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379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docx

秦皇岛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

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

及质量监督要点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作,强化政府监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住宅工程中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满意度,制定《市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及质量监督要点》,以下简称《防治要点》。

二、《防治要点》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工程。

三、《防治要点》所列楼板、墙体裂缝,屋面、外墙及厕浴间渗漏,窗周边渗漏等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是依据近年来住宅工程质量投诉反映的热点问题及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是本地区住宅工程进行专项防治的重点,未列入本防治要点的其它常见质量问题也应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治理。

四、在住宅工程的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国家与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防治要点》。

绿色建筑专项评审时对设计单位是否执行本《防治要点》进行审查把关。

五、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防治要点》的规定。

如责任主体采用其他有效防治措施,需在工程开工前将防治措施报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存档,监督机构将实行差别化监管。

六、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设计单位常见质量问题防治和本要点的实施情况、施工图审查机构对图纸中落实本要点的审查情况和据本要点编制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任务书》、总包单位编写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报质监站存档。

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对防治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认真编制《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重点防治自评报告》,监理单位编制《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重点防治评估报告》,纳入工程技术档案,作为竣工验收的条件之一。

七、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督中应将楼板钢筋绑扎、支模、养护,外墙体砌筑,屋面、厕浴间防水,外窗安装等施工部位质量抽查列入监督计划,作为监督必控点,对发现责任主体未采取相关防治措施的,责令停工整改。

在竣工验收监督中发现未对上述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工程竣工验收将不予通过。

第二章  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及监督要点

一、防治措施

(一)设计措施

1.建筑平面宜规则,对于楼板平面的蜂腰、洞口、转角、房屋顶层端部等易开裂的部位,应增加板厚和配筋,沿板的洞边(已设置明梁、暗梁的除外)、凹角部位应加配防裂构造钢筋或暗梁,并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10%,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

防裂构造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钢筋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当屋面板长度大于30米时,应设置通长钢筋。

2.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单向板不宜小于跨度的1/30,双向板不宜小于短边跨度的1/35,跨度≤3m的现浇楼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00㎜,跨度﹥3m的现浇楼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10㎜。

3.相邻房间楼板厚度比不应超过1.5:

1。

4.现浇板配筋设计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钢筋直径和间距宜按小和密的方式布置,但钢筋最小间距不应小于70㎜。

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

楼板厚度h≤150㎜时,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当采用HRB400、HRB500钢筋时,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板厚h>150㎜时,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h,且不应大于250㎜,并应配置抗温度裂缝的构造钢筋。

5.同一阳台应采用相同的悬挑结构。

当采用悬挑板结构时,悬挑长度不宜大于1.2m,悬挑长度≤800㎜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悬挑长度>800㎜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板厚不小于悬挑长度的1/10,且受力钢筋在板的平衡长度不宜小于悬挑长度的1.2倍。

6.设计图中应有保证负弯矩钢筋位置正确的明确技术措施和做法节点。

7.混凝土楼板中预埋管线的最大直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管线密集的区域楼板应设上下层增强钢筋网,管线在混凝土中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8.设计说明中应明确“在装修过程中,不得在混凝土墙开槽剔凿敷设各类管线,严禁剔凿墙体,将混凝土墙分布钢筋切断。

(二)施工措施

1.模板工程

(1)必须进行模板设计和刚度验算,模板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不得超过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不得超过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不得超过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2)安装上层现浇楼板的模板及其支架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3)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时间,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必须隔层拆除。

②浇筑层楼板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75%以上,悬挑结构及跨度大于等于8米的现浇板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

(4)后浇带的模板应独立设置,不得随本层其它跨模板一起拆除,待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

应保证后浇带所在跨度的模板和支撑体系不受扰动。

(5)模板应选用钢支撑体系,并逐步推广工具式支模体系。

2.钢筋安装

(1)钢筋安装应严格按图施工,保证钢筋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

水泥砂浆垫块强度不应低于20MPa,面积不应小于40×40mm2,间距1m左右,垫块上预留18#绑扎固定铅丝。

不得采用碎石片等代替垫块使用。

双层钢筋必须放置架铁。

(2)按图纸要求埋设线管,线管应固定在板厚的中间位置,线管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米,并应尽量避免线管交叉重叠,三根及以上管线不得在同一处交叉重叠,必须交叉时,应在其上部增设钢筋网片,Φ440㎜,宽度不应小于300mm。

