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4031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docx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

强盗的胜利阅读答案

【篇一:

2016年尔雅军事理论期末考试】

txt>姓名:

班级:

默认班级成绩:

97.0分

一、单选题(题数:

50,共50.0分)

1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方法是()。

1.0分

a、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b、

不打无准备之仗、无把握之仗

c、

慎重初战,实行有利决战

d、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2侦察监视技术按照任务分类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1.0分

a、

战略侦察监视

b、

战役侦察监视

c、

战术侦察监视

d、

空间侦察监视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3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不包括()。

1.0分

a、

方式多

b、

距离远

c、

容量大

d、

成本低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4唯心主义对战争起源问题的观点不包括()。

1.0分

a、

心理决定战争论

b、

自然主义战争论

c、

宗教战争论

d、

资源战争论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5

导弹的组成不包括()。

1.0分

a、

战斗部

b、

动力装置

c、

弹药

d、

制导系统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

c

6原子弹之父是()。

1.0分

a、

钱学森

b、

奥本海默

c、

爱因斯坦

d、

奈斯比特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

b

7《孙子兵法》指出利用人情之理,下列不属于人情之理的是()。

1.0分

a、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b、

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c、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d、

不战而屈人之兵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8信息获取技术不包括()。

1.0分

a、

可见光获取技术

b、

红外信息获取技术

c、

多光谱信息获取技术

d、

生化信息获取技术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上尉的信》中提到的“两个强盗的故事”指的是()。

1.0分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中法战争

c、

太平洋战争

d、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10抗日的主力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下列说法不符合实情的是()。

1.0分

a、

国民党没有正确的抗日纲领

b、

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共产党实行人民战争、全面抗战

c、

国民党假抗战,真反共,随时准备与日本谈判、投降

d、

国民党与共产党针锋相对,重心都不在抗战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11下列关于阿富汗战争带来的启示是()。

1.0分

a、

广泛的国际支持,对现实战争意图具有重要的影响。

b、

人心向背对战争的胜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赢得对方民心,对战争胜利具有促进作用。

c、

迅速有效的反应机制,是将危机转化为战略机遇的重要保证。

摧毁对方战斗意志,对战争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12研究国内战略环境,应该着重把握的因素不包括()。

1.0分

a、

地理环境

b、

政治环境

c、

综合国力情况

d、

分裂势力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13外交真正的后盾是()。

1.0分

a、

经济

b、

科技

c、

国防

d、

民生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

c

14齐国的四姓之乱的“四姓”不包括()。

1.0分

a、

田氏

b、

鲍氏

c、

韩氏

d、

栾氏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

c

15《虚实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1.0分

a、

避实击虚

b、

乘敌之虚

c、

以众击寡

d、

以镒称铢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

d

16最早的反辐射导弹百舌鸟出现在下列那次战争中?

()1.0分

a、

海湾战争

b、

美伊战争

c、

越南战争

d、

中法战争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

c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人员非致命武器?

()1.0分

a、

声波武器

b、

情绪控制武器

c、

基因武器

d、

光弹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

c

18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不包括()。

1.0分

a、

政治民主

b、

经济民主

c、

组织民主

d、

军事民主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

c

19《军争篇》的中心思想是()。

1.0分

a、

不战而屈人之兵

b、

平和军心,以静制动

c、

争取先机之利,掌握战场主动权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

c

20

关于信息技术的军事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0分

a、

依托军事网格的强大功能,可实现网状、虚拟、节点活动式稳定高效的作战指挥

b、

信息技术在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

c、

信息技术的军事应用可以用高投入、低效能来概括

d、

信息技术在军事上可用于定位引导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

b

21核武器爆炸后所产生的杀伤破坏因素不包括()。

1.0分

a、

光辐射

b、

冲击波

c、

病毒性感染

d、

核电磁辐射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

c

22未来战场作战成员构成不包括()。

1.0分

a、

“蓝领”

【篇二:

2015秦汉史满分考试答案】

xt>一、单选题(题数:

50,共50.0分)1

秦汉时期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

?

