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
初中音乐教案本
()学年度第()学期
学校
科目
年级
教师
认识简谱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
两课时
一、识谱是音乐双基(基础音乐知识,基本音乐技能)里的一个范畴,它涉及很多音乐理论和技能,如:
音名,记谱法,调式,音程,和弦、节拍、速度、力度、旋律、视唱及歌唱技能等的同时,识谱也是音乐审美的一种手段、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因而在普通中学开展识谱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必要的。
至于学习识谱的方法及如何学习识谱,是我下面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首先,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
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识谱并不是神秘高深莫测的事情,一般五音正常的人都能学会;但也不是一学就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练习练习再练习。
其次,就是讲究一个方法的问题。
以前的音乐课可能也有接触过识谱的知识,但内容零散不系统,学习时间分布不集中,很容易受遗忘曲线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可以说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
怎样教授这样一批纯属自然姿态的学生呢?
方法我用八个字概括:
科学系统,循序渐进。
下面我将以一个课时为例,讲述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不明确性,我将通过对比的例子来说明识谱的重要性:
文学有它的语言那就是文字,同样,音乐也有它的文字,那就是乐谱,如果不识字,再好的文章也是废纸,如果不识谱,再美妙的音乐也没有旋律。
二、我不讲述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而是让学生通过实例,实践来感受学习,这也避免了单纯理论说教的枯燥,以下我把《识谱歌》作了些改变。
谱例1
《识谱歌》
1=C
1234∣567∣ⅰ7654∣321∣1113∣555∣66ⅰ6∣555∣
∨∨∨∨∨∨∨∨∨∨∨∨∨∨∨∨
4445∣65431∣2432∣111‖
∨∨∨∨∨∨∨∨
从技术上讲,这段旋律不难。
但在学生试唱的过程中,声音都此起彼伏,这反映了同学的实际水平,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自然状态,这一点学生自己也能感受到。
接下来分析原因,为什么简单的《识谱歌》唱起来都如此复杂?
接下来分析下一整段旋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1)旋律包括了八个高低不同的音(1234567)
(2)三种不同时值的音符(xx)
(3)三种不同的节奏(xxxxxx)
(4)调号、括号、小节和终止线。
以下将分别讲述:
1.调号
调号写在简谱的左上方,表示整首曲子音调的高低。
而曲子音调的高低通常通过规定主音
(1)来确定。
举例:
的不同音高而决定不同音调,并很快判断第二个音阶的调比第一个要高很多,这样,学生在感性上对调号有个初步的人认识。
2.拍号
拍号写在调号的后面,以分数的形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单位拍),分子表示每小拍唱几拍(拍子)。
我们通常说的几拍子就是看分子,它和拍号的分母无关,如都属二拍子。
,唱几拍(拍子)。
我们通常说的几拍子就是看分子,它和拍号的分母无关,如都属二拍子,都属三拍子。
(1)拍子:
(2)拍子的概念:
拍子就是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1个断,按照一定次序循环重复。
从中得出:
a拍子是有强弱的。
b单位拍的时值是一样的。
c拍子有循环性。
拍子的强弱性,通过介绍一些常用拍子来说明:
二拍子:
每小节有二拍的拍子。
强弱关系是:
强弱▲△
三拍子:
每小节有三拍的拍子。
强弱关系是:
强弱弱▲△△
四拍子:
每小节有四拍的拍子。
强弱关系是:
强弱强弱▲△▲△
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叫次强,“次”是第二的意思。
次强就是比前面的强要弱,比后面的弱要强。
(2)单位拍
单位拍是拍号中的分母部分,即以几分音符为一拍,它可以是任意时值的音符来代表,如刚才讲过的二拍子:
,其中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是拍,以六分音符为一拍的是拍,那么什么是音符的时值呢?
(2)都有那些常用的音符?
音符的时值就是音的长短,常用“”来表示。
常用音符:
X——全音符
X——二分音符
X——四分音符
X——八分音符
X——十六分音符
可以先提问学生,各个音符唱几拍,一般的回答是全音符唱四拍,二分音符唱两拍…,接下来通过图示法来引导教学。
假如把一个单位圆看作是一个全音符的话,那么二分音符就相当于一个半圆,四分音符则是圆的,八分音符是,十六分音符则把圆分成十六份,是当我们规定的圆为一拍的话,也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话,整圆也是全音符就是四拍。
因而把全音符说成是四拍是错误的,它必须有一个前提,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学生通过图示及算术的推断,就很容易得出其他音符的时值了。
3.节奏
介绍了拍号和单位拍,也为节奏打下了基础。
节奏的概念:
节奏就是按照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从中可以得出节奏包括:
a音的强弱;b音的长短。
在音乐中又如何打节奏呢?