管线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25mm,管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5mm,管线的垫块间距应在800mm左右。

(3)钢筋绑扎完毕后,必须做好隐蔽验收。

为保持钢筋和预埋管的位置,必须安排专人看护。

(4)现浇楼板设置的温度应力钢筋,应与原有支座负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进行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3.混凝土浇筑

(1)应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塌落度。

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当产生坍落度损失影响泵送时,严禁加水,应由厂家采用高效减水剂调整,但掺加量应事先由试验确定,并经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负责人同意后使用。

(2)浇筑楼板混凝土时,用2m刮杠及时找平,在混凝土收水前,用木抹子搓压两遍后,随即覆盖好塑料薄膜。

具备机械赶压条件时,提倡使用机械赶压。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加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

(4)已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常温下24小时以且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不得上人作业。

继续施工后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并应分散布置,施工操作过程中应避免重物冲击楼板。

每层施工时间不得少于6天。

(5)施工缝和后浇带的位置应按规和设计留置,对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必须进行界面处理。

(6)浇筑混凝土时,必须铺设施工人员操作通道,用长1m铁凳架起,任何情况下不得随意踩踏钢筋。

泵送混凝土管道输送路径,必须设专用管道支架,不得扰动钢筋和模板。

(7)在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层上做下道工序施工之前以及住宅工程交付使用前、采用地面辐射供暖时在铺设施工前,必须对全楼现浇楼板进行一次洒水试验,观察楼板底面,发现裂缝立即处理,把常见质量问题消灭在竣工验收之前。

(8)对混凝土的浇筑,应有专人旁站监督。

严禁润管砂浆直接铺到楼板上,润管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成分相同,接浆厚度不应大于30㎜,多余水泥砂浆应收集后运出。

落地混凝土不得二次搅拌后再使用,对冲洗管道后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9)地下室混凝土外墙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

二、监督要点

1.抽查模板支撑系统是否经过计算,是否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安装上层现浇楼板的模板及其支架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是否对准,并铺设垫板。

严格控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允许采用拆除模板后再用顶柱支顶的方法。

2.抽查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是否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3.抽查后浇带处是否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

后浇带浇筑前以及浇筑后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之前,后浇带两侧梁板下的支撑不得拆除。

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4.抽查控制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是否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蹬,马蹬底部是否有防锈措施。

板底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是否采用强度不应低于M15水泥砂浆垫块或不低于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的卡槽式混凝土垫块来控制。

如果采用石垫块,垫块应大小、厚度均匀一致且厚度应符合图纸、规要求。

5.抽查在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是否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6.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当楼板埋置管线时,抽查管线是否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板厚的中间位置,并尽量避免线管交叉重叠,必须交叉时,应选用接线盒方式或在其上部增设钢筋网片,Φ440㎜,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

7.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抽查浇筑前是否清除了施工缝处垃圾、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砂石,是否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清除残留积水。

8.抽查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是否采取增加临时性支撑等有效措施,减轻冲击。

9.主体验收前,抽查责任主体是否对现浇楼板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裂缝是否处理,是否形成记录并留下影像资料。

第三章 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及监督要点

一、防治措施

(一)设计措施

1.合理设置构造柱。

在纵横墙的交叉处、墙体转角处、防火门、入户门门洞口两侧、宽度大于2.1m的窗洞口两侧以及自由墙体的端部、阳台砌体转角处均需要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应在图中注明位置。

2.长度超过4.5m的墙体,应在墙体中部设置构造柱;女儿墙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3米。

构造柱截面的长度、宽度均与墙的厚度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主筋不小于4Ф12(HRB335或HRB400级钢筋),箍筋不小于Φ6250。

对于墙厚不大于120mm的门口抱门柱,其截面的长度、宽度为120mmX墙厚,主筋为2Ф10构造柱、抱门柱的主筋必须锚入主体结构的框架梁或板,锚固长度应满足非抗震构造要求。

