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4410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9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docx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

(精编)施工组织任务书

前言3

第一章工程概况4

1.工程简介4

2.建筑概况4

3.结构设计概况4

第二章施工方案5

1.施工顺序与流向5

1.1基础的施工顺序与流向5

1.2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与流向5

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6

2.1地基基础的施工流程6

2.2基坑降水6

2.3基础混凝土要求6

2.4施工机械配备7

2.5土方外运及渣土垃圾处置措施7

2.6基坑监测7

3.主体工程施工方案9

3.1测量总则9

3.2模板工程10

3.3钢筋工程12

3.4混凝土工程14

3.5砌块工程17

3.6上部结构屋面防水施工17

3.7脚手架工程18

4.装饰工程施工方案18

4.1施工步骤18

4.2装饰施工20

5.分部分项工程技术措施21

5.1测量工程21

5.2模板工程22

5.3钢筋工程22

5.4混凝土工程22

5.5砌体工程23

5.6脚手架工程23

5.7装饰工程24

参考文献25

鸣谢26

附录27

前言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为解决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全局问题的,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安排好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的相互衔接和配套。

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为具体指导施工服务的,要具体明确,要解决好各工序、各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合理组织平行流水和交叉作业,以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组织设计须及时修改和补充,以便继续执行。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四项基本内容:

①施工方案。

②施工进度计划。

③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④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暂设工程的需要量及其供应与解决办法。

前两项指导施工,后两项则是施工准备的依据。

实践证明;只有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和施工规律,并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施工可以有条不絮的进行,否则就会出现盲目施工的混乱局面,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上海建峰学院实验楼

建设单位:

上海建峰学院

设计单位:

上海众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建筑概况

(1)本项为上海市宝山区建峰学院实验楼,该地块位于学校规划地块内,南侧为篮球场,西侧为道路,北侧是宿舍楼。

是原平房教室旧址。

(2)总建筑面积为1880m²,占地面积为710m²。

建筑物共3层。

实验室底层室内地坪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550m,室内外高差为0.45m。

(3)本工程为三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4)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

(5)基础为独立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

三.结构设计概况

1.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基底标高为-5.10m。

2.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设防烈度为7度。

3.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混凝土等级为C30。

4.钢筋采用HPB300、HRB335级钢筋,埋件锚筋采用Q235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吊钩采用HPB300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5.除注明外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垫层混凝土采用C10,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

6.除注明外条基下设置100厚混凝土垫层。

7.基础梁配筋按倒梁设置,悬臂端按构造设置弯起钢筋。

8.基础地面标高必须在老土下≥100mm。

第二章、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与流向

1.1基础的施工顺序与流向

1.2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与流向

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2.1地基基础施工流程

根据本工程结构设计要求,地层土性描述:

第一层为杂填土,厚1.0~1.5m;第二层为戈壁土,厚2~3m;第三层为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

基础选用类型:

采用独立柱基础,基底标高为-5.10m。

所以采用基坑四周以1:

0.5坡度放坡一次挖至基础底部。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土,自卸汽车运土,运距1公里,机械平整场地,填土碾压(内燃压路机)。

2.2基坑降水

由于基坑开挖不深而且土层较好且不复杂,所以选用明排水法。

沿基坑开挖的四边开挖低于基础深1m宽为1m的条形坑用于向上排水。

排水天数为10天。

2.3基础混凝土要求

钢筋混凝土基础底面应作强度等级为C10的100mm厚混凝土垫层,垫层宜比基础每侧宽出100mm。

钢筋混凝土基础保护层厚度,有垫层处≥40mm,无垫层处≥70mm,与土壤直接接触外侧无建筑防水作法的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柱在室外地面下部分保护层厚度均应向外侧增加到40mm(即构件断面加大,钢筋仍是原位不动)。

2.4施工机械配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本工程的总体工期计划安排,开挖基坑采用2台1m3正常臂长的反铲挖掘机,一台在上部装车,一台于下面收底整平。

本工程基坑开挖施工阶段主要机械配备如下表所示。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反铲挖机

1m3

2

2

土方车

5

2.5土方外运及渣土垃圾处置措施

为确保文明施工,本工程在土方开挖、外运、建筑垃圾的清运、场内积水排放、周边道路保洁等作为文明施工的措施来严格控制。

在土方开挖前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土方施工队伍、建筑垃圾清运队伍,并会同有关分包单位到当地渣土管理办公室、市容管理办公室等管理机构处办理施工前的有关手续。

