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172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东风机械厂冲击车间,双跨,每跨18M,柱距6M车间平、剖面见附图2、3所示。

柱模板图见附图4所示。

基础结构:

C20现浇钢筋砼杯形基础,C15砼垫层

主体结构:

预制钢筋砼装配式排架结构。

矩形柱,每根中柱约9.5T,边柱约7T,抗风柱约6.5T。

柱埋入砼杯形基础0.6M;T型预应力吊车梁,重1.4T;预应力18M折形屋架,重4.6T;大型屋面板1.5T厚0.5M;现浇钢筋砼圈梁三道及大门梁雨蓬;起重机吊装索具重量均取0.2T。

附图2厂房平面图

 

附图3

1.2施工条件

场地条件:

东边有空地,可为施工使用,厂内道路与市区道路相通,场地平面图见附图所示。

预制条件:

屋架,柱现场预制,其余构件工厂预制。

工期要求:

总日历天数控制在220天以内,自2006年9月20日开工,每星期施工5天,可适当考虑工程开工(3天)和验收(5天)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上机计算实际工作天数和工程结束的日期。

2.施工方案

2.1施工流向与总顺序

由于建设单位对工程没有特殊要求,根据施工的方便确定土方和基础工程及预制工程阶段采用由东向西施工,到主体结构安装阶段,为充分发挥起重机效率,按起重机开行路线作为施工流向。

2.2施工方法的选择

(1)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各道工序应采取流水作业方法连续施工,以浇筑混凝土为主导工序。

因为杯形基础埋深较钱,故采用人工开挖,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构件预制工程:

由于工程要求,故该工程的屋架和柱子在现场预制,其余的构件在工厂预制。

为了节省空间,故柱子就地制作,屋架叠制,安装前就位。

其余构件均在加工厂预制,安装前运往现场摆放。

(3)结构安装工程:

屋盖系统采用综合安装法,其下承重构件采用分件安装法。

2.3施工机械的选择

起重机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厂房跨度、构件重量、吊装高度、现场条件及现有设备等确定,本工程结构采用履带式起重机,吊装主要构件工作参数为:

2.3.1、柱

采用斜吊法吊装。

中柱:

重9.5t,长12m

要求起重量12=9.5+0.2=9.7t

要求起重高度1234=0+0.3+8.4+2=10.7m

现初选用W1-2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30m,当10t时相应的起重半径14m,起重高度26.8m>10.7m,满足吊装柱子的要求。

由此选用W1-2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30m。

由于最重的中柱都能够吊装,故抗风柱及边柱必定可以满足要求。

附图4

中柱边柱

柱子的布置

柱子纵向布置

2.3.2、屋架

采用两点绑扎吊装。

要求起重量12=4.6+0.2=4.8t

要求起重高度1234=12+0.3+1.85+2=16.15m

现初选用W1-2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30m,查表得当起重量5t时,起重半径20m,其中高度26.8m>16.15m,故满足吊装屋架的要求。

由此可按柱的选择方案选用W1-2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30m在起重半径20m范围内。

2.3.3、屋面板

 

要求起重量12=1.5+0.2=1.75t

要求起重高度1234=14.1+0.3+0.24+3=17.64m

吊装高跨跨中屋面板时,采用W1-200型履带式起重机,最小起重臂长度时的起重臂仰角α=47°

所需最小起重臂长度

()31.6m

选用W1-200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长40m,仰角47°,吊装屋面板时的起重半径1.6+31.647=23.15m

查W1-200履带式起重机的性能曲线,当32m,23.15m时,2.15t>1.75t,28.4m>17.64m,满足吊装高跨度跨中屋面板的要求。

3.施工进度计划

3.1划分工序项目及计算其工程量

该项目属于小型工业厂房,可直接编制实施性施工计划,项目划分不能太粗。

基础工程阶段可以划分为柱基挖土、基础垫层混凝土、杯型基础、基础回填、设备基础,预制工程可划分为屋架预制和柱子预制。

3.2计算所需劳动量及机械台班数

通过查取河南省定额规范可得以下产量定额,从而得到其他数据;

分项工程名称

工序代号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劳动量(工日)

每天人数(人)

工作天数

单位

数量

基础工程

柱基挖土

1

M3

360

360

反铲

(1)