当有门窗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

3.填充墙砌体在墙高中间设置不小于60mm厚通长混凝土板带(C20、配2Ф6);外填充墙在窗台处设置不小于60mm厚通长混凝土压顶(C20、配2Ф6)。

4.填充墙应沿全高500㎜~600mm设Ф 6的拉结筋,每120㎜墙厚设置一根,且不得少于2根。

拉筋伸入墙的长度,有抗震设防的工程,均应沿墙全长贯通,墙体拉结筋如需要连接,采用焊接接头时,单面焊的焊接长度10d,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55d且不小于400。

构造柱纵筋和墙体拉结筋一律采用预埋法设置,也可设预埋件焊接钢筋,单面焊不小于10d。

(二)施工措施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必须超过28d;在运输及堆放过程中防止雨淋。

2.填充墙砌筑前,应做排砖方案设计,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设置过梁,避免上部墙体沉降变形造成开裂。

绘制小砌块平、立面排砖图,预控砖缝宽度和填充墙顶部与梁、板底部间的空隙高度,砌筑时应设皮数杆,砌筑后应至少间隔14天,再将填充墙顶的空隙进行填砌处理。

处理的方法:

在平砌实心砖后,用防腐木楔背紧墙顶,间距600㎜,空隙用C15细石混凝土或M5水泥砂浆填实。

填充墙顶部与混凝土梁、板的空隙应大于15mm,当空隙在15mm-30mm时,采用砂浆填充密实,当空隙大于30mm时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充。

也可采用实心砖从墙体两端向中部斜向(45º左右)。

3.现场拌制的砂浆应随拌随用,在两小时使用完毕。

砌筑时应随砌随划缝,使灰缝表面形成凹缝。

砌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d。

           

4.填充墙中的构造柱顶部进行二次浇筑时,模板应支成喇叭口形状,混凝土应充盈饱满、振捣密实,拆模后将多余混凝土剔除。

墙体与构造柱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马牙槎伸入墙体60-100㎜,槎高200-300㎜并应为砌体材料高度的整倍数。

5.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的结合部位的垂直灰缝砂浆应密实饱满,砌筑时原浆缝形成5㎜深的凹槽,抹灰前用弹性腻子封塞填平。

然后沿缝粘贴不小于200mm宽的玻纤网格布。

6.空心砌块砌体配电箱箱体,开关、插座的接线盒等应随砌随装。

配电箱箱体周边洞口不应使用小于半砖的空心砌块,半砖以上非整砖应采用无齿锯加工制作,不够半砖处应采用普通砖补砌,灰缝砂浆应密实饱满。

接线盒位置的砌块开孔尺寸应准确。

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配电箱箱体应随砌随装,配电箱箱体周边洞口不应使用小于1/3砌块长度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切割方正,灰缝砂浆应密实饱满。

不够1/3砌块长度洞口处应采用普通砖补砌或支设模板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

8.距离地面300-500mm的开关插座的接线盒尺寸宜采用86×86×80mm,与其连接的电线导管应随砌随装,在接线盒位置以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部,竖向开孔,暗装布管。

安装接线盒位置开孔应采取机械切割尺寸应准确。

9.配电箱箱体安装应与砌体同步进行。

墙体面层施工前应采用耐碱涂塑玻纤网格布和抗裂砂浆对配电箱箱体周围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处理宽度从配电箱箱体边缘开始,过非整砖围不小于150mm。

抹灰前在背面墙体处加设一道钢丝网或加强型玻纤塑料网,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150mm。

10.开关、插座的接线盒安装完成后,应采用耐碱涂塑玻纤网格布和抗裂砂浆对接线盒周围进行加强处理,处理宽度从接线盒边缘开始,每侧宽度为150mm。

1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600mm以上的电线导管敷设应采用机械开凿。

开槽深度应保证导管外皮距墙面不小于15mm,导管应做好固定,不得松动,线槽用1:

3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待干缩后沿沟槽钉钢丝网片(钢丝直径1mm,网孔10×10mm的镀锌钢丝网片),宽度为槽边每侧各150㎜,然后再进行抹灰。

12.严禁在墙上开凿水平槽。

确需在墙上敷设水平电线导管时,应浇筑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板带,将电线导管敷设在混凝土板带中。