打节奏包括:
打和念。
A打也叫击拍或打拍子。
不管音符数的多少,每拍规定敲一下,要求匀速。
击拍时,一下一上为一拍,前半拍用↘表示,后半拍用↗表示。
练习:
‖:
XXXXX:
‖
∨∨∨∨∨(打)
B念就是把各个音符的长短用“哒”念出来,有几个音符就念几个“哒”。
练习1.
‖:
XXXXX:
‖
∨∨∨∨∨
哒哒哒哒哒(念)
2.‖:
XXXXXXXXXX:
‖
∨∨∨∨∨(打)
哒哒哒哒哒(念)
‖:
X-X-X-X-X-:
‖
∨∨∨∨∨∨∨∨∨∨(打)
哒哒哒哒哒(念)
难点节奏:
XXXXXXXXXX·XX·X
通过图示法画出击拍的图示,将打和念结合,反复练习,再通过打《识谱歌》的节奏,使学生熟记于心。
三.小结:
识谱涉及到太多的音乐技能,而节奏技能也是最基本的,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架,离开了节奏音乐也是支离破碎,也无从谈什么音乐了。
因而我把节奏当成是第一个训练项目,接下来音高音准、调式、旋律等方面的练习,可以说识谱工程的任务任重道远。
这里谈谈个人体验:
识谱要反复练习实践,通过大量的视谱,背谱,学习过程可能枯燥痛苦,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很重要。
在讲述理论的时候尽可能结合实际的谱例,在视唱实际的谱例时尽可能找些有代表性的优美的旋律或者在严查形式上丰富些,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四.课外延伸
由于电脑的普及课余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识谱软件和打谱软件及音乐mid.它有一个好处:
它可以把打出来的谱译成音乐,学生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所译音乐的各种音色。
由符号变成声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徒然增加的。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歌舞青春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
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
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 重点:
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
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 提问:
(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
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
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
(一)——编配打击乐伴奏。
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
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
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
(二)——创编舞蹈动作。
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小结:
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各种演唱形式。
课后反思: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歌曲《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乐曲《校园圆舞曲》《四季歌》。
2、即兴表演《校园圆舞曲》《四季歌》。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的不同情绪和时代特征;体会乐曲《校园圆舞曲》《四季歌》的不同节拍和节奏感觉。
2、了解奥运会的知识,会歌和汉城奥运会。
3、随着乐曲《校园圆舞曲》《四季歌》即兴表演舞蹈,掌握不同节拍的舞蹈节奏。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教学难点:
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准备:
录音机、CD片(有关奥运会的一些场景、前苏联卫国战争、青海“花儿”的文字、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1、通过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背唱《青春舞曲》引入新课,我们继续“青春”的主题。
2、提问:
表现青春的歌曲和乐曲还有哪些?
3、这捷克我们听这样几首歌曲和乐曲:
(1)听《手拉手》。
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
你知道它演唱的时间、地点、唱和以及它的基本情绪吗?