在施工时落实道路保洁、场内保洁的专职人员和相应的措施,督促土方车辆不得超载,不得装载太湿的稀泥,防止土方、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滴漏、散落;在工地大门口设置清洗池,用高压水枪对土方车辆的轮胎进行清洗,确保轮胎清洁后方可把运土车开出工地大门;在工地大门口向外200m铺设麻袋作为道路保洁措施;在工地大门口向外500m范围内安排道路保洁人员及时清扫保洁。

土方运输时,尽量少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夜间运输时禁止使用该门。

2.6基坑监测

2.6.1、施工监测依据和方法

(1)相关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资料

(2)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序号

名称

备注

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2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DG/TJ08-2001-2006

3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4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2007

2.6.1.1坑外地表垂直位移

在基坑周边布设9组坑外土体地表沉降测点,以确认基坑开挖的环境影响范围。

每组设测点5个,共计45个测点,同组测点间距为分别为2m、7m、10m、15m,离基坑最近点距离基坑外边缘1m,测点编号为的T1-1~T1-5,……,T9-1~T9-5。

布设方法:

在地表测点处埋入(或打入)顶部为光滑的凸球面的钢制测钉。

测钉与地面不应有松动。

2.6.1.2坑外建筑垂直位移

在基坑四周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30m),基坑南侧,距基坑边线9.2m处,存在高层深基础剪力墙结构建筑,共计布设30个房屋垂直位移测点,编号为F1~F30。

布设方法:

利用原有水准钩,或在拟布点处打入射钉作摆尺用。

2.6.2测量精度

高程测量误差≤1mm。

地墙测斜精度±0.1mm/500mm

支撑轴力测量测误差≤10%F.S。

地下水位测量≤10mm。

坑地隆起测量≤10mm。

水平位移精度±1mm。

2.6.3、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配备有经验、有专业技能的组织管理者,做到快速、准确、及时提供监测信息。

有效的工作程序:

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从现场数据的采集、工况信息收集、数据综合分析、到形成成果报告。

技术保障:

监测方案需经有关单位进行评审,评审通过才可执行。

监测过程中,从测点埋设、原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提交等所有过程严格执行本公司《监测工作操作程序》,严格遵守国家及上海市的各项技术规程、规范。

仪器保障:

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完全满足工程监测精度要求,并经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检定。

现场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进场开展监测工作前,公司主管领导对项目部所有成员进行技术交底。

3.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3.1测量方案

3.1.1测量总则

本工程的坐标方格网作为轴线一级控制网,然后以此坐标网引测轴线二级控制网。

把轴线二级控制点设在周边围墙上,由二级网指导结构施工。

为了确保轴线的精度,应定期用一级网坐标点复测二级轴线控制点。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界址点及坐标尺寸、标高基准点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定位图进行轴线放设及标高控制。

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1)测角:

采用三测回,测角误差±5“以内,总误差±5”以内。

2)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当气压、气温与标准气象条件相差很大时,考虑气象改正系数。

3)量距:

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且进行温度修正。

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3mm以内,整幢建筑物垂直偏差在规范要求范围以内。

楼层标高控制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基准点,当误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抄测完成后,换人进行复查。

3.1.2沉降观测

观测应从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起,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为止。

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1.3轴线的放样及复核

上部结构施工轴线的垂直传递采用经纬仪天顶内控法投点。

根据首层设置的轴线基准点作为上部结构施工的轴线垂直控制点,逐层向上引测。

为了保证塔楼控制点垂准线的垂直度,以及最大限度接近施工区,测量平台的转换选择三层一设,并在各层进行连测,保证点位精度。

引测时,楼下操作者将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对中调平;楼上一个操作者将一个十字丝操作靶放在预留孔上,经纬仪十字丝和接收靶十字丝重合,既在预留孔边上做好标记,在混凝土上弹十字墨线,该点即引测完毕,依次将控制点分别引测到楼面上,然后测量员到楼面上用经纬仪将引测好的点分别引出纵向与横向直线,再以此为依据弹出轴线的控制线。

3.2模板工程

3.2.1总则

●本工程剪力墙、柱均采用木模,平台板和梁模板采用优质夹板。

●平台模板拼缝处采用二四木料;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辅以对拉螺栓。

●模板在使用前,根据情况可涂刷水性脱模剂,严禁涂刷油性脱模剂,以提高模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易保证拆模时不损坏混凝土表面。

●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重点部位应重点交底。

对于施工中的难点、重点,应在交底中明确,并记录在案。

●模板安装顺序:

竖向结构模-梁模-平台模。

每个单项模板完成后必须经自检并经技术复核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预留洞口位置及尺寸由关砌弹线定位后再经技术复核,确保洞口尺寸及位置正确。

●模板的支撑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严禁出现爆模、跑模等现象。

●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模板排列图及木工翻样施工员的交底进行模板拼装.