                                                                                                     13.网格布粘接牢固后进行面层施工,操作过程中应沿配电箱箱体、接线盒口切割方正,保证面板安装后周边无缝隙。

二、监督要点

1.抽查填充墙砌筑前,是否进行排砖方案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

2.砌筑填充墙时,抽查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是否大于28天。

3.抽查填充墙砌体与主体结构是否可靠连接,连接构造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抽查填充墙砌体砌筑是否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

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是否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第四章 卫生间渗漏防治措施及监督要点

一、防治措施

(一)设计措施

1.卫生间四周墙体除门口外,应整体一次浇筑混凝土上翻边(混凝土坎台),其高度距建筑地面不应小于200㎜,宽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2.厕浴间的墙面防水高度不应低于1.8m。

(二)施工措施

1.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管槽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

2.卫生间穿楼板管道应预埋带止水功能的成品管件,并做好成品保护。

3.采用预留孔洞安装方法时,孔洞封堵应采用托盘式支模方法,禁止采用吊模,不得使用挤塑板等刚度不足的材料支模。

预留孔洞与管道间的缝隙,应采用灌浆料或细石混凝土灌注,待终凝后进行浇水试验,无漏水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终凝前严禁磕碰,踩踏管道、地漏。

4.卫生间管道施工,应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确定敷设顺序、线路及敷设位置。

5.找平层施工时,管道根部、墙体与地面交接处应做出圆弧,圆弧半径不应大于25㎜。

防水层施工前,应对管道根部用水不漏进行加强处理。

6.卫生间门口处应做出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挡台,挡台应高于地漏高度,并应预留面层厚度,防水层做至挡台上沿。

卫生间设置地采暖时,门口挡台应预留出埋采暖管的凹槽。

7.防水层做完后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得上人踩踏和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防水层施工完毕及向用户交付前,均应做蓄水试验。

二、监督要点

1.抽查防水层施工前是否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

工程所用的防水材料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抽查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管槽位置是否准确。

3.抽查找平层施工时,管道根部、墙体与地面交接处的处理是否密实并应做出圆弧。

防水层施工前,是否对管道根部进行加强处理。

4.抽查防水层施工完毕及向用户交付前,是否进行了蓄水试验。

第五章 屋面渗漏防治措施及监督要点

一、防治措施

(一)设计措施

1.女儿墙防水上卷高度应至压顶下檐,对于较高的女儿墙,应设置环状钢筋混凝土挑檐,不得用砖做环状外挑檐,防水上卷收边至挑檐处。

2.所有出屋面的填充墙底部应设置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上翻边,高度应满足防水要求。

屋面进出露台部位门口应设置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上翻边,高度不低于屋面完成面200㎜。

3.屋面防水层和上部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二)施工措施

1.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找坡层、找平层,控制屋面的排水坡度。

为保证坡度、坡向正确,应先拉线打点,后铺料施工。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组织坡度、平整度的验收。

2.出屋面洞口、管道、井(烟)道等,在防水层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要求预留、预埋准确,不得在防水层上打孔、开洞。

3.保温层及找平层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汽槽和排汽孔,排汽孔宜每36m2设置一个。

应将排汽槽和排汽孔清理干净,保证通气顺畅。

4.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女儿墙、楼电梯间墙体的根部交接处应做出圆弧,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时圆弧半径为50㎜,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时圆弧半径为25㎜。

5.要先安装落水口后做防水,落水口周边应增加一道附加防水层并用密封胶填嵌密实。

水落口宜选用铸铁制品,水落口周围直径500㎜围应设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水落口。

落水口处防水层应伸入落水口不小于50㎜。

设计为侧排水时要保证排水断面尺寸。

6.找平层干燥后,应及时完成防水层施工,避免淋雨造成屋面构造层积水。

7.应严格控制保温层及找坡层的含水量,如经雨水浸泡后应透气晾干,防水层施工前,应检查基层干燥程度。

可采用简易方法进行检验,即将1㎡卷材平坦的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h-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表面未见水印,方可铺设防水层。

8.屋面防水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等根部,应按设计和规要求设附加层;泛水高度从屋面面层算起高度不小于250㎜。

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填严。

9.屋面防水层的施工不得做在出屋面结构部分的保温层上。

10.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立即清理屋面杂物,保证屋面干净、排水通畅。

严格按规要求做蓄水或淋水试验。

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雨水口篦子。

应做好成品保护,防止屋面破坏。

二、监督要点

1.抽查屋面施工是否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

屋面工程所用的防水、保温材料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抽查找坡层的排水坡度、坡向,找平层的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要求,突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女儿墙、楼电梯间墙体的根部交接处是否做出圆弧。

