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261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解质与酸硷盐.docx

电解质与酸硷盐

第二章電解質與酸鹼鹽

2-1認識電解質

※電解質的定義:

凡是(化合物),(溶於水),(能導電)者。

◎必須同時滿足以上三條件,才能稱之為電解質

◎基本上電解質包含三大類:

酸類、鹼類和鹽類。

常見的電解質

酸類

CH3COOH(醋酸)、HCl(鹽酸)、H2SO4(硫酸)、HNO3(硝酸)

鹼類

NaOH(氫氧化鈉)、Ca(OH)2(氫氧化鈣)、NH4OH(氫氧化銨)

鹽類

NaCl(氯化鈉)、KCl(氯化鉀)、KNO3(硝酸鉀)、NaHCO3(碳酸氫鈉)

◎1.當溶液成酸性或鹼性時,溶液必可導電。

→酸類溶於水呈酸性,鹼類溶於水成鹼性,故這兩類皆可導電。

2.當溶液成中性時,溶液不一定能導電。

→必須是鹽類的水溶液方可導電。

(PS鹽類溶於水,可為酸性、鹼性或中

性,且皆可導電)

◎除此之外,市面上常見的果汁、汽水、自來水、礦泉水因含多種物質,也都為電解質。

◎氣態二氧化碳、液態純硫酸和固體食鹽雖不能導電,但溶於水皆能導電也都

屬於電解質。

※電解質以外的其他物質,統稱為非電解質。

◎包含:

1.銅、鐵…等金屬,雖能導電,但不是化合物,也無法溶於水。

2.酒精、蔗糖…等,雖是化合物,也能溶於水,但不能導電。

3.碳酸鈣、硫酸鈣…等,雖是化合物,但不能溶於水,也不能導電。

4.蒸餾水為純水,純水難導電,也歸類為非電解質。

※測試是否為電解質或非電解質的裝置如下圖:

 

◎當燈泡亮起來且兩極有氣泡生成,必為電解質溶液。

當燈泡不亮但兩極有氣

泡生成,仍可視為電解質溶液。

◎以石蕊指示計測試水溶液結果:

1.當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表溶液成鹼性,必可導電。

2.當藍色石蕊試紙變成紅色,表溶液成鹼性,必可導電。

3.當紅、藍石蕊試紙皆不變色,表溶液成中性,不一定可導電。

※試題:

1.()實驗室中有蔗糖及食鹽水溶液,則下列哪個實驗可以區別兩種溶液?

(A)測量導電度 (B)測量pH值 (C)加入本氏液後比較顏色 (D)通入二氧化碳。

2.()有關電解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溶於水能導電的化合物,純液態時也能導電 (B)電解質之水溶液必能導電 (C)電解質之水溶液導電時,兩極處必有化學反應發生 (D)電解質必須是化合物。

3.()姿瑩欲拆解一枚由炸彈客安裝的炸彈,拆解到最後,發現炸彈客設計在時間到時,於容器之中注入可以導電的物質,藉由導電而引爆炸彈(示意圖如附圖所示)。

目前姿瑩手上有四種溶液:

甲.硫酸;乙.醋酸;丙.葡萄糖;丁.鹽酸。

欲終止倒數計時器,姿瑩應該在容器之中注入何種液體?

(A)甲 (B)乙 (C)丙 (D)丁。

4.()利用裝置圖中燈泡的亮度,來比較相同濃度下不同電解質的導電性,下列哪項敘述是正確的?

(A)燈泡的亮度越亮,表示電解質的導電性越弱 (B)燒杯內裝入氫氧化鈉水溶液時,燈泡亮度會比裝入醋酸水溶液時亮 (C)燒杯中裝入海水,燈泡將不亮 (D)燒杯內裝入硝酸鉀水溶液時,燈泡亮度非常微弱。

5.()小娟測試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酸鹼性及其水溶液是否可導電,下表是他的實驗紀錄,請問其中何者應有誤?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甲乙丙丁。

6.()食鹽水溶液能導電,但酒精水溶液卻不能導電,其主要原因為何?