讨论关于奥运会的话题、关于奥运会会歌的话题以及汉城奥运会。
打开乐谱,分析歌曲的曲调(旋律线、音域)、节奏特点(弱起、切分、附点、休止符等)以及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
再欣赏1-2遍《手拉手》,按4/4拍指挥图式及音乐发展的线条打拍子,体会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绪,并可跟着音响哼唱歌曲,加深对歌曲音乐意境的体验。
(2)听《共青团员之歌》。
情学生们讨论这首歌曲的名称、国明、音乐风格、情绪和历史背景。
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分析、讨论歌曲的旋律,特别是强拍和弱拍起在不同段落所造成的不同音乐特点,曲调节奏与歌词的关系,大跳音程与音乐情绪的关系,调式与音乐风格等。
再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进一步体会歌曲的风格和音乐形象。
(3)听《十六岁的太阳》(如有条件可同时播放《十六岁的花季》的片断)。
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时代特征、基本情绪、歌曲结构、节奏特点等。
欣赏《十六岁的太阳》,跟着音响打拍子,可以自编多声部节奏(立体节奏和使用不同打击乐)。
(4)听两首乐曲:
管弦乐曲《校园圆舞曲》和手风琴曲《四季歌》。
讨论两首乐曲的音乐情绪、节拍节奏、音乐风格、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乐句如何划分等。
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跟着乐曲打拍子。
4、歌曲和乐曲欣赏的反馈与评价:
教师依次播放《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校园圆舞曲》和《四季歌》每听一首歌曲和乐曲均填写和选择下列内容。
讨论“青春”的含义,上升到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的高度。
选择填表1
曲名
速度:
A中速稍慢
B中速稍快
C进行曲速度
节拍:
A2/4
B4/4
C3/4
力度:
A强
B弱
C渐强
D渐弱
选择填表2
曲名及其段落
情绪:
A欢乐B悲伤C雄壮D抒情E庄严F柔美G愤怒H其他
意境:
A宽广辽阔B整装待发C梦幻憧憬D流畅优美E活泼热情F其他
5、即兴表演舞蹈。
跟着《校园圆舞曲》和《四季歌》的旋律即兴做出舞蹈动作,体会不同节拍的节奏感觉。
同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小结: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
一、意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
大约在70年代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创作。
法国人皮埃尔利用磁带录音机通过改变磁带速度、颠倒方向、随机剪辑、多轨录音等方法制作一种合成的音乐——具体音乐。
德国人艾默尔特利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电子音乐。
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人们又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音乐。
今天,我们所接触的音响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由人声或传统乐器(钢琴、小提琴、二胡、笛子等)演唱或演奏的音乐,电子音响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本单元选用了一些教科书很少涉及的材料,力图让学生通过欣赏用电子乐器演奏的音乐,以及用电子手段制作的音响片段,加深对电子音乐领域的了解,从而达到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或音响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队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难点是音乐材料比较新,教师如何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准备:
1、音响、CD、唱片、VCD(DVD)影碟(内容与本课相关);电子琴、竖笛、打2、2、击乐器(木鱼、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1、与本课相关的照片,如西班牙斗牛图、沙漠驼铃、电子乐器(队)照片、奥运会开幕式、热带雨林、西班牙斗牛民俗、丝绸之路、环境保护方面的文字材料。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电子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2、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认识常见电声乐器,能够听辩电声乐器的音色。
2、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随录音学会演唱歌曲《橄榄树》,体会歌曲的词曲关系。
3、对《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等作品有一个基本了解。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和实物,认识电子乐器
1、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听一些特别的乐器声音,你们能够辨别出它们是什么乐器吗?
2、播放课前录制的不同形式电子音乐片段。
3、检查学生了解的情况。
出示图片加以说明。
4、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回答问题。
5、师:
电声乐器不是通过物理振动发音,而是借助电能发声,因而它们的发声原理与常规乐器不同,音色独具特色。
教科书中的架子鼓不是电声乐器,但是它是电声乐队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一般不用于常规乐器组合。
(二)欣赏
1、《西班牙斗牛舞曲》
(1)先放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乐曲表现内容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注意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的转换,借助图片及有关西班牙斗牛的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
(3)请学生说说电子琴在性能上的特点(键盘乐器,自动伴奏系统,音色变换自由,携带方便等)。
2、《丝绸之路》主题音乐
(1)清学生说说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看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分组讨论用音乐手段表现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的小设计等。
(2)听录音,感受乐曲的表达的情感。
注意乐曲带再现的三部结构。
(3)说说电子合成器在表现音乐方面的特点。
3、《命运变奏曲》
(1)通过听录音,感受电声乐队与钢琴等真声乐器的组合特点。
说说其他有关这种组合的例子。
(2)比较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可以对笔听赏《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巴赫的《拖卡塔》等古典作品),说说两种演出版本的区别,以及听后的感触。
(3)背唱教科书中所选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谱例片段。
4、《橄榄树》
(1)听录音,结合歌词,说说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2)说说电声乐队在演奏《橄榄树》时的乐器组合以及乐曲的处理方式,。
(3)再次聆听录音,并随录音填词跟唱。
(4)回答问题:
乐曲中的反复及好起什么作用?