防水材料收口处的处理是否正确。

3.抽查防水层施工时保温层及找坡层的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

4.抽查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是否进行了观感质量检查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第六章 外墙渗漏防治措施及监督要点

一、防治措施

(一)设计措施

1.有关外墙外保温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均应经同一图审机构审查批准。

设计变更不得降低节能效果,建设、施工单位未经设计单位同意不得更改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

外墙外保温体系下,剪力墙结构窗间墙尽量采用高连梁,如结构要求窗间墙不能全部做成高连梁时,填充墙应采用实心砌体材料,避免轻质砌体变形量过大导致外墙开裂或渗漏。

2.当遇到门窗洞口时,应在洞口四角处沿45°方向补贴一块200mm×300mm的标准网格布,以防止开裂外墙外保温系统。

对门窗洞口四周、外墙细部及突出墙面构件等应做好防水、保温细部设计,出具节点详图。

3.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到基层上,并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施工图中应给出做法。

4.外墙保温板严禁直接粘贴在砌体上,应抹底灰找平后再粘贴。

抹灰层应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抹灰后,应在砌体与混凝土构件的接缝处,做一道防水,沿接缝两侧各150mm宽。

5.凸窗顶部,应在基层做一遍防水层,在墙面上泛起高度300mm。

(二)施工措施

1.外墙基层处理及找平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抹灰前应先堵好架眼及孔洞。

封堵脚手架眼和孔洞时,应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封堵严密。

穿墙螺栓孔宜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和防水膨胀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封堵后孔洞外侧表面应进行防水处理。

2.外保温体系施工前应做样板墙,样板墙应涵盖保温体系的主要节点的做法(如:

门窗口处、转角部位、檐口、勒脚等),并经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认可后方可展开施工。

对凸出墙面的构件处进行保温层施工时,应遵循上面压侧面、侧面压下面的顺序作业,避免出现朝天缝。

3.应保证饰面砖的基层有足够的强度,粘贴饰面砖时应将砖缝及时划清、划净,并使用专用嵌缝料、制作专用金属勾缝工具勾缝,勾缝应光滑密实,不得开裂。

4.在外露饰件的根部,应使用密封胶进行专项封闭。

5.保温板与其它构件(混凝土结构、窗框或辅框、穿保温支架等)接触部位缝隙用发泡胶填充密实,达到“软连接”,防止开裂和窜水。

二、监督要点

1.抽查外墙保温施工是否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按方案组织实施。

2.抽查填充墙与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是否严密,是否采取增加网格布等加强措施。

3.抽查外墙施工脚手眼或孔洞封堵是否严密。

第七章 外墙窗口部位渗漏防治措施及监督要点

一、防治措施

(一)设计措施

1.外门窗的抗风压等级不低于4级(2.5≤P<3.0KPa),气密性等级不低于6级。

水密性不低于3级。

2.高层住宅外窗和多层住宅的铝合金外窗宜做附框。

塑钢窗口应做企口。

3.有附框的外窗口周边应做一道防水。

4.门窗二次设计单位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设计施工图必须经主体设计单位签章认可,有节能性能改变的门窗设计施工图必须经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合格。

 门窗加工前,应对其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透性能进行定型检测,有节能要求的门窗增加传热性能检测。

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必须对门窗型式进行修改,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能正式加工。

5.外窗与墙垂直交接部位应设置墙垛,厚度与保温层厚度一致。

(二)施工措施

1.外窗框及附框四周应保证有4-6㎜的缝隙,应清理干净并干燥后,使用发泡剂连续填充,一次成型,充填饱满,在硬化前清理干净框、外侧多余发泡胶,防止发泡剂外膜受损。

将槽口用耐侯胶封闭,严禁在涂料层上打密封胶。

2.外窗的窗台外侧必须低于侧不小于10㎜,且外窗台向外坡度≥5%。

窗楣上应做鹰嘴或滴水槽。

3.门窗安装应进行样板检查。

一般门窗现场至少抽取一樘进行解剖,检查部构造、材质及拼装质量;防火、防盗、节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