 (A)食鹽是固體,但酒精是液體 (B)食鹽是化合物,但酒精不是化合物 (C)食鹽在水中能解離,但酒精在水中不能解離 (D)食鹽溶於水會發生物理變化,酒精溶於水則會發生化學變化。

7.()下列有關電解質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A)溶於水後必能導電 (B)電解質水溶液導電時,兩極必定有化學反應產生 (C)電解質水溶液導電時,兩極必定會有氣泡產生 (D)電解質溶於水時,必定會形成正、負離子。

8.()辨別某化合物是不是電解質,最簡單的方法為何?

 (A)加入水中溶解後是否可導電 (B)燃燒時是否產生二氧化碳 (C)熔化時,熔點是否固定 (D)是否可食用。

9.()下列關於電解質的敘述何者正確?

 (A)電解質必為混合物,淳物質不是電解質 (B)凡溶於水可導電的物質必為電解質 (C)電解質水溶液不為電中性 (D)酒精為電解質。

10.()小華上完認識電解質的課程後,回家試著自己測試電解質,他拿了幾樣材料測試,請問下列哪一個燈泡會亮?

(A)

(B)

(C)

(D)

11.()實驗室中有葡萄糖水溶液和硝酸鉀水溶液,若想區別兩水溶液,請問下列哪一種方法最適當?

 (A)測量導電度 (B)測溫度 (C)加入碘液 (D)比較顏色。

12.()關於電解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電解質水溶液可以導電(B)電解質可以溶於水 (C)電解質是化合物 (D)會導電的物質都是電解質。

13.()廚房中有下列四種食品,試問其中哪一項為非電解質?

 (A)汽水 (B)果糖 (C)蘋果醋 (D)柳橙汁。

14.()小郁要配製15%糖水、5%乙酸水溶液、10%鹽酸水溶液。

結果因為忘記貼上標籤,所以把三杯水溶液搞混了。

於是小郁使用附圖的裝置進行檢驗,發現甲杯水溶液無法使燈泡發亮,乙杯的亮度最大,丙杯僅使燈泡微微發亮。

則關於這三杯溶液的組合,下面哪一項是正確的?

(A)甲杯:

10%鹽酸水溶液 (B)乙杯:

15%糖水 (C)丙杯:

5%乙酸水溶液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15.()固體時無法導電,溶於水後可以導電的物質,通稱為何種物質?

 (A)電池 (B)電解質 (C)電子 (D)電離層。

※答案:

BACBCCCABAADBCB

 

2-2溶液與離子

※電解質溶液為什麼可以導電呢?

◎瑞典化學家阿瑞尼斯提出「電解質解離說」,簡稱「電離說」。

◎「電離說」內容:

電解質在水中會分解成帶正電荷的「正離子」,和帶負電

荷的「負離子」,因而使水溶液能導電。

※1.通常金屬原子容易失去電子,形成帶正電的正離子。

→鈉原子「Na」失去一個電子,變成鈉離子「Na+」

→鈣原子「Ca」失去兩個電子,變成鈣離子「Ca2+」

2.通常非金屬原子容易得到電子,形成帶負電的負離子。

→氯原子「Cl」得到一個電子,變成氯離子「Cl-」

→氧原子「O」得到兩個電子,變成氧離子「O2-」

※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雖然只相差一個或數個電子,但化學性質卻完全不

同。

1.金屬鈉是由鈉原子「Na」所組成,放入水中會與水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並產生氫氣。

2.食鹽(氯化鈉)「NaCl」是由鈉離子「Na+」與氯離子「Cl-」組成,但放入

水中後解離所產生的鈉離子並不會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導電的情形,可以用電離說來解釋:

(一)1.強電解質:

電解質溶於水時,幾乎會全部解離成離子。

<例如>強酸、強鹼和易解離的鹽類(在2-3及2-4會提到)

<以鹽酸溶液做說明>

◎鹽酸為氯化氫分子的水溶液,假設將100個氯化氫分子置於水中,

則溶液中,將百分之百完全解離成100個H+離子和100個Cl-離子。

所以鹽酸為強電解質。

HClH++Cl-

100個0個0個

-100個100個+100個

-------------------------------------------------------------------------------------------------------

0個100個100個

2.弱電解質:

電解質溶於水時,只有少部分會解離成離子。

<例如>弱酸、弱鹼(在2-3會提到)