你能说出这首作品演奏的顺序吗?
(三)总结
(四)布置下节课提前准备的材料
1、将自己收集道德用电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录音资料带到教室与其他同学交流。
2、尝试翻译英文歌词。
提醒学生注意在英文歌曲中有时为了法音的需要而常常会发生“合成词”的现象。
寻找有关奥运会的图文材料。
3、准备小合奏《新年好》的合奏方案。
4、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课外分小组完成“音乐工作站”中的录制工作。
课后反思:
、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教学——《圣火》《雨林》。
2、器乐小合奏——《新年好》。
3、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声音乐的了解范围,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各种场所的电声音乐基本状况。
2、能够了解电声音乐用于奥运会等大型活动时的常规形式。
3、能够利用常见的电声乐器编排集体演出节目。
4、能够利用常见的电声设备制作有主题的音响片段。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检查学生准备的情况,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声音乐的基本常识,以及几首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本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相关的内容。
清同学门将课前准备的材料展示出来。
2、欣赏《圣火》
(1)讨论解决课本中的几个问题。
(2)说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
3、欣赏《雨林》。
(1)先听录音,请学生说说所听到的自然界的声音(雷雨、鸟鸣、刘水等)。
(2)说说这样的音响是否属于我们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
如何给这些音乐定位?
(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
4、交流同学们收集的电声音乐。
参照教科书上的提示,说说这些音乐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器乐小合奏——《新年好》
1、根据教科书中《新年好》的旋律编配电子琴伴奏。
可以让教师帮助标出和弦,学生自己选择伴奏音型、确定速度。
2、根据电子琴谱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声部。
并进行分工排练。
3、按照教科书的提示进行合奏排练。
4、请女同学编排舞蹈动作。
5、全班合作表演,请教师(或同学帮助照相)。
(三)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1、根据教师上节课的布置,请学生将录制好的音响进行演示播放,并加以讨论。
2、请各小组将本组的工作计划(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独特的设计思想想全班做简短汇报。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歌剧之夜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聆听女声二重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重点难点;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二声部的演奏;常规准备;教学环节;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2、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的二声部演奏进行练习;二、新课学习:
;
(一)聆听《洪湖水浪打浪》;复习欣赏女声二
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聆听女声二重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歌曲浓郁的湖北洪湖地区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
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二声部的演奏能力,促进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准备
常规准备
教学环节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与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的二声部演奏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一)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复习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电影《洪湖赤卫队》片段,初听《洪湖水浪打浪》后简单介绍电影情节中与歌曲有关内容——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随音乐作摇船动作参与歌曲表演)。
(二)学习歌曲《柳树姑娘》
1、录音范唱歌——学生活动:
全体用器乐演奏歌曲注意二声部的学习——结合器乐演奏讲解附点四分音符时值(少讲多练,重在学生的自身感受掌握)——学生学唱旋律(二声部可一气合成,也可分练后在合)——歌词理解——全体演唱2、表演歌曲《柳树姑娘》律动:
学生随着音乐自由表演。
(师生同台表演:
自选乐器或演唱或表演)
三、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白毛女》选段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欣赏分析与体验音乐作品,了解歌剧这一艺术形式,熟悉有关歌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学生以模唱、表演歌剧片段的形式,感受其艺术魅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曲,指出人物声音特点以及音乐的旋律特点,并用语言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
培养自己对歌剧及歌剧音乐的喜爱之情。
重点
乐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与实践
难点
能与他人合作、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教学准备
光盘音响器材教材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歌剧选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到歌剧音乐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在歌剧里漫游,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进一步了解歌剧的有关知识以及歌剧音乐的特点。
二、快乐练声
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2、学生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拉起手》。
三、基础乐理
1、请学生说出两首歌曲的调号和拍号、速度及情绪特点。
并说出各自的演唱形式。
2、请学生说出两首歌曲中前四小节音符的名称和时值。
四、欣赏过程
1、请学生介绍歌剧《白毛女》剧情。
(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
2、教师介绍歌剧的起源、发展及代表作品等知识。
3、播放歌曲《北风吹》录音,学生感受其特点。
思考:
1】、该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教师范唱帮助学生体会音乐情绪)
2】、边听赏音乐边联想喜儿是一个怎样的人?
(天真、纯洁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