关南a、

?

?

关西b、

?

?

关东c、

?

?

关中d、

?

我的答案:

c

2

《史记》中所指的关中是()。

?

a、

今陕西省

?

?

b、

秦统治之地

?

?

c、

今西安市

?

?

d、

今四川省

?

我的答案:

b

3

“春秋决狱”指判案法官根据()来判断是非。

?

秦律a、?

?

b、伦理原则

?

?

法律c、?

?

d、

上级态度

?

我的答案:

b

4

()将首都迁至北京后在南京还留有模拟政府。

?

唐代a、

?

?

清代b、

?

?

明代c、

?

?

宋代d、

?

我的答案:

c

5

法家思想最早产生于()。

?

秦国a、?

?

齐国b、

?

?

燕国c、

?

?

赵国d、

?

我的答案:

b

6

私塾的行政管理权属于()。

?

个人a、?

?

国家b、?

?

集体c、?

?

d、

地方政府

?

我的答案:

c

7

北宋末年()主张强硬的国家管理模式。

?

司马光a、

?

?

王安石b、

?

?

马致远c、

?

?

李清照d、

?

我的答案:

b

8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应属于()。

?

法家a、?

?

道家b、

?

?

c、

【篇三:

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吊丝”一词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自我标注。

它是和各种“二代”比时的自称,也是和小伙伴们的互称,同时还可能被用在自谦上,被夸赞时怯怯地说一句“我就是一枚吊丝”。

不论男女,不论是小有成就还是慵懒颓废,都有意无意地争领这一称号——仿佛不自领就是脱离群众。

②有人给吊丝画了像,比如在长相、卫生、内在、情怀、经济条件、生活方式、恋人伴侣等方面符合标准,便是入伙了。

以这个词命名的亚文化流行,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

但对其中隐含的自我矮化,则必须予以批判与摒弃,它对青年精神的破坏力不可不察。

③当然这种自我矮化,动机很复杂,不是一句“爱谁谁”就可以收尾的。

有人以此为吐槽工具,标示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怒;有人把贴标签当成一种个性,真正有别于他人的奇异;也有人用这一标签自我麻醉,降低标准,用一种自我设障的方式拉低期望、舒缓压力;有人则用这一标签进行掩饰,认为这是互联网世界中幂可或缺的:

在众人都自认草根的虚拟空间中,有了“吊丝”的外膜便有了自我保护的可能;还有些人自以为很谦虚谨慎,领了称号便是不张扬,也是不把自我与他人刻意割裂的策略选择。

④这里边有个常识:

社会很少会把一种称谓强加于人,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自我”认定,然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集体有意识的认同,进而扩散成“像者为之,不像者亦为之”的格局。

拿“吊丝”这个词来说,一类是表面上把自己矮化、心里却未必这么想;一类是内外皆把自己矮化并真心认同;第三类是内外皆矮化并对认同与否无感。

第一类是在降低姿态,第二类是矮化心态,而后一类则是麻痹状态。

不管是哪一类,吊丝文化的存在,即使是主观意图彰显

对抗主流的勇气,或是当成接地气的互联网精神,从客观效果看,这也并没有让年轻人更特立独行,更没有向社会传递出多少正气。

⑤尤其是在无数“逆袭”案例出现的当今时代中,这种文化的不合理性就显得有些荒诞。

我们可以观察到完全逆反的两种情形,有人把本是外在的嘲弄或自嘲内化成了心理垢污,自我设限,直至“不能直立行走”;而有的人却在用内心的坚定祛除外在卑庸的“鱼鳞”,并终于学会了奔跑与飞行。

⑥从这个角度讲,逆袭,何止是一种行动上的升级,更是一种心志提档的超越。

只有在价值上把自己真正矮化的人,才会被边缘化,而那些在充实自己价值的人终将迈入核心。

这足以说明,你怎么自称并不重要,关键是用什么心态来认同之并选择怎么行动——低姿态没问题,千万别矮心态!