<以醋酸溶液做說明>

◎假設將100個醋酸分子置於水中,則溶液中可能只有2個醋酸分子

「CH3COOH」解離成2個CH3COO-離子和2個H+離子-,剩餘的98個都

以「CH3COOH」分子狀態存在。

所以醋酸為弱電解質。

CH3COOHCH3COO-+H+

100個0個0個

-2個+2個+2個

98個2個2個

(二)帶電的原子團稱為「根」,例如上述的醋酸根CH3COO-,以下為常見的離

子與根

+1價

H+氫離子Na+鈉離子K+鉀離子Ag+銀離子NH4+銨根離子

+2價

Mg2+鎂離子Ca2+鈣離子Ba2+鋇離子Cu2+銅離子Zn2+鋅離子Hg2+汞離子

+3價

Al3+鋁離子

+4價

Pb4+鉛離子

-1價

Cl-氯離子Br-溴離子I–碘離子OH-氫氧根離子CH3COOH-醋酸根離子

-2價

S2-硫離子O2-氧離子CO32-碳酸根離子SO42-硫酸根離子

 

(三)在電解質水溶液中,所有正離子所電的總電量與負離子所帶的總電量相

等,因此電解質水溶液成電中性。

但正離子個數不一定等於負離子個數。

(例一)

NaCl→Na++Cl-

一個氯化鈉分子,在水中解離產生一個鈉離子和一個氯離子,一個鈉離子

帶一個正電荷,一個氯離子帶一個負電荷,所以溶液成電中性。

(例二)

CaCl2→Ca2++2Cl-

一個氯化鈣分子,在水中解離產生1個鈣離子和2個氯離子,1個鈣離子

帶2個正電荷,2個氯離子各帶一個負電荷,所以溶液成電中性。

 

(四)離子在溶液中可以往四面八方自由移動。

當溶液通電時,正離子往負極

移動,負離子往正極移動。

這些在溶液中一動的離子,使得溶液能導電。

※試題:

()下列三個科學事件出現的歷史順序應為何?

甲.阿瑞尼斯提出電離說;乙.道耳吞提出原子說;丙.湯木生發現電子。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若氯化氫(

)水溶液中含有400個氫離子,則其中應含有多少個氯離子?

 (A)100 (B)200 (C)400 (D)800。

()電解質水溶液中,應含有什麼離子?

 (A)僅有正離子 (B)僅有負離子 (C)不含有離子 (D)正離子、負離子都有。

()若硫酸水溶液中含有1.0莫耳的氫離子,則水溶液中含有多少莫耳的硫酸根離子?

 (A)0.5 (B)1 (C)2 (D)3。

()下列圖中哪一個是非電解質溶於水後的示意圖?

 (A)甲乙丙(B)甲丙 (C)甲乙 (D)乙。

()電解質溶解於水中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負離子和正離子的數目不一定相等 (B)溶液是電中性的 (C)溶液可導電 (D)通電時,負離子向負極移動。

()「電離說」與「原子說」中所提及「原子不可分割」的說法有所矛盾,因此在當時一直存在著一些質疑,直到哪一個事件發生後,才讓當時的人具體了解電離說?

 (A)同位素的發現 (B)電子的發現 (C)原子量的訂定 (D)莫耳數的提出。

()關於氯原子Cl變成氯離子

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氯原子失去1個質子變成氯離子 (B)氯原子失去1個電子變成氯離子 (C)氯原子得到1個質子變成氯離子 (D)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變成氯離子。

()哪一位科學家曾經提出電解質會在水中解離成離子的「電離說」?

 (A)湯木生 (B)亞佛加厥 (C)道耳吞 (D)阿瑞尼斯。

()下列何圖可以表示非電解質溶於水之情形?

(A)(B)

 

 

(C)(D)

 

()電解質藉著何種物質移動來導電?

 (A)電子 (B)中子 (C)離子 (D)質子。

()下列哪一種電解質在水中解離時,產生的正、負離子數量不相等?

 (A)氫氧化鈉(

) (B)氯化氫(

) (C)硫酸(

) (D)硝酸(

)。

()下列關於原子與離子的敘述何者錯誤?