●模板必须在钢筋隐蔽验收通过后方可封模

3.2.2楼板的模板采用组合木模施工

搁栅采用45×85美松木方,间距200mm,下搁栅采用Ø48×3.5钢管,排架采用Ø48×3.5钢管,为保证业主实测实量要求,排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不大于800mm,纵横向牵杠1.5米一道,并按要求增设剪刀撑,增加稳定性。

立柱连接用双扣件搭接连接,搭接不少于1米。

施工中先搭设支撑排架,排架搭设完毕,经检查符合要求后,铺设楼板模板,模板安装位置、断面尺寸、平整度、垂直度都必须逐一检查、复核,复核无误后进行钢筋工程的施工。

同时,标准层平台板全部采用双扣件加强。

3.2.3方柱模板的施工

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跑浆;柱模的浇筑口和清扫口,在配模时应一并考虑留出。

柱模设置的拉杆每边两根,与地面呈45度夹角。

柱模的清渣口应留置在柱脚一侧,如果柱子断面较大,为了便于清理,亦可两面留设。

清理完毕,立即封闭。

3.2.4楼梯模板的施工

楼梯底模采用厚竹胶合板,侧帮采用木模,碗扣架支撑

3.2.5梁模板施工

采用厚竹胶合板,木龙骨,碗扣架支撑。

高度大于700mm的梁加设2道14的穿梁螺栓。

跨度大于4m的梁底模起拱千分之二。

3.2.6预留洞、预埋件处理

(1)本工程的预埋件、预留洞数量较多,在施工前应和安装图详细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施工。

(2)在模板或钢筋骨架上画出预埋件和预留洞标高、几何尺寸和位置。

(3)预埋件四角留小洞用钉子固定在模板上。

预留洞固定在模板上,如预留在钢筋上则要用短钢筋电焊固定在钢筋网架上,确保在施工中不会移动。

(4)施工完毕的预留洞、预埋件要请监理和有关单位进行复核和验收,减少和避免将来对结构的开凿和破坏。

(5)砼浇捣时,要派专人对预埋件、预留洞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准确性。

3.2.7模板运输及安排

胶合板原则上不进仓库,直接吊至施工操作面,钢管扣件则根据进度需要,就近安排临时堆场,一般胶合板及钢管扣件等由拆模层直接拆除后由钢平台作中转,再由塔吊配合进行运输。

3.2.8模板拆除

(1)现场拆除组合模板时,须遵守下列规定:

1)先拆除侧面模板,在拆除承重面板;

2)支承件和连接件应逐件拆卸,模板应逐块拆卸传递,拆除时不得损伤模板和混凝土

3)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均应分类堆放整齐。

(2)模板拆除时应注意不得损伤混凝土的表面及棱角。

不得猛敲对拉螺栓,以免损伤混凝土体。

(3)模板、排架拆除时,不得对楼层形成冲击荷截。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必须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4)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GB50204-2002中表4.3.1规定。

(5)拆除时,应保护好拆下的各类模板、钢管,并堆在指定的位置。

(6)收集好钢管、扣件、螺帽、万能销、螺等周转材料,做好落手工作。

(7)上下层的支架的立杆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3.3钢筋工程

3.3.1材料准备

本工程钢筋依据实际施工进度,按照钢筋翻样清单,出厂前制作加工成型后,钢筋分批供应进场

进场的钢筋必须持有质保书(即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每批进入现场的钢筋,由钢筋翻样组织人员进行检查验收,认真做好清点、复核(即核定钢筋标牌、外型尺寸、规格、数量)工作,确保每次进入到现场的钢筋到位准确,避免现场钢筋堆放混乱现象,保证现场文明标准化施工。

对进场的各主要规格的受力钢筋,由试验员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抽取钢筋碰焊接头、原材料试件等,及时送试验室对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钢筋的堆放要做到有序合理,不得损坏其标志。

3.3.2钢筋保护层厚度

楼板15mm,连梁、梁25mm,柱30mm,并大于主筋直径。

3.3.3钢筋的搭接、锚固和施工要点

1、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L(L为纵筋钢筋搭接长度),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搭接接头的百分率:

梁、板、墙类构件≤25%,柱构件≤50%。

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或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机械连接时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d的区段范围内受拉钢筋接头百分率≤50%,但宜避开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柱在同一层柱高内,梁在一跨内接头每根钢筋不多于1个。

2、框架柱、梁复合箍筋,均允许采用拉筋复合箍,拉筋应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封闭箍,其配箍量不小于柱端加密区的实际配箍量,箍筋、拉筋末端弯钩不得小于135,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箍筋)及75mm,弯曲部分内径不得小于梁、柱主筋直径。

3、现浇主梁与次梁交接处,或梁下部挂有集中荷载处,应附加吊筋或箍筋,

未注明的当左右次梁梁跨度之和的1/2梁长L≤3m时设8根箍筋(直径同梁箍筋),当3m6m时设8根箍筋并设2Ф25吊筋(施工图已注明者按施工图),其附加吊筋及附加箍筋详附图1。

4、梁定位尺寸图中未注明者均以轴线均分,当梁宽b≤300时,梁上部负筋中两根角筋应通长;当梁宽b>300mm时,梁上部负筋中四根钢筋(包括两根角筋)应通长(图中注明者除外);弧形梁或环梁抗扭箍构造详附图2。

5、现浇板:

(1)图内未注明的现浇板底部钢筋伸人支承长度不小于5d且不小于120,隔墙位置处,当施工图未注明时在板下应加筋不少于2ф14,两端伸入支座;

(2)现浇板中未注明的分布钢筋(含架立筋)为ф6@200,受力钢筋直径≥12时分布钢筋为ф8@250;

(3)现浇板上留洞与建筑、设备、电气图配合预留;遇1000≥洞宽>300洞作洞边加筋详附图4;

(4)板底短跨方向钢筋置于下排,板面短跨方向钢筋置于上排;

(5)板中主筋遇≤300洞不得截断须绕洞而过并在洞边附加等于弯折钢筋面积的短筋,伸过洞边35d,顶部作挑耳时应伸到挑耳外边(留保护层);

(6)板负筋锚入梁、墙支座内不小于20d(I级)、30d(Ⅱ级),图中注明者以图为准;

(7)现浇板中预埋设备电气管道应为钢管。

6、钢筋施工前必须准确放轴线和控制边线,柱、墙、梁弹线后方可进行钢筋施工,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钢筋保护层不足之处,安排专门人员进行预校到位。

7、水泥垫块必须按照不同的厚度预先制作;在垫放时,原则上为1m间距垫一块,若钢筋较细(如楼板、楼梯平台等),则加密设置;板双层钢筋的上皮需加设钢筋马蹬;梁扎好入模后,下铁保护层和外侧保护层应先垫好,然后再扎平台钢筋;墙板和柱筋及扶梯筋保护层要边扎边垫。

保护层厚度需均匀、扎垫牢固。

在浇捣砼之前,要检查一遍所有扎好的钢筋保护层是否都垫妥,避免今后发生露筋。

3.4混凝土工程

3.4.1前期工作

本工程所采用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砼泵送,配备砼输送泵,采用固定泵送至浇捣部位。

对高标号砼要求搅拌站视情况(如天气、砂、石、水泥的质量和浇捣高度等)合理设计配合比,适当掺用外掺剂,砼泵送剂,增强砼的和易性、缓凝性和可泵性。

3.4.2浇捣前的准备工作:

(1)预先了解天气情况,最好选在无雨的天气浇捣砼,如有雨应准备足够数量的防雨物资(如塑料薄膜、油布、雨衣等)。

(2)做好浇捣砼前场地布置与安排,拌车行进道路畅通。

(3)做好交通、环保等对外协调工作,确定行车路线。

(4)制定浇捣期间的后勤保障措施。

(5)会同监理对所有的钢筋、模板、预留孔进行质量验收,清除垃圾,湿润模板。

并做好书面资料。

(6)与搅拌站联系,共同讨论浇捣方案,包括砼级配要求、布泵位置、车辆进出路线、浇捣流程等。

3.4.3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结构中梁、板、楼梯、柱采用了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按照楼层不同从C40逐步降低到C30。

通过对柱梁节点采取较合理的施工方法,即在柱梁节点四周设钢丝网等辅助措施来分隔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为:

先浇筑柱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至梁顶面,分层振捣。

在初凝时间前,浇捣梁板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至楼面梁板,解决了柱梁节点因不同强度混凝土而容易产生施工冷缝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质量效果。

(1)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划出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框架柱的范围和位置。