⑦人人都可以调侃说自己获过的最大的奖是“雪碧再来一瓶奖”,但有些人会在日后的人生简历里写满成绩,有些人则连多一瓶雪碧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我只是想说,这绝不是精神胜利,矮了姿态不会比他人真正矮,矮了心态可真就长不“高”了。

(选自2014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吊丝”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吊丝”是当下年轻人的自我标注,也是和小伙伴们的互称,同时还是自谦。

都有意无意争领这一称号——不自领即脱离群众。

b.“吊丝”在有些人看来需要一定条件,比如在长相、卫生、内在、情怀、经济条件、生活方式、恋人伴侣等方面,并以此自我麻醉。

c.“吊丝”首先是一种年轻人自我认定,然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集体有意识的认同,进而扩散成“像者为之,不像者亦为之”的格局。

d.“吊丝”文化表现了主观意图彰显对抗主流的勇气,也表现了接地气的互联网精神,但从客观效果看,它并没有向社会传递出正气。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段从“吊丝”现象入题,接着详细介绍了它入伙标准的具体内涵,自然引出对“吊丝”中隐含的自我矮化必须予以批判和摒弃的观点。

b.③段分析了“吊丝”中自我矮化的复杂动机:

或表达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怒,或表现自己有别于他人的奇异,或以此拉低期望舒缓压力等等。

c.④⑤两段承接上文深入剖析了自称“吊丝”的人们降低姿态、矮化心态、麻痹状态等心理状态,并指出“吊丝”们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情形。

d.⑥⑦两段从对自身价值不同认知的角度,运用鲜明对比,明确提出观点:

怎么自称不重要,重要的是姿态可以矮化,但心态千万不可矮化。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吊丝”文化必须予以批判与摒弃,因为其中隐含的自我矮化心态有巨大破坏力,使青年人内外皆把自己矮化,从而丧失进取精神。

b.作者认为,你怎么自称并不重要,关键是用什么心态认同并选择怎么行动。

矮了姿态不会比他人真正矮,矮了心态可真就长不“高”了。

c.吊丝文化也并没有让年轻人特立独行,反而让他们把本是外在的嘲弄或自嘲内化成了心理垢污,自我设限,甚至到“不能直立行走”。

d.当今时代,宥的人自我设限,裹足不前;有的人祛除外在卑庸,并终于有所成就。

可见,逆袭不是行动上的升级,而是心态提档的超越。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溪音》序

[清]朱仕绣

杨林溪水出百丈岭。

岭界于南丰、建宁二邑。

水初出,小泉也。

南迤十里,合众流,溪品扼之,水始怒,轰豗日夜,或作霹雳声。

人立溪上,恒惴憟。

稍南益夷,临溪居人亦益众。

未至杨林数里许,水遂无声。

然溪道益回多曲,里人名之曰巧洋。

建宁方言,呼水曲曰洋。

杨林在巧洋南三里,溪水三面抱村如环。

筠园①世居其地。

村多杨木,故曰杨林。

而溪上群山,多松槠,杂他果卉,弥望郁然。

中夜风雨四至,水潦声与群木声相乱,悲壮激越,中杂希微,如钟鼓既阕而奏管弦丝竹之音。

时或晨雾淅沥,居人未起,箨陨沙颓,萧屑有无②。

缘溪独游,其听转静。

至于春秋朝夕虫鸟之号,平林幽涧樵采之响,里巷讴吟和答,舂抌机杼,鸡犬之鸣吠,远近断续,随风高下,一切可喜可愕之音咸会于溪。

筠园家溪上,授徒溪西之草堂,往来溪侧,辄闻溪音,感而写之,于是其诗愈富。

筠园方壮时,以诗名天下。

尝游太学,观京师之巨丽。

所涉黄河、长江,湠漫汹涌,骇耳荡心,足以震发诗之意气。

顾以不得志,困而归。

年几五十,回翔溪上,其诚有所乐耶?

昔之学艺者患志不精,乃窜之无人之地以求其所为寂寞专一者,一旦得之,遂能役物以明其志。

今溪之幽僻而筠园乐之,意岂异此耶?

