.清洗磁性滤芯。

双小

1.更换静液压油。

双小

3.温度控制阀

1.要求温度控制阀阀体、调整螺钉及锁片、管接头、座及紧固螺栓无松动、裂损、渗漏。

2.温控伐故障螺钉不得顶死运行,否则应查明原因更换不良件。

3.起机后,检查、试验温度控制阀作用状态良好。

静液压系统管路拆修或更换部件后,应顶故障螺钉检查风扇运转状态良好,各部及管路无泄漏、无异音、无异常震动。

每次

每次

4.安全阀

1.要求安全阀阀体、管接头、回油管无渗漏、紧固良好。

每次

每次

5.冷却风扇、静液压马达

1.要求检查冷却风扇扇叶、风扇支架、静液压马达、定位销、油封座安装螺栓紧固牢固。

2.静液压马达安装支架无裂纹,有裂纹应采用两侧加板焊接。

3.检查各油管无渗漏、裂损、互磨现象;管卡牢固,管卡内垫有胶皮。

4.拔动冷却风扇叶片应无卡滞、异音。

5.测速齿轮及转速传感器安装牢固,传感器与测速齿轮间隙为1-1.2mm。

每次

每次

6.油空散热器

1.清洗油空散热器及滤网,滤网应清洁、完整。

2.各散热器的散热片干净清洁、无渗漏,倒片数量不许超过10%,安装牢固。

3.散热器组各进出油管、接头安装牢固无渗漏。

每次

每次

7.静液压变速箱

1.要求变速箱上下箱体结合面、油封、油位状态良好,无漏油现象,油位表清晰可见,油位在上下刻线之间。

2.各紧固螺栓无松动,变速箱底座及支架无裂损。

每次

每次

1.开盖并盘车检查可见部份齿轮及轴承状态,齿轮及轴承可见部份无异常。

双小

2

万向轴

1.检查各万向轴状态

1.万向节总成、叉头套、油嘴、轴承盖及各紧固螺栓无破损、无松动,油润良好。

2.各法兰紧固螺栓无松动、裂损连接螺栓强度不低于8.8等级要求。

3.检查各轴碗、压盖端面无异常磨损、透锈。

平衡块不许松动。

4.花键轴、套、十字销轴压油,十字销轴应使四个十字销轴端同时出油为止;花键轴、套压入50~60克3号锂基润滑(GB7324)。

5.万向轴两端十字轴孔的中心线需在同一平面上。

6.柴油机起动后,各万向轴运转良好,无跳动或其它异常现象。

每次

每次

1.更换各万向轴,上车的各万向轴按中修范围和标准解体检修。

2.更换各万向轴法兰联接法兰螺栓、螺母、弹垫。

螺栓强度等级不低于8.8级。

3.新造或大修机车万向轴不下车,小1至小2间更换过万向轴的在双小时不再更换,但都需按上述要求进行检查和保养。

双小

2.检查传动轴防护罩状态

1.要求各防护罩齐全、无丢失。

2.要求防护罩安装牢固,无松动、破损、错位现象。

每次

每次

3.各轴弹性联轴节

1.要求传动轴弹性元件无挤出、松脱和异常磨损。

2.要求各联结螺栓紧固牢固、防缓良好。

每次

每次

3

启动变速箱

启动变速箱

1.要求变速箱上下箱体结合面、油封、油位状态良好,无漏油现象,油位表清晰可见,油位在上下刻线之间。

2.各紧固螺栓无松动,变速箱底座及支架无裂损。

3.励磁机、起动电机联轴节及各传动法兰组无老化、松动、裂损,防缓牢靠。

4.柴油机起机后,变速箱运转状态良好,无异音或异常现象。

5.各防护板应完整,作用良好。

每次

每次

1.开检查孔盖并盘车检查可见部份齿轮及轴承状态。

齿轮及轴承可见部份,轴承保持架不松垮、铆钉不松脱,齿轮无掉齿、偏磨。

双小

4

通风机

1.检查通风机状态

1.要求通风机各底座、法兰、联接器、油嘴安装牢固,无裂损;箍紧铁丝(直径3毫米)的拧紧处不得与尼龙绳互磨。

2.检查通风机蜗壳、叶轮、吸风口滤网、安装螺母紧固牢固、无裂损。

3.尼龙绳不得散股,断股量不得超过截面积的10%。

4.导风罩安装良好,无破损。

5.压油。

压入30-40克润滑脂(3号锂基润滑GB7324)。

6.运转时轴承无异音,轴温正常(轴承座孔处)。

每次

每次

1、铲除叶轮上的灰垢。

双小

5

散热系统

1.百叶窗油(风)缸

1.安装牢靠,冷却风扇工作时活塞杆能正常移动无卡滞。

2.体无泄漏。

3.连接管及管卡安装牢固,无互磨、无泄漏。

4.传动装置点油(柴油机机油),保证有油膜。

每次

每次

2.散热器

1.各散热器的散热片干净清洁、无渗漏、倒片数量不许超过10%,安装螺母、垫安装牢固无渗漏。

2.散热器组各进出水管法兰、冷却单节的安装法兰,紧固良好无泄漏。

3.各排气阀、止回阀及管路、管卡作用良好、安装牢固,无碰磨。

4.单节间不得有空隙,否则用海棉或发泡剂填充。

5.散热器与车体间安装螺栓,紧固牢固;散热器的挡风板无脱焊,小门作用良好。

6.吹扫冷却单节。

每次

每次

6

机油系统

1.机油热交换器

1.检查热交换器体、端盖、管板、座及各紧固螺栓状态,各部无泄漏、松动、裂损。

对焊缝部位重点检查。

2.要求各油水管路、接头状态良好,无泄漏、松动。

3.警告孔中不得有油水流出,否则需查明原因。

4.油水不得互串。

每次

每次

2.辅助、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