 (A)原子失去電子變成正離子 (B)原子獲得電子變成負離子 (C)原子和離子的化學性質都一樣 (D)原子和離子的化學性質完全不同。

()電解質水溶液可以導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電解質在水中會解離出何者?

 (A)原子 (B)離子 (C)分子 (D)粒子。

()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何者無法導電?

(A)NaOH (B)Ca(OH)

 (C)C

H

OH (D)

※解答:

BCDADDBDDBCCCBB

 

2-3常見的酸與鹼

※酸與鹼的定義與性質:

種類

定義

溶於水可解離出氫離子(H+)者。

例:

鹽酸(HCl)的解離方程式

HCl→H++Cl-

溶於水可解離出氫氧根離子(OH-)者。

例:

氫氧化鈉(NaOH)的解離方程式

NaOH→Na++OH-

檢驗方式

1.石蕊試紙:

呈紅色

2.酚酞:

呈無色

3.廣用試紙:

呈紅、橙或黃色

1.石蕊試紙:

呈藍色

2.酚酞:

呈紅色

3.廣用試紙:

呈藍或紫色

共同性質

1.酸類溶液都是電解質。

2.濃酸加水為放熱反應

3.大多數的酸遇到活性大的金

屬(鈣、鎂、鋁、鋅、鐵等)

會產生氫氣。

4.酸和碳酸鹽類反應都會產生

二氧化碳

1.鹼類溶液都是電解質。

2.鹼類溶液可溶解油脂,摸起來有

滑膩感,嘗起來有澀味

※再次比較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

種類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在水中的解離情形

幾乎完全解離

少部分解離

常見的物質

1.強酸(鹽酸、硫酸、硝酸等)

2.強鹼(氫氧化鈉)

3.易解離的鹽類(氯化鈉、氯化

鉀等)

1.弱酸(醋酸、碳酸等)

2.弱鹼(氨水)

示意圖

強酸的解離

弱酸的解離

※常見酸類與鹼類:

種類

性質與用途

硫酸

(H2SO4)

1.常見的工業原料,市府時性極強的無色液體,密度約1.85g/cm3,沸點300℃

以上。

2.濃硫酸有強烈脫水性,可以將蔗糖等碳水化合物脫水,變成焦黑的碳。

3.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濃硫酸沿玻璃棒緩緩加入大量水中。

鹽酸

(HCl)

1.氯化氫氣體溶於水中,所形成的水溶液。

2.打開濃鹽酸瓶蓋時,氯化氫氣體化吸收水氣而出現白煙。

3.鹽酸溶液應為無色,但工業用的鹽酸含有鐵離子,成微黃色。

4.用於清洗金屬表面及作為浴室的清潔劑。

硝酸

(HNO3)

1.水溶液為無色氣體,因光線照射而分解出二氧化氮氣體,使溶液呈微黃色。

避免日光照射,硝酸溶液常以棕色瓶子盛裝。

2.濃硝酸與銅反應,會產生有毒的二氧化氮氣體(紅棕色)。

稀硝酸與銅反應,會產生有毒的一氧化氮氣體(無色)。

氫氧化鈉

(NaOH)

1.白色固體,溶於水會放出高熱,有強烈腐蝕性,俗稱燒鹼或苛性鈉。

2.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易吸收水氣和二氧化碳而變質,故必須密封保存。

(NH3)

1.無色、具臭味、比空氣輕,易溶於水。

2.溶於水的溶液稱為氨水,微弱鹼性,俗稱阿摩尼亞。

3.氨水有殺菌作用,稀釋後可做家庭清潔劑。

氧化鈣

(CaO)

1.白色固體,俗稱(生)石灰。

2.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故常做為乾燥劑。

3.溶於水,形成氫氧化鈣水溶液(石灰水),與二氧化碳產生灰石,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

註:

石灰水Ca(OH)2灰石CaCO3

4.檳榔內加入石灰易導致口腔黏膜產生病變,甚至照成口腔癌。

※實驗2-3酸與鹼的性質

 

操作與觀察:

1.以乾淨玻璃棒末端依序沾取A~E試管中的溶液,沾濕廣用試紙後,對照廣用試紙標準變色表。

觀察並記錄試紙的變化。

2.將5段鎂帶分別放入A~E的試管中,觀察並記錄各溶液與鎂帶的反應情形。

3.找出氣泡生成速率最快的試管,以拇指按住該試管的管口,收集所產生的氣體。

4.以點燃的火柴靠近試管,觀察管口的反應。

實驗結果:

試管

廣用試紙顏色

與鎂帶的反應

A

紅色

氣泡產生較快

B

橙色

氣泡產生較慢

C

綠色

沒有變化

D

藍色

沒有變化

E

紫色

沒有變化

 

實驗結論:

1.即使同樣都是鹽酸,濃度不同,廣用試紙顏色就呈現不同顏色。

2.濃度較高的鹽酸與鎂帶反應較快。

3.氫氧化鈉不與鎂帶起反應。

4.此實驗與點燃鎂帶靠近,產生爆鳴聲,為可燃性的氫氣。

試題:

()1.下列哪一種化合物溶於水不呈鹼性?

(A) Mg(OH)2 (B) SO2 (C) NH3 (D) Ca(OH)2。

()2.下列哪一種雕像容易受酸雨的侵蝕,而會在表面產生二氧化碳的泡泡?

(A)大理石雕像 (B)鐵製雕像 (C)塑膠雕像 (D)玻璃雕像。

()3.有關鹼性物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氨氣為無色有臭味之氣體,溶於水為氨水 (B)氫氧化鈉又稱為苛性鈉 (C)鹼性物質溶於水皆會解離出氫氧根離子 (D)氯化鈣水溶液就是石灰水。

()4.有關氨(NH3)之性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化學式中含 H,所以是一種酸 (B)無色具臭味,密度比空氣大 (C)氨的水溶液以石蕊試紙檢驗呈紅色,稱為氨水 (D)氨水有殺菌作用,稀釋後可作家庭清潔劑。

()5.(甲)硫酸水溶液(乙)硝酸水溶液(丙)鹽酸水溶液(丁)醋酸水溶液;以上四種水溶液能與鎂帶作用的有哪些?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乙丙丁。

()6.下列家庭食物或日常用品中,何者屬於酸性物質?

(A)橘子汁 (B)漂白水 (C)蘇打錠 (D)氨水。

()7.某生研究一未知氣體,發現該氣體的性質如下:

甲:

無色,乙:

比空氣輕,丙:

易溶於水,丁:

可使溼潤的石蕊試紙呈藍色。

試問該未知氣體是什麼?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氯 (D)氨。

()8.長今在廚房中作家事,清洗油膩瓦斯爐,她需加入何種物質幫忙她早點完成?

(A)油脂 (B)酸性溶液 (C)中性鹽溶液 (D)鹼性溶液。

()9.下列何者不是鹼性溶液的共同性質?

(A)使石蕊試紙由紅變藍 (B)可溶解脂肪或油 (C)與碳酸鈉反應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D)摸起來具有滑膩感。

()10.在白紙上滴上濃硫酸後變成黑色,這是因為濃硫酸的何種性質造成的?

(A)強酸 (B)具脫水性 (C)沸點高 (D)密度大。

()11.有關硫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濃硫酸稀釋時,要將水緩緩加入濃硫酸中 (B)濃硫酸稀釋時,為吸熱反應 (C)濃硫酸稀釋時,要將濃硫酸緩緩加入水中 (D)硫酸稀釋時,燒杯外壁的水蒸氣會凝結而產生小水滴。

()12.關於氨的性質,下列何者錯誤?

(A)無色有臭味 (B)比空氣重 (C)易溶於水,水溶液呈鹼性 (D)氨水有殺菌作用。

()13.下列金屬與酸性溶液作用會產生氫氣的共有哪幾項?

(甲)鋁(乙)鎂(丙)鋅(丁)銅。

(A)甲 (B)甲乙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

()14.小雪在實驗室中拿四種藥品,分別是氫氧化鈉水溶液、氫氧化鈣水溶液、鹽酸、硫酸,卻因疏忽忘了貼標籤,只好適量取出一些液體做檢驗,檢驗結果如附表所示,則下列何者正確?