(2)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界面处理:

在距柱、墙边线500mm处,在框架梁或次梁内绑扎钢筋时垂直设置两层钢丝网(网眼5*5mm),用绑扎铅丝与梁钢筋绑牢,在先浇捣柱混凝土时以阻挡混凝土的自然流淌。

(3)混凝土输送泵管,先泵送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后转换输送浇筑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当再次转换输送浇捣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一定要保证将输送泵管内部的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放尽。

(4)根据商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严格控制混凝土柱的浇捣速度和梁板平面覆盖浇捣的时间差。

即在柱梁节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其未初凝时,就立即跟进梁、板低标号混凝土连续覆盖浇捣,这样就能保证其在同一截面分界处不会产生施工冷缝。

(5)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必须加强浇捣部位部位的自然养护,按实际情况对交界面进行浇水湿润,使其不会因温差和强度等级高低不一致而产生收缩裂缝。

3.4.4防止梁柱节点处裂缝的措施

(1)要求混凝土搅拌厂调整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条件下,对柱子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减少含砂率、增加石子含量、减少坍落度、减少用水量,并对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也需作相应的调整。

(2)节点处的混凝土实行“先高后低”的浇捣原则,即先浇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严格控制在节点区域混凝土初凝前继续浇捣其余梁板的混凝土,事先作好技术交底和准备工作。

(3)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4)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节点核心区柱子部位混凝土采用塔吊或汽车泵输送,以期降低坍落度。

在现场,对每车混凝土都应进行坍落度检测。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梁,除了板面浇水外,还应在板下梁侧浇

水,在满堂承重脚手架未拆除之前,可以用高压水枪对梁进行浇水养护,并推迟梁侧模的拆模时间。

3.4.5水平施工缝留置和处理

(1)施工缝的留置

基础底板留置在后浇带处,墙体垂直施工缝留置在门窗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或后浇带处。

梁顶板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处。

楼梯留置在休息平台1/3范围内。

(2)施工缝的处理

外墙的竖向和梁板施工缝用木方子卡死,封双层钢板网。

底板外墙及梁的后浇带采用双层钢板网,背后焊接短钢筋支撑。

板的后浇带采用挡木方或木板的方式留好混凝土的直搓。

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前应剔除表面的浮浆和松动的石子清洗干净,并浇筑一层同一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3.5砌块工程

针对本工程结构情况,施工前先在基层弹线,在柱上弹出垂直线,对表面的垃圾、杂物进行清扫。

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墙面平整垂直,灰缝饱满。

砌墙灰缝要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的头缝要饱满,没有漏缝。

并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拉墙筋。

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自检制度,如发生偏差及时纠正。

3.5.1技术措施

1、砌块进场必须要有质保书,并经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2、砌筑前将建筑垃圾清扫完毕,并全面进行弹线工作。

不仅弹柱身线,而且装修工程内外门窗控制轴线、水平标高线在砌筑工程开始前要全部结束,为今后的门窗安装创造条件。

3、墙平面位置、门窗洞口尺寸、标高及墙厚均与建筑图核准后再施工。

4、砌块填充墙沿框架柱或构造柱每隔500mm高沿墙全高配置2ф6拉结筋,拉筋伸入墙内长度,一、二级框架沿外墙全长设置。

5、所有轻质砌块类填充外墙应在转角、墙端及每隔2700~3600mm设置构造柱。

轻质砌块类填充内墙当墙高度≥4.0m或墙高厚比≥25时,应在交角和侧边无支点墙端及每隔4200~5000mm设置构造柱,当墙高度<4.0m时,墙长大于层高两倍时设置构造柱。

3.6上部结构屋面防水施工

3.6.1防水施工技术措施

1、屋面做法:

(1)屋面做法:

银粉保护屋面

(2)涂满银粉保护剂

(3)防水层(柔性)。

(4)20mm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最薄30mm厚,1:

0.2:

35水泥粉煤灰页岩陶粒找2%坡,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5)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厚4.0mm

2、防水卷材铺贴时,要注意相互的搭接顺序、宽度。

粘结剂要涂刷均匀,以使卷材铺贴平整牢固。

3、所有屋面阴阳角伸缩缝、管道泛水处、天沟、水落口等抄圆档,半径20cm,且阴阳角处增设附加层。

4、屋面工程施工时加强屋面细部构造的处理,对泛水、压顶、出屋面管道、排气孔、阴阳角等部位加强施工管理。

当女儿墙高度≤500mm时防水卷材可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