余尝序筠园诗,以为得高岸深谷之理。

今读所补琴操古歌,益渊?

,正变备具。

至效陶诸什③,则无怀、葛天之遗风犹有存者,其更世益深,日息其志,迈迹于古,殆将往而不可知也。

其涵澹萧瑟④,抑亦得于溪之所助者多也。

昔孔子教人学诗之旨,审于兴、观、群、怨,而末不遗夫名物。

筠园诗益富,不自名,归功于溪,集既成,以是名篇,故余得详其原委云。

(选自《明清散文集萃》)

【注释】①筠园:

《溪音》的作者朱仕玠,筠园是他的号。

②有无:

似有似元。

③效陶诸什:

仿效陶渊明的作品。

④涵澹:

涵养淡泊。

萧瑟:

寂寞凄凉。

这里指不慕名利,自甘寂寞。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缘溪独游,其听转静听:

听到的声音

b.筠园家溪上,授徒溪西之草堂家:

定居

c.尝游太学,观京师之钜丽游:

游学.

d.余尝序筠园诗,以为得高岸深谷之理序:

序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然溪道益回多曲屋舍俨然

b,筠届世居其地其诚有所乐耶

c.如钟鼓既阕而奏管弦丝竹之音图穷而匕首见

d.以诗名天下遂能役物以明其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仕玠名满天下,怀才不遇。

他年轻时曾游历京城,足迹遍及长江黄河,但最终未施展抱负,后来退居杨林。

b.朱仕玠志趣高雅,心怀坦荡。

他沉浸在幽静的溪畔,涵养志趣,追慕陶渊明,赏景赋诗,忘却世俗,乐在其中。

c.朱仕玠热爱生活,不屈命运。

他定居于溪畔草堂,欣喜于天籁之音,并把这种感受诉诸笔端,以期施展抱负。

d.本文写景生动,寓理于景。

文章描写了动人的溪音,表现了它对朱仕玠的影响,也含蓄地点出了创作的源泉。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顾以不得志,困而归。

(3分)

(2)今溪之幽僻而筠园乐之,意岂异此耶?

(3分)

(3)筠园诗益富,不自名,归功于溪,集既成,以是名篇。

(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8~9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8.本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4分)

9.有人认为,“惟有蜻蜒蛱蝶飞”一句“托”出全诗意境。

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①,②。

③,④,⑤,⑥。

(李密《陈情表》)

乙:

①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③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④,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⑤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其二)》)

⑥,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鼓声

萧乾

在所有的乐器中,鼓同我这一生关系似乎更为密切些。

倘若你闭上眼睛使劲回忆,总可以追想出自己孩提时代玩过的一两件玩具。

我曾经这么试过。

浮现在我眼帘里的,总是一只拨浪鼓,鼓面大约只有铜钱那么大,是杏黄色的,两边各拴着一根红丝绳,绳端是颗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珠子。

鼓槌是比筷子还细的竹棍,攥在手心里只要轻轻那么一摇撼,那两颗珠子便甩动起来,拨浪拨浪地在鼓面上敲出细碎响声。

拨浪鼓给我带来过无限快乐,它那清脆的声音曾冲破我儿时的孤寂。

四五岁上,在我开始懂事的时候,另一种鼓进入我的生活了。

当时,北京有一种穿街走巷收购旧物的商贩。

不同于一般的商贩,他们不是短打扮,往往身穿长褂,右肩上搭着条细长的钱口袋。

那是他用以夺走穷人最后一点生活用品的资本。

他一只手里握着个鼓槌,另一只拿的是比我幼时玩的那种大不了多少的小鼓,北京市民通称他们作“打鼓儿的”。

在我心坎上,“打鼓儿的”是一种文雅的强盗。

每逢这种人进家门一趟,我们就少了一件家具。

“打鼓儿的”吆喊的是收买珍珠翡翠,玛瑙玉器,可我们那一带连见也没见过那种贵重物件。

通常请”打鼓儿的”过目的,不是现由娃娃腕子上剥下的镯子,就是家里仅剩的一件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