(A)甲是氫氧化鈉 (B)乙是鹽酸 (C)丙是硫酸 (D)丁是氫氧化鈣。

編號

石蕊試紙的顏色

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澱

打開瓶蓋冒煙與否

藍色

紅色

藍色

紅色

()15.關於酸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稀釋硫酸時,應將濃硫酸緩緩加入大量水中,同時以玻璃棒攪拌水溶液 (B)鹽酸為具有刺鼻味的無色溶液,對眼睛及皮膚有刺激性,應避免碰觸 (C)硝酸若有光照射,會產生有毒的二氧化氮氣體,故必須以棕色瓶盛裝 (D)銅由於活性較小,不與稀鹽酸作用,浸泡在硝酸中亦不會發生反應。

答案:

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D)

4.答案:

(D)

5.答案:

(D)

6.答案:

(A)

7.答案:

(D)

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B)

11.答案:

(C)

12.答案:

(B)

13.答案:

(C)

14.答案:

(B)

15.答案:

(D)

2-4酸鹼的濃度

 

1.你還記得同樣長度的鎂帶丟進什麼條件下的鹽酸,產生氣泡的速率較快呢?

2.我們學過哪些濃度的表示方法呢?

1.體積百分濃度(vol%)

1.定義:

每100毫升的溶液裡,所含體積的毫升數,以百分比%表示。

2.公式:

 

3.範例:

(1)若40ml的純酒精,與60ml的水相混合,若混合後體積可以加成,則此溶液的體積百分濃度為。

(2)溶液體積為300ml,若酒精體積百分濃度為40%,則在此溶液中,酒精的體積為ml,水的體積為ml。

2.重量百分濃度(wt%)

1.定義:

每100公克的溶液裡,所含溶質的公克數,以百分比%表示。

2.公式:

溶液重=溶劑重+溶質重

溶液的稀釋:

溶液稀釋時,僅有溶劑重增加,故稀釋前後溶質的重量不會改變。

 

3.範例:

(1)將10g的白糖溶於90ml的水中(d=1g/cm3),求白糖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

(2)將20g的食鹽溶於80ml的水中(d=1g/cm3),求食鹽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

 

(3)已知重量百分濃度為40%的硫酸水溶液300公克中,共含有硫酸有公克;水有公克。

3.容積莫耳濃度(M)

1.定義:

每公升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莫耳數,簡稱莫耳濃度,簡寫為M。

2.單位:

3.公式:

 

(1)

串燒公式

 

(2)0.1M的鹽酸()1升中有莫耳HCl,有________克的HCl。

 

(3)0.1M的氫氧化鈉()水溶液1升中,含有莫耳NaOH,有________克的NaOH。

 

4.純水的解離

1.電解質在水中會解離成離子,事實上,水本身也會有少量的解離,而生成少量的和。

解離方程式:

2.根據精密的測量,在25℃時,1公升的純水中只會解離出莫耳的和。

換句話說,在1升純水中,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濃度非常,即[H+]=[OH-]=M(濃度),為性。

3.溶液的酸鹼性

(1)在任何的水溶液中,均同時含有與。

(2)在純水中,加入、等中性物質,氫離子濃度[H+]與氫氧根離子[OH-]並不改變,則溶液仍然為性。

(3)在純水中,加入、等酸性物質,[H+],同時[OH-],則水溶液必為性。

(4)在純水中,加入如、等鹼性物質,[H]會,[OH-]會,則水溶液必為性。

5.pH值

1.意義:

pH值為衡量()濃度的一種標準。

(1)若[H+]=10-nM,則pH值=。

[H+]=0.1M,pH=。

[H+]=0.001M,pH=。

[H+]=0.0000001M,pH=。

(2)pH值每減少1,則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變成原來的倍;pH值每增加1,則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變成原來的倍。

2.pH值及氫離子濃度與溶液酸鹼性的關係:

(1)化學上是以來表示水溶液的酸鹼性。

(2)pH值越,表示氫離子的莫耳濃度越;pH值越,表示氫離子的莫耳濃度越。

3.在25℃時:

(1)在溶液中,pH7。

(2)在溶液中,pH7。

且pH值越小,酸性越。

(3)在溶液中,pH7。

且pH值越大,鹼性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