2

1

基础垫层砼

2

M3

22

1.27

18

2

9

杯形基础

3

M3

105

0.85

124

13

10

基础回填土

4

M3

192

5.5

35

4

10

设备基础

5

M3

8

预制工程

柱模板施工

6

M2

120

10

12

2

6

屋架模板施工

7

M2

150

10

15

3

5

柱预制

8

M3

112

0.5

224

22

10

预应力屋架预制

9

M3

42

0.4

105

11

10

构件砼养护

10

15

吊装工程

结构吊装

11

360

20

砌筑工程

井架脚手架搭设

12

2

2

砌筑围护墙

13

M3

600

1

600

20

30

现浇圈梁雨蓬

14

M3

28

0.25

112

11

10

钢门窗安装

15

M2

300

6

50

5

10

找平层、干燥时间

16

1800

7

油毡防水层

17

M2

1800

15.9

113

12

10

屋面防水保护层

18

M2

1800

25

72

7

10

砼地面

19

M3

216

1.54

140

14

10

外墙抹灰

20

M2

3456

18

192

10

20

内墙抹灰

21

M2

4860

20

243

12

20

油漆、玻璃

22

M2

400

5.77

70

7

10

散水、道路

23

M3

190

0.5

380

13

30

轨道,桥式吊车安装

24

192/2

10

机械设备安装

25

12

30

电器设备安装

26

12

25

管道设备安装

27

m

106

20

3.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该工程分为基础工程、预制工程、吊装工程、砌筑工程、安装工程五个阶段。

3.3.1基础工程:

包括上表中的四个分项,自西向东将前五排柱子和四排柱子为分隔分为两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作业。

3.3.2预制工程:

由于现场空间和施工工艺有限,只在现场进行屋架和柱子的现场预制,其余构件均在工厂预制好以后运到现场。

柱子就地制作,屋架叠制,安装前就位,其余构件都在工厂预制好以后,安装前运往现场排放。

3.3.3吊装工程:

吊装工程在预制工程进行以后,构件达到相应的强度后开始,以利于砌筑工程早日开工。

3.3.4砌筑工程:

砌筑工程应在吊装工程结束以后立即投入施工,以利于早日进行地面装修。

3.3.5安装工程:

应先安装桥式吊车,以利于设备安装使用,水电暖卫工程可在砌筑工程进行时搭配施工,直到最后竣工。

4.各构件的开行路线图

4.1第一次开行:

全部柱子的吊装(东面抗风柱留着和屋架一起吊装)

4.1.1柱的绑扎

绑扎柱的工具主要有吊索、卡环和横吊梁等。

为使在高空中脱钩方便,应采用活络式卡环。

为避免吊装柱时吊索磨损柱表面,要在吊索与构件之间垫麻袋或木板等。

柱的绑扎采用斜吊绑扎法。

4.1.2柱的起吊

旋转法吊升柱时,起重机边收勾边回转,使柱子绕着柱脚旋转呈直立状态,然后吊离地面,略转起重臂,将柱放入基础杯口。

柱的预制和堆放时的平面布置应做到:

柱脚靠近基础,柱的绑扎点、柱脚中心和基础中心三点同在以起重机停机点为圆心,以停机点到绑扎点的距离(吊升柱子时的起重半径)为半径的圆弧上。

4.1.3柱的对位和临时固定

柱脚插入杯口后,并不立即降入杯底,而是停在杯底30-50处进行对位。

对位方法是用8块木楔或钢楔从柱的四周放入杯口,每边放两块,用撬棍拨动柱脚或通过起重机操作,使柱的吊装准线对准杯口上的定位轴线,并保持柱的垂直。

对位后,放松吊钩,柱沉至杯底,再复合吊装准线的对准情况后,对称地打紧楔块,将柱临时固定,然后起重机脱钩,拆除绑扎锁具。

4.1.4柱的校正

柱垂直度的检查,用两台经纬仪从柱的相邻两边检查柱吊装准线的垂直度。

其允许偏差值:

柱高H>10m,为(1/1000)H,且不大于20。

柱的垂直度校正方法:

当柱的垂直偏差较小时,可用打紧或放松楔块的方法或用钢钎来纠正;偏差较大时,可用螺旋千斤顶斜顶或平顶、钢管支撑斜顶等方法纠正。

4.1.5柱的固定

柱子校正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最后固定。

最后固定方法是在柱脚与基础杯口间的空隙内灌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两级。

细石混凝土的浇筑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浇筑到楔块底部;第二次,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25%设计强度标准值后,拔出楔块,将杯口内灌满细石混凝土。

如图

4.2第二次开行:

吊装吊车梁以及屋架的支撑柱。

吊车梁的吊装,应在柱子杯口进行第二次浇筑的细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后进行。

4.2.1吊车梁的绑扎、吊升、对位和临时固定

吊车梁的绑扎点应对称设在梁的两端,吊钩垂线对准梁的重心,起吊后吊车梁保持水平状态。

在梁的两端设溜绳以控制梁的转动,以避免与柱相碰,对位时应缓慢降勾,将梁端的安装准线与柱牛腿面得吊装定位线对准。

4.2.2吊车梁的校正和最后固定

吊车梁的垂直度用铅锤检查,当偏差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值5时,在梁的两端与柱牛腿面之间垫斜垫铁予以纠正。

吊车梁片面位置校正主要是:

检查吊车梁的纵轴线直线度和跨距是否符合要求。

本工程采用通线法对吊车梁平面位置校正。

通线法又称拉钢丝法,它根据定位轴线,在厂房的两端地面上定出吊车梁的安装轴线位置,打入木桩,用钢尺检查两列吊车梁的轨距是否满足要求,然后用经纬仪将厂房两端的4通线,根据此通线检查并用撬棍拨正吊车梁的中心线。

吊车梁校正后,立即用电焊作最后固定,并在吊车梁与柱的空隙处灌注细石混凝土。

详细见下图如图

4.3第三次开行:

吊装屋架及屋面板(以及第一次开行留下的东面的抗风柱)

4.3.1屋架的绑扎

本工程吊车梁跨度6m小于18m,宜采用两点绑扎。

屋架的绑扎点应选在上弦节点处,左右对称,并且绑扎吊索的合理作用点(绑扎中心应高于屋架重心,这样屋架起吊后不宜倾翻和转动。

绑扎时,绑扎吊索与构件水平夹角,扶直时不宜小于60°,吊升时不宜小于45°,以免屋架承受较大的横向压力。

4.3.2屋架的扶直与就位

本工程采用正向扶直,正向扶直时,起重机位于屋架下弦一侧。

首先将吊钩对准屋架平面中心,收紧吊钩,然后稍微起臂使屋架脱模,接着起重机升勾起臂,使屋架以下弦为轴转成直立状态。

屋架扶直时应注意的问题:

a)起重机吊钩应对准屋架中心,吊索宜用滑轮连接,左右对称。

在屋架接近扶直时,吊钩应对准下弦中心,防止屋架摇摆。

b)当屋架叠浇时,为防止屋架突然下滑而损坏,应在屋架两端搭设井字架或枕木垛,枕木垛的高度与下层屋架的表面平齐。

c)屋架有严重的黏结时,应先选用撬棍或钢钎凿,不能强拉,以免造成屋架损坏。

屋架扶直后,立即吊放到构件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

一般靠柱边就位,然后用铁丝、支撑等与已安装的柱扎牢。

4.3.3屋架的吊升、对位与临时固定

屋架吊升是先将屋架吊离地面500,然后将屋架吊至吊装位置下方,升钩将屋架吊至超过柱顶300,然后将屋架缓缓地降至柱顶,进行对位。

屋架对位以建筑物的轴线为准,对位前应事先将建筑物轴线用经纬仪投放到柱顶面上,对位后,立即进行临时固定,然后起重机脱钩。

第一榀屋架的临时固定方法是:

用4根缆风绳从两边拉牢。

若先吊装了抗风柱,可将屋架与抗风柱连接。

第二榀屋架以后的屋架用屋架校正器临时固定在前一榀屋架上,每榀屋架至少需要两个屋架校正器。

4.3.4屋架的校正和最后固定

屋架的校正内容是检查并校正其垂直度。

检查用经纬仪或锤球,校正用房屋校正器或缆风绳。

A.经纬仪检查:

在屋架上安装3个卡尺,一个安装在屋架上弦中央、另两个安装在屋架的两端,卡尺与屋架的平面垂直。

从屋架上弦几何中心线量取500在卡尺上作标志,然后在据屋架中线500处的地面上,设置一台经纬仪,检查3个卡尺上的标志是否在同一垂直面上

B.垂球检查:

卡尺设置与经纬仪检查方法相同。

从屋架上弦几何中心线向卡尺方向量取300的一段距离,并在3个卡尺上作出标志,然后在两端卡尺的标志处拉一条通线,在中央卡尺标志处向下挂垂求,检查3个卡尺上的标志是否在同一垂直面上。

屋架校正后,立即用电焊作最后固定。

4.3.5屋面板的吊装

屋面板一般预埋有吊环,用带钩的吊索钩住吊环进行吊装。

屋面板的安装顺序,应自檐口两边左右对称地逐块铺向屋脊,避免屋架受力不均。

屋面板对位后,立即用电焊固定。

详细见下图

如图

 

5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和工期计算

基本情况:

总日历天数控制在220天以内,自2006年9月20日开工每星期施工5天,可适当考虑工程开工(3天)和验收(5天)时间。

月份

本月总天数(天)

本月所含节日(周末/天)

实际工作天数(天)

实际工作天数总和(天)

总日历天数

2006年9月20日(星期三)(除去三天开工准备时间)

3

9月(9月23日开始)

8

3

5

5

11

10月

31

9

22

27

42

11月

30

8

22

49

72

12月

31

10

21

70

103

1月(2007年)

31

8

23

93

134

2月

28

8

20

113

162

3月

31

9

22

135

193

4月

22

7

15

150

215

4月23日起(竣工验收需要5天)

220

实际工作的天数只有150天

分部分项工程数量及编号表

5.1基础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工序代号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台班及工日

每日班数

每班人数

工作天数

单位

数量

基础工程

柱基挖土

A

M3

360

150m3/台班

1台班

1

1

3

基础垫层砼

B

M3

22

0.69m3/工日

32工日

1

8

4

杯形基础

C

M3

105

2.48m3/工日

42工日

1

4

11

基础回填土

D

M3

192

12m3/工日

16工日

1

4

4

设备基础

E

M3

8

5.2预制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工序代号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台班及工日

每日班数

每班人数

工作天数

单位

数量

基础工程

柱模板施工

F

M2

120

8M2/工日

15工日

1

2

8

屋架模板施工

H

M2

150

9M2/工日

17工日

1

2

10

柱预制

F

M3

112

5

屋架预制

H

M3

42

4

构建养护

I

15

5.3吊装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工序代号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台班及工日

每日班数

每班人数

工作天数

单位

数量

吊装工程

结构吊装

J

360

20

 

5.4砌筑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工序代号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台班及工日

每日班数

每班人数

工作天数

单位

数量

砌筑工程

井架脚手架搭设

L

2

2

砌筑围护墙

L

M3

600

现浇圈梁雨蓬

L

M3

28

钢门窗安装

L

M2

300

找平层、干燥时间

L

1800

7

油毡防水层

L

M2

1800

屋面防水保护层

L

M2

1800

砼地面

L

M3

216

外墙抹灰

L

M2

3456

内墙抹灰

L

M2

4860

油漆、玻璃

L

M2

400

散水、道路

L

M3

190

根据经验与施工组织砌筑工程共用49天

5.5安装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工序代号

工程量

产量定额

台班及工日

每日班数

每班人数

工作天数

单位

数量

安装工程

轨道,桥式吊车安装

K

192/2

10

机械设备安装

M

12

30

电器设备安装

M

12

25

管道设备安装

M

m

106

20

实际工作天数为:

基础工程+预制工程+吊装工程+砌筑工程+安装工程=150(天)

5.6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期定额和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总工期确定为220天(每星期施工五天),开工时间为2006年9月20日(星期三),竣工时间为2007年4月27日。

包含考虑工程开工(3天)和验收(5天)

其中基础工程22天、预制工程29天、吊装工程20天、砌筑工程49天,安装工程30,实际施工天数为150天,节假日天数62天,再加上考虑工程开工(3天)和验收(5天),则总日历天数为220天

6平面布置图

7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7.1基础质量控制措施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

2、基坑(槽)隐蔽验收后,即组织力量连续浇筑砼,封闭基底,防止基底持力层发生变化

3、作好基坑排水,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以避免在有积水、泥浆的情况下

7.2构件预制质量控制措施

7.2.1模板工程

1、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

2、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3、在靠近模板电焊钢筋时,在施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面。

4、浇捣、振捣砼时振动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同时振捣时间按规范规定,防止漏振和过振,以防模板变形和砼离析。

5、模板拼装要求拼缝严密、不漏浆,堵缝可用纤维板或水泥砂浆,不得塞纸。

6、班组长、施工员、质检员应随时对支模操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2.2钢筋工程

1、检查钢材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进场后按批号取样送检。

2、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

3、每批钢筋焊完后,按规定取样进行力学试验和检查焊接外观质量。

7.2.3砼工程

1、搅拌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要准确。

2、、砼浇筑后,12小时内覆盖浇水养护,在砼强度达1.2后方可在已浇筑的结构上走动。

7.3结构吊装质量控制措施

1、构件布置的方式应满足吊装工艺要求,尽可能不布置在起重机的起重半径内,尽量减少起重机负重行驶的距离及起重臂的起伏次数。

2、构件的布置应力求占地最少,保证道路畅通,当起重机回转时不致与构件相撞。

3、各种预埋件在构件制作时应准确预埋到位,严禁漏埋、错埋。

4、吊装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吊装要求与起重机的操作要